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现状

浅谈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现状

吴琴周庆东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55000

一、校本教研主体错位

调查数据显示,80%的老师都能按时参加本组教研活动,18%的老师大部分时候能参加,有0.2%的老师偶尔参加,不存在老师不参加教研活动的现象。由此可见,学校的老师参与度比较高,但在校本教研实施的过程中却暴露出“精英化”和“官僚化”问题,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将重心倾向于少数骨干教师或校内科研管理者。

47%的老师表示在教研活动中只有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发言,其他成员听着;26%的老师反映在组长和骨干教师发言后,其他成员可作补充;16%的老师反映其所在教研组对主题的确定比较随意,基本不作讨论;11%的老师所在教研组能做到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

二、校本教研成效不明显

数据显示,50%的老师认为教研效果不好,走形式,毫无效果;34%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效果一般,没什么促进作用;12%的老师觉得效果较好,能解决一定的教学问题;3%的老师认为效果非常好,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教研活动的效果差,严重影响了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在关于此项调查中,46%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的效果是影响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最重要的因素,27%的老师认为时间精力有限,16%的老师认为是教研活动组织形式,11%的老师觉得是教研活动主题。

三、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校本教研活动中“听布置,执行具体事务”“教而不研”是常见现象。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只是按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脱离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实际。教和研的分离,导致校本教研形式陈旧、方式单一,不能因人因事制宜,缺乏层次,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时,教研主体丧失了其在教研中的主体作用和自身意义,逐渐使教研主体陷入精神贫乏的危机之中。

四、教研主体缺少参与教研内驱力

数据显示,64%的老师认为参加教研活动的原因是学校领导要求必须参加,19%的老师认为对自己的教学有帮助,17%的老师认为能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没有专业成长的内需和动力。在为教研组出谋划策、提出建议方面,有53%的老师是教研组长要求了才会做,24%的老师认为这是教研组长的事,23%的老师会做,认为教研活动是大家共同的事。

同时,学校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方面没有采取系统而有效的措施。调查问卷中,只有8%的老师所在教研组采取了“以老带新”帮扶措施,22%的老师反映没有什么措施,32%的老师主要是进行听课学习,38%的老师反映通过举行公开课其他成员点评的方法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由此可见,学校很多教师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态度,缺乏合作精神,教研活动成为了一种“作秀”。

五、缺乏专业力量持续介入机制

在校本教研中,老师们普遍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数据显示,43%的老师希望得到教研员的帮助,26%的老师希望得到研究人员的帮助,17%的老师希望得到校内专家的帮助,14%的老师希望得到其他方式的帮助。

关于指导方式,79%的老师希望组织专家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多方会诊,76%的老师希望教研员作为合作伙伴一起研课议课、再改进,53%的老师希望多组织教学观摩评比,40%的老师希望专家听课评课、依据经验给予教法上的指导,37%的老师希望专家能给教师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

“教而不研则浅”,学校校本教研不尽如人意,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校教师构成已经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35周岁以下的教师约占到68%。其中,教龄小于5年的教师达29%,教龄6~10年的占76%。如何尽快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自身发展为本、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如何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如何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内驱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改革,成了学校迫在眉睫的工作重点。

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把农村教育摆在超前发展的战略位置。目前,农村教育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然而,搜索知网文献和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目前关于校本教研的研究很多,而对于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研究很少,关于校本教研路径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且之前许多关于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停留在经验总结与概念澄清阶段,并未对实践产生太大的影响。

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我校校本教研实践的现实着手,从教师教研的态度,教研的内容、方式、评价和制度等方面对学校校本教研进行调查,针对问卷中的一些不能深入调查的问题对部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进行访谈,全面把握我校校本教研的实施现状,分析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注重教研文化建设且从教师本位出发探寻多元的有效校本教研路径研究,以期提高学校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及教师素养的提升。同时,拓展校本教研新空间,为其他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改革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文属于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学校多元校本教研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标签:;  ;  ;  

浅谈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