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协调战略论文_冯巧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协调战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际,战略,日本,中国,美国经济,欧盟,财务报告。

国际协调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冯巧根[1](2004)在《欧盟扩张与会计发展的国际协调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欧盟扩张 ,欧盟的会计国际协调战略目标是在确认目前主要分歧的基础上 ,在 2 0 0 5年前消除分歧并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 ,为此 ,欧盟建立了会计协调与发展的具体战略以解决会计协调中的问题。我国为应对欧盟扩张 ,应采取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成立相应会计协调机构等措施(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04年06期)

陈月娥[2](2003)在《原敬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敬(1856—1921)是日本近代有名的政治家,他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是指日本通过与实力不断强大的、对中国影响也日渐增强的美国搞好关系,消除美国对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的猜疑,以协调的手段来缓解日本与美国在中国争夺殖民利权上的矛盾和摩擦,为日本营造一个比较宽松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便日本能在中国“顺畅”地攫取到日本最大的国家利益。其显着特色是与当时世界实力强国美国在抢占殖民利益上进行妥协,维持较为友好的关系,在军事侵略和占领殖民方面采取低姿态,而将重点放在拓展日本的经济利益方面,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出口营造比较和平的国际环境,从而维护日本资产阶级在华经济利益。 原敬对中国问题的早期认识是原敬日后倡导对美为主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的原点。在中国问题上,原敬认同执政者效仿和追随欧美列强向大陆扩张殖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强调外交的根本就在于维持并不断扩张本国的各种利权,对中国表示友善的同时不能忘记向中国扩张利益。 另一方面,原敬清楚地认识到各国的实力支配着其在中国的殖民利益的多寡及其发言权;同时他洞见到一国企图独霸中国利权、与其他国家为敌的外交策略不仅不可行,而且亦不可为,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实力能达到与世界为敌的程度。日本作为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后进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力更逊于各国,在国际关系上更要注意他国的动向。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认识,所以在欧洲列强占据对中国外交的主导地位时,原敬提出“对清政略既是对欧政略,对欧政略既是护国政略”的独特的国际政治思想,而当他亲眼目睹美国国力的蒸蒸日上和世界正在美国化时,自然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美国,较早地意识到在国际事务上日本需和美国处理好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原敬强烈反对政府所推行的旁若无人的军事侵华政策,主张彻底改变对中国政策,改善与美英等强国的关系。在原敬看来,美国将掌握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在中国问题上,日本必须极力维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政策上,原敬依然反对露骨的军事侵华政策,主张在“谈笑之间”从中国攫取利权。这样,不仅能和缓中日关系,消除日益高涨的排日情绪和日货抵制运动,同时,日本亦不会因排他性的外交政策陷入被美英等国围攻的窘境。原敬组阁后,即开始按照自己一贯倡导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转换和调整外交政策,坚持在对美协调和“日中亲善”、“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外交方针下,着手实践举步维艰的各项外交政策。 纵观原敬国际协调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一思想是原敬对围绕中国问题的国际形势长期认识和思考的结果,亦是日本适应一战后国内外形势攫取最大殖民利益的比较合理的战略选择。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原敬未能如愿地完全实现他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但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03-05-01)

宋绍英[3](1993)在《论日本经济的国际协调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日本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特别是解决对外经济摩擦问题,积极推行国际协调战略,即《前川报告》和《宫崎报告》提出的以“国际协调发展论”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但事实表明,日本经济的国际协调战略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矛盾——扩大内需的内在局限性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性,所以尽管近年来日本推行国际协调战略,但其国际收支和对外经济摩擦仍在加剧。同时,日本目前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大日本主义”思想也不利于实现日本经济的国际协调,因而这一战略的推行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东北亚论坛》期刊1993年04期)

国际协调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敬(1856—1921)是日本近代有名的政治家,他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是指日本通过与实力不断强大的、对中国影响也日渐增强的美国搞好关系,消除美国对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的猜疑,以协调的手段来缓解日本与美国在中国争夺殖民利权上的矛盾和摩擦,为日本营造一个比较宽松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便日本能在中国“顺畅”地攫取到日本最大的国家利益。其显着特色是与当时世界实力强国美国在抢占殖民利益上进行妥协,维持较为友好的关系,在军事侵略和占领殖民方面采取低姿态,而将重点放在拓展日本的经济利益方面,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出口营造比较和平的国际环境,从而维护日本资产阶级在华经济利益。 原敬对中国问题的早期认识是原敬日后倡导对美为主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的原点。在中国问题上,原敬认同执政者效仿和追随欧美列强向大陆扩张殖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强调外交的根本就在于维持并不断扩张本国的各种利权,对中国表示友善的同时不能忘记向中国扩张利益。 另一方面,原敬清楚地认识到各国的实力支配着其在中国的殖民利益的多寡及其发言权;同时他洞见到一国企图独霸中国利权、与其他国家为敌的外交策略不仅不可行,而且亦不可为,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实力能达到与世界为敌的程度。日本作为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后进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力更逊于各国,在国际关系上更要注意他国的动向。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认识,所以在欧洲列强占据对中国外交的主导地位时,原敬提出“对清政略既是对欧政略,对欧政略既是护国政略”的独特的国际政治思想,而当他亲眼目睹美国国力的蒸蒸日上和世界正在美国化时,自然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美国,较早地意识到在国际事务上日本需和美国处理好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原敬强烈反对政府所推行的旁若无人的军事侵华政策,主张彻底改变对中国政策,改善与美英等强国的关系。在原敬看来,美国将掌握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在中国问题上,日本必须极力维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政策上,原敬依然反对露骨的军事侵华政策,主张在“谈笑之间”从中国攫取利权。这样,不仅能和缓中日关系,消除日益高涨的排日情绪和日货抵制运动,同时,日本亦不会因排他性的外交政策陷入被美英等国围攻的窘境。原敬组阁后,即开始按照自己一贯倡导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转换和调整外交政策,坚持在对美协调和“日中亲善”、“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外交方针下,着手实践举步维艰的各项外交政策。 纵观原敬国际协调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一思想是原敬对围绕中国问题的国际形势长期认识和思考的结果,亦是日本适应一战后国内外形势攫取最大殖民利益的比较合理的战略选择。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原敬未能如愿地完全实现他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但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协调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1].冯巧根.欧盟扩张与会计发展的国际协调战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

[2].陈月娥.原敬的国际协调战略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3].宋绍英.论日本经济的国际协调战略[J].东北亚论坛.1993

论文知识图

区江北岸城镇位盟图年CNKI收录资源产业经济专业博...年以怒的中匡城欲讹率第一篇 企业政策1-100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联合国国际减灾合作运作机制科研课题2006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

标签:;  ;  ;  ;  ;  ;  ;  

国际协调战略论文_冯巧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