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宁芳[1]2003年在《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首先整理了NCEP/NCAR高空温度再分析资料,分别得到北半球和青藏高原1950~2000年500hPa温度和200-500hPa厚度序列,并对其代表的对流层中、上层温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对流层中、上层与地面气温变化的关系,从而证实北半球地面气温和500hPa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在青藏高原这种关系更为显着。 在此气候背景下,考虑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仔细挑选出青藏高原50个台站,将NCEP/NCAR 500hPa月平均温度的格点资料内插至50个台站相应位置,得到近50年完整且有相当精度的500hPa月平均温度序列。根据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其上空500hPa温度有很好的关系,设计各站、各月回归方案,重建青藏高原这50个台站1950~2000年连续完整的月平均气温序列。 采用REOF将得到的新的青藏高原温度场进行分区并做趋势变化分析,结果将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分为4个变化区,春季2个区,秋季5个区,夏季3个区以及冬季4个区。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气温都呈现升温的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夏季与秋季有些区域呈现出较小的降温趋势,高原升温主要是在春季和冬季。

马丽娟[2]2008年在《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北半球中纬度海拔最高、积雪覆盖最大的地区。鉴于青藏高原积雪对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天气气候的重要影响,评估青藏高原积雪的变化规律,诊断影响高原积雪变化的主要物理因子,无疑非常重要。本论文主要依据青藏高原115个台站1957~2006年的观测积雪资料和1958~2002年ERA-40大气环流资料,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诊断了影响青藏高原积雪厚度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因子和关键指标,为复杂的气候预测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青藏高原积雪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常年积雪存在四个主要大值区,其结果与前人根据较少台站积雪资料定义的大值区有所不同。其中高原中部和东部地区积雪在秋季积累最多,喜马拉雅山区和帕米尔高原地区积雪则在冬季增加最为迅速,形成了高原积雪在中部和边缘地区较多、其他地区较少的分布型式。2.利用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揭示出的青藏高原积雪变化规律表明,高原积雪存在准3年振荡周期,在1980s中期之前以2~3年周期为主,之后以3~5年为主。近50年中青藏高原积雪厚度发生了两次突变,分别在1971年和1998年。年平均积雪厚度在1990s中期前呈上升趋势,其速率达0.06cm/10a,约占年平均积雪厚度的1.8%;1997年后积雪厚度持续偏少(1998年除外),并维持在?1个标准差之上。对青藏高原丰雪年和少雪年进行合成分析,丰雪年减少雪年的差值分布以喜马拉雅山区和高原中部的积雪偏多最为明显。各季节平均积雪厚度中,冬季积雪的变化对年平均贡献最大,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96,其次为春季和秋季。3.对青藏高原年平均积雪厚度与气温的关系分析表明,两者具有负相关,但不十分显着。而分季节统计显示,除冬季外,其余叁季积雪厚度与气温的反相关关系均超过99.9%的置信度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48和?0.64。春季(秋季)气温偏高的26年(20年)中,有22年(16年)积雪偏少,约占85%(80%);夏季约为71%。对高原90多个台站的统计表明,98%(94%)以上的台站秋季(春季)积雪厚度和气温表现为负相关,其中达显着水平的占61%(71%)以上。4.对青藏高原积雪厚度与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的天气学相关分析显示,1~3月NAO与同期高原积雪均有显着正相关,NAO偏强时高原积雪普遍偏多,影响的显着区域主要在高原中部,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呈带状分布。对NAO偏强、偏弱年份的合成分析表明,NAO偏强时,北大西洋中高纬度500hPa低压槽加强南伸,槽前高压脊北移东扩,迫使20°E附近欧洲槽东移至50°E附近,乌拉尔山高压脊位置也较常年偏东。受此影响,青藏高原上游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东进,将更多的副热带暖湿空气带上高原,有利于形成高原多雪的大气环流背景。5.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厚度与降雪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1,二者处于同位相的年份有34年,占总年份的近70%。高原降雪与5月印缅槽强弱有密切关系,印缅槽偏强(弱)的29年(16年)中有18年(11年)高原降雪也偏多。5月印缅槽偏强时的气候特征为:印缅地区500hPa低压槽加强南伸至10°N,槽线位于90°E附近,槽区气流具有强气旋式涡度;而偏弱时,该区高度场上无明显低槽,气流也较为平直;印缅地区500hPa高度场在印缅槽偏强与偏弱时的差值可达30m以上。6.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青藏高原积雪对气温升高的响应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论文通过引用“濒危”积雪指标,定义了青藏高原“濒危”降雪和积雪发生的临界条件,不仅探讨了当前气候条件下青藏高原积雪对气温的敏感性,而且预测了在未来50年高原气温上升2.2~2.6°C情景下,高原各台站积雪的“濒危”状态。分析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秋季和春季的“濒危”降雪(积雪)台站已达总台站数的77.8%和81.1%(32.8%和36.3%);青藏高原东南部为主要的降雪和积雪“濒危”区,此外,高原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也是主要的“濒危”降雪区。到2050年,若气温升高2~2.5°C,高原“濒危”区内几乎所有台站都将转为“濒危”状态,即高原积雪将大幅减少。

张继承[3]2008年在《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特殊的地貌单元,近30年来该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已经影响到该地区乃至我国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以多源遥感数据和专题数据为基础,以RS、GIS技术为生态环境因子获取的主要手段,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研究3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其退化原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复杂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监测与评价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

张海东[4]2007年在《气候变化对我国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我国正在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科学节能减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气候变化对我国能源安全有重大影响,与我国取暖和降温关系密切。本文系统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并对主动取暖和降温的时段进行优化研究,主要包括:1、系统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气候变化问题,侧重分析了与取暖和降温耗能关系密切的温度、降水及高温事件等。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研究了国内外取暖和降温耗能的相关进展。2、在分析全国和各省及省会城市平均温度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我国近50年取暖和降温度日的变化情况。3、系统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以北京、西安和上海为个例进行分析。4、分析温度变化对我国典型城市南京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建立了温度变化与电力需求的长期预测模型,证实了两者之间真实存在的因果联系。5、研究得出了在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作用下,我国各地不消耗常规能源(如煤、电等)而通过自然条件达到热舒适的时间段。在研究中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系统采用了度日分析法、计量经济中协整理论分析、格兰杰因果性检验等多种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方法。研究资料全面丰富,涉及气象、经济等领域。2、全面系统对我国HDD、CDD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首次将气候变化引入到社会经济的建模之中。分析了全国取暖度日数和降温度日数的分布特征以及时空变化特征。在分析我国六大区各省及省会城市平均温度变化的基础上,得到了对相应的HDD和CDD的变化情况。3、从不同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气候特征的典型城市温度要素与实际能耗的关系,建立温度变化对能源影响的相关方程。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得到我国供暖方案应根据气候变化予以修订。如西安供暖期平均可缩短18天,可减少年供暖能源消耗量的约14%。4、分析认为我国典型城市南京逐日平均气温与日最大用电负荷、用电总量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对我国南北方两个代表城市南京和北京的温度变化与电力负荷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5、以人体感觉温度,即体感温度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我国大陆各地偏冷时段(即主动取暖时段)、舒适时段和舒适偏冷时段(即被动取暖降温时段)及主动降温天数,为各地合理使用常规能源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谷富[5]2018年在《云贵高原近55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更多的风险,云贵高原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更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些年云贵高原地区极端干旱事件频发,森林覆盖率下降,对该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因而研究云贵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规律以及气候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提高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探究云贵高原气候变化为主线,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云贵高原温度、降水以及干旱指数(SPE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近55年,云贵高原整体温度都处于显着的升温趋势之中,高原整体1990s之后增温变化率较1990s之前的增温变化率显着增大,并且升温速率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态势;经验正交分解(EOF)结果表明,无论是年温度还是四季温度,EOF1以及对应的PC1反映出高原呈现一致的增温变化;EOF2则都表现出东西反向的变化特征,可能主要受到地形以及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夏季可能还受到大气环流因素的影响。(2)近55年,云贵高原整体年降水呈现不显着的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降水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降水呈现不显着的减少趋势;旋转经验正交分解(REOF)结果表明,云贵高原年降水可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高原中部区,高原东北部区,高原西北部区,高原南部区。各空间区域对应的标准化时间序列表明,除高原西北部地区年降水在近55年表现出增加趋势外,其他叁个地区年降水均表现出减少趋势。(3)近55年,SPEI指数表现出云贵高原在近55年呈现出干旱化趋势,春季表现为湿润化趋势,夏秋冬季则呈现出干旱化趋势,尤其以秋季的干旱化趋势最为显着,干旱化趋势显着区域主要集中在高原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年不同等级干旱发生月数变化中,极端干旱与中等干旱发生月数都表现出显着的上升趋势,而轻度干旱发生月数变化趋势不显着。在四季中,春季、夏季和冬季叁种等级干旱发生月数变化趋势均不显着,秋季中度干旱发生月数显着增加。(4)云贵高原区域树木径向生长整体表现出对生长季早期干旱的响应。在季节尺度上,区域整体树木径向生长显着受到当年春季干旱变化的影响;干旱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时段主要体现在上年秋季到当年夏季。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中度干旱影响,其次为轻度干旱,最后为极端干旱。虽然极端干旱的发生存在较强的区域性,发生频率较小,但会对树木径向生长产生很大影响,尤其影响树木极端窄轮的产生,表现为树轮极端窄年同极端干旱发生年在时空上均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梁苏洁[6]2014年在《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文中认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气温自1998年以来并没有呈现显着上升(基本趋平),即进入所谓全球变暖趋缓或停顿时期,并且这种变化还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对我国气温及其相关的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是具有科学和实际意义的,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温度和环流影响的过程和机制。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下列结论:(1)对中国大陆1960~2013年53个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气候跃变检验发现,中国冬季气温在整体变暖的趋势上迭加有年代际波动,可划分为冷期、暖期和停滞期叁个时期。并据此对比分析叁个阶段内东亚大气环流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伴随着气温的冷-暖-冷变化,东亚冬季风的强度也出现了强-弱-强的变化。并且东亚高空急流、东亚大槽和西伯利亚高压也出现了类似的年代际变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PDO的年代际变化分量作为背景,分析NAM/AO和ENSO不同配置下对中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影响,结果发现,PDO和ENSO这两种海洋表层温度变率模态与NAM/AO的不同配置,对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极端低温事件有不同的影响。它们不仅影响中国冬季气温一致型(EOF1)的年代际变化,而且也可以影响到冬季气温南北反相分布型(EOF2)的变化,这从自然原因方面解释了1980s和1990s中国快速变暖与最近十年北方降温趋势较为明显的观测事实。研究也指出当PDO为负位相时,NAM/AO也常出现负位相。(2)本文进一步揭示了NAM/AO直接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两种方式。对此着重分析了NAM/AO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冷空气活动的优势路径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途径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正NAM/AO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地区近地面冷空气大多被局限在中高纬地区,极区为气旋式运动。极区冷空气较少地影响到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但在指数下降过程中,东欧槽和南支槽加深,这有利于欧洲中高纬冷空气向东侵入中国,同时也利于孟加拉湾水汽向中国华南地区输送,为造成大范围寒潮天气甚至冰冻雨雪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种影响方式,是发生在NAM/AO为负指数异常时期,这种情况下极区存在反气旋式运动,同时中纬度地区的经向环流型加强,并且在指数下降阶段出现了强烈影响欧亚大陆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冷空气团可以直接进入我国东北部地区,造成东北地区大范围的寒潮暴雪等剧烈天气,同时可进一步向南传播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范围降温。(3)在上述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本文分析和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强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率和路径。结果表明,我国的强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在冷期多发且强度更强,而暖期较少强度减弱,停滞期爆发频率增加。尤其是在NAM/AO负指数时期,东北型极端低温事件的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4)本文还用6个CMIP5模式评估和预估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式大多基本能模拟出冷暖时期的突变时间,并且中国区域冬季气温一致型(EOF1)增暖的变化趋势模拟较好。模式结果也可以大体反映出南北反向型(EOF2)的时空变化。但在冷暖期的突变时间点以及两个模态的模拟上,BCC-CSM-1.1模式模拟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相比较其他模式更为符合。在高、中、低叁种排放情景下的模式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区域的冬季气温仍呈现上升趋势,并迭加有年代际变化,其中停滞期大致在2010~2025年期间结束,之后中国冬季气温继续加速上升。

杨萍[7]2009年在《近四十年中国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群发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对极端气候事件研究的全面回顾,指出极端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越来越严重,因此关于极端气候事件的评估和规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从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看,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力更大,破坏力更强。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有很多理解,本文主要从区域丛集性角度理解单一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特征,将前人对于极端气候事件各气象要素的统计转化成衡量站点权重的标准,得到了强权重的站点分布具有空间群发性特征的结论,紧紧围绕“群发性”这一主题,沿着“如何提取群发性区域”这一研究主线,以“k阶最近邻距离提取算法”为技术路线,完成了提取极端气候事件群发性区域的研究目标。以该研究结果为基础,从年际、年代际和区域性叁个角度具体分析了群发性极端气候的年际、年代际和区域性的特点,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从而为极端气候事件的评估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从数学物理的角度对本文的技术路线“k阶最近邻距离提取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发现该算法的错误率受到数据点总数、距离阶数以及疏密差异比叁个要素的影响,通过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发现数据点总数影响相对最小,由于算法错误率高时会带来算法不适用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区域内随机分布的数据点进行了适用性研究,该结论是后文算法在极端气候事件中有效性检验的基础。此外,我们发现数据点的提取结果不受分布形态的影响,同时,引入权重的概念,用数据点重复出现的次数来体现数据点的权重,多次数值实验证明,通过增加大权重区域的分布密度,可以有效地将大权重区域内的点提取出来,这样的改进使该算法能够应用到极端气候事件群发性的研究中,算法的理论研究增强了算法应用的可靠性。(2)以算法理论研究的适用性研究为基础,同时结合数据点权重的思想,分析了本文的技术路线“k阶最近邻距离提取算法”在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中应用的可能性,定义了12种极端温度事件和6种极端降水事件,以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的基本运用流程为指导,以多年疏密差异比的平均值和有效率为检验指标,对各种极端气候事件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发现,该技术路线适用于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3)以极端温度事件、大暴雨事件、强降水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去除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叁省区的中国东亚季风区域为研究范围,基于逐年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站点结果,进行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的年际研究。在年际变化中,用群发站点数体现极端气候事件的年际群发程度,发现夏季高温事件、异常偏高事件、冬季低温事件、异常偏低事件其转折期各不相同,基本介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大暴雨事件10年代际的周期性较明显,强降水事件以年际振荡为主。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的年际变化较为复杂,不同的极端气候事件没有较为统一的年际变化规律。同时对东部四个气候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各个区域的群发站点数进行统计,并将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群发站点数年际变化曲线与相应的全国年际变化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夏季高温事件的群发性与全国的相关性较差。(4)基于技术路线所得到的各年提取结果,进行了年代际群发性特征的研究。定义了年代际群发性指数,定义了一级群发和二级群发两个年代际群发性指数的高值区作为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分析了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年代际群发性指数高值区的年代际特征,发现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的年代际变化与前人所研究的气候变化年代际背景较为一致。例如,极端降水事件的年代际群发区域与多雨带的年代际变化区域有非常好的吻合,这说明,在年代际尺度上,多雨区域很可能是由于群发性极端降水事件占据主要贡献造成的。(5)对所研究的中国区域进行了分区讨论,从气候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进行分区,分为气候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和经济区域(京津唐、长叁角、珠叁角)两类,结合站点的年代际群发性指数的结果,求出上述几个区域的年代际群发性指数的平均值(区域内所有站点年代际指数的总和/区域站点总数),重点研究经济区域与所属气候区域的区域差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京津唐区域的冬季极端温度事件中有所体现,但整体来看,叁大经济发展区域与所属的气候区域之间的区域差值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寻,可以认为,对于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而言,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6)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对历史上极端气候事件的概况研究,对于90年代以后的逐年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站点结果与历史概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极端气候事件群发性站点提取的结果图和实际发生的区域有非常好的吻合,这再次证明了本论文技术路线的可靠性,同时给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提供的一个新的思路和角度。在进行上述对比分析之后,还对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与火山喷发、太阳活动、季风指数和ENSO事件四方面的可能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讨论,发现火山喷发与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群发性的减弱有明显的相关性,太阳黑子数减弱的阶段往往容易发生较强的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夏季风指数与东北极端降水事件的相关性较高,冬季风对华南极端温度事件的群发性有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群发性最强的几个年份中,往往都发生了中等以上的ENSO事件,可见,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与这几个影响因子有着较好的响应关系。

冯琦胜[8]2012年在《基于CSCS模型的全球及区域潜在自然植被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生物气候的植被分类模型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研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利用全球共享气象数据库以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在验证了CSCS (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模型的模拟全球潜在自然植被(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PNV)分类精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及区域尺度上当前及过去100年PNV类型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研究了未来50年全球及区域PNV演替趋势;以中国为例探索研究了残存PNV及其典型区的分布范围;研究了CSCS理论在现存自然植被生长状况监测与评价方面的应用;最后以本研究取得的核心成果为基础,开发了基于CSCS的全球潜在自然植被分类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研究结果有:1)在全球尺度上,CSCS PNV同RF PNV (Ramankutty&Foley PNV). HLZ (Holdridge Life Zones)、BIOME4模型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SCS模型不仅能够成功地预测冻原、荒漠和森林的分布,而且同HLZ模型相比,对草地植被具有更好的分类能力。2)基于CSCS模型,除了南极洲以外,全球PNV可划分为10个类组和42个类型。除永久冰雪和内陆水体外,全球PNV总面积为1.289335×108km2,占陆地总面积的96.07%。中国PNV可划分为10个类组,除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和炎热极干热带荒漠类之外,全国有40类PNV。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存植被同潜在植被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NV受人类影响程度由小至大依次为冻原、荒漠、林地、灌丛和草地。3)过去100年间(1901-2000),除热荒漠和萨王纳植被类组外,其余8种植被类组的分布中心在南北半球的移动方向。热荒漠植被类组在南半球的移动距离是10个类组中最大的。除了冻原与高山草甸、亚热带森林和温带湿润草地植被类组外,其他7种植被类组在南半球的移动距离均大于北半球。4)在全球范围内未来50年(2001-2050)陆地温度将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北半球地区温度上升幅度较大,降水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地域规律。总体而言,全球气候大致向着暖干化的趋势发展,但局部地区存在向暖湿化变化的趋势。中国未来50年温度上升幅度在1.5-4.5℃之间,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南增北减的趋势。未来50年全球潜在冻原植被的面积急剧减少,潜在荒漠和潜在草地植被的面积增大,潜在森林植被的面积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中国潜在自然植被面积的变化趋势同世界总趋势类似,但面积变化幅度有所不同。5)中国残存PNV面积约为624.708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65.07%。残存PNV典型区占残存PNV面积的16.13%,占国土面积的9.65%。典型区主要分布在人口较少、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的西南和西部地区,而地势较平坦的东北、华北、华中地区没有残存PNV典型区分布,东南及沿海区域有零星的分布。6)青藏高原未来气候在西部地区将呈现暖干化趋势,而在中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则呈暖湿化趋势。受此影响,未来青藏高原将出现热荒漠类组。分布于高原南部的潜在森林植被将向高原北部扩展,面积大幅增加,增加率达125%;而潜在草地植被(冻原与高山草甸、冷荒漠、半荒漠、温带湿润草地和斯太普)面积将大幅减少,减少率为25%。其中,明显受温度升高和降水再分配影响的潜在冻原与高山草甸植被类组变化最为剧烈,其面积有大幅萎缩的态势,减少率达56.82%。7)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体系结构、数据组织、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出发,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等技术的全球潜在自然植被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网站。

李廷勇[9]2004年在《青藏高原50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以及周边地区140个气象站的长期连续气象观测资料,采用ARC/INFO系列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自1951年——2001年的近50年的气候变化序列。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广大地区在60年代降温显着,在高原中西部地区(如藏北高原),60年代达到了过去50年中的最冷阶段,70年代气温开始回升。高原东部地区(如青海省东南部、四川西北部地区)降温持续至70年代,四川盆地更是持续至80年代。90年代青藏高原以及周边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显着升温。青藏高原气温的升高一般在高原西部首先出现,然后逐步向高原东部地区推进。温度变化的幅度与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总是随着海拔升高而加剧,2000m海拔似乎是一个控制高度。 一月均温的变化在整体上与年均温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年均温升高最大的地区其一月均温升高也最大,说明在许多地区冬季温度升高,特别是一月均温的升高是年均温升高的主要贡献者。不过一月均温的变化与年均温的变化在具体时间和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并不完全一致。一月最低温的变化趋势与一月均温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变化的幅度大于一月均温的变化幅度。一月最高温的变化与一月均温的变化也表现出大体上的一致性,不过一月最高温的变化幅度小于一月均温的变化幅度。同时在一些时段和地区,一月最高温与一月均温变化不一致,表现出气温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复杂性。 在过去50年中,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七月均温的升高,整体上具有从西往东推进的变化特征,同年均温的变化一致。七月均温的变化趋势与年均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不过变化幅度比年均温的变化幅度小,例外的情况是在90年代与80年代的七月均温对比中,七月均温的降低幅度大于年均温的降低幅度。七月均温的变化对年均温的变化有重要贡献。七月最低温变化在七月均温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0 .5℃),具有与七月均温相同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也一般大于七月均温的变化幅度;在七月均温变化幅度较小的地区(<0.5℃),七月最低温的变化幅度也较小,变化的方向不一定与七月均温的变化方向一致。七月最高温的变化趋势与七月均温的变化趋势一致。 一月均温与七月均温变化差异性较大,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地区。80年代夏季温度降低引起年均温降低(同期一月均温升高);90年代夏季温度升高引起年均温升高(同期一月均温降低)。 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在十年的尺度上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各地会出现温湿、冷湿、暖干、冷干等多种组合。从50年的整体变化看,西北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以及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不能改变西北干早的自然地理特征。在甘肃东南和四川/盆地等主要受东南季风降水影响的地区,随着温度升高,降水出现较大幅度减少。 春季降水在各个地区表现出约10年的变化周期。夏季降水增加具有随时间由北向南推进的趋势。秋季降水也表现出大致10年周期变化。冬季降水整体以增加趋势为主,增加幅度小。 整个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随着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水热组合整体上表现出改善的趋势。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主体水热组合(TP)增加有限,而四川盆地等原来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TP减少绝对量大,趋于暖干,其NNP·减少量也最大。

荣艳淑[10]2004年在《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象灾害中影响最深远、最严重、最具破坏力的灾害是旱灾,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出现的频率更加频繁,因此,研究干旱气候的基本规律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的变化趋势是有必要的。 本文以华北地区五省两市为对象,通过研究影响气候的多因子,如降水、蒸发、温度的变化特征以及大气环流、青藏高原地温场对旱涝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华北旱涝的演变规律。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 1、利用聚类分析原理,对华北地区降水场按其气候特征进行了分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分区降水量的基本气候特征。 2、研究了不同分区、不同季节热力和动力作用对华北地区总蒸发的影响机制,首次提出了一个描述持续性干旱的指标——累积干燥度,天津地区的实例研究表明,累积干燥度能有效地描述持续性干旱的特征以及前期干旱对后期的持续性作用和影响,并得出了蒸发对旱涝频率变化有显着影响的重要结论。 3、基于华北地区18个站533a旱涝指数序列,采用滑动累积频率法,首次重建了504a降水序列,得到了降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 4、研究了典型旱涝年期间大范围中高纬度和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系统的特征以及青藏高原地温场的变化对华北地区旱涝影响,得到了一系列前期大气环流特征以及青藏高原地温场对华北地区汛期早涝影响的重要认识。 5、研究了全球增温背景下华北地区气温、降水、蒸发的变化以及全球增温对华北干旱的影响,得出了华北地区气温、降水、蒸发对全球增温有明显响应,以及全球增温导致华北干旱频率和强度显着增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D]. 周宁芳. 南京气象学院. 2003

[2]. 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D]. 马丽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

[3]. 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 张继承. 吉林大学. 2008

[4]. 气候变化对我国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D]. 张海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5]. 云贵高原近55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D]. 谷富. 兰州大学. 2018

[6]. 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D]. 梁苏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

[7]. 近四十年中国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群发性研究[D]. 杨萍. 兰州大学. 2009

[8]. 基于CSCS模型的全球及区域潜在自然植被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 冯琦胜. 兰州大学. 2012

[9]. 青藏高原50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D]. 李廷勇.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10].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D]. 荣艳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4

标签:;  ;  ;  ;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