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谱论文_吴君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子光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子,光谱,光谱分析,等离子体,日冕,氢化物,中国科学院。

原子光谱论文文献综述

吴君宁[1](2019)在《花甲之年来厦任教 建起国内一流原子光谱实验室》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本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国内外知名的原子光谱分析学术带头人。近日,201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出炉,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被授予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昨天记者在黄本立的办公室见到了他,虽已年过九(本文来源于《厦门日报》期刊2019-10-25)

马娟,蒋荣立,高庆宇[2](2019)在《结构化学课程中原子光谱项的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光谱是结构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针对原子光谱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原子光谱项的教学过程提出了一些看法,强调了对知识的深入探讨和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16期)

刘腾鹏,刘美彤,刘霁欣,毛雪飞,钱永忠[3](2019)在《气相富集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简单、高效、低耗的预富集方法,气相富集技术(GPE)可作为原子光谱仪器的关键部件用以提高分析灵敏度、消除基体干扰,在原子光谱的小型化、现场化研究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GPE是通过氢化物发生、紫外蒸气发生、电热蒸发等进样方式使样品转换为气态分析物,被石英、碳、金属等材料捕获在富集装置中,其中捕获/释放条件也是决定元素预富集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冷捕获、合金捕获、热捕获、介质阻挡放电等富集/释放方式。该文综述了GPE技术在原子光谱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进样方式、捕获材料、捕获/释放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徐佳佳[4](2019)在《火焰原子光谱同时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通过安捷伦240FS AA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实现同时测定土壤中的铜锌铅镉含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环境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汪洁,蒋银土[5](2019)在《虾蛄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原子光谱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虾蛄中重金属元素检测和分析,旨在为虾蛄的食用安全提供一些依据。采用干法灰化和浓硝酸消解对原料进行处理,采用ICP对虾蛄进行定性全谱测定,石墨炉原子光谱和标准曲线法对铜含量进行定量检测,计算与分析回收率,最终得到虾蛄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种类和虾蛄四部分中铜含量。(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谭志阳,陈森,吴平[6](2019)在《钠原子光谱实验中双黄线谱线强度比值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低压钠灯的工作原理,发现低压钠灯中等离子体处于非局域热平衡态.本文采用适用于非等温等离子体的日冕模型对钠原子光谱实验中双黄线谱线强度比值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5%,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9年05期)

杭乐,徐周毅,杭纬,黄本立[7](2019)在《中国原子光谱技术及应用发展近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光谱(atomic spectrometry, AS)技术作为分析领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尖端科学快速发展的助推器。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的愈加重视,国内的分析检测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原子光谱技术作的发展则成为了极其重要的推动力。对中国原子光谱近4年(2015年—2018年)的研究成果与应用进展做了一个综述,内容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原子发射光谱(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ES)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OES),辉光放电发射光谱(glow discharg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GD-OES),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DBD-OES)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metry, LIBS);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包括火焰原子化吸收光谱(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FAAS),石墨炉原子化吸收光谱(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HGAAS);原子荧光光谱(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FS); 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XRF);元素质谱(elemental mass spectrometry, EMS)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辉光放电质谱(glow discharge mass spectrometry, GDMS),激光电离源质谱(laser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LIMS)和原子探针层析成像(atom probe tomography, APT);原子光谱分析的联用技术。主要关注了各个技术及各种联用技术在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检测性能上的突破和创新,并简要介绍它们在电子、冶金、地质、环境、制药、食品、生命科学等多种领域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5期)

孙绮旋,魏星,刘珣,杨婷,陈明丽[8](2019)在《原子光谱/元素质谱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光谱/元素质谱是元素分析的强有力手段,其在生命分析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单细胞元素分析方面,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关注元素在单细胞中的分布和形态变化;在元素标记策略分析领域,利用原子光谱(atomic spectrometry, 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实现对小分子、核酸、蛋白质等目标分析物的高灵敏检测是研究热点;在金属药物分析领域, ICP-MS为研究金属药物在生物体中的摄入、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提供了便利,也为进一步阐明药物作用机理以及金属药物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在生物元素成像领域, ICP-MS与激光剥蚀技术(laser ablation, LA)联用,可以对生物样品进行原位分析和微区分析,结合有机质谱实现元素相关生物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与相关分离方法联用,原子光谱和元素质谱还可以对生物组织中元素进行形态分析,研究其在相关过程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本文从单细胞元素分析、元素标签标记策略、金属药物转运与代谢以及生物组织中元素分布分析等方面,评述了原子光谱和ICP-MS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5期)

王羽[9](2019)在《L壳层高电荷态离子精密原子光谱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的原子光谱参数可用于天体等离子体和实验室等离子体中的谱线识别以及等离子体的模拟和诊断,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多组态Dirca-Fock(MCDF)以及多体微扰理论(MBPT)两种最先进的完全相对论方法对类氮Se XXVIII和类氮Sr ⅩⅩⅩⅫ的能级结构和辐射跃迁特性等原子光谱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高精度的原子光谱参数数据库。本文主要包括:一、类氮Se ⅩⅩⅧ的激发能量、能级寿命、辐射跃迁速率和超精细结构常数等原子光谱参数的理论研究。本工作采用GRASP2K程序包中实现的多组态Dirac-Fock(MCDF)和随后的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RCI)方法以及FAC程序包中实现的多体微扰理论(MBPT)方法对类氮 Se ⅩⅩⅧ 属于 2s22p3,2s2p4,2p5,2s22p231(1=s,p,d),2s2p331(1=s,p,d),2p431(1=s,p,d)和2s22p241(1=s,p,d,f)电子组态最低的3 1 6个精细结构能级进行了高精度的计算。得到了激发能量、能级寿命、超精细结构常数、郎德gJ因子以及这3 16个能级之间的电偶极(E1)、磁偶极(M1)、电四极(E2)、磁四极(M2)跃迁的波长、辐射跃迁速率、谱线强度以及振子强度等完整和一致的原子光谱数据集。并且对当前的两组计算结果与其他可用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当前的计算为谱线的识别和建模的目的提供了完整、一致和精确的数据集,也可以被视为其他计算的基准。当前计算得到的数据已经足够准确可以用来识别和区分涉及n=3和n=4能级的发射谱线,也可以用作聚变等离子体的模拟和诊断,当前的数据已经显示出了之前测量的一些类氮Se ⅩⅩⅧ谱线可能受到某些跃迁较大误差的影响,应该被重新测量。二、类氮Sr ⅩⅩⅫ激发能量、能级寿命、辐射跃迁速率和超精细结构常数等原子光谱参数的理论研究。本工作采用GRASP2K程序包中实现的多组态Dirac-Fock(MCDF)和随后的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RCI)方法以及FAC程序包中实现的多体微扰理论(MBPT)方法对类氮Sr ⅩⅩⅫ属于2s22p3,2s2p4,2p5,2s22p231(1=s,p,d),2s2p331(1=s,p,d)和2p431(1=s,p,d)电子组态最低的272个精细结构能级进行了高精度的计算。得到了激发能量、能级寿命、超精细结构常数、郎德gJ因子以及这272能级之间的电偶极(E1)、磁偶极(M1)、电四极(E2)、磁四极(M2)跃迁的波长、辐射跃迁速率、谱线强度以及振子强度等完整和一致的原子光谱数据集。并且对当前的两组计算结果与其他可用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当前的计算为谱线的识别和建模的目的提供了完整、一致和精确的数据集,也可以被视为其他计算的基准。当前计算得到的数据已经足够准确可以用来识别和区分涉及n=3能级的发射谱线,也可以用作聚变等离子体的模拟和诊断。(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赵立,成富军[10](2019)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光谱在对物质进行分析检测时,一般使用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技术对其进行检验,待检测物质在电化学流通池内通过电极之间的反应来对氢化物汽化贡进行生成。文章对电化学氢化物发生原理进行探析,并将电化学氢化物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发生技术进行研究。电化学氢化物在原子光谱分析方法,对检测物质进行元素分析,通过对电化学流通池的电极进行调节,使整体测量结果更加精确。(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原子光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子光谱是结构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针对原子光谱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原子光谱项的教学过程提出了一些看法,强调了对知识的深入探讨和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子光谱论文参考文献

[1].吴君宁.花甲之年来厦任教建起国内一流原子光谱实验室[N].厦门日报.2019

[2].马娟,蒋荣立,高庆宇.结构化学课程中原子光谱项的教学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3].刘腾鹏,刘美彤,刘霁欣,毛雪飞,钱永忠.气相富集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分析测试学报.2019

[4].徐佳佳.火焰原子光谱同时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

[5].汪洁,蒋银土.虾蛄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原子光谱法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

[6].谭志阳,陈森,吴平.钠原子光谱实验中双黄线谱线强度比值的讨论[J].大学物理.2019

[7].杭乐,徐周毅,杭纬,黄本立.中国原子光谱技术及应用发展近况[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8].孙绮旋,魏星,刘珣,杨婷,陈明丽.原子光谱/元素质谱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9].王羽.L壳层高电荷态离子精密原子光谱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9

[10].赵立,成富军.原子光谱分析中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技术研究[J].数码世界.2019

论文知识图

(a)剥离后六方氮化硼的紫外可见光吸收...(a)MWNTs与(b)MWNTsCOOH的HRTEM照片激光等离子体/金属蒸气的光谱图由最小二乘法获得的LiNixCo1-2xMnx...化学氧化法撕裂碳纳米管的反应机制示...向5mL0.2mM的双酚A溶液中加入不同质...

标签:;  ;  ;  ;  ;  ;  ;  

原子光谱论文_吴君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