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王丹

浅谈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王丹

(河北圣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邢台市054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建筑材料密切相关,把握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与应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更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我国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得以提升,但部分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依然存在,因而做好建筑施工材料的检测控制工作势在必行。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一般过程

1.1取样

为了检测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可能将所有材料都进行检测,因此所选试样必须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从材料总体中抽出若干个体组成样本来检测。采用的取样方法一般有简单随机抽样、周期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以及多级抽样。取样时根据不同情况选取以上方法。

1.2试样处理

为满足质量检测的要求,多数试样在取样后要进行处理。例如,将大的试样制成小试样,含水量较大的试样需要烘干,有些颗粒试样需要加工成粉末,还有一些墙体材料需要在实验室砌成试样墙体等。

1.3仪器测量

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采用不同的检测仪器或机械,但大部分质量检测过程都包括力学测试、变形测试以及其他建筑材料本身性质的测试。力学测试一般使用力学试验机,如压力试验机;而变形测试使用变形测量仪,如应变式引申仪和电阻应变仪;质量检测采用天平或台秤;长度检测采用米尺或卡尺等。

1.4检测数据处理

在对某一材料进行多次检测时,测得值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经常要采用平均值做实验结果。同时,将会产生误差,要计算实验数据的误差(方差或标准差),同时根据数据做正态分布曲线,如果数据误差大或正态分布曲线矮而窄,则说明测量材料质量波动较大。

1.5作出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以书面形式汇报整个检测结果,以判定试样质量。试验报告形式可不同,但内容一般包括:被检测试样名称,检验依据,检验目的与原理,试样编号、测试数据与计算结果,结果评定与分析,试验条件与日期,所用的检测设备及试验室条件,试验班组号、试验者、试验负责人等。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和以质量监督站为主的质量控制体制。长久以来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都是用传统的手工填表,人工统计的形式,需要工作人员复杂的计算、统计工作。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统计的复杂程度。使用这种方法技术水平落后,工作效率低而且管理难以规范。但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增长,一些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程序得到了开发和推广应用,许多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已经摆脱了手工检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形势的需要。

3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程序与方法

3.1.确定测试的试验项目

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都需检测。对于建筑材料的检验,其检验的项目均要符合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例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次检验其体积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对于建筑中的金属材料,需要根据材料的批次,对他的各种机械性能(抗拉伸性能、延展性能、抗冲击性能等)进行检测。

3.2取样检测的过程

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检测数据得出的准确与否关键在于样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因此要进行科学、规范的取样,以保证相关检测人员能准确的检测出材料的性能,并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对于材料的取样,通常具有很多普遍的方法,其一,预混合取样的方法,事先将需要取样的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使上下左右各部分的材料性能均一,再进行取样;其二,分点取样的方法,将需要取样的材料看成几个点,分别对着几个点进行取样分析;其三,根据每次材料的批号不同,根据批号来取样检测也是一个节省时间的办法。

3.3外界环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排除方法

环境温度与湿度是影响材料检测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按照检测标准对待检测的材料进行养护和测试。例如:标准中说明的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如果不进行这样的处理而是将材料放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这样测试出来的数据由于外界温度的影响会不准确。在一般情况下,流体的粘度在温度较高的时候粘度较低,如果不注意温度对流体粘度的影响,这样测试出的粘度结果会十分不准确。另外,由于一些具有一定粘度的建筑材料具有触变性,所以对于这种材料的检测要严格按照材料标准和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加荷速度,并在标准范围内取最低值。

3.4取样尺寸对材料检测的影响

试件尺寸及精度要按照标准的方式进行裁剪,对于一些需要截断取样的材料,其尺寸大小、厚度平整度需要符合检验标准,因为取样大小等因素会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干扰。例如,对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的检测,由于不够平整引起偏心受压从而导致强度下降5%左右。

3.5检测误差、检测结果的判断及排除方法

建筑材料的检验结果有时候会受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准确度、重复性不够等等问题。对于有些误差是由于仪器或者实验方法本身所照成的,这种误差具有重复性,只需要做一组空白实验就很容易排除;对于一些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或者操作者的心情所引起的,这类误差没有重复性和再现性,经过多次的测试,每一次的结果都不相同。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是否为取样或者操作上出现问题了。

3.6.数据的处理办法

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得出来的检测结果离散性较大。因此,只有确定了正确的取舍要求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这些都是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比如去除最大最小值法,即将同组测试的结果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这组数据中必然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就需要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去掉,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关于数据处理的方法需要测试人员对相关的标准及规范进行严格的掌控及执行。

4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4.1.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

在材料进场前需要认真查阅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掌握材料的应用特性与适用范围。对业主供应的材料,应及时提供信息;对承包商供应的材料,要及时对订货申报进行审检、论证。

4.2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所要求的材料在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等方面是否相符,检查产品的生产编号或批号、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如果有任何一项不符,应要求退货或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的资料。对于标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货(也可进行抽检)。4.3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

工程上使用的所有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合理的存放材料;对于进厂以后的建筑材料分门别类的存放,避免拿错用错。这样做不仅可以很好的管理材料而且对于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

5结论

要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把材料检测关,合理的购买选择建筑使用的材料;将进厂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合理的存放材料;对于进厂以后的建筑材料分门别类的存放,避免拿错用错。另外还需要建立系统,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备案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筑过程中各单位共同配合,共同严把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杜善伟、韩业强.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2]龙涛.关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措施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

[3]宋安华.试论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J].科技资讯.2007(12)

标签:;  ;  ;  

浅谈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王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