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性及管理有效性分析研究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性及管理有效性分析研究

沈贵生[1]2004年在《吉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性及管理有效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我省自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至今,一直没有对各保护区发挥的作用进行过系统的评价,特别是没有对各保护区保护的优先性及管理有效性进行过定量评价。本论文采用目前比较通用的、科学的方法对吉林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优先性及管理有效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全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与健康发展的建议,这对今后吉林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郭子良[2]2016年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认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迭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叁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栾晓峰, 周建华, 周楠, 吴波, 李迪强[3]2009年在《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初步评估》文中指出2004年10月,利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供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方法(RAPPAM),对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总体水平不高,仅为55.5分。在各评估选项中,保护区规划较好(74分),资金投入(44分)和管理成效(52分)较差。目前保护区管理不足的方面依次是旅游管理、生境管理、科研监测、社区管理、基础设施和人员培训。各地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差异不显着,但不同保护区之间差异显着。综合管理有效性和脆弱性分析,需要优先建设和加强管理的保护区是鸭绿江上游、阿尔金山、大山、天佛指山等。

李卓[4]2016年在《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以及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而不断增长。由于我国植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地理分布的复杂性,加之保护力度的不足,部分植物资源已面临濒危处境,目前急需确定濒危植物分布的关键地区,找出保护空缺,优化网络布局,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为此,本研究主要依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共选取了极危、濒危和易危植物166科3773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系统保护规划(SCP)软件(C-plan),以我国2378个行政县为基本规划单元,计算了各规划单元濒危植物保护的不可替代性值(Irrelaceability),筛选出高保护价值区,结合现有保护区分布情况找出了保护空缺,提出了叁种保护网络优化方案。同时计算了保护贡献值(Ti)和保护效率值(C),对现有和优化后的保护区网络保护贡献率进行比较和评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濒危植物在不同区域数量分布不等,山区高于平原,西南地区高于东北地区。本研究将我国陆地区域分为八个大区: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区、西南横断山脉区、南部海南岛地区、东南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区、中部昆仑山脉—秦岭地区,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地区、西北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地区和北部祁连山—贺兰山脉地区。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濒危植物数量最多,北部地区数量最低。(2)濒危植物高保护价值覆盖区域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其中保护价值高(Sum Ir≥18.88)和较高(4.6≤Sum Ir<18.88)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部地区,共有规划单元86个,总面积433701.09km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4.57%,而西北、北部地区等保护价值偏低。不可替代性值显示,全国濒危植物种类较多的兰科(Orchid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山茶科(The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豆科(Leguminosae)、槭树科(Aceraceae)、松科(Pinaceae)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以云南省分布最为丰富。高保护价值(0.8≤Ir≤1.00)和较高保护价值(0.60≤Ir<0.80)区域分别有规划单元142个、57个、208个、264个、197个、72个、330个和340个。(3)濒危植物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中,一级保护空缺(Sum Ir≥3.00)共有46个规划单元,总面积为219819.63 km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西藏自治区错那县等地区;二级保护空缺(0.45≤Sum Ir<3.00)共有139个规划单元,总面积523159.36km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云县和四川省马尔康县等地区。(4)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后保护效率显着提高。如将保护空缺中濒危种子植物纳入保护区,将有3648种保护对象达到保护目标,占保护对象总数96.69%,保护效率增至95%左右。(5)提出叁类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方案。结合人类活动干扰指数与不可替代性值,本研究提出了叁种保护网络优化情景方案;保护价值优先空缺保护方案,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等地区,共有173个规划单元,总面积699506.7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7.36%;抢救优先空缺保护方案,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南部和东南部等地区,共有73个规划单元,总面积186196.6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95%;经济避让优先空缺保护方案,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共有规划单元98个,总面积513310.2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5.40%。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对濒危植物的就地、迁地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以期为我国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马琳[5]2015年在《长白山地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保护价值区域的确定和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是高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长白山地区是欧亚大陆北温带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极具保护价值与科学意义。中国政府建立了由24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保护体系,以保护长白山地区的森林植被及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保护区建立之初技术条件的限制,保护区的保护效率及布局合理程度有所欠缺。鉴于此,本研究重新分析了研究区域的保护优先性,并对现有保护区进行评估及功能区划调整。首先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指导下,根据长白山森林生物多样性特征,利用系统保护规划软件C-Plan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计算了研究区内各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值,以此确定了研究区域内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并识别了保护空缺分布;在此基础上,以贡献值(Ti)、保护效率值(C)及互补性值Cjk对现有保护体系进行评估。而后,将不可替代性值与人类活动指数相结合,建立不同值阈与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对保护空缺和现有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分,并对比现有功能区划与新功能区划的保护效率。最后计算了高保护价值区域近20年的景观特征指数,分析引起该区域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现有保护体系中60%以上的规划单元具有较低的保护价值;研究区内80%的高保护价值规划单元没有被已建保护区覆盖,空间上存在7个明显的保护空缺:长白山南坡鸭绿江流域地区(GAP1);牡丹岭东南部—甑峰岭—南岗山地区(GAP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侧—龙岗山以东地区(GAP3);威虎岭中段地区(GAP4);老爷岭东北部—威虎岭北部地区(GAP5);哈尔巴岭地区(GAP6);哈尔巴岭东部—盘岭北部地区(GAP7)。(2)现有保护体系涵盖了127种保护对象,已达到保护目标的保护对象仅占其总数的35.5%;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松花江叁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值分别为35.38和19.15,保护成效突出,整个保护网络保护效率值为62.27;各保护区之间互补性较高,保护对象类型区分较明显,保护区选址具有一定合理性。(3)在改变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增加保护面积,在保护空缺处新建7个保护区,6条廊道。纳入空缺后,保护网络的保护效率值由62.27提高到91.19,136种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其中83%的保护对象达到保护目标,保护成效显着增强。在不改变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对9个保护区的现有功能区划进行调整,调整后总面积为9215.5 km2,较调整前减少了5568.67 km2。核心区保护效率值由9.02增加到16.34,核心区+缓冲区的保护效率值由11.23增加到21.66、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保护效率值由21.11增加到24.23。24个保护区组成的保护网络整体保护效率值为64,较原值62.27提高了1.73。(4)1991、1999、2010年的20年间,高保护价值区域景观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景观破碎程度增强,人口增长和旅游是导致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郭玉荣[6]2014年在《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文中提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拯救濒危物种的两个主要途径。我国对东北虎(P.t.altaica)这一全球濒危物种,采取了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拯救措施。就地保护主要通过建立与俄罗斯毗邻的自然保护区和进行大范围森林栖息地的恢复。迁地保护方面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建立东北虎迁地保护繁育中心,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截至2012年,已成功饲养繁育东北虎3212只,积累了珍贵的东北虎迁地保护数据和经验。研究自2009年开始,选择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为研究地,应用问卷调查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回归模型等方法对东北虎迁地保护中的种群分布格局,种群繁育管理,种群谱系管理,种群疾病防治,疫源疫病防控,科普教育管理以及种群的野化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策略分析。结果如下:(1)东北虎种群遗传管理过程中谱系记录保存完整,采取的标识方法有耳标标识、东北虎虎皮纹理特征、微芯片标记、雪地足迹指标测定、DNA个体识别技术等。从最初的人工谱系记录逐渐发展到把微卫星DNA分析技术纳入到遗传管理中,在遗传多样性监测、繁殖核心种群构建、繁殖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保障了种群的健康发展,提升了遗传多样性的保存能力。(2)东北虎种源繁育的主要优势是种源储备充足,维持了一个可持续、稳定、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储备种源。东北虎奠基种群来源清楚,种源繁育严格,繁殖后代血统纯正,前期扩大种群数量采取一年两胎的办法,后期发展核心种群,利用DNA技术,采取精生精育策略,性比维持在1:1左右。(3)圈养东北虎的产子年龄、妊娠期长度和胎成活率等繁殖参数与野生虎没有显着差异,而产子间隔、胎产子数在圈养条件下有所改变。圈养虎首次产子年龄平均为4.1岁,野生虎为4±0.4岁。平均产子间隔为384.9天,而野生东北虎约为650.92天,相差较大。东北虎平均的胎成活率为58.02%,野生东北虎幼崽出生一个月内的胎成活率为53%-59%。圈养虎的胎产子数平均为2.96只,高于野生虎的2.4±0.6只(P=0.034)。平均妊娠期为108.22天,成功受孕的交配期平均为9.4天,与野生虎交配、妊娠期相近。(4)疾病是威胁野生东北虎和圈养虎及大型猫科动物种群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圈养虎的疾病研究非常重要,将来可用于野生种群的疾病防治。除基础仪器设备及实验室设施外,需要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手段,并且需要与国内外科学研究机构合作攻克疫病方面的科学难题,建立并培养专业科研团队。(5)迁地环境下,如果对虎粪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给空气、水、土壤造成污染,并传播疾病,研究发现虎粪可作为有机肥,较其他家畜粪便的有机质、水分、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更高。pH值趋于中性,更能够满足微生物发酵要求。虎粪能够改善土壤中的氮和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虎粪的有效利用能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圈养虎在野化训练的过程中对猎物种类的反应差异并不显着,对投入的活体猎物,如鸡、猪、羊、牛,其反应大致相同,没有特殊偏好。在野化训练过程中,东北虎对猎物都能产生捕食反应,主动追击猎物。通过连续叁年的初步野化训练,圈养东北虎从不会捕食猎物到能够主动追捕猎物,其捕食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捕食效率也随着野化训练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7)人工饲养繁殖的东北虎,特别是展区的笼养虎个体,生活空间狭小,饲喂食物为牛羊肉,常年处于与游人近距离接触的嘈杂环境中,大大降低了紧张程度和恐惧感,丧失了参与捕食、警戒、隐蔽等行为活动。半散养东北虎具有较大面积的空间,与人直接接触的机率相对较小,并且经常有机会捕食投入的活动物,因此其机警程度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增强,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和年龄东北虎的反应并没有明显差异。(8)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东北虎迁地保护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科普宣传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普教育方式采取了多元化教育模式。开展东北虎认养活动主题鲜明、具有特色。东北虎观赏旅游,一方面发挥了科普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成为很有发展前景的旅游产业项目,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和筹集东北虎保护经费的重要举措。(9)应用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体系对东北虎迁地保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管理有效性能力总体趋于良好。但国家和地方的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资金渠道不畅、经费短缺是“猫科中心”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在东北虎野化训练和重引入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10)东北虎野化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没有东北虎保护区建设野化训练场进行野化训练,结合东北虎迁地保护的内涵,在自然保护区选择建立野化训练场,对如何建立野化训练总体布局、附属设施进行阐述,构建管理评价理论体系包括3个阶段目标,6个层次,16个分系统,50个具体指标,180个二级指标,以对未来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的有效管理进行评估。

章光新, 张蕾, 侯光雷, 刘玉玉, 吴燕锋[7]2017年在《吉林省西部河湖水系连通若干关键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是中国最大的面向湿地恢复与保护的生态水利工程,是新时期践行中国河湖水系连通战略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积极履行《国际湿地公约》的战略需求。针对该项工程多湿地连通、多水源和多工程供水、水系连通和水资源调度复杂性等特点,从工程实践需求出发,重点阐述亟需解决的河湖水系连通优化网络构建、湿地多水源生态补水技术、湿地供水优先次序评价和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四大关键问题研究的内涵和框架,为保障吉林西部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水资源调度与运行管理提供支撑,确保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

娄佳[8]2006年在《吉林省自然保护区赠款项目有效管理》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已经实施完成的吉林省自然保护区赠款项目为例,针对保护区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保护区项目的特点,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手段,按照项目管理流程,开展项目管理研究。根据保护区项目管理需要,增加项目启动、项目宣传和项目收尾叁个项目阶段,制定合理的工作分解结构,建立项目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本文以进度、费用为主线,制定了单代号网络图、时间甘特图、人力资源负荷图、费用累积曲线等,并采用里程碑、挣值分析等方法,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同时对保护区项目的沟通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简要的论述,并提出整合管理的思想。

陈冲[9]2009年在《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交通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与货物流通量显着增加,交通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交通的快捷、安全、舒适及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交通建设。但由于没有或很少考虑交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及对环境的影响,交通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交通仍然是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并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 SEA)是环境影响评价(EIA)在战略(法律、政策、计划和规划)层次上的应用,是对政府部门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及其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和效应进行系统的和综合性评价的过程,它为政府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EIA上的技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明文规定包括交通在内的“一地叁域十专项”的规划要做EIA。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交通规划EIA,真正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了SEA自身的理论、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使其更有效地被应用于包括规划在内的各层次的战略的EIA中,进行有关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体系的探索性研究,并相应地进行区域性的实践,就成为一种必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首先对战略环境评价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对国内外大量的理论及技术研究、应用的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对国内外有关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的综述分析。二、分析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和交通设计与评价理论、战略环境评价系统理论、交通环境承载力理论、环境经济学费用效益分析理论以及可拓学理论在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和研究中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认为它们应是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和研究的理论支撑。叁、系统分析研究了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基本工作程序;对研究中可能采用的具体方法进行分类和分析;明确了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方法应用的缺陷性,提出技术方法的系统集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四、结合吉林省交通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条件分析,选取省内两个最大的典型城市(长春和吉林)进行研究:①侧重方法的应用研究:将系统动学(System Dynamics, SD)方法与可视化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集成,并应用于吉林市交通规划EIA中进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②侧重替代方案的优化比选研究:对交通规划替代方案的生成模式,制定的理论基础、原则、程序及内容组成等系统论述;评价过程应用可拓学理论形成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替代方案;通过建模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交通四个子系统进行模拟仿真,依据仿真结果采用优度评价法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得出不同优劣次序的方案集,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马静[10]2014年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成效评价及分析》文中认为开展社区管理成效评价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家林业局及各省区林业厅局的帮助下,我们于2009年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人口和社区管理有效性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调查和评估结果,结合查阅文献和收集社会经济数据,我们分析了影响社区管理成效的因素,并提出改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调查共得到1033个自然保护区的社区人口分布情况和1394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问卷。结果表明:调查的自然保护区社区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呈现东、中、西部递减的规律,不同省份间人口密度差异性显着,自然保护区级别与社区人口数负相关。社区管理有效性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成效总体较好,平均得分为8.07±0.07。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最低,且各省份间得分差异显着。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得分依次降低。社区人口密度越高,社区关系和社区参与的得分越低。利用各省各级自然保护区的社区调查得分与各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社区共管方面的得分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关系得分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在协调措施上的得分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结合研究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尊重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权益、明确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推进社区参与和社区共管、促进区域间和不同级别间自然保护区的交流、各级政府应承担社区扶贫的责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性及管理有效性分析研究[D]. 沈贵生.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 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3]. 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初步评估[J]. 栾晓峰, 周建华, 周楠, 吴波, 李迪强.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4]. 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网络优化研究[D]. 李卓.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5]. 长白山地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研究[D]. 马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5

[6]. 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D]. 郭玉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14

[7]. 吉林省西部河湖水系连通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 章光新, 张蕾, 侯光雷, 刘玉玉, 吴燕锋. 湿地科学. 2017

[8].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赠款项目有效管理[D]. 娄佳. 吉林大学. 2006

[9]. 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D]. 陈冲.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0]. 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成效评价及分析[D]. 马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性及管理有效性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