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专业性科技评估发展研究

福建省专业性科技评估发展研究

易向农[1]2002年在《福建省专业性科技评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性科技评估是指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科技活动进行有组织的评价与判断的一种社会行为与社会过程。当前,在科技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刻、科技与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评估对于融洽科技与经济关系、促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整体分析与个案分析,回顾了国内外科技评估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国外科技评估发展的重要经验;分析了科技评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社会角色、一般程序和基本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论证了福建省开展科技评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了当前我省开展科技评估工作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最后,基于当前我省科技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还提出了我省科技评估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措施。

吴洪[2]2010年在《福建省科技项目经费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项目的研发水平与成果转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每年国家和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都要从公共财政中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一批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从而促进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作为衡量科技项目投入与产出情况的重要依据,科技项目经费预算评估工作一直备受各方关注。科技经费是科技项目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但科技项目如果经费预算超支、经费投入过度、经费使用不当,则将使科技项目的效能缺乏保障。因此,科技项目经费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项目执行质量的高低和成果转化的效益。一般而言,科技项目经费评估可以分为项目立项经费评估、项目执行经费评估、项目结题经费评估等。鉴于目前福建省科技项目申报时,经费预算存在超出或滞后于项目所需资金、预算编制主观随意性较大等情况,本文将着重分析科技项目立项时经费评估问题。通常情况下,立项阶段的科技项目经费评估主要由专家组、科技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围绕该科技项目经费投入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及验收可行性进行评定。但笔者认为,这种考察方式内容笼统、形式单一,评估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方法论,以科技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细化传统科技项目经费评估指标,通过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实证研究叁个步骤,历经搜集信息资料、专家评议结果采集、BP人工神经网络运算、实际案例演示验证等过程,构建起一套适合福建省情的科技项目经费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今后福建科技项目经费评估工作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途径,从而进一步为福建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本文是在科技哲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项创新研究,实现了应用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和科学方法的创新。随着福建省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我省关于科技项目经费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必将不断深入,本文的研究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杨黎芳[3]2015年在《台湾地区科技评估工作及其对福建的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科技评估法规建设和科技评估体系建设方面,介绍了台湾地区科技评估工作现状、科技评估体系和法律保障,对台湾地区科技评估的特色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针对福建省科技评估工作现状,指出了我省科技评估工作应从中得到的借鉴和改进的措施。

叶建民[4]1997年在《大力开展科技评估促进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文中指出介绍了法国在科技评估领域的实践,指出当前我国科技评估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在开展科技评估工作的几点建议。

万金荣[5]2006年在《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世界各国除了在行政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之外,还都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多种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投入产业部门的进程,缩短由科学发现到工艺技术创新再到应用的周期,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以提高本国综合国力。比较而言,虽然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很多,但实际转化为生产的科技成果数量却很少,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更少。这不能不引起对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影响因素,需经过一定的途径把科技成果与资金、设备、原材料、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通过科学的管理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工程,涉及因素、环节很多,每个因素、环节都关系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科研管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但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很滞后,即使有这方面的研究,大都较为分散、零碎,停留在表象上,理论上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的开展,尽快开展系统深入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已迫在眉睫。所以,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进行系统的思考与研究,不仅理论上必要,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技成果产业化涉及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改善、采取的对策措施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论文从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验入手,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及采取的有效措施,阐述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并简述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化官、产、学协力机制,资金筹集机制和开放流动竞争的用人机制,进而较深刻地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造成我国科技成果较多,而产业化成果较少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分析排序,找出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因素,并根据排序的结果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同时对目前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进行改善,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对我国现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最后,结合黑龙江省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对目前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因素在借鉴前文的层次分析方法(AHP)基础上进行排序分析,以具体实例来验证前文所作的研究,并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的独特特点,来为黑龙江省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提出促进其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研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即希望把研究的结果应用到我国的科技产业化生产实践中去,为我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尽微薄之力。

万昊, 王忠明[6]2013年在《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特点及其对我国林业项目评估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科技评估活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科技评估活动伴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兴起,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的富足走向繁荣,它是调整和完善科学政策发展规划、提高决策水平、调整经费等物质生产资料在各部门分配的有效手段。文中概述了发达国家科技评估活动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科技项目评估采用的主要方法,在考虑林业行业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投资经济效益偏低等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林业科技项目评估活动的指导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林业科技项目评估活动尽快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道路提供参考。

李丛菲[7]2013年在《基于AHP的油气田企业科研项目考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研项目考评是企业科技发展的需要,坚持走创新发展和技术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努力建设油气行业发展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服务基地是当务之急。如何对油气企业的科研工作系统进行考评,是促进企业科研管理工作,促进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使公司的科技资源得到优化利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针对油气企业特点,从年度考核指标,主要是科研计划完成率、科研成果应用率、科研经费控制率叁项指标入手,对计划内科研项目进行考评,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AHP)建立考评体系。对科研单位推进科技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仅以这叁项指标无法考评各科研单位的科研创新能力、科技绩效等。如何较为客观的评价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成为一个亟需解决完善的问题。对于油气主营生产单位,除自身从事一定的应用性研究工作外,主要是应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本文以西南油气田为例,对油气行业科研项目的考评体系做了如下研究:1.总结了国内外科研考评现状。国内外科研考评研究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等方面,企业建立科研考评体系应在完善评价指标、研究评价方法、建设评价机构等方面加强。2.分析了西南油气田科研项目考评现状。从公司科研考评现状提出企业目前未对生产单位和专业技术领域进行考评,考评体系仍需系统化,指标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3.构建了企业科研考评体系。结合企业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领域实际构建了科研考评体系框架,从年度考核和阶段评价两方面针对企业所属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科研管理能力和企业专业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设计了指标。

李晋[8]2009年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启动16个重大专项。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重大专项的实施将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争在重大专项领域取得突破,填补国家战略空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是我国新时期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革的重大创举,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科技由跟踪模仿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的重要战略手段。国家将科技重大专项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是提高了国家高效配置科技资源的手段,也建立了一个提高国家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崭新平台。任何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实施,都是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的,保证每个项目的成功,就保证了总体战略的成功。因此,选择恰当的项目管理模式,保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成功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我国科技项目管理现状的分析,寻找现有科技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对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管理进行研究,充分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专项管理模式。

陈德权[9]2005年在《我国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政策选择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成熟,我国的科技体制、政府能以及一些社会组织也要发生重要的改变,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的建立、发展规范就是这一进程的产物。国内外的既有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非营利科技中介构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推进剂”,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加剂”,也是提高政府与社会协调能力的“平衡器”。但从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发状况的国内外比较来看,我国的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与实际要求尚存在非常大差距,其中,政府在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政策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是主要因。 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的概念、范畴以及基本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与交易本理论、非营利组织与公共物品理论和创新体系与新公共管理下的非营利科技介机构理论,成为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研究的理论基石和指导(第一章);在发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介市场主体中,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占有重要地位,但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在具体结构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在发展模式的多元化选和活动能力与领域上,在运行机制突出效率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上,都有自的特色和重点,这也是当前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的内在运行特征(第二章);达国家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形式多样,功能完备,正面临着发展转型,在具体策构建方面已经成型,我国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也取得阶段性的发展,并且在策探索方面有了积极的基础准备,国内外的机构发展与政策支持方面的比较,有积极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第叁章);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在不断发展中也日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原因复杂,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政府运用政策管理的视角,首先构建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战略,对其不理的政策体系结构与功能进行优化,而后从机构发展的政策环境创建;政府管方式转变;突出行业自律与协调;加强机构全面建设,尤其是强化机构核心竞力的培育方面进行了应用性政策方面的实践探讨。构建科学规范的政策选择评机制和政策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政策不断完善和价体现的制度性保证(第四章)。

黄建勇[10]2005年在《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科技进步是我国农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农业科技投入、成果研发和产业化是保证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也处于转型过程中,其项目管理方法也处于变革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农业科技发展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符合科学发展观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采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改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 本文首次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全文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为出发点,以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以创新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为重点,从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特点出发,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先进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其策划、立项、组织、实施、产业化、控制和监督机制和方法。 全文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和创新观点如下: 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结构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认为对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研究,既要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体制和框架,又要从微观管理的角度分析农业科技项目的模式和机制;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概念包括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叁个基本要素,是在农业科技、科技项目管理、农业项目管理叁个边缘学科的交合中产生的,从而为本文指明了研究的视角和路径。 第二章主要论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发展情况,认为项目管理的实质是按时、按成本、按范围完成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等环节,形成了一个由范围、时间、成本、资源、质量、风险、沟通、采购和集成等九大范围和方法。这部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路线。 第叁章以农业科技项目的宏观管理体制为主轴,选择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发达国家、印度和埃及两个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科技项目的计划、投入、科研、人力资源、教育、推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借鉴国外经验,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要发挥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的作用,建立符合农业特点的多层次的农业科技研究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制,建立符合农业发展特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专业性科技评估发展研究[D]. 易向农. 福州大学. 2002

[2]. 福建省科技项目经费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吴洪. 福州大学. 2010

[3]. 台湾地区科技评估工作及其对福建的借鉴[J]. 杨黎芳. 情报探索. 2015

[4]. 大力开展科技评估促进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J]. 叶建民.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7

[5]. 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D]. 万金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6]. 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特点及其对我国林业项目评估启示[J]. 万昊, 王忠明. 世界林业研究. 2013

[7]. 基于AHP的油气田企业科研项目考评体系研究[D]. 李丛菲. 成都理工大学. 2013

[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模式研究[D]. 李晋. 北京邮电大学. 2009

[9]. 我国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政策选择论[D]. 陈德权. 东北大学. 2005

[10]. 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D]. 黄建勇. 福建农林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福建省专业性科技评估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