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诊断论文_魏俊杰,吴伟鑫,黎绍昌,张云聪,黄文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型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生儿,血型,抗体,血清学,胆红素,红细胞,系统。

血型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魏俊杰,吴伟鑫,黎绍昌,张云聪,黄文庆[1](2019)在《孕妇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预测ABO-HDN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孕妇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O型Rh(D)阳性孕妇实行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并对其分娩后的新生儿进行ABOHDN 3项试验的检测。结果入组的孕妇IgG血型抗体以低效价为主,90.7%的孕妇抗体效价<1∶256,其中25.9%(14/56)的孕妇抗体效价<1∶64,24.1%(13/56)的孕妇抗体效价为1∶64。抗体效价为1∶128的孕妇占18.5%(10/56),抗体效价为1∶256的孕妇占22.2%(12/56)。对入组孕妇的新生儿进行ABO-HDN 3项检测,发现76.8%(43/56)的新生儿可确诊为ABO-HDN,23.2%(13/56)的新生儿未能证实ABO-HDN。当IgG血型抗体效价分别为<1∶64、1∶64、1∶128、1∶256、≥1∶512时,相应的ABO-HDN检出率为56.3%、69.2%、90.0%、91.7%、100.0%。A型新生儿ABO-HDN阳性率为72.7%,B型新生儿ABO-HDN阳性率为79.4%,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对43例ABO-HDN患儿的母亲进行产前抗体效价分析,结果显示,在抗体效价<1∶64时,尚有20.9%的新生儿发病。结论孕妇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越高,提示新生儿发生ABO-HDN的概率越大,但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1∶64依然有部分新生儿发生溶血病,提示该实验室所设定的界值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8期)

乔祖霞[2](2019)在《猪败血型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猪败血型波氏杆菌病是养猪临床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呈散发流行,感染猪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诊断本病需对可疑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生化特征鉴定,由于波氏杆菌接触酶呈阳性,可利用双氧水对病灶进行快速检查,RCR法可对本病进行快速确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对健康猪加强保护可有效预防本病的传播。(本文来源于《今日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8期)

赵文博[3](2018)在《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基因诊断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免疫性溶血,主要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该病在胎儿期、新生儿早期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高的残疾率、死亡率特点,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笔者对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基因诊断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现阶段治疗情况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8年09期)

杨娟[4](2018)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将其分为溶血病组(55例)和非溶血病组(4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自动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所有患儿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对比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网织红细胞参数对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溶血病组比较,溶血病组IRF、MFR、HFR、RET均明显升高[IRF:(38.94±5.26)%比(27.69±6.75)%,MFR:(22.38±3.47)%比(17.34±3.25)%,HFR:(16.29±4.15)%比(10.39±5.78)%,RET:(9.52±3.15)%比(4.26±1.69)%,均P<0.05],LFR明显降低[(60.63±5.19)%比(71.32±6.4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RF、LFR、MFR、HFR和RET诊断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敏感度分别为83.6%、65.4%、73.2%、84.1%、85.2%,特异度分别为94.3%、58.9%、62.8%、95.4%、96.5%。结论在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应用新型网织红细胞参数能够提高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显着的应用价值,可将其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中。(本文来源于《实用检验医师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徐超凡,陈清[5](2018)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溶血叁项及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溶血叁项及血型抗体效价检测,评价其在诊断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25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叁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并收集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检测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132例确诊为HDN,其中ABO-HDN 130例,Rh-HDN 2例。130例ABO-HDN患儿溶血叁项试验结果显示,直抗试验阳性102例(78.46%),游离试验阳性78例(60.00%),放散试验阳性129例(99.23%)。132例HDN患儿中A型患儿74例(56.06%),B型患儿58例(4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与HDN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溶血叁项试验对HDN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叁项试验中放散试验灵敏度最高,新生儿HDN的发病率会随着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的升高而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覃日吉,谭玉清,杨莉莉,韦海春[6](2018)在《微柱凝胶卡在辅助诊断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在辅助诊断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4例ABO血型不合所致HDN患儿随机分为微柱凝胶卡组和试管法组,各92例,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血型鉴定及溶血叁项试验。比较两组的血型检出率和溶血叁项试验阳性率。结果微柱凝胶卡组血型确诊率为98.9%,明显高于试管法组的86.9%(P<0.05);微柱凝胶卡组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7.8%、96.7%和100.0%,高于试管法组的68.5%、75.0%和77.2%(均P<0.05)。结论微柱凝胶卡极大地提高了HDN患儿血型和溶血叁项试验的阳性率,对辅助诊断ABO血型不合HDN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最大限度地确保HDN患儿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8年15期)

庞建,孙楠,常婧妍,杨颖群,马婷[7](2018)在《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HDFN)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07-11—2017-02-10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及新生儿科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 000例患儿样本,对其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抗体释放试验检测。结果:(1)母婴血型不合者615例,以病历出院诊断确诊HDFN患儿281例(45.7%)。(2)615例母婴血型不合患者中,ABO、Rh系统HDFN发生率分别为50.57%(267/528)、16.09%(14/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BO血型系统母婴血型不合者528例,A、B型血发病率分别为62.2%及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确诊的281例HDFN患者中,血清学试验3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游离抗体试验)均为阳性结果占1.8%;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而其余为试验阳性结果占3.6%;游离抗体实验阴性而其余为试验阳性结果占7.1%;单独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结果占87.5%。(5)528例O型母亲血清中Ig-G抗A(B)效价≥64的有216例,确诊为HDFN为174例(80.6%);Ig-G抗A(B)<64的有312例,确诊为HDFN的有93例(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学检测技术对HDFN诊断起到一定辅助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期刊2018年04期)

卞玉凤,楚芙蕾,苏乌德,阿依克丽木,郑琉琪[8](2018)在《母婴ABO合并Rh-ccdee/ccDEe血型不合HDN实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母婴ABO合并Rh血型不合和Rh两座位3位点表型不合HDN实验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吸收放散和直抗作为实验诊断,用A-c、B-c和O-c阴性红细胞鉴别诊断,O型Rh-ccd Ee、O型Rh-CCDee及A型Rh-CCdee组合谱细胞鉴别两座位多位点表型不合Rh-HDN,盐水法鉴定抗体性质。结果:(1)母婴ABO/Rh血型:母婴1血型鉴定为O-A及Rh-ccdee/cc DEe交叉不合、母婴2鉴定为A-A及Rh-ccdee/Cc DEe两座位3位点表型不合;(2)抗体筛选:母婴1不规则抗体均为强阳性(4+);母2为不规则抗体强阳性(4+)、婴儿2为阳性(+)。(3)抗体鉴定与鉴别诊断:母1为Ig G抗A合并Ig G抗D,Ig G抗E缺失,Ig G抗A效价256,Ig G抗D效价128;母2为Ig M抗E合并Ig G抗D,Ig M抗C缺失,Ig G为抗D效价128,Ig G抗E及抗C缺失。(4)鉴别诊断:婴儿1证实为Ig G抗A合并Ig G抗D-HDN;婴儿2证实为Rh抗D-HDN,Ig G抗E及抗C缺失。结论:用A-c、B-c、O-c阴性红细胞和Rh单特异性组合谱细胞,可以鉴别诊断ABO合并Rh HDN以及Rh单一性或混合性HDN。(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朱小丽,张江为[9](2018)在《孕妇Rh血型及免疫抗体检测对Rh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孕妇Rh血型及免疫抗体检测对Rh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抗D血型定型检测,以测定其Rh血型。利用红细胞检测其免疫抗体,并分析其效价。结果:60例孕妇中,Rh血型呈阴性者2例,阴性率为3.33%。血清中测出抗C与抗D复合性免疫抗体1例。结论:为具有死胎史、流产史和输血史的孕妇行产前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能够显着提高Rh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杨梅[10](2018)在《血型血清学检测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ABO新生儿溶血病在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时的检出情况,寻找其相关因素,为临床上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检查并疑似患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315例患儿的血清为检测样本,分别进行新生儿血型检测和新生儿溶血病叁项试验,对比不同血型、年龄和性别之间该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315例疑似患有ABO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共检测出发病患儿98例(31.11%);A型患儿58例(38.16%),明显高于B型患儿的检出比例,两者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叁个年龄段之间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检出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1),新生儿在出生4天之内、4~7天和出生7天以上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分别为38.24%、31.94%和5.715%;男性婴儿和女性婴儿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2.45%和29.13%。结论血型血清学检测对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其中A型新生儿和年龄小于7天的新生儿的检出率较高,可在临床上加强关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血型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猪败血型波氏杆菌病是养猪临床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呈散发流行,感染猪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诊断本病需对可疑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生化特征鉴定,由于波氏杆菌接触酶呈阳性,可利用双氧水对病灶进行快速检查,RCR法可对本病进行快速确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对健康猪加强保护可有效预防本病的传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型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1].魏俊杰,吴伟鑫,黎绍昌,张云聪,黄文庆.孕妇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预测ABO-HDN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2].乔祖霞.猪败血型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J].今日畜牧兽医.2019

[3].赵文博.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基因诊断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8

[4].杨娟.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8

[5].徐超凡,陈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溶血叁项及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诊断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8

[6].覃日吉,谭玉清,杨莉莉,韦海春.微柱凝胶卡在辅助诊断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学.2018

[7].庞建,孙楠,常婧妍,杨颖群,马婷.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8

[8].卞玉凤,楚芙蕾,苏乌德,阿依克丽木,郑琉琪.母婴ABO合并Rh-ccdee/ccDEe血型不合HDN实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

[9].朱小丽,张江为.孕妇Rh血型及免疫抗体检测对Rh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

[10].杨梅.血型血清学检测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2006年批准新药2006年国内批准新药(生物制...2006年批准新药2006年国内批准新药(生物制...孕28周正常胎儿MCA-PSV3讨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缺血型ST段下移对CA...贫血胎儿MCA-PSV处于高血流状态(左:妊...了生儿育女梦.其中包括在澳火利亚悉尼市

标签:;  ;  ;  ;  ;  ;  ;  

血型诊断论文_魏俊杰,吴伟鑫,黎绍昌,张云聪,黄文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