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即时检验方法性能探讨

超敏C反应蛋白即时检验方法性能探讨

王英芳

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院辽宁省庄河市116400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的即时检验方法相关性能。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所纳入检验的30例患者血样归于本文实验样本,实施准确度实验、重复性实验、稳定性实验、线性评估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结果:此实验得到的偏倚数值是3.45%,正常值相关全血样本和病理值相关全血样品样本的天内持续20次的检测批内相关变异数据是7.58%、4.88%,正常值血清和病理值血清的天间持续20次的检测批内相关变异数据是6.90%、5.69%,此种即时检验方法于实验纳入浓度范围(0mg/L-300mg/L)之中呈现线性关系。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的即时检验方法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均比较好,且具有比较广的线性范围。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即时检验方法;性能

超敏C反应蛋白的本质是C反应蛋白,不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比C反应蛋白更易检出。即时检验方法可以满足C反应蛋白较快、较灵敏以及较准确的相关检测需求,有利于临床即时检验和相关急诊要求[1]。本文归于实验的样本是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所纳入检验的30例患者血样,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的即时检验方法相关性能。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实验的样本是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所纳入检验的30例患者血样,男性16例,女性14例,其年龄从21岁到56岁不等,年龄平均值是(35.06±2.44)岁。

1.2检测方法

获得30例患者的新鲜血样,每人采集2管,1管没有添加抗凝剂,获得血清样本,1管添加EDTA-K2抗凝剂,获得全血样本。而且,保证样本都不存在溶血现象、脂血现象和黄疸现象。

先依据相关定标系统对超敏C反应蛋白予以定标处理,并进行室内质控,保证质控相关结果处于允许的范围之中。凭借相关说明书对2管标本予以测定。

1.3评定方法

1.3.1实施准确度实验

获得超敏C反应蛋白质控血清,予以3次检测,对其均值以及偏倚(偏倚的计算方法是均值和靶值之差比上靶值)进行记录,对测定结果是否和相关要求符合的准确度有关标准进行研究。

1.3.2实施重复性实验

主要测定批内的精密度情况,获得1份正常值相关全血样本和1份病理值相关全血样品样本,进行持续20次检测,对均值数据、标准差数据和变异系数数据进行统计,对试剂相关批内的精密度和有关标准符合与否进行验证。

1.3.3实施稳定性实验

主要测定天间的精密度情况,获得1份正常值血清和1份病理值血清,进行持续10天检测,1天进行2次检测,每2次检测的时间相隔2小时以上,对总体精密度数据进行统计。

1.3.4实施线性评估实验

对高值的血清添加生理盐水依据5比0、4比1、3比2、2比3、1比4、0比5进行稀释处理,并予以检测,X表示预期数值,Y表示测定数值,予以直线回归研究分析,明确试剂具体线性范围情况。

2.结果

2.1分析准确度实验相关结果

质控的血清靶值是19.368,三次检测均值是18.699,得到偏倚数值是3.45%,对比一般试剂相关要求(小于10%)明显更低一些。

2.2分析重复性实验相关结果

正常值相关全血样本和病理值相关全血样品样本的天内持续20次的检测批内相关变异数据是7.58%、4.88%,对比一般试剂相关要求(小于10%)明显更低一些。

2.3分析稳定性实验相关结果

正常值血清和病理值血清的天间持续20次的检测批内相关变异数据是6.90%、5.69%,对比一般试剂相关要求(小于10%)明显更低一些。

2.4分析线性评估实验相关结果

得到R2数值是0.9969,提示:预期数值和测定数值间具有比较好的相关关系;b1数值是1.0059,处于0.98-1.02范围内,自经验方面判定,斜率和1之间不具有差异性,b0数值是2.8599,和0之间不具有差异性,提示:此种即时检验方法于实验纳入浓度范围(0mg/L-300mg/L)之中呈现线性关系。

3.讨论

现今,多采取免疫散射方法及透射比浊方法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2-3],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展示C反应蛋白用作急性时相的反应蛋白相关优点[4-5]。此文实验检测结果呈现,偏倚数值是3.45%,说明准确度比较好,天内持续20次的检测批内相关变异数据是7.58%、4.88%,说明重复性比较好,天间持续20次的检测批内相关变异数据是6.90%、5.69%,说明稳定性比较好,此种即时检验方法于实验纳入浓度范围(0mg/L-300mg/L)之中呈现线性关系,说明具有比较广的线性范围。

综上所述,超敏C反应蛋白的即时检验方法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较高,且存在比较广的线性范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焦娟,魏文青等.体检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4(23):80-82,86.

[2]何龙,孙硕,肖创清等.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重症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9):1241-1243.

[3]刘晓彦,马丽娜,雒夏等.肝硬度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5(2):119-122.

[4]廖艳辉.床旁即时检测与检验科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的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3):8387.

[5]李露明.床旁即时检测与检验科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1-92,93.

标签:;  ;  ;  

超敏C反应蛋白即时检验方法性能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