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华大厦:斜线主题

唐山新华大厦:斜线主题

一、唐山新华大厦:斜线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温世坤[1](2020)在《“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发展在建国后有一个小高潮,其中以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为代表事件,但随后经历了20年的断层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建筑生产浪潮,中国的第四代建筑师们一边把西方的标准作为一种先进性的象征进行着时代所赋予的建设任务,一边又在实践中寻找确立自身身份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取得了极大的声誉与成就(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张珂获得阿卡汉奖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也宣示着中国建筑逐渐在西方建立的建筑理论体系下自我身份的确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大生产的背景下建筑品质低下、城市建设杂乱的状况仍普遍存在。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学术界对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建筑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与分析,以此来促进中国建筑的进步与发展。李兴钢作为大院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如今已是中国建筑师中的先锋代表之一。其自步入工作岗位以来,边实践边探索,在关注西方建筑体系下基本建筑要素的同时,也强调将中国传统纳入实践中,并于2014年确立了以“胜景几何”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对其建筑实践及其设计理念的背景和发展,按时间线的纵向梳理和跨时间线的横向对比这两种方式,来形成对其建筑实践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全面的理解。同时作者在研究生期间进入其工作室进实习,收获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组织并记录了一次专访。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构建了三个案例精读的基础,以对其设计过程更加精确、深入的认识,避免了对一些问题的简化与误读,并以这三个精读案例为基础来支撑跨项目的横向对比和设计特点总结。文章最后对李兴钢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试图在历史语境下对其工作的意义进行定位与阐述。

邹虎[2](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指出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李璇[3](2017)在《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面对当代人景之间的关系异化、人对景观的感知粗糙等问题的出现,回归人与景观之间内在的精神关联。通过对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的梳理与研究,确立了对人与景观间意象关联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对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构成层级以及当代景观意象创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将景观意象体验分为三个层级:即景观意象的知觉感知,景观意象的情感感触,景观意象的符号感悟。结合理论与实例的双重视角,形成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方法,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新角度与新思路。论文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包括绪论及意象构成与形成机制两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对现状问题、现有理论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景观意象演进与特征,意象的认知需要与审美需要,意象体验构成进行了论述,在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强调了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意象体验构成的三个层次,为第二部分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由景观意象知觉感知、景观意象情感感触、景观意象符号感悟三个章节组成,他们是意象体验的三个层次,相互渗透又逐层加深。每章节从理论出发,通过对理论的分析与总结,提出每部分在景观意象创构过程中,可以思考与创构的角度,并细致梳理,发掘规律性的内容。第三部分由景观意象创构原理与方法及景观意象创构实证剖析两部分构成。景观意象创构方法是以体验者与景观间的意象关系为出发点,以意象体验三个层次为基础,从而形成的空间情境创构、沉浸体验创构、体验视角创构的景观意象设计方法。并通过景观作品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景观实例的实际调研及统计数据分析,形成意象因子与意象活动的网络关系,为景观意象创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量化分析的可能。结语部分进一步强调景观意象创构与当今景观学科发展的重要关联,同时对论文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少卿[4](2016)在《“展示性”景观设计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景观设计的思想以及理念颇为活跃化,景观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与多元。“展示性”景观在人居环境的营造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域、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景观设计,往往影响着人居环境的品质。基于这样的背景与观念,本文以“展示性”景观为研究核心,通过梳理“展示性”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展示性”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景观空间与景观形态的表现形式。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开始研究,一方面查阅了国内外相关学术着作,另一方面收集了国内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归纳整理得出“展示性”景观研究过程中值得学习借鉴的理论体系。其次从“展示性”景观的概念着手研究,基于“展示性”本质的研究推导出“展示性”引导下的设计特点,继而总结出“展示性”景观的概念体系,推导出“展示性”景观的设计特点及大致分类。之后从“展示性”景观的设计理念出发,分别研究了传播理论、形式语义以及感知理论影响下的景观设计观,并初步讨论了相应设计手法。紧接着基于“展示性”景观的设计理念、契合“展示性”景观的设计特点,分别从主题语义表达、景观形式设计、技术科学引入、多元化与多维度表现四个角度着重研究了“展示性”景观的设计手法。最后通过“展示性”景观的试验性设计对论题做出最终总结,希望通过此论题的研究对未来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有所帮助。在本次研究中,共计完成约67000字的论文写作,其中包含图片资料263张、表格资料14张,并于研究结尾完成了3个实践性设计方案。

赵晶[5](2014)在《视觉艺术视野下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从文艺复兴到现代》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用视觉艺术的理论与思想作为发现景观设计内在本质的策略,从视觉相关理论,如视觉的感知方式、视觉艺术观念、视线引导技术、视觉艺术的形式语言,及以上各方面对景观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美学原则、知识建构等方面的影响深入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阐述与论证。力图寻找出各个单一现象背后的联系,梳理并探索视觉艺术与景观设计创作的发展规律,并对相关创新性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景观与视觉的概念及视觉发展史。作为景观视觉艺术研究领域里最基本的问题,探讨景观与视觉的观念及二者的关联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视觉艺术是如何在不断发展中与景观设计密切结合的。然后,以时间为线索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视觉理论、视觉文化观点,并重点聚焦于视觉文化中的几个关键词。进而,通过回顾中西方景观设计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论述视觉理论与景观知识建构的关系,以及在景观教育发展中的影响。第二部分将视觉艺术的理论与景观观看方式的问题相结合,从视觉的角度分析景观的空间塑造,提出分析“景观观看方式”与研究景观实体环境自身同样重要。并进一步指出,“景观观看方式”与被观看的景观实体环境一样,是一种非客观的、在建构着的、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存在。它有自身的影响方式与构成因素,这些内容对其产生的影响与研究景观本身同样重要。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景观设计中一些常用的视线引导方法,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景观的视觉操控手法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心理层面的说服与暗示。在具体环境设计中,通过多种景观要素的巧妙组合,控制人们的视觉感受,借助视觉上的“说服术”,达到精神和情感传达与移情作用。第四部分的研究侧重视觉艺术中的艺术属性,按照时间的顺序,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景观和视觉艺术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章节来讨论: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以及近现代时期。由不同时期的视觉艺术观念和视觉方式,导向相应的视觉艺术形式,根据内在的视觉艺术逻辑,探寻产生相应时期的景观形式与设计观念的方法,勾勒出不同时期的景观设计发展脉络及对未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视觉艺术思想与风格、景观设计流派和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横向比较,寻找景观和视觉艺术在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上的联系。

张竞予[6](2014)在《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文中提出“实验建筑师”作为国内建筑学界的一个特定语汇,产生于90年代末期,是指90年代末-20世纪初学界一批由于设计实践具有创新性而最早引起建筑界关注和讨论的建筑师的称谓,如张永和、崔恺、刘家琨、王澍等等。其思想具有批判性、边缘性、本土性的基本特征。中国实验建筑师这样一个有着鲜明自身特点的群体在世纪之初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国内建筑学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着的推动作用,但对国内实验建筑师群体的思想特征却较少深入理性地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实验建筑师的发表论文、建筑作品、采访口述资料等进行文献文本核心词条的提取及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实验建筑师群体的思想成分及的主要关注方向。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具体详实的、基于文献的统计分析过程,得出量化的统计结果,形成具有一定客观性与参考价值的结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群体特征进行概述。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并总结中国实验建筑师的思想特征,从文献、作品以及言论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对统计结论进行汇总与分析。第四章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都市实践、王澍、刘克成、华黎的建筑作品与思想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思想特征。论文在最后展望了我国实验建筑师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余小枫[7](2014)在《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建筑的改扩建再利用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虽然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还只是起步阶段,但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改扩建的博物馆是比较常见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方式,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不少此类设计实践,而作为博物馆建筑的设计重点,空间序列的设计研究涵盖了该类型建筑在空间设计操作层面的大部分内容。因此,在国内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设计浪潮方兴未艾之际,本文的研究针对博物馆建筑的特点,以公共空间序列为研究重点,以新旧建筑关系的研究为核心,提出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设计若干准则和具体操作方法,以期于对我国的相关设计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研究国内外改扩建的博物馆的相关实践发展,总结提炼出改扩建的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要点以及该类设计所遵循的设计原则,然后根据对国内外具体实践案例的设计分析总结出空间设计操作中的具体方法,最后总结笔者所参与的案例实践做进一步的分析验证。根据上述的研究思路,全文共分成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第一、二章节,通过研究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是第三、四章节,该部分内容涵盖改扩建的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要点和设计原则,即分析问题。第三部分是第五章节,提出改扩建的博物馆空间序列的具体设计手法,即解决问题。第四部分是第六章节,通过对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的研究,分析具体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在实践案例中的应用。

王向[8](2014)在《中国城市化与服务经济发展研究:空间经济的视角》文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问题,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经济波动再次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调结构、稳增长”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核心议题,其中,城镇化因深刻关涉到拉动内需、平衡城乡关系和诸多制度改革而成为政府发力的重要导向。改变传统、粗放的城市化方式,实现“人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群的增长极作用,明确大中小城市的分工、合作,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在空间意义上,即在城市内部空间实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在城市体系中,优化城市规模结构,有效发挥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然而,有产才有市,有市才有城,城市要与产业融合、互动。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城市是服务业天然的空间载体,而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面,二者唇齿相依。所以,反思传统城市化路径和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理论支撑,就离不开对二者关系的探讨。中国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过度扩张,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偏小、集聚经济受限,是中国城市化中最典型的特征。本文就是从这两个空间特征下思考服务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土地城市化的速度一直高于人口城市化,表现为城区人口密度下降、城市蔓延的现象,而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不适用于分析中国式的城市蔓延,而且服务经济学也没能揭示城市蔓延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在全国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分布遵循着齐普夫定律,已日益为学界所熟知,然而,既然服务业与城市如此密切,服务业的规模分布又遵循什么规律呢?目前关于服务业集聚程度的研究不足以回答该问题。在国际维度,中国服务贸易越来越集中于东部沿海的大城市,这种空间特征与城市规模分布如何演化,本文也做了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介绍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梳理、归纳了服务经济与城市相关的文献。第三章提炼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相关的制度,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制度背景。第四章总结了中国城市化的典型事实,分别为中国城市蔓延及其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建立了理论模型,并针对理论模型得到的假说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从城市体系角度回顾了更详细的文献,基于现有理论并通过思辨分析提出了服务业规模分布的假说,最后是对该假说,以及服务业规模分布和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第六章从国际维度研究了服务经济,描述了国际服务贸易和中国服务贸易的分布,以及服务贸易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最后是文章的结论与展望。通过三大核心内容的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首先,针对中国城市空间蔓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及其推导,指出在“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制度框架下,上级政府对城市经济增长考核权重提高,城市政府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以及土地出让租金越高,城市政府就越有可能将更多的土地用于经济增长,即城市土地规模不断扩大,会出现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现象。后续的实证研究基本证实了该结论。第二,文章通过引入区域需求密度和成本函数,研究了城市人口密度(或蔓延程度)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并提出城市蔓延不利于服务业增长的假说。另外,对于服务业内部,城市蔓延对低价值、传统服务业的影响更大。对此,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城市空间无序蔓延不利于服务业增长,而且更不利于消费者服务业的发展;相对于中西部,东部地区的城市蔓延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更明显,这为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提供了警醒。第三,提出了服务业在城市体系中的分布也遵循齐普夫定律的假说,且生产者服务业与消费者服务业的分布存在差异。基于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数据研究发现,服务业就业更符合齐普夫定律;在分行业回归中,服务业分行的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特征。第四,使用附加值贸易数据库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总体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竞争能力较弱;中国服务业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强,显示出服务贸易与实物贸易并没有悬殊差距;在动态上,制造业中的服务贸易竞争力逐年明显减弱,而服务业中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减弱的速度较慢。第五,中国服务贸易越来越呈现在东部沿海省份集聚的趋势。通过跨国数据研究发现,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规模集中,这在非OECD国家更加明显。该结论为中国提供的启示是,服务贸易的发展可能进一步促进大城市相对规模的增加,从而影响城市体系的变化。

邵靖[9](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薛颖[10](2012)在《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岭南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开放包容、开拓创新、开明务实和经世致用等,近代岭南建筑装饰也因此具有国际性、地域性、民族性交融演化的总体特征。论文从建筑装饰的基本认识着手,根据建造主体的不同,将近代岭南建筑装饰分为殖民建筑装饰、民间建筑装饰、官方建筑装饰三个类型,分别论述其动因、艺术和技术特征。一、近代岭南殖民建筑装饰的异彩纷呈,研究早期近代到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单向输入为特征的殖民建筑装饰。通过贸易交往与建立租界、殖民地,岭南汇聚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殖民建筑。受西方多个宗主国建筑装饰风格的影响,殖民建筑装饰风格异彩纷呈。艺术层面,殖民建筑装饰风格是西方宗主国艺术风格的写照,体现了国际性特征;技术层面,殖民建筑装饰材料则普遍务实地使用岭南地方材料,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二、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固本求新,研究整个近代时期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仍然沿袭手工作业社会背景下传统的装饰技艺,建筑装饰与传统手工艺一体化,与建筑固有形态一体化,同时在近代化过程中主动吸收西方“洋”建筑装饰艺术。岭南民间建筑装饰一方面固守传统技艺,另一方面大胆求新,产生了应对地域文化、自然条件、审美的新形式。不论传统技艺,还是传统技艺基础上的求新形式,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三、近代岭南官方建筑装饰的多元融合,主要研究民国时期岭南官方建筑装饰。官方建筑装饰通过多元的装饰动机、装饰风格、审美表达和装饰技术等手段表现民族性的价值观。总体来说,官方建筑装饰成为象征性的装饰,与建筑本体的关系比较疏远。艺术层面,“中国固有式”、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派,以及现代主义建筑装饰,从政治性、商业性、经济性等多元目的角度表达以民族性为核心的岭南近代官方文化;技术层面,官方建筑装饰的材料和技术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和地方化,综合表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建造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决定了殖民建筑装饰、民间建筑装饰、官方建筑装饰各自的本原性特征,即国际性、地域性、民族性,它们发展演化、充分交融共同构成了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总体特征。建筑装饰的演化规律方面,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决定了三个类型的建筑装饰遵循不同的规律。殖民建筑装饰的演化以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按照宗主国建筑艺术史的发展规律演化;民间建筑装饰的演化以岭南民间地域文化为主导,建筑装饰与建筑本体一体化关系演化为分离式的附属关系;官方建筑装饰的演化规律以岭南近代官方文化为主导,按照全盘西化——中西文化交融的发展规律演化。建筑装饰的交融规律方面,殖民建筑装饰主要代表西方宗主国文化,民间建筑装饰主要代表民间岭南地域文化,官方建筑装饰主要代表岭南近代官方文化,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融发展。西方宗主国的装饰风格代表了强国强势文化,因此无论在艺术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殖民建筑装饰成为民间和官方建筑装饰的重要参照。民间建筑装饰对殖民和官方建筑装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装饰材料、技术方面,在丰富地域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官方建筑装饰对另外两者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弱,但却是岭南近代化过程中推动中西文化交融的重要力量。多元文化交融过程中,近代岭南建筑装饰传承创新,形成以国际性为视野,以地域性为依托,以民族性为动机的文化特色,成为全球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

二、唐山新华大厦:斜线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山新华大厦:斜线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1)“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李兴钢与李兴钢工作室
        1.1.2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3 研究的学科背景
        1.1.4 补充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建筑案例及设计思维与理念
    1.3 研究内容:李兴钢建筑实践线索的梳理、理念解析与基于案例精读的相关话题及互动机制
    1.4 既往研究综述
        1.4.1 研究现状
        1.4.2 既往研究的不足与优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本文研究方法构成的背景
        1.5.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1.6 论文构架
第2章 李兴钢建筑实践发展历程与“胜景几何”理念
    2.1 消弭中西之别、回归建筑本体——中国60 年代生建筑师
    2.2 李兴钢成长轨迹与实践之路
        2.2.1 起航(1987-1991 年):天津大学建筑教育的影响
        2.2.2 发展(1991-2013 年):没有地图的行者——多线并进的实践期
        2.2.3 成型(2013 年至今):方向的归拢与总结——“胜景几何”的提出与发展
    2.3 小结
第3章 呼应传统环境的建筑设计——绩溪博物馆
    3.1 传统建筑范式建造逻辑的继承与变异
        3.1.1 传统建筑基本空间建构要素单元的提取与转化
        3.1.2 空间单元转化过程中拓扑变形所产生的尺度夸大问题与处理
        3.1.3 屋架空间单元提取转化对于工程建造的正向作用
        3.1.4 从“加法”原则到“减法”原则的整体组织秩序转变
    3.2 传统建筑观的继承与转化
        3.2.1 对场地环境的适应
        3.2.2 建筑空间营造——视觉体验与动态体验的相辅相成
    3.3 “人造自然”与“人工自然”
    3.4 具体形式与构造做法的传统与现代
        3.4.1 传统建造的现代做法——“偷换”
        3.4.2 建立在现代主体材料构造做法上对传统材料做法的介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构多义性与日常感的营造——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4.1 反纪念性建筑形体与日常场所感的营造
        4.1.1 聚落式的结构形体应对空白的场地
        4.1.2 形体消解与“反纪念性”
        4.1.3 建筑立面的日常场所感营造
        4.1.4 内外空间渗透与“历时性”动态空间体验
    4.2 多义的结构
        4.2.1 结构在建筑形体塑造起主导作用
        4.2.2 结构对空间营造的影响
        4.2.3 建筑设计过程中受结构专业(结构承重要求)的影响
    4.3 建筑内部动态空间体验与场所感的营造
        4.3.1 线性布局的秩序感与“异物(episodes)”的扰动
        4.3.2 内外交融的空间与流线系统
        4.3.3 结构多义基础下的空间体验差带来的场所感营造和动态体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形城市介入建筑设计——大院胡同 28 号院改造
    5.1 老北京分形结构下对四合院分形维度的再细化
        5.1.1 北京城历史城市结构中的分形城市
        5.1.2 北京胡同区内四合院的困境
        5.1.3 分形城市的介入以解决四合院更新问题
    5.2 层层递进的闭环式空间体验
        5.2.1 等级分明的空间层级划分
        5.2.2 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区分
        5.2.3 闭环式空间体验
    5.3 小尺度建筑品质的营造
        5.3.1 空间感受的放大
        5.3.2 结构、家具、设备的整合对空间品质的提高
        5.3.3 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整合对生活品质的提高
        5.3.4 造园手段对空间精神品质的提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李兴钢工作室跨项目横向对比与特点总结
    6.1 建筑观层面:以“胜景”为目标的“建筑——景观——城市跨尺度的交互”
        6.1.1 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6.1.2 具体交互策略——“景观建筑”
    6.2 建造体系:“几何”逻辑控制下的“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建造系统”
        6.2.1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理念
        6.2.2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二度影响
    6.3 项目跨度:跨尺度与类型的建筑实践
        6.3.1 应对跨尺度、类型项目中的尺度问题——大尺度消解与小尺度的“放大”
        6.3.2 基于拓扑的同种空间模式下的跨尺度、类型建筑实践
    6.4 “胜景几何”的空间营造特点:“喧嚣”与“静谧”——动态体验(Dynamic experience)与其后的视觉体验(Optical experience)高潮
        6.4.1 蒙太奇(Montage)——“碎片化空间的拼贴”形成的动态体验
        6.4.2 空间压缩”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6.4.3 “尺度感变化”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6.4.4 动态体验后的视觉体验——空间高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一、文字书写传承
        二、前代字书贮存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四、借字
        五、新造俗字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参考文献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凡例
    正文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3)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人与景观的意象关联
        1.1.2 当代城市对景观意象体验的忽视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人文社科领域的意象研究
        1.2.2 景观领域的意象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与框架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意象构成与形成机制
    2.1 景观意象演进与特性
        2.1.1 景观意象的产生与创构
        2.1.2 景观意象的演进
        2.1.3 景观意象的两种特性
    2.2 意象的认知与审美需要
        2.2.1 意象之认知需要
        2.2.2 意象之审美需要
    2.3 景观意象体验构成
        2.3.1 知觉感知
        2.3.2 情感感触
        2.3.3 符号感悟
    2.4 小结
第3章 景观意象的知觉感知
    3.1 景观实体与知觉意象
        3.1.1 实体的存在与意象现实
        3.1.2 直觉把握与瞬时意象
        3.1.3 潜意识影响与周边知觉
        3.1.4 意象图式
    3.2 空间知觉与身体意象
        3.2.1 内外空间与身体边界
        3.2.2 空间方位与身体坐标
        3.2.3 定位认同与现象中心
    3.3 知觉意象与感官组织
        3.3.1 感官交互与联觉体验
        3.3.2 感官移动与空间张力
        3.3.3 感官对比与意象节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意象的情感感触
    4.1 情感活动与意象交流
        4.1.1 情感反应与情感类型
        4.1.2 情感载体与审美想象
        4.1.3 情感交融与双向交流
    4.2 情感线索与记忆展开
        4.2.1 情感与记忆交织
        4.2.2 时间绵延与记忆变化
        4.2.3 提示线索与意象投射
    4.3 情感氛围与沉浸体验
        4.3.1 冥想与情感氛围
        4.3.2 探索与神秘意象
        4.3.3 幻想与超现实意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景观意象符号感悟
    5.1 意象符号的内涵
        5.1.1 景观意象与原型领悟
        5.1.2 意象符号的修辞表达
        5.1.3 意象符号的体验性关系
    5.2 意象符号之元素层
        5.2.1 景观意象与符号因素
        5.2.2 意象创造与语言简繁
        5.2.3 景观意象与内外语境
        5.2.4 景观意象之多元解读
    5.3 意象符号之结构层
        5.3.1 意象秩序的复杂性分类
        5.3.2 意象秩序的几何分类
        5.3.3 意象秩序的叙事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景观意象创构的原理与方法
    6.1 景观意象创构原理
        6.1.1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概念
        6.1.2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意义
        6.1.3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原理
        6.1.4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适用性
        6.1.5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维度
    6.2 建立意象资料库
        6.2.1 捕捉瞬间意象
        6.2.2 发现隐藏的意象
        6.2.3 观察材料意象
        6.2.4 意象交流与创造
        6.2.5 加工体验性的记忆意象
    6.3 空间情境意象创构
        6.3.1 情境渲染:非物质景观元素利用
        6.3.2 情境互动:创构具身体验
        6.3.3 情境融合:从形式到空间
    6.4 沉浸体验意象创构
        6.4.1 冥想体验意象创构
        6.4.1.1 宁静感与空间微动
        6.4.1.2 分离感与空间界限
        6.4.1.3 栖息感与自然氛围
        6.4.2 探索体验意象创构
        6.4.2.1 窥视剧场
        6.4.2.2 解谜线索
        6.4.2.3 惊喜与吸引
        6.4.3 幻想体验意象创构
        6.4.3.1 局部失重与漂浮意象
        6.4.3.2 奇异接合与震撼意象
        6.4.4 记忆体验意象创构
        6.4.4.1 片段与整体呈现
        6.4.4.1 空无与记忆剧场
        6.4.4.2 融合生活记忆
    6.5 多元视角意象创构
        6.5.1 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
        6.5.2 生活意象与情境重构
        6.5.3 传统意象与类型演绎
        6.5.4 自然意象与生态抽象
        6.5.5 揭示场所异质多重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景观意象创构实证剖析
    7.1 符号与情感--纪念公园实例意象创构分析
        7.1.1 肯尼迪总统纪念园(NorthCarolina,USA,1964)
        7.1.2 美国911纪念碑公园(NewYork,USA,2011)
        7.1.3 俄亥俄大学周年纪念公园景观(Athens,OH,USA,2004)
    7.2 感知与冥想--办公庭园实例意象创构分析
        7.2.1 高级科学与技术中心庭园(NishiHarima,Japan,1997)
        7.2.2 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庭园(IbarakiPrefecture,Japan,1994)
        7.2.3 北卡国家银行庭园(NorthCarolina,USA,1985)
    7.3 校园景观意象创构网络模型分析—以天大卫津路校区校园中轴景观为例
        7.3.1 模型建构思路与方法
        7.3.2 调查研究与数据统计
        7.3.3 网络建构与中心度分析
        7.3.4 总结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展示性”景观设计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现状
        1、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2、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3、国内景观设计多元化相关研究资料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展示性景观相关概念综述
    第一节、展示性景观概念阐释
        一、展示性概念释义
        二、展示性景观释义
        三、展示性景观概念界定
    第二节、展示性景观的特点
        一、主题性
        二、传播性
        三、实验性
        四、多元性
        五、互动性
        六、标示性
    第三节、展示性景观分类
        一、以主题内容表达为主体
        二、以景观形式表达为主体
        三、以科学技术运用为主体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展示性景观的设计理念
    第一节、基于传播理论影响下的景观设计观
        一、展示性景观中时间与空间的转化
        二、展示性景观中传播内容与传播模式解读
        三、展示性景观中传播媒介与传播意境关联
    第二节、基于形式语义影响下的景观设计观
        一、展示性景观的形式语义的符号性与象征性
        二、展示性景观的形式语义与设计要素
        三、展示性景观的形式语义与设计形态
    第三节、基于感知理论影响下的景观设计观
        一、景观中的感官体验
        二、景观中的行为体验
        三、景观中的情境体验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展示性景观的设计手法
    第一节、以主题表达为核心的景观设计手法
        一、主题元素与文化展示表达的手法
        二、主题的语义与叙事手法
    第二节、基于展示形式为主体的景观设计手法
        一、景观形式的轮廓
        二、景观形式的尺度
        三、景观形式的秩序
    第三节、以技术与科学为主导的景观设计手法
        一、景观建构技术与艺术性
        二、景观新材料与细节营造
    第四节、以多元化与多维度表现的景观设计手法
        一、利用媒体技术的体验引入设计
        二、利用感官知觉的体验营造设计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展示性景观的实验性设计
    第一节、来自自然的形式体验
        一、景观场地作品:《模糊的视界》
        二、景观装置作品:《洞天》
    第二节、趣味性的空间游戏
        一、第一层空间形态设计
        二、第二层空间形态设计
        三、双层空间连通设计
        四、趣味性的深化设计
        五、效果图展示
    第三节、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视觉艺术视野下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起源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拟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具体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1.7 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视觉理论与景观
    2.1 景观的概念与发展
    2.2 视觉及其影响因子
        2.2.1 视觉生理学
        2.2.2 视觉心理学
        2.2.3 艺术家的视觉
    2.3 视觉理论发展史
        2.3.1 柏拉图时代的视觉理论
        2.3.2 现代视觉理论的发展
        2.3.3 后现代时期的视觉理论
        2.3.4 当代视觉文化概念及视觉文化发展史
        2.3.5 视觉文化中的几个关键词
    2.4 视觉理论对景观知识系统建构的影响
        2.4.1 景观专业院校的建立简史与发展
        2.4.2 景观教育中的视觉理论发展及运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视觉艺术与景观的观看方式
    3.1 视觉艺术理论对景观“看”的影响
        3.1.1 视觉艺术的理论与景观“看”的问题
        3.1.2 作为本能的观看
    3.2 景观如何成为一种观看方式
    3.3 景观可视性的选择性呈现
    3.4 景观空间的视觉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视觉艺术观念产生的景观视线引导方法
    4.1 轴线与视线
        4.1.1 实轴
        4.1.2 虚轴
    4.2 构图与取景框
    4.3 光影的运用与观看视点的定位
        4.3.1 光影的运用
        4.3.2 观看视点的定位
    4.4 透视学的应用
        4.4.1 透视学概述
        4.4.2“透视”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和透视观念
        4.4.3 透视观念对绘画创作和景观设计的影响
    4.5 透视如何成为景观知识系统的核心
        4.5.1 新的概念与教育机构
        4.5.2 绘画技术在景观中的应用
        4.5.3 景观的绘画与绘图
        4.5.4 二维绘图与三维呈现
    4.6 视错觉的产生原因及分类
        4.6.1 视错觉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4.6.2 视错觉的分类
    4.7 视错觉在景观中的应用
        4.7.1 尺寸视错觉
        4.7.2 透视视错觉
        4.7.3 不可能视错觉
        4.7.4 轮廓视错觉
        4.7.5 细胞群视错觉
        4.7.6 材质视错觉
        4.7.7 运动与扭曲视错觉
        4.7.8 变形视错觉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视觉艺术及其在景观中的应用
    5.1 文艺复兴时期的视觉艺术思潮与景观
        5.1.1 古典人文主义景观与古典雕塑的复兴
        5.1.2 新柏拉图主义
        5.1.3 文艺复兴初期和盛期的景观设计形式与艺术风格
        5.1.4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代表性景观设计师及其设计风格
        5.1.4.1 阿尔伯蒂的景观理论
        5.1.4.2 伯拉曼特的景观设计风格
        5.1.4.3 达芬奇对景观与建筑的影响
        5.1.4.4 拉斐尔与手法主义
        5.1.4.5 米开朗基罗的视觉艺术观念与设计
        5.1.5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其他国家的景观设计风格
        5.1.5.1 西班牙和葡萄牙
        5.1.5.2 法国
        5.1.5.3 荷兰
        5.1.5.4 英国
        5.1.5.5 德国
    5.2 手法主义艺术风格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5.2.1 手法主义的诞生
        5.2.2 手法主义的视觉艺术
        5.2.3 手法主义景观的设计形式与艺术风格
        5.2.4 手法主义时期的景观作品分析
    5.3 巴洛克时期的视觉艺术思潮与景观
        5.3.1 巴洛克艺术的形成与历史
        5.3.2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
        5.3.3 巴洛克时期的景观设计功能与形式
        5.3.4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景观设计风格与作品分析
        5.3.5 巴洛克时期欧洲其他国家的景观设计风格
        5.3.5.1 法国
        5.3.5.2 英国
        5.3.5.3 荷兰
        5.3.5.4 德国
        5.3.5.5 俄罗斯
        5.3.5.6 奥地利
        5.3.5.7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视觉艺术及其在景观中的应用
    6.1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视觉艺术思潮与景观
        6.1.1 英国风景园的历史背景
        6.1.2 英国园林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
    6.2 风景画与景观
        6.2.1 从景观制图到景观画的发展
        6.2.2 风景画与如画的景观
        6.2.3 英国风景园形成的美学基础
    6.3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景观作品分析
        6.3.1 兰斯洛特·布朗
        6.3.1.1 布朗的设计风格
        6.3.1.2 布朗的景观作品分析
        6.3.2 英国风景园经典景观作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现代视觉艺术及其在景观中的应用
    7.1 视觉艺术流派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1 印象主义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1.1 印象主义艺术及其代表人物
        7.1.1.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2 新艺术运动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2.1 新艺术运动及其代表人物
        7.1.2.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3 野兽派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3.1 野兽派及其代表人物
        7.1.3.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4 立体主义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4.1 立体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7.1.4.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5 表现主义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5.1 表现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7.1.5.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6 未来主义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6.1 未来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7.1.6.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7 抽象主义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7.1 抽象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7.1.7.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8 风格主义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8.1 风格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7.1.8.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9 偶发艺术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9.1 偶发艺术及其代表人物
        7.1.9.1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10 波普艺术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10.1 波普艺术及其代表人物
        7.1.10.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11 极简主义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11.1 极简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7.1.11.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12 大地艺术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1.12.1 大地艺术及其代表人物
        7.1.12.2 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2 代表性景观设计师及作品分析
        7.2.1 帕特里夏·约翰森
        7.2.1.1 帕特里夏·约翰森的设计思想
        7.2.1.2 帕特里夏·约翰森的作品分析
        7.2.2 伯纳德·拉琐思
        7.2.2.1 伯纳德·拉琐思的设计思想
        7.2.2.2 伯纳德·拉琐思的作品分析
        7.2.3 伊恩·汉密尔顿·芬利
        7.2.3.1 伊恩·汉密尔顿·芬利的设计思想
        7.2.3.2 伊恩·汉密尔顿·芬利的作品分析
        7.2.4 安迪·戈德沃斯
        7.2.4.1 安迪·戈德沃斯的设计思想
        7.2.4.2 安迪·戈德沃斯的作品分析
        7.2.5 玛莎·施瓦茨
        7.2.5.1 玛莎·施瓦茨的设计思想
        7.2.5.2 玛莎·施瓦茨的作品分析
        7.2.6 罗伯特·布勒·马克斯
        7.2.6.1 罗伯特·布勒·马克斯的设计思想
        7.2.6.2 罗伯特·布勒·马克斯的作品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课题研究意义
        1.2.2 课题研究目标
    1.3 课题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课题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理论基础
        1.6.1 普遍性的建筑理论框架
        1.6.2 统计学与词条统计
第二章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群体特征概述
    2.1 中国实验建筑师概念界定
        2.1.1 根据起源定义
        2.1.2 根据特征定义
        2.1.3 根据时间定义
    2.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社会特征概述
        2.2.1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群体概述
        2.2.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群体的年龄层次
        2.2.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2.2.4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实践执业形态
    2.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概述
        2.3.1 中国当代实验建师思想发展历程
        2.3.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基本特征
        2.3.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意义
第三章 当代中国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的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与意义
        3.1.1 文献统计分析范围
        3.1.2 统计分析方法及过程
        3.1.3 文献统计分析的意义
        3.1.4 保证统计结论正确性的措施
    3.2 期刊文献统计
        3.2.1 期刊文献统计步骤及方法
        3.2.2 建筑师群体思想特征统计
        3.2.3 建筑师个人思想特征统计
        3.2.4 建筑师从业时间与思想特征的关联统计
    3.3 建筑作品统计
        3.3.1 建筑作品的选取与分析方法
        3.3.2 作品类别统计
        3.3.3 建筑作品总体思想特征统计
        3.3.4 建筑师个人创作思想特征统计
    3.4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总结
        3.4.1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的思想成分
        3.4.2 对于建筑热点问题的关注方向总结
        3.4.3 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建筑思想
第四章 个案分析:部分实验建筑师的探索活动
    4.1 个案分析建筑师选取原则
    4.2 公共空间与城市视角:都市实践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4.2.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分析
        4.2.2 建筑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4.2.3 都市实践建筑思想解读
    4.3 传统的自然观:王澍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4.3.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4.3.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4.3.3 王澍建筑思想小结
    4.4 建造的美学:华黎的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4.4.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4.4.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4.4.3 华黎建筑思想小结
    4.5 遗产保护与地域传统:刘克成的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4.5.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4.5.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4.5.3 刘克成建筑思想小结
第五章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启示与展望
    5.1 实验建筑思想的主要特征
    5.2 实验性探索的启示
    5.3 实验性探索发展趋势与方向
附录:统计文献范围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历史建筑
        1.3.2 改扩建
        1.3.3 博物馆
        1.3.4 公共空间序列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国内外发展实践
    2.1 国内外历史建筑改扩建的发展实践
        2.1.1 国外历史建筑改扩建的发展实践
        2.1.2 国内历史建筑改扩建的发展实践
    2.2 国内外改扩建的博物馆发展实践
        2.2.1 国外改扩建的博物馆的发展实践
        2.2.2 国内改扩建的博物馆的发展实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相关设计理论
    3.1 空间序列设计的相关理论
        3.1.1 空间认知理论
        3.1.2 拼贴空间理论
        3.1.3 空间情节理论
    3.2 改扩建的博物馆设计和建筑空间序列理论结合
        3.2.1 新旧建筑空间从外到内的系统化表现
        3.2.2 新旧建筑重组空间的动态特征
        3.2.3 空间的叙事化的共同指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要点和设计原则
    4.1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要点
        4.1.1 改扩建的博物馆的城市空间整合
        4.1.2 改扩建的博物馆原有空间的改造利用
        4.1.3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节点关联
        4.1.4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秩序结构整合
    4.2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原则
        4.2.1 历史建筑面向城市的公共性原则
        4.2.2 回应历史建筑背景的叙事性原则
        4.2.3 新旧建筑空间关系的整体性原则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具体设计
    5.1 改扩建的博物馆外部公共空间的场地整合
        5.1.1 联接城市的公共场地整理
        5.1.2 场地历史元素的主题表达
    5.2 改扩建的博物馆外部空间的新旧建筑组合关系
        5.2.1 改扩建的博物馆的新旧建筑组合的趋同关系
        5.2.2 改扩建的博物馆的新旧建筑组合的对比关系
        5.2.3 改扩建的博物馆的新旧建筑组合的共生关系
    5.3 改扩建博物馆的内外过渡空间设计
        5.3.1 新旧建筑视觉对比形成标志性
        5.3.2 异质交通元素介入形成引导性
        5.3.3 突破原有封闭形体形成开放性
    5.4 改扩建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改造和重组
        5.4.1 改扩建的博物馆原有空间的沿用改造
        5.4.2 改扩建的博物馆原有空间的置换更新
        5.4.3 改扩建的博物馆原有空间的填充转换
        5.4.4 改扩建的博物馆新旧空间的综合重组
    5.5 改扩建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静态叙事
        5.5.1 新旧建筑片段对比并置
        5.5.2 空间场景道具的应用
    5.6 改扩建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动态关联
        5.6.1 原建筑空间的动态引导
        5.6.2 新旧建筑空间的转换关联
    5.7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设计
        5.7.1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的交通体系
        5.7.2 呼应历史背景的完整空间情节
        5.7.3 复合城市意象的空间序列体验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6.1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项目背景和场地现状
    6.2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项目设计要点
        6.2.1 城市公共空间整合
        6.2.2 建筑历史文脉的再现
        6.2.3 建筑主题的表达
    6.3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过程方案分析
    6.4 实施方案的公共空间序列设计
        6.4.1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6.4.2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入口设计
        6.4.3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叙事性表达
        6.4.4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营造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本文图片索引
    附件二:本文表格索引
    附件三:本文所引用国内外改扩建的相关案例资料统计表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城市化与服务经济发展研究:空间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服务经济重要吗?
    第二节 不平衡的服务经济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意义
        1.3.1 主要内容和框架
        1.3.2 使用的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4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服务业研究概述
        1.1.1 服务经济思想简史
        1.1.2 服务的内涵与分类
        1.1.3 服务业的发展规律
        1.1.4 服务业的生产效率
        1.1.5 服务经济研究的其他领域
    第二节 城市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
        1.2.1 早期的经验研究
        1.2.2 新旧城市经济学
        1.2.3 国内外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城市与服务业的空间分布
        1.3.1 城市内部服务业分布
        1.3.2 城市体系中的服务业分布
        1.3.3 中国服务业的空间分布
    第四节 服务贸易与城市规模
        1.4.1 世界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1.4.2 服务贸易与城市层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背景
    第一节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制度
        1.1.1 城市的行政级别
        1.1.2 城市偏向的制度
        1.1.3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1.1.4 城市官员的评价机制
        1.1.5 城市发展战略的演变
    第二节 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制度
        2.1.1 政府对服务业的认识
        2.1.2 分行业的政策特点
        2.1.3 服务企业垄断严重
        2.1.4 服务业的财税政策
        2.1.5 服务业的开放政策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内部空间扩张与服务业发展
    第一节 概念界定
        4.1.1 城市
        4.1.2 城市化
        4.1.3 城市蔓延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的典型事实
        4.2.1 城市化水平绝对提高、相对滞后
        4.2.2 户籍城市化率低、半城市化明显
        4.2.3 城市数量增多、但规模偏小
        4.2.4 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
        4.2.5 城市化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第三节 城市蔓延与服务业发展:理论分析
        4.3.1 中国式的城市蔓延:模型分析
        4.3.2 城市蔓延与服务业:影响机理
    第四节 城市蔓延与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
        4.4.1 中国式城市蔓延假说的检验
        4.4.2 城市蔓延对服务业影响的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服务业规模分布与城市规模分布
    第一节 相关文献回顾
        5.1.1 服务业的空间分布
        5.1.2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
        5.1.3 服务业空间分布与城市等级
        5.1.4 文献评述
    第二节 城市规模分布的齐普夫定律
        5.2.1 城市规模分布属于幂律分布
        5.2.2 幂律分布、齐普夫定律和规模-位序法则
        5.2.3 城市规模分布的齐普夫定律的解释
        5.2.4 具体的实证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服务业规模分布的假说
    第四节 中国服务业规模分布的估算
        5.4.1 服务业全行业的规模分布规律
        5.4.2 服务业分行业的规模分布规律
        5.4.3 幂律指数与空间基尼系数比较
    第五节 服务业、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服务贸易及其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
    第一节 世界服务贸易格局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征
        6.2.1 中国服务贸易的典型事实
        6.2.2 服务贸易的省间分布
    第三节 服务贸易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
        6.3.1 文献回顾及假说
        6.3.2 模型选择和数据
        6.3.3 估计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二节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9)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及范畴
        1.1.1 研究内容
        1.1.2 论文结构
        1.1.3 时间维度的“近代”认知
        1.1.4 空间维度的“岭南”认知
    1.2 研究意义
        1.2.1 近代岭南文化的特殊性
        1.2.2 从局部系统研究建筑整体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国建筑装饰的研究
        1.3.2 西方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
        1.3.4 岭南建筑装饰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以建筑文化为研究前提
        1.4.2 以社会文化为研究背景
        1.4.3 其他研究方法
第二章 建筑装饰的基本认识
    2.1 “装饰”与“装饰艺术”释义
        2.1.1 “装饰”释义
        2.1.2 “装饰艺术”释义
    2.2 装饰的本质
    2.3 建筑装饰的概念
        2.3.1 西方的概念
        2.3.2 中国的概念
    2.4 建筑装饰的分类——功能性装饰与象征性装饰
        2.4.1 分类的理论依据
        2.4.2 功能性装饰与象征性装饰的关系
        2.4.3 功能性装饰——结构装饰化与装饰结构化
        2.4.4 象征性装饰——装饰的结构与建造的装饰
    2.5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2.5.1 实用需要
        2.5.2 审美表达
        2.5.3 意义承载
    2.6 影响建筑装饰的因素
        2.6.1 技术因素
        2.6.2 经济因素
        2.6.3 政治因素
        2.6.4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
    2.7 岭南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装饰
        2.7.1 岭南文化的个性特征
        2.7.2 岭南文化对建筑装饰的影响
第三章 近代岭南殖民建筑装饰的异彩纷呈
    3.1 近代岭南殖民建筑装饰传播的动因
        3.1.1 十三行外商贸区的形成
        3.1.2 租界和殖民地的形成
        3.1.3 殖民建筑装饰输入的途径
    3.2 澳门近代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3.2.1 宗主国建筑装饰风格的影响
        3.2.2 果阿建筑装饰风格的影响
        3.2.3 曼努埃尔式风格
        3.2.4 巴洛克风格
        3.2.5 新古典主义风格
        3.2.6 澳门教堂的装饰材料
    3.3 十三行与沙面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3.3.1 开风气之先的十三行建筑装饰风格
        3.3.2 沙面早期的建筑装饰风格
        3.3.3 沙面盛期的建筑装饰风格
        3.3.4 沙面的建筑装饰材料
    3.4 香港殖民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3.4.1 宗主国建筑装饰风格的影响
        3.4.2 哥特复兴风格
        3.4.3 新古典主义风格
        3.4.4 香港殖民建筑装饰材料
    3.5 近代岭南殖民建筑装饰的细部特征
        3.5.1 柱式的装饰
        3.5.2 门窗的装饰
        3.5.3 檐部的装饰
    3.6 殖民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3.6.1 异彩纷呈的建筑装饰
        3.6.2 审美表达: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
        3.6.3 意义承载:西方中心价值观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固本求新
    4.1 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发展的动因
        4.1.1 西学东渐的思想理论的传播
        4.1.2 华侨对侨乡建设的推动
        4.1.3 近代商业的繁荣
        4.1.4 地域环境的差异
    4.2 固本的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传统技艺
        4.2.1 应对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4.2.2 应对地域自然条件的装饰材料与技法
        4.2.3 应对审美的表现形式
    4.3 求新的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
        4.3.1 应对地域文化的新形式
        4.3.2 应对地域自然条件的新形式
        4.3.3 应对审美的新形式
        4.3.4 新型装饰材料与技艺
    4.4 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4.4.1 固本求新的建筑装饰
        4.4.2 审美表达:岭南民间地域文化为主导
        4.4.3 意义承载:“中体西用”的价值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岭南官方建筑装饰的多元融合
    5.1 近代岭南官方建筑装饰发展的动因
        5.1.1 教会倡导的中国建筑
        5.1.2 民众对西方文化的崇尚
        5.1.3 政府推广的民族主义
        5.1.4 作为民族主义者的岭南建筑师
    5.2 民族性的“中国固有式”建筑装饰
        5.2.1 教会校园建筑“民族形式”的影响
        5.2.2 整体仿古的建筑装饰
        5.2.3 岭南的“中国固有式”简化装饰的缘由
        5.2.4 局部仿古的建筑装饰
        5.2.5 国立中山大学“固有式”装饰细部处理
    5.3 政治性的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装饰
        5.3.1 纪念建筑的新古典主义装饰
        5.3.2 办公建筑的新古典主义装饰
        5.3.3 城市公园的新古典主义装饰
    5.4 商业性的骑楼建筑装饰
        5.4.1 法规制度下的骑楼建筑装饰
        5.4.2 装饰艺术风格
    5.5 经济性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
        5.5.1 岭南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缘由
        5.5.2 未能引发社会变革的建筑装饰
    5.6 新型装饰材料和技术
        5.6.1 水泥
        5.6.2 玻璃
        5.6.3 钢铁
        5.6.4 砌砖
        5.6.5 其他
    5.7 岭南官方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5.7.1 多元融合的建筑装饰
        5.7.2 审美表达:岭南近代官方文化主导
        5.7.3 意义承载:式样——民族性的价值观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总体特征
    6.1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本原性特征
        6.1.1 殖民建筑装饰的国际性
        6.1.2 民间建筑装饰的地域性
        6.1.3 官方建筑装饰的民族性
    6.2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演化规律
        6.2.1 西方宗主国文化主导的殖民建筑装饰
        6.2.2 岭南民间地域文化主导的民间建筑装饰
        6.2.3 岭南近代官方文化主导的官方建筑装饰
    6.3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交融规律
        6.3.1 殖民建筑装饰对民间、官方建筑装饰的影响
        6.3.2 民间建筑装饰对殖民、官方建筑装饰的影响
        6.3.3 官方建筑装饰对殖民、民间建筑装饰的影响
    6.4 结语与展望
        6.4.1 结语
        6.4.2 展望:应对西方文化
        6.4.3 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唐山新华大厦:斜线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D]. 温世坤. 天津大学, 2020(02)
  • [2]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研究[D]. 李璇. 天津大学, 2017(08)
  • [4]“展示性”景观设计手法研究[D]. 张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5]视觉艺术视野下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从文艺复兴到现代[D]. 赵晶. 天津大学, 2014(08)
  • [6]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D]. 张竞予.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设计研究[D]. 余小枫.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8]中国城市化与服务经济发展研究:空间经济的视角[D]. 王向. 南开大学, 2014(04)
  • [9]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10]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 薛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唐山新华大厦:斜线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