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枪投掷论文_沈聪,沈银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标枪投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标枪,用力,运动学,运动员,技术,偏角,器械。

标枪投掷论文文献综述

沈聪,沈银燕[1](2019)在《专注投掷标枪的四个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投掷标枪技术共分为持枪跑、投掷步、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技术环节中,超越器械的形成、下肢带动上肢的用力顺序、由后向前的发力路线在青少年学习标枪技术的初级阶段尤为重要。可用以下一些训练手段进行训练:一、超越器械的形成超越器械是在投掷标枪中投掷步最后阶段,最后用力开始前,身体(尤其是下肢)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运(本文来源于《田径》期刊2019年06期)

万紫苏[2](2019)在《陕西省男子标枪运动员胡海龙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陕西男子标枪运动员胡海龙在近两届全运会中成绩都没有突破80米,均没有列入前叁名。在第十叁届全运会中名列第四,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不失为陕西省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夺得奖牌最具有潜力的运动员之一。因此,对于胡海龙投掷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使运动员在陕西省承办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技术的改进是十分迫切的。本研究将采用测试法,即运用高速拍摄技术对胡海龙在大强度训练课的投掷技术进行了二维拍摄,并运用APAS软件进行视频解析,针对投掷步及最后用力阶段中的步长、步时、身体重心的高度、膝关节的角度以及标枪出手的高度、角度、速度等影响标枪技术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优秀的男子标枪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1)胡海龙在投掷步技术中,前两步步长与步时与国内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不大,充分完成引枪动作;后两步的节奏受到交叉步腾空高度的影响,身体重心波动大,导致水平速度受损,间接性的对最后用力阶段的衔接产生影响;躯干后倾角变化呈递增趋势,两角度差值为7.27°,影响了助跑的速度以及超越器械动作的完成;致使最后标枪出手后的飞行距离不理想。(2)最后用力技术中,胡海龙左侧制动效果受到交叉步落地时高冲击力的影响,左膝关节缓冲幅度和蹬伸幅度相对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差距大,尤其是缓冲幅度,致使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不够平缓,破坏了左侧的制动效果;右侧膝关节的着地至蹬伸时的变化幅度大,右侧支撑的时间长对身体和器械的稳定性都有影响,使动作产生停顿,削弱了标枪出手的速度,标枪出手高度的系数略高于正常值,影响了标枪的飞行距离。(3)胡海龙在投掷技术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中,投掷步后两步之间的比值虽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经过对比发现,比值略高于国内其他两名运动员的值,交叉步步长过长对于运动成绩存在影响;制动步布时与“满弓”到出手瞬间的比值高于国内优秀运动员的值,且总用时高于其他两名优秀的运动员,制动步易造成动作技术停顿,水平速度受损,影响运动成绩。(4)胡海龙运动成绩提升的要点主要放在出手速度上,出手高度的系数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较小。国内优秀运动员的标枪出手速度都在28m/s以上,胡海龙的标枪出手速度接近26m/s,速度主要受到投掷步节奏以及投掷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1)

汪瑞瑞[3](2019)在《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女子标枪成绩突飞猛进,多次突破原有的成绩,创立新的亚洲记录,在世界水平中也快速发展,在世界排名中名次靠前,因而对于我国标枪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研究在前期学者对于标枪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现有技术共性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完善技术动作,缩小与世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在差异中寻求差距,促进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更上一个台阶,在国际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国内各个层次的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8年全国冠军赛女子标枪项目比赛的前五名运动员的投掷步阶段及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找出她们各自的投掷特点以及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指导训练实践参考。通过对冠军赛前五名运动员各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我国五名女子标枪运动员各项运动参数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动作技术,但仍存在细微上的变化,普遍存在投掷步躯干后倾角度偏小与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大的数值上相对于世界级运动员偏低,其中余玉珍、苏玲丹两名技术欠缺稳定。-(2)我国五名运动员在投掷步中除了吕会会、刘诗颖外其他叁名运动员均未符合后四步步长“小、大、最大、小”的步长规律,且张莉由于步长短,致使身体重心过高,余玉珍在整个投掷步过程中助跑频率慢,我国优秀运动员在投掷步方面还存在着不足。(3)吕会会、刘诗颖、苏玲丹叁名运动员的重心高度与世界平均值无显着差异,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不明显,均趋于稳定;除张莉在倒数第二步右脚着地瞬间重心较低,没有很好的完成交叉步腾空的动作,其他四名运动员在重心高度环节方面完成的较好。(4)五名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出手速度及出手角度高于世界均值24.8m/s和37.6°,只有苏玲丹的出手速度较世界均值较低,差值达到了3.6m/s,且五名运动员的出手高度系数均与合理系数0.89相差较大,这与我国运动员的身高以及技术特点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上文研究中指出,过大的出手角度影响标枪飞行时的水平速度,因而无形中降低了我国运动员水平的速度。(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1)

马恩达[4](2019)在《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掷标枪运动是一项技术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它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速度与力量结合紧密的一项运动。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人们将完整的掷标枪技术分成握持枪、助跑、最后用力、标枪出手后的身体平衡和器械的飞行五个动作技术阶段。其中助跑与最后用力两个阶段对投掷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录像分析法,对201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阶段的步长、步时、速度利用率,以及最后用力阶段的左侧支撑技术、投掷臂用力顺序、器械出手状态等相关参数进行研究,结合世界8名优秀运动员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投掷步后四步的步长较短、速度较慢,特别是投掷步的倒2步(交叉步)重心的腾起高度过大,影响了助跑速度的发挥,不利于最后用力阶段初始动能的获得;投掷步的倒1步,左脚着地不积极,没有及时形成稳固的双支撑阶段。2.在投掷步阶段,我国运动员倒4步与倒3步的躯干后倾角较为合理,倒2步与倒1步的躯干后倾角较小,不利于超越器械的形成。我国运动员倒2步(交叉步)动作幅度较小,使倒3~2步躯干后倾角的增幅受到限制,是导致倒2步与倒1步躯干后倾角较小的重要原因。3.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倒1步的左腿支撑始角较大,左侧支撑的初始状态良好,但由于左腿支撑能力较差,导致着地后左膝角的变化幅度过大,不利于动能自下而上的传递。4.在最后用力阶段,我国运动员躯干用力的幅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通过对比运动员腕关节运动轨迹、出手投影点至左脚支撑点的距离,发现我国运动员对器械的实际做功距离较短,标枪出手过早,降低了“鞭打”动作的实效性。5.我国运动员标枪出手角、姿态角与攻击角较为合理,用力方向更加贴近于标枪纵轴,但器械出手速度较慢,影响了标枪实际飞行距离。(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4)

韩腾跃[5](2019)在《河北省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掷标枪运动是由持枪助跑、投掷步引枪、最后用力投枪等一系列复杂技术动作完成的投掷类项目。本文以河北省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主体为河北省标枪运动员,其中男子标枪运动员4名(龙泽翾,江攀,王鸣远,武森),女子运动员3名(葛丽娟,杜思梦,窦寇琳)。投掷步阶段的研究分为4个方面,分别为步长特征、步时特征、速度特征和身体姿态特征;最后用力阶段分为4个方面,分别为动作时间特征、速度特征、身体姿态特征和标枪出手初始条件特征。本文以2018年5月20日在河北省体育中心举行的河北省田径管理中心标枪队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选拔赛和2018年6月1日在天津团泊体育中心举办的国家优秀标枪运动员小组赛为拍摄对象,利用2台高速摄像机进行同步拍摄,视频解析时选取7名运动员六次投掷中成绩最好的一投,利用SIMI Motion叁维运动解析系统对7名运动员在投掷步阶段和标枪最后用力阶段的运动技术进行解析,并结合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特征,并对比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相对应的技术特征,为找出河北省标枪队存在的问题,提高运动成绩和为以后的训练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7名运动员掷标枪技术的运动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河北省标枪运动员投掷步与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有明显的自身特点,与国内优秀运动员的平均水平不同,河北队投掷步阶段呈现出小步幅快节奏的特点;而最后用力阶段因突出速度而牺牲了动作幅度的特征,2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如下所述。(1)河北省标枪运动员投掷步阶段技术特征步长特征:前叁步步长较小(小10-19cm)、第四步和第五步步长较大(大5-13cm)、最后一步步长最小(小14cm),呈现出步幅小,步频快的特征。这样的步长分配方式,有利于加快步频,但降低了人体和器械的用力幅度。步时特征:前两步长(长0.008-0.073s)、第叁步短(短0.008s)、后叁步较长(长0.029-0.063s),呈现出步长小,步时长的特征。其中,女子特征为:前叁步长、后两步较长、最后一步短;男子为:前两步长、第叁步短、后叁步长。这样的步时特征虽然有利于加快下肢动作,但牺牲了人体和器械的用力幅度,不利于最后用力。速度特征为:水平助跑速度:前四步慢(慢0.3-0.4m/s)、后两步较慢(慢0.3-0.5m/s,呈现出水平助跑速度较慢,损失率较高的特征。因此,速度损失率高,人体和器械获得的水平动量较低;交叉步时右髋的速度特征为:快(0.2m/s)、慢(0.1m/s)、慢(0.3m/s),呈现出下肢蹬摆不协调的特征。其中,男子特征为:快、最快、较快;女子特征为:最快、快、较快。有利于加快下肢动作,增加人体和器械的用力幅度。身体姿态特征:拉引角呈现出:投掷臂引枪充分,有利于投掷臂对引枪的控制和最后用力;躯干后倾角:前两步偏大(大5.9°-8°)、后两步偏小(小2.7°-4.7°)、第五步最小(小11.3°),呈现出躯干后倾幅度较小,步频较快的特征。不利于超越器械姿态的充分形成,躯干用力幅度较小,速度损失率较高。肩轴与投掷方向夹角:前叁步偏小(小6.4°-9.6°)、后两步小(小0°-4.5°)的特征。其中,男子特征为:前两步偏小、后叁步小;女子特征为:前两步偏小、后叁步大。有利于投掷臂实现充引枪,并加大肩轴与髋轴的扭转。髋轴与投掷方向的夹角:前四步偏大(大0.5°-20.8°)、第五步最大(大25.1°)的特征。其中,男子特征为:前两步偏小、后叁步偏大;女子特征为:前叁步偏大、后叁步偏小。有利于水平助跑速度的保持和最后用力衔接。(2)河北省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特征动作时间特征:最后动作时间呈现出:“满弓”用时长(慢0.041s)、“鞭打”速度慢(慢0.020s)、动作时间长(慢0.061s)的特征。最后用力效果差,不利于标枪的快速出手。躯干右侧发力特征为:躯干右侧实现最高速度快。有利与超越器械姿势的形成增加躯干用力幅度。速度特征:水平助跑速度特征呈现出:右脚着地时慢(慢0.7 m/s)、左脚着地时较慢(慢1.1 m/s)且速度损失率高(高7.7%)的特征。左腿制动慢(慢0.2m/s)、支撑效果较差,不利于躯干右侧的快速发力和躯干的快速“鞭打”;躯干右侧发力呈现出:躯干右侧向投掷方向运动速度慢、躯干“鞭打”速度慢的特征。躯干“鞭打”时用力速度和幅度下降,影响了标枪的飞行远度。身体姿态特征:躯干后倾角呈现出:后倾幅度较小(17.3°-18.6°)、躯干用力角较小(25°)的特征。有利于减少水平方向的制动和助跑速度的保持,但人体和器械用力幅度较小;左膝弯曲角度呈现出:弯曲角度较小(小14.9°-52.4°)、缓冲度与蹬伸度较高(高28.6°、37°)且蹬伸时间较长(长0.007s)的特征。有利于左腿的快速制动,但“刚性”支撑不足;右膝弯曲角度呈现出:右膝弯曲角度较小(小14.2°-19.2°)、蹬伸时间较长(慢0.098s)的特征,有利于人体重心的快速过渡,但影响右侧的快速发力。“满弓”形成时投掷臂拉引角较大(91.1°),有利增加人体和标枪的工作距离。标枪出手初始条件特征:标枪出手速度为21.3m/s,出手速度慢,标枪飞行远度较低;标枪出手角度为33.6°,接近最佳投掷角度,但因出手速度慢,标枪的飞行远度低;标枪初始攻角为-4°,初始攻角较低,标枪出手后飞行攻角小,飞行远度低。(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3)

陈徽[6](2019)在《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原理及规律,总结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届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运动技术动作,希冀提高运动成绩。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叁维录像解析法。研究结果:通过讨论不难发现国内外标枪运动员区别较大主要在第一步的步长(与国外均值相差0.58m),在投掷步第二步国内步长均值为1.61m,而国外均值为1.84m,相差0.23m,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内运动员第二步普遍采用的是小步幅的投掷节奏,会导致引枪时间不足,不利于后续过程控枪的稳定性,在交叉步过程步长国内均值为1.93m,相比国外均值低0.26m,不利于在最后用力前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动作,投掷步第四步步长国内外标枪运动员相比相差不大,投掷步第一步用时国内均值比国外均值小0.11s。在T1和T2时刻躯干后倾角国内均值较高,在T3时刻躯干后倾角相差不大,在进入到T4时刻躯干后倾角国内均值比国外均值高6.7°,我国标枪运动员在最后用力前形成了较好的超越器械姿态。T3时刻至T4时刻的平均速度损失率国内均值为8.95%,且腾起高度较高,在T4时刻躯干后倾角国内均值比国外均值高2°,说明我国标枪运动员在进入最后用力阶段形成了较好的超越器械动作。在T4时刻右膝角国内均值为160.7°,高于国外均值区间,说明在交叉步过程腾空过高加大了在后续着地蹬伸的阻力,在T5时刻右膝角国内均值为122.4°,说明缓冲幅度较深,不利于右腿的蹬地发力。在T7时刻左膝角国内外均值相差不大,但在T7至T10时刻左膝角缓冲幅度国内均值高于国外均值4.9°,虽然后续蹬伸程度较好,但是却无法达到理想值,影响了最后的出手高度。在T10时刻出手角度国内均值为35.9°,略高于国外均值,且攻角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导致标枪在最后出手时的姿态角偏大,不利于标枪出手后的持续飞行,在T7-T10时刻速度损失率国内均值小于国外均值,不利于人体速度与标枪速度之间动能转换,在T10时刻出手速度国内均值为27.52m/s,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出手速度为29.36m/s,相比要慢1.84m/s,说明国内标枪运动员在最后出手时的爆发用力能力较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后的成绩。研究结论:我国叁位标枪运动员的步幅节奏大致为一小、二大、叁最大、四最小的规律,而国外标枪运动员的步幅节奏为一大、二小、叁最大、四最小的规律,区别较大的主要在第一步的节奏。T1时刻和T2时刻躯干后倾角国内均值均大于国外均值,其中朱凯的躯干后倾幅度最大。从T3时刻至T4时刻的平均速度损失率国内均值为8.95%,速度损失率较高,且蹬地角大导致腾起高度高。在T7—T9时刻国内标枪运动员左膝角缓冲幅度合理。在T7和T8时刻躯干后倾角国内均值为26.9°和26.6°,均略高于国外均值,躯干后倾程度合理。在T10时刻出手角度国内均值为35.9°,略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出手角度,且攻角大于最佳攻角角度-3°,导致标枪在最后出手时的姿态角偏大。在T10时刻出手速度国内均值为27.52m/s,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出手速度为29.36m/s,相比要慢1.84m/s。(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期刊2019-05-14)

陈徽,周继和,陈安,张剑[7](2018)在《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刘启臻投掷技术的3D虚拟再现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合理的运动员选材并为其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已成为培养优秀运动必要条件,在此基础的前提是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实验来得出每一阶段相关的运动学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揭示运动其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及规律,总结出影响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届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运动技术动作,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叁位录像解析法(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20)

过苏齐,李翰君,刘卉,于冰[8](2018)在《影响标枪投掷空气动力学距离角度参数的生物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掷标枪作为一个正式的田径运动项目,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的个人和组织就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标枪投掷成绩的研究。在查阅了有关标枪投掷技术方面的技术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了解有关标枪投掷技术方面的原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后,得知有些内容仍需要仔细研究。本文旨在应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收集世界级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Kara Patterson在2017年间多次比赛中(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20)

刘思伊,李翰君,刘卉,于冰[9](2018)在《随机生物力学模型预测美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标枪投掷成绩》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文使用随机生物力学模型的方法对考虑空气动力学时标枪的最佳出手角度进行研究。在考虑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和标枪出手速度情况下,研究了标枪出手角度变化时对标枪真空飞行距离的影响,目的是为了找到提高标枪运动员投掷成绩的最佳出手角度的选择方法。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20)

王丹凤[10](2018)在《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龙泽翾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掷标枪在田径运动中属于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技术完成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标枪投掷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标枪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从运动学视角通过录像解析投掷技术,能更好的促进标枪技术的快速改进与提高。本研究以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龙泽翻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叁维录像解析等方法对其技术进行解析,并将获得的关键技术指标数据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投掷步阶段,步长与步时同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引枪步步长与步时太短,步频仓促,导致后续动作质量下降,交叉步步长与步时相对合理,制动步步长短而步时长,导致速度下降,影响最后用力效果;投掷步过程中,肩、肘关节角度变化幅度明显,肩关节角度变化趋势呈递减趋势,说明肩关节与胸大肌处于放松状态,出现“屈肘”现象;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明显,导致投掷步过程中速度损失较大,不利于鞭打动作动量传递;交叉步阶段,重心腾起高度、蹬地角度均低于国内平均值指标,蹬地角度角度小,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率低,但交叉步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却不及平均值快,说明龙泽翾的整体水平速度慢,导致最后标枪成绩不理想。(2)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变化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呈显着差异,左脚着地时刻至标枪出手时刻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太低,导致左侧支撑未达到最佳效果;制动步过程中躯干后倾角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较小,导致髋、肩关节放松,影响躯干鞭打效果;左侧支撑技术与优秀运动员相比较差,表现为:缓冲角度过大,导致龙泽翾膝关节动量转化率偏低;左腿膝关节角度与国外运动员相比较小,说明左膝蹬伸能力不充分,支撑制动效果不理想;左肩水平变化速度呈曲线模式,出现倒肩现象。右侧技术中,右脚着地至左脚着地阶段,膝关节角度小于优秀运动员均值,蹬伸效果差;肩、肘关节角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无太大差异,投掷臂鞭打动作较充分;右侧关节及标枪速度变化情况与国内优秀运动员相比无显着差异,用力顺序明确,力量传递顺序合理;出手角度与理论值相比增加了 2.5°且出手速度比国内运动员平均值慢;出手高度2.01m,强调出手高度导致出手速度降低,攻击角度加大,最终影响了标枪飞行距离。(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6)

标枪投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陕西男子标枪运动员胡海龙在近两届全运会中成绩都没有突破80米,均没有列入前叁名。在第十叁届全运会中名列第四,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不失为陕西省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夺得奖牌最具有潜力的运动员之一。因此,对于胡海龙投掷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使运动员在陕西省承办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技术的改进是十分迫切的。本研究将采用测试法,即运用高速拍摄技术对胡海龙在大强度训练课的投掷技术进行了二维拍摄,并运用APAS软件进行视频解析,针对投掷步及最后用力阶段中的步长、步时、身体重心的高度、膝关节的角度以及标枪出手的高度、角度、速度等影响标枪技术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优秀的男子标枪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1)胡海龙在投掷步技术中,前两步步长与步时与国内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不大,充分完成引枪动作;后两步的节奏受到交叉步腾空高度的影响,身体重心波动大,导致水平速度受损,间接性的对最后用力阶段的衔接产生影响;躯干后倾角变化呈递增趋势,两角度差值为7.27°,影响了助跑的速度以及超越器械动作的完成;致使最后标枪出手后的飞行距离不理想。(2)最后用力技术中,胡海龙左侧制动效果受到交叉步落地时高冲击力的影响,左膝关节缓冲幅度和蹬伸幅度相对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差距大,尤其是缓冲幅度,致使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不够平缓,破坏了左侧的制动效果;右侧膝关节的着地至蹬伸时的变化幅度大,右侧支撑的时间长对身体和器械的稳定性都有影响,使动作产生停顿,削弱了标枪出手的速度,标枪出手高度的系数略高于正常值,影响了标枪的飞行距离。(3)胡海龙在投掷技术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中,投掷步后两步之间的比值虽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经过对比发现,比值略高于国内其他两名运动员的值,交叉步步长过长对于运动成绩存在影响;制动步布时与“满弓”到出手瞬间的比值高于国内优秀运动员的值,且总用时高于其他两名优秀的运动员,制动步易造成动作技术停顿,水平速度受损,影响运动成绩。(4)胡海龙运动成绩提升的要点主要放在出手速度上,出手高度的系数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较小。国内优秀运动员的标枪出手速度都在28m/s以上,胡海龙的标枪出手速度接近26m/s,速度主要受到投掷步节奏以及投掷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标枪投掷论文参考文献

[1].沈聪,沈银燕.专注投掷标枪的四个阶段[J].田径.2019

[2].万紫苏.陕西省男子标枪运动员胡海龙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

[3].汪瑞瑞.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9

[4].马恩达.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韩腾跃.河北省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特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6].陈徽.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9

[7].陈徽,周继和,陈安,张剑.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刘启臻投掷技术的3D虚拟再现运动学分析[C].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8].过苏齐,李翰君,刘卉,于冰.影响标枪投掷空气动力学距离角度参数的生物力学分析[C].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9].刘思伊,李翰君,刘卉,于冰.随机生物力学模型预测美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标枪投掷成绩[C].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10].王丹凤.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龙泽翾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标枪投掷范围[40]标枪投掷的出手参数选择示意图...像位移曲线      (e)标枪投掷“十字”跳投掷类,主要包括儿童标枪名运动员标枪的投掷轨迹标枪投掷轨迹图由上图建立模型[1...

标签:;  ;  ;  ;  ;  ;  ;  

标枪投掷论文_沈聪,沈银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