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任红梅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后,有44例患者完全康复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已经好转,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精心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格障碍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90-02

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指人格特征,如情感、认知、行为模式或待人方式等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对待他人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患者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智能障碍,但是,除少数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以有所改善外,一般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人格障碍通常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并长期存在至成年或终生。人格特征的明显偏离还可以发生在明显的外界因素影响下,这种情况称为人格改变。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酒精中毒等)、严重的精神创伤、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均可以造成患者的人格改变[2]。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人格障碍患者48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ICD—10和DSM-Ⅳ指出人格障碍具有三个要素: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给本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在临床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等。

1.2方法与结果:对我院收治的人格障碍患者的资料分析后制定护理计划。结果:通过我院对患者的无微不至的护理,患者的痊愈率高,48例患者中44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2.护理措施

2.1生理方面

生活方面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行为,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避免刺激,清除危险物品。

2.2心理方面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坦诚、温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患者,尊重、关怀,主动接触患者,了解其感受及想法,满足其合理需求,以取得信赖。指导患者在焦虑、愤怒时,以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发泄内心的恶劣情绪。鼓励患者参加劳动作业、文艺、体育等群体活动,使患者感受到自我价值,增强成就感,通过集体活动感染和学习到他人的良好行为。鼓励患者在无法控制自己时,能立即寻求帮助。当出现暴力行为时,工作人员应沉着冷静,边劝说边见机行事。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药物控制或约束。要求患者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人权,对个人需要不能只考虑自我满足,避免由此引发的不适当的人际交往和不良行为,必须学会凡事要为别人着想,逐步做到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迟满足个人的欲望。做行为治疗时,要注意了解患者的特长和优点,创造条件让其表现个人的合理行为,当理想的行为出现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逐步学会适当的人际交往,培养正向情感。

2.3社会方面

2.3.1患者帮助患者逐渐认识自己精神状态,了解有关知识,认识病态行为方式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危害,以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交关系。使患者建立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努力纠正自身的个性缺陷。要坚持调整,定期门诊复查。

2.3.2家属利用各种方式或媒体对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使家属认识自己教育方式上的问题和缺陷,强化家庭功能,以减少患者产生偏差行为的可能,消除发生异常行为的环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家属树立信心,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坚持矫正不良行为。教会家属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锻炼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指导家属学会识别、判断疾病症状的方法,使患者家属了解督促和协助患者纠正异常行为、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3.讨论

人格障碍患者的患病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曾有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共同犯罪率大于50%,而双卵双生子的共同犯罪率低于20%,Cadoret(1978)研究过190例父母具有反社会行为的寄养子,在以后的观察中发现有22%左右的个体具有与其父或母类似的反社会行为,而对照组则没有发现有反社会行为出现;营养不良,如蛋白质缺乏、维生素等物质所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不正常可以造成成年以后人格的问题,此外,生产时的宫内窒息、头部产伤以及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头部外伤、严重感染等似乎都和人格障碍的产生有关。心理社会因素:个体幼年时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格障碍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如:父母长期不和,过分懦弱的母亲与过分厉害的父亲或过分强悍的母亲与女子气很明显的父亲,父母有酗酒、吸毒、斗殴、犯罪、淫乱等情况,家庭破裂(父母离异),父母的过分溺爱或虐待、遗弃,父母一方或双方均死亡,父母长期分居两地,使其子女长期跟单亲生活,不良伴侣的影响,不良的学校教育,不良的周边环境以及不良影视文艺作品的影响等均和人格的不良发育有关,当然也就和人格障碍的发生有关[1]。

参考文献

[1]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大学生人格障碍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2期.

[2]杨蕴萍,沈东郁,王久英,杨坚.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在中国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标签:;  ;  ;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