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黑斑病论文_李亚婷,孙彤彤,罗强,李星,康占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菜黑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黑斑病,白菜,孢子,病原菌,抗性,杀菌剂,病害。

白菜黑斑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婷,孙彤彤,罗强,李星,康占海[1](2018)在《4种杀菌剂防治白菜黑斑病的毒力测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的防治白菜黑斑病,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生长速率法)对白菜黑斑病菌进行毒力测定,测定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4种杀菌剂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程度,分别计算它们的EC50,并筛选出效果较好的2种药剂进行复配,计算增效系数。由结果得出4种药剂的EC50分别为0.176、3.315、14.707、0.170,表明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程度比较明显;与其他2种药剂相比,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对此病菌的抑制程度稍弱,其中嘧菌酯效果最差;由此选择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进行不同体积的二元配比,5个比例为10∶0,8∶2,5∶5,2∶8,0∶10,其中比例为2∶8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73,其余比例药剂复配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雷锋军[2](2018)在《白菜黑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效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菜黑斑病是白菜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亦为害叶柄、茎、花梗和种荚。采用不同方法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魏林,梁志怀,张屹[3](2016)在《白菜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菜黑斑病是白菜上的重要病害。2016年4月调查发现,随着温度逐渐回暖,雨水偏多,长沙周边白菜种植区黑斑病发生普遍。白菜黑斑病常使白菜茎叶干枯,严重发生时可造成50%以上的产量损失。现将该病害的主要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1症状白菜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受害。发病一般多从外叶开始,初期病斑为水渍状浅褐色圆形斑,直径2~6 mm(图1),后逐渐发展为黑褐色轮纹斑,略凹(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6年17期)

马海霞,屈直,李丹,谢晴宜,杨信东[4](2016)在《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量影响因素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常规流行学方法研究了白菜黑斑病病斑的产孢量。结果显示,影响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有许多因素:病斑日龄、保湿时间、光照、温度。病斑在6~9日龄时产孢能力较强。其中,8日龄病斑的产孢能力最强,而1~3日龄病斑产孢能力较弱;保湿时间对于产孢有较大影响。6~8 h时病斑几乎不产孢,14 h后病斑开始大量产孢;在直射光下病斑产孢最多,病斑在黑暗条件下比散射光条件下产孢能力强;白菜黑斑病菌在8~2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产孢,25℃最适合产孢,达到28℃时孢子基本不再产生。(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6年06期)

郑庆伟[5](2015)在《登记防治白菜黑斑病农药产品一览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5年18期)

王莹莹,宋加伟,石延霞,张扬,李宝聚[6](2015)在《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四) 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白菜种类多样,包括白菜类(普通白菜、小油菜、乌塌菜、娃娃菜等)和大白菜类(结球大白菜、散叶大白菜、半结球大白菜等)。由链格孢属(Alternairia)真菌引起的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一种严重的种传病害(肖长坤等,2003),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生普遍。十字花科黑斑病最早于1836年报道,1934年开始有白菜黑斑病的记载。黑斑病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除侵染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侵染茄科、百合科、葫芦科(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5年07期)

王永崇[7](2015)在《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白菜黑斑病及其防治图谱》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菜黑斑病又称黑霉病,最早于1836年开始被认识,之后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世界性病害。国内于1982年后逐渐严重,并造成了1988年的大流行。近年此病呈间歇性流行趋势,以春秋两季发生普遍,除严重时造成全田50%以上的减产外,一般也会使茎叶变枯,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白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发病原因:(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5年02期)

杨福南[8](2014)在《恩施高山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为害及综防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施市新塘乡地处高海拔山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夏秋凉爽的独特气候资源,是发展夏秋反季节白菜生产的理想区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高山夏秋反季节白菜生产以来,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0多hm2。由于连年种植,再加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白菜的各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逐年加重,而且发病特点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白菜黑斑病由原来的次要病害逐步上升为当前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来源于《湖北植保》期刊2014年03期)

陈莹,柳李旺,谢学文,孟霖,刘博[9](2013)在《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及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白菜类作物黑斑病抗性,同时进行白菜黑斑病抗病QTL定位研究,为白菜抗黑斑病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喷雾法接种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分生孢子液于30 d苗龄的白菜离体叶片或植株,黑暗保湿处理后统计病情指数,比较在接种后不同接种部位和不同保湿天数抗性的差异。以优化后的方法鉴定白菜品种的黑斑病抗性,利用白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黑斑病抗性QTL定位。【结果】优化了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鉴定了70份白菜类作物品种的黑斑病抗性,筛选出14份抗黑斑病材料。同时利用白菜RILs群体,定位出两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分别位于A05和A06染色体上。【结论】利用离体叶法对白菜接种芸薹生链格孢,并黑暗保湿处理5 d后进行病情调查可以有效鉴定不同白菜材料对黑斑病的抗性差异,且最大程度区分材料间的抗性水平。白菜类作物中缺少对黑斑病的高抗材料。利用白菜RILs群体,在白菜A05与A06号染色体上各定位出一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24期)

马海霞,屈直,谢晴宜,刘影,高东梅[10](2013)在《白菜黑斑病病菌孢子飞散及其传播定量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Lour.)Rupr.]品种为掰帮菜为试材,采用室内鉴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方法,对白菜黑斑病[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病菌孢子飞散和病害传播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菜黑斑病病菌孢子多在白天飞散,在白天和夜间飞散释放的孢子数量之比为1.5~4.5∶1;病菌孢子飞散传播数量与高度的回归方程:y1=719.418 701 7exp(-0.065 545 79x1),(r=-0.928 6,P0.05=0.878 3),越接近地面孢子数量越多;在全田普遍发病条件下,得到顺风向一代传播距离的回归方程:y2=55.76-0.101 04x2,(r=-0.948 4,P0.01=0.536 8),传播距离5~6 m;逆风多代传播距离的回归方程:y3=707.275/x30.830 7,(r=-0.951 1,P0.01=0.917 2)。由此推算,在1个生长季节里其病菌孢子传播距离可达3 km。(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3年06期)

白菜黑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菜黑斑病是白菜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亦为害叶柄、茎、花梗和种荚。采用不同方法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菜黑斑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婷,孙彤彤,罗强,李星,康占海.4种杀菌剂防治白菜黑斑病的毒力测定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

[2].雷锋军.白菜黑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效果试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8

[3].魏林,梁志怀,张屹.白菜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长江蔬菜.2016

[4].马海霞,屈直,李丹,谢晴宜,杨信东.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量影响因素初步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6

[5].郑庆伟.登记防治白菜黑斑病农药产品一览表[J].农药市场信息.2015

[6].王莹莹,宋加伟,石延霞,张扬,李宝聚.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四)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方法[J].中国蔬菜.2015

[7].王永崇.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白菜黑斑病及其防治图谱[J].农药市场信息.2015

[8].杨福南.恩施高山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为害及综防措施[J].湖北植保.2014

[9].陈莹,柳李旺,谢学文,孟霖,刘博.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及QTL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13

[10].马海霞,屈直,谢晴宜,刘影,高东梅.白菜黑斑病病菌孢子飞散及其传播定量研究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3

论文知识图

大蒜提取液对白菜黑斑病的抑制...孜然粗提物对黄瓜霜霉病、白菜黑斑病白菜黑斑病病害顺风向一代传播距...4.27病原菌形态学鉴定产孢表型F...显示0. 4 g/mL提取液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右...一5接种黑斑病菌后HZO:含量的变化

标签:;  ;  ;  ;  ;  ;  ;  

白菜黑斑病论文_李亚婷,孙彤彤,罗强,李星,康占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