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刘琳娜[1](2018)在《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关乎技术进步与时代发展,对其保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因计算机软件在具有作品性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工具性,除受着作权法保护之外,还应受其他法律保护,我国探索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研究已开始逐步进行。文章在研究各国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模式以及法律保护的具体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机制的建议,以期对软件产业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法的法律规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期刊2018年07期)
朱金璐[2](2017)在《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制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因此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应Trips协议对贸易相关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已经形成了对于软件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本文将对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进行简要阐述,并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体系的发展和健全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电脑迷》期刊2017年04期)
熊芬[3](2017)在《计算机软件着作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软件日益受到任意复制与盗版的侵害,严重挫伤了开发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必须用着作权法律进行保护,应采用一定的标准对计算机软件着作权侵权行为进行界定,并加强对侵权行为的取证以期加强保护。(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7年09期)
马丽莲[4](2017)在《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产业作为现代化产业的重要分支,是能够有力带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计算机软件由于其价值高又极易复制等特点,已经成为知识产权侵权泛滥的"重灾区",这对计算机软件研发人员投身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从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以往单纯采取着作权法律保护的模式囿于自身种种局限,在应对软件知识产权侵权方面表现乏力。关于软件知识产权应该采取怎样的法律保护模式,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通过深入理解计算机软件的特征以及对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分析梳理,笔者认为根据内在属性将软件划分为不同客体,综合运用着作权法、专利法以及商业秘密保护等法律手段,是解决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由引言、正文以及结语叁个部分组成,正文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首先对软件的定义进行介绍,明确指出"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程序"两个概念在内涵上并不完全一致;其次着重分析了计算机软件的重要特征,为后文对文章主题展开论证提供充分依据;最后,对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状况进行研究,包括软件着作权法律保护现状、软件专利权法律保护现状以及软件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现状。由于商标权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基本没有争议,因此本文并不渉及商标权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则是关于计算机软件着作权保护模式的路径研究,这一路径的论述线路基本上沿着软件着作权保护模式的确立历史、内在逻辑及缺陷分析这样一种递进关系,环环相扣地将这种保护方式的面貌完整地呈现出来,同时也为探讨软件专利化做好了铺垫。第叁章紧接着展开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模式的路径分析:首先梳理了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软件专利保护的基调演变过程;其次对软件专利保护的正当性进行有力论证,提供了软件区别于纯粹智力规则、软件可以构成技术方案、软件专利保护拥有优势等诸多层次的论据;与此同时,对软件专利保护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第四章建设性地提出计算机软件相关文档与软件程序的"两分法"模型,即根据内在属性的不同,对计算机软件的文档和程序部分提供不同类型的法律保护。一言以蔽之,软件相关文档作为一种文字作品应当受到着作权保护,而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软件程序则有权获得专利保护。基于前面的理论铺垫,本文在第五章中有的放矢地构建了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综合法律保护模式。这一保护模式以建立明确的区分原则为基础,即根据是否向社会公众公开计算机软件相关文档,对专有软件和公开软件采取有区别的保护策略。与此同时,充分运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手段作为重要补充,对竞业限制、反向工程等一些细节性问题予以完善。希望通过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实现计算机软件产业链条中各方的利益平衡,激励我国软件技术创新、知识突破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的繁荣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3-10)
王誉晗[5](2016)在《有关计算机软件实现法律保护的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造成互联网在现今的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互联网+的提出,也带给计算机软件技术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导致各种法律问题层出不穷。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形式也更加多样,最常见的就是着作权保护法以及专利保护法。本文主要对计算机软件实现法律保护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期计算机软件安全得到保障。(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34期)
戴斌[6](2016)在《浅谈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定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本文探讨了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相关途径。(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6年26期)
张淼[7](2014)在《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时代,软件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强化软件的法律保护已达成共识。基于上述,文章首先对计算机法律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论述,接着介绍了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现状及不足,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网友世界》期刊2014年13期)
李静[8](2014)在《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方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引发的各种法律问题也是其他产业未曾遇到过的。在计算机软件保护中,其保护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保护方法为着作权保护法与专利保护法。本文主要对着作权保护法、专利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叁种法律及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4年09期)
刘宇[9](2014)在《简析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软件逐渐成为知识产权研究的新课题,但现行的法规很难适应其发展速度。国际上没有严格的划分计算机软件应纳为何法加以保护。经过分析本人认为亟需一种专门能够符合计算机软件特点的法律对之加以保护。(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09期)
于凡[10](2014)在《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世界计算机软件产业迎来了一个极速发展的年代,依靠信息化和创新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计算机软件行业的一种共识,也是企业不懈努力的目标所在。在软件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当前形势下,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计算机软件,其法律保护水平切实关系到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体制的合理与完善成为至关重要的保障。本文旨在研究为了软件产业的繁荣和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传播与共享,结合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史,比较各个国家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不同法律保护模式,探索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专门法保护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对其主要部分提出相应意见、进行探讨。文章第一章从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概念入手,论述计算机软件这一特殊的知识产权客体的独特特征,从其概念与特征上分析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与难点。第二章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角度详细剖析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层次,从最初的设计思想,到接下来的源代码、目标代码以及最后的用户层四个层次分别介绍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真正需要得到保护的核心内容。第叁章依据上面两章的介绍以及现实情形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实践中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将保护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所面临的挑战予以介绍,思考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如何从法律制度上进行完善和改进。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看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变迁,从中理解和分析对于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不同时期的不同变革。第五章详细介绍了对于计算机软件这一特殊知识产权客体进行保护的几种主要法律模式,包括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版权法、结合加密技术与版权法两种方式的版权技术保护、最符合初衷又足以保护设计思想的新贵专利法,大中型企业之间普遍使用的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法保护以及法学界学者们提出的新的保护方式工业版权保护等。该章分析了每一种保护模式的优点与缺陷,对每一种模式的问题都加以剖析,以期从阐述现有的多种模式来引出作者的最后观点。最后一章笔者提出了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专门立法的想法,探讨了其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在其重点环节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意见,以期探寻一条新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道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3-14)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因此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应Trips协议对贸易相关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已经形成了对于软件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本文将对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进行简要阐述,并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体系的发展和健全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1].刘琳娜.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模式[J].法制与经济.2018
[2].朱金璐.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制度比较研究[J].电脑迷.2017
[3].熊芬.计算机软件着作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7
[4].马丽莲.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7
[5].王誉晗.有关计算机软件实现法律保护的对策探讨[J].法制博览.2016
[6].戴斌.浅谈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途径[J].职业.2016
[7].张淼.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发展[J].网友世界.2014
[8].李静.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方式探讨[J].电子测试.2014
[9].刘宇.简析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J].才智.2014
[10].于凡.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