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念实证研究论文_张梅,陈春伟,李冰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理念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念,企业,实证研究,组织,目标管理,劳资,情境。

企业理念实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梅,陈春伟,李冰茹[1](2019)在《新媒体监督、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发展理念——基于中国重污染行业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标志,绿色投资则是绿色发展的关键。选择2009—2017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门槛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媒体监督对提升上市公司的绿色发展理念的作用,以及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监督可以促进企业提升绿色发展理念。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能够使上市公司增加绿色投资,但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小于门槛值0. 458时,环境规制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绿色投资,反之会抑制企业的绿色投资。此外,企业规模越大,成长能力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监事会人数越多,企业盈利时,其绿色投资越高。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毛淑珍,乐国林,崔明召[2](2016)在《组织情境要素影响目标管理理念实践应用的实证研究——以企业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理念或理论的实践转化会受到组织环境气候的影响,这意味目标管理理念实践应用的效果与组织情境因素的影响应有一定关系,选取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激励氛围叁个情境要素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组织情境要素对目标认同的影响值最大最为显着,企业文化的情境二要素与目标管理实践应用的全过程密切相关,组织结构情境对目标设立的影响更为明显,激励氛围情境则在目标落地实施中发挥更为关键的影响力。这一研究结果对探索提高管理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王小明,徐凯[3](2009)在《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理念基石——温州市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正处于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其内部的劳资关系存在着失衡的问题。公平、合理的劳资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利于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使社会得以良性运行。当前,政府应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09年03期)

付海宾[4](2008)在《企业员工理念型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Argyris首次提出心理契约概念以来,有关心理契约内容和结构的探讨,集中于心理契约中的交易成分和关系成分。Thompson和Bunderson认为,除交易内容和关系内容外,心理契约还应包括理念成分,即对超越纯粹个人利益的理念和使命的追求。这一观点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和响应。围绕心理契约中的理念成分,国外学者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此,理念型心理契约开始成为心理契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而在国内,有关心理契约中理念成分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有待持续推进。本研究内容共分叁大部分:第一部分编制中文版理念型心理契约问卷;第二部分探讨心理契约的结构,验证理念型心理契约维度的独立性;第叁部分初步探讨理念型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情感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等结果变量的关系。研究一通过翻译国外同类问卷项目,个人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搜集初始问卷条目,有效预测后最终确定13个项目构成理念型心理契约量表,其中“组织对员工的理念责任”问卷有6个项目,α系数为0.769,“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有7个项目,α系数为0.831,中文理念型心理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二采用理念型心理契约问卷,结合Rousseau心理契约问卷中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契约量表,从“组织对员工的理念责任”和“员工对组织的理念责任”两个方面,探讨了心理契约中理念成分、交易成分和关系成分之间的关系。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心理契约中的理念成分,能显着区别于交易成分和关系成分,成为心理契约的一个独立维度。研究叁以理念型心理契约问卷、员工满意度问卷、情感承诺问卷、组织公民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从“组织对员工的理念责任”和“员工对组织的理念责任”两个方面,探讨了理念型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情感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员工的理念型心理契约对员工满意度、情感承诺、组织公民行为有着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8-05-01)

秦启文[5](2002)在《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理念作为企业形象设计和企业文化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实践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经济学、文化学、品牌论、管理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大多是教科书式的一般论证,少深刻的理性反思、无科学的实证研究,目前的研究仍停留在定义、定位和分类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马谋超开始将企业形象设计纳入心理学研究领域,浙江大学心理系也在90年代末开始了对企业形象设计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的说来,迄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尚未见到对企业形象设计的核心部分即企业理念的深刻反思及实证性的研究成果。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向之一是既注重个体过程的研究,也注意向组织过程的研究扩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形象设计、企业理念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本论文力图从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理念特别是中国企业的理念问题;以期为中国企业理念的科学化提供依据,进而为企业形象设计的中国化和中国企业的名牌战略服务。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1.简要介绍企业理念研究的理论背景;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实践历程和研究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分析企业形象设计及企业理念研究的缺失;探讨心理学介入企业形象设计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构想和总体研究策略与方法。通过这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心理学研究企业理念问题的基本构思。 2.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首先,在对理念和企业理念进行深度辨析与综述的基础上,对企业理念做出较科学的界定;其次,阐明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是以理念识别为核心的企业识别(企业形象设计)理论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且 \第叁,从不同的学科(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品牌论、管理嫡、耗散结构论)视角对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进行审视,以确认对企业理念进行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第四,对当今世界将企业形象设计运用得最为成功的美国、日本的情况进行述评;并将其与中国的企业形象设计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比较;为我国企业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理念文化提供了思路;并对中国企业理念建设的误区提出了若干对策。 3.对中国企业理念的现状及其对公众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索性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3* 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制定过程的了解状况;企业员工对所在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认同度与企业理念确立方式的关系;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认同度与企业理念确立时机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员工在对企业理念制定过程的了解上,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而在职位上存在显着差异。在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上,职位的主效应显着;且高层管理者在本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上显着高于中层管理者和普通职员。理念的不同确立方式对理念的认同度存在显着的影响;由集体讨论、专家策划确立的理念认同度最高,借用他人的理念认同度最低。企业理念的确立时机对理念的认同度存在显着的影响:企业刚建立或转型时确立的理念认同度最高。 3二本研究以对企业员工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定量地确立了企业理念8个方面的功能和9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并探讨了企业理念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于企业理念的功能,企业员工普遍认为企业理念的功能前几位依次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企业追求目标时不偏离方向、培养企业共识等。关于企业理念的价值取向,生产型企业强调的重点依次应为质量、信誉、服务、责任等;服务型企业强调的重点依次应为服务、信誉、质量、责任等。关于组织承诺,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的熟悉度和认同度越高,对企业的组织承诺也就越高。 3.3关于企业理念对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公众认为企业理念对大众购买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或比较大的影响:无论是生产型还是服务型企业,公众的企业理念认同度、熟悉度对购买意向均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3.4关于企业理念的传播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公众对企业理念传播策略的认知情况是:目前中国企业理念传播的主要形式依次为:会议、口号、手册、条例等;所用主要媒体依次为自制宣传品、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等。分 -豆互· 5弓u刁自歹93.8%、8o9%uj主叁业 工 kk二*口刁亭了@叁日霎$一卜一自亨刁自了—亘日霎日一贫N、#外叁主主方叁r& k_ 念传播。78.4%的员工认为企业理念应与企业核心广告语一致。员工认为媒体传 播企业理念的有效性依次为电视、报纸、户外广告、互联网等。外部公众对企业 理念传播策略的认知情况是:大众通过传媒了解企业理念的次序是电视、户外广 告、报纸、杂志等,但按其影响的重要性依次应为电视、报纸、互联网、杂志等。 通过以上几(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企业理念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管理理念或理论的实践转化会受到组织环境气候的影响,这意味目标管理理念实践应用的效果与组织情境因素的影响应有一定关系,选取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激励氛围叁个情境要素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组织情境要素对目标认同的影响值最大最为显着,企业文化的情境二要素与目标管理实践应用的全过程密切相关,组织结构情境对目标设立的影响更为明显,激励氛围情境则在目标落地实施中发挥更为关键的影响力。这一研究结果对探索提高管理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理念实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张梅,陈春伟,李冰茹.新媒体监督、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发展理念——基于中国重污染行业的实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2].毛淑珍,乐国林,崔明召.组织情境要素影响目标管理理念实践应用的实证研究——以企业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王小明,徐凯.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理念基石——温州市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

[4].付海宾.企业员工理念型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8

[5].秦启文.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附:3.2007年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情况统计...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第八部分 会计教育2007年全国会计学博士生...学会建设逐步规范,学会工作创新发展2006年...

标签:;  ;  ;  ;  ;  ;  ;  

企业理念实证研究论文_张梅,陈春伟,李冰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