贸易地区结构论文_屈大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贸易地区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贸易,地区,国别,乳品,克拉克,对外贸易。

贸易地区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屈大磊[1](2019)在《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结构的长周期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具有很大的区别,在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各国(地区)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影响。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全球经济发展长周期演变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结构的变化,即采取的贸易政策以及贸易伙伴选择,寻找到在发展过程中搭乘经济发展快车和克服经济发展低谷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左勇华,刘斌斌[2](2019)在《出口贸易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结构及产业结构差异,分析不同出口贸易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与合理化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差异明显;扩大初级品出口有利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它在有效促进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阻碍其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增加工业制成品出口不仅会加速东、中部地区第二、叁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且对中部地区影响程度更大;但它在加速东部地区第叁产业比较劳动生产力与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的同时,阻碍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书琴,杨丹萍[3](2018)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地区结构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贸易额的绝对值和指数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地区结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过于集中,且进出口贸易的整体地区结构和主要10个国家的内部地区结构均有所优化,但不甚明显,其中出口的整体地区结构更为分散,进口的内部地区结构更为均匀.最后基于分析结果,为促进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地区结构合理化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8年06期)

庞德良,王博[4](2018)在《中日在东亚地区的贸易结构演变与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劲的东亚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在接下来的时期里,东亚出口增长的可持续性、产业升级的方式以及贸易政策对东亚贸易格局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上述因素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更重要的是需要明确中国和日本在东亚贸易格局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经分析中日在东亚各经济体贸易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现东南亚各国对中国贸易依存度渐趋提高,中国在东亚地区贸易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在贸易结构中的比重显着提高,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自主高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熟,日本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的下降也不必然意味着日本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于其他国家;中日之间在政治上的冲突与经济上潜在的竞争关系,导致日本将更多具有技术含量零部件的生产置于中国以外的其他各国,这似乎也是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产业模式"向"后雁行产业模式"转变的关键原因;中国成为东亚地区对美国最终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平台,在外部总需求不足背景下,最大贸易顺差国地位对中国经济发展并不有利。(本文来源于《现代日本经济》期刊2018年06期)

[5](2018)在《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教育投入,推进多渠道增加托幼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开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05-24)

[6](2018)在《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加大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教育投入 推进多渠道增加托幼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 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以开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教育投入,推进多渠道增加托幼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开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加大对困难地区、薄弱环节的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会议确定,一是2018-2020年中央财(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管理》期刊2018年05期)

程睿怡,王梦,保广德[7](2018)在《中国对非洲地区贸易投资结构转型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7年保持对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且这种地位还在继续保持当中。尽管如此,作为世界最穷的地区,中国在非洲的贸易总额还不如中国和韩国的贸易总额多,在2015年中国对非洲贸易逆差达340亿美元,非洲落后单一的产业结构对中非贸易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本文根据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8年09期)

宋周莺,车姝韵,刘卫东[8](2017)在《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格局与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部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对滞后区。但随着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其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的贸易地位逐渐提升,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重要的外贸增长点。基于大量数据分析,采用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出口相似度、模块度等方法,从空间格局和商品结构两个维度,深入刻画中部地区贸易发展格局并分析其成因。结果发现:(1)中部地区贸易发展中心逐渐向北转移,形成以河南为核心的外贸格局;地级市层面呈现以省会城市向周边辐射扩散的外贸格局;(2)中部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为美国、日本等传统贸易大国和澳大利亚等资源型出口国,而相互依存度较高的贸易伙伴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和非洲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二者存在明显空间错位;(3)中部地区外贸商品结构相对较优但各省相似程度较高,出口以电机设备、机械器具类商品为主,进口以矿砂及矿渣、电机设备类商品为主。(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7年12期)

杨晨,王海鹏,韩庆潇[9](2017)在《基于SNA方法的国际服务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来自亚太地区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者基于亚太各国间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使用SNA方法,实证分析国际服务贸易格局的网络特征及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服务贸易联系紧密,网络结构形态健全。经济发达国家处于网络中心,易成为中心行动者,发挥"中介"与"桥梁"作用;经济欠发达国家位于边缘,易受他国"控制"。地理、经济距离因素在多数行业贸易网络中显着,制度距离因素在服务交换中更依赖"人"的贸易网络中显着,技术距离因素在新兴服务贸易网络中显着性较强。(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刘艳,李文秀,马鹏[10](2017)在《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别(地区)结构及影响因素——附加值贸易视角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算了1995~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整体及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服务业出口的国别(地区)结构,并与传统总值核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出口市场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但出口增速较快的地区则多为非发达国家;(2)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出口中发达国家比重较高,但不同要素密集度服务业的出口国别(地区)结构在两种测算方式下存在差异;(3)从影响因素看,货物出口、服务出口、人均GDP等对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出口具有显着影响,但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尤其是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附加值出口更依赖货物出口来实现。对此,中国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服务输出能力,并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采取差异化服务贸易策略,同时要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以提升我国货物出口中的国内服务含量。(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贸易地区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结构及产业结构差异,分析不同出口贸易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与合理化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差异明显;扩大初级品出口有利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它在有效促进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阻碍其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增加工业制成品出口不仅会加速东、中部地区第二、叁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且对中部地区影响程度更大;但它在加速东部地区第叁产业比较劳动生产力与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的同时,阻碍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贸易地区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屈大磊.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结构的长周期演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

[2].左勇华,刘斌斌.出口贸易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效应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

[3].李书琴,杨丹萍.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地区结构的实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8

[4].庞德良,王博.中日在东亚地区的贸易结构演变与作用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8

[5]..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N].人民日报.2018

[6]..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教育投入推进多渠道增加托幼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开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J].中国应急管理.2018

[7].程睿怡,王梦,保广德.中国对非洲地区贸易投资结构转型的建议[J].纳税.2018

[8].宋周莺,车姝韵,刘卫东.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格局与结构分析[J].地理研究.2017

[9].杨晨,王海鹏,韩庆潇.基于SNA方法的国际服务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来自亚太地区的经验证据[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

[10].刘艳,李文秀,马鹏.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别(地区)结构及影响因素——附加值贸易视角的解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科研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科研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科研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年叁大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比...各年外贸集中指数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资料来源:...

标签:;  ;  ;  ;  ;  ;  ;  

贸易地区结构论文_屈大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