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交换新技术开发研究

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交换新技术开发研究

张莹[1]2003年在《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交换新技术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每天在全球发生着的每一笔商业交易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在我国,由于真正系统的物流业起步较晚,观念滞后,难以形成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模式。随着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如何将物流与信息流相互配合,将传统的物流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模式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由于物流信息涉及到不同用户间大量数据的交换和处理,因此,如何实现异地数据交换将是关键。我国目前实现电子数据交换的方法主要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由于EDI的传输借助于专用增值网络(VAN,Value-added Networks),因此要求通讯双方必须都是EDI用户,而且EDI报文采用固定的事务集合,需要专用软件对其进行处理,一些中小企业因为EDI的复杂和昂贵而无法实施,从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 本文结合教育部课题《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集装箱堆场机械调度与监控系统研究》,以集装箱港口为对象开发一个信息交换系统,主要研究Internet网上信息交换。利用Internet特有的开放性、普及性、广泛性、方便宜用性、信息即时性以及友好的界面,将Internet作为EDI的传输媒体。通过对Internet EDI四种流行方式的比较,确定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技术实现数据库间数据交换,并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实现数据库和XML文档之间的映射。XML强大之处在于它具有一套统一的数据格式,可以大大降低数据管理和交换的成本,而且支持结构化的数据,允许不同格式的数据互相交换。整个系统在Internet上用叁层客户机/服务器框架发布和显示,用户可以从客户端发送订单、查询船期、访问数据库等,从而实现数据交换。 目前,Internet EDI方式尚处于酝酿中,XML应用仍在探索。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使用基于Internet的XML信息交换方式,既具备Internet的全球性、交易范围大、成本低的优点,又具备XML的简单灵活、可扩展和跨平台的优势,可进一步与我国目前港口、企业EDI技术接口,使其能更加有效、方便、经济的运用EDI参与国际竞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必会在物流信息交换领域取得蓬勃发展。

高俊[2]2004年在《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交通运输物流业已经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热点,而物流信息化则成为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但是,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软硬件的现代化程度和操作上,在发展模式和构造理念上差距更大。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所以存在如此差距,其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受现行经济体制的制约,物流企业信息化设施和管理的发育程度较低;2)未能使物流与电子商务成功接轨;3)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问题急需解决。这种现实状况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有效利用我国现有的物流发展条件,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进交通运输物流业的信息化,是我国物流业适应国际物流市场发展变化的基本要求。 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应当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有效形成生产商、物流商和需求方的有机的供应链关系,从而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并最终使产品的设计、生产更好的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应用信息技术对物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带动我国物流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应该明确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并把握以下战略步骤:1)加快物流信息化组织体制建设,向“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方向发展;2)制订出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从而确立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指导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3)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现阶段可抓住以下重点进行建设:1)物流信息标准化数据库建设;2)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开发,通过物流信息整合已有的资源,构筑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使物流系统(主要指社会物流)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3)物流决策理论与应用系统开发研究;4)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物流设备的效能,实现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与设备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

吴挺[3]2016年在《互联网创业转型下的变革领导力及其效能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互联网引发的社会和经济变革使其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互联网转型这一创业举措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但是,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在这一过程中面临“两不着”的变革困境:一方面延伸的互联网技术不能加强核心业务,另一方面传统业务可能因转型急切而失去原先的优势,两者共同的结果都是导致整个组织变革失败。此外,互联网本身具有的全球化、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也给企业领导者的变革任务及其听需的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情境化领导理论指出,一旦情境发生改变,领导力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新型领导力”,来有效地适应上述新情境以及应对转型困境,就成为目前实践界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也就是本文的研究缘起。基于问题驱动和情境嵌入的研究范式,本文将核心研究问题界定为:在互联网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采用哪种情境化的领导力,确保原有存量业务和互联网增量之间的协同,最终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在系统地回顾组织变革和领导力等相关研究领域后,确立了叁方面的研究任务:第一,在互联网转型的情境下,变革领导力的关键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在现有成熟理论的基础上开发针对互联网转型情境的变革领导力,并对其进行验证(研究一和研究二)。第二,是哪些因素影响并促进了变革领导力的产生?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识别该情境领导力在互联网转型背景下的情境因素及其边界条件(研究叁)。第叁,上述变革领导力是如何影响转型绩效的?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从个体和组织层面探究其效能结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四)。为了解答以上叁方面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展了四个紧密关联的研究。研究一:拓展变革领导力的构思。首先,基于西方国家提出的变革型领导双层模型、组织变革和领导力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企业领导者在互联网情境下的任务变迁,构建了由“个体聚焦-组织聚焦”和“任务导向-关系导向”所组成的理论框架。接着,遵循理论抽样原则选取了叁个进行互联网转型的典型企业案例,并通过案例访谈、内部文件、视频转录和网络资料等多种信息来源,对样本企业在互联网转型情境中的关键举措进行了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比较,最终总结出该情境下变革领导力的四个维度,它们分别是任务激励、个性关怀、创新引领和跨界联合。研究二:开发变革领导力的量表。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按照量表开发的规范步骤进行变革领导力的量表开发——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深度访谈、操作化定义和专家评审构建了20道题目组成的初始测量量表,然后通过两轮大样本问卷先后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并得到了由15个题目构成且因子载荷较好的测量量表。经过验证,基于变革型领导双层模型和变革领导力的“任务导向-关系导向”分析框架提出的四维度变革领导力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思。研究叁:变革领导力的适应机制。为响应管理学一级期刊AMJ“构建特定情境的管理理论”的号召,本研究在关注互联网转型这一重要实践时提炼出影响变革领导力的叁大情境因素——环境动态性,运营互联性和任务协作性,同时基于情境分析模型选取了创新文化作为调节变量来研究互联网情境因素对变革领导力产生的影响过程。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研发现,当企业面临的环境越动态,工作任务越需要跨边界合作时,企业越需要采用情境化的变革领导力。同时,当组织的创新文化越低时,则越需要采用变革领导力来应对互联网情境。本文将上述形成过程称为变革领导力的文化适应机制。研究四:变革领导力的效能机制。首先,企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两不着”的变革困境:一方面,延伸的互联网业务不能加强原先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原有业务因转型急切而失去原先的优势。两者共同的结果都是导致整个组织变革失败。基于这一实践问题,研究四设计了一个整合的多层模型来探索该情境化的变革领导力对互联网转型的效能机制。其中,子研究一从组织二元协同的视角探索了变革领导力对组织转型绩效的影响,并通过大规模的问卷分析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第一,变革领导力及其四个维度对组织绩效的确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变革协同性是变革领导力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中介因素。通过这一部分的研究,我们从理论上证实了变革领导力能够增强变革协同性,进而提升组织的转型绩效,是企业成功转型的重要变量。此外,组织层面的变革绩效最终要落实到实施具体变革任务的员工。因此,企业领导者的行为不仅要聚焦组织层面的关键任务,还需要适应互联网情境下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新型关系。因此,子研究二建立了一个跨层模型来探究变革领导力对员工绩效的影响过程,并通过大规模的问卷分析得出叁个重要结论:第一,变革领导力对个体绩效的确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变革协同性是变革领导力影响个体绩效的重要组织中介因素;第叁,个体主动性是变革领导力影响个体变革绩效的重要个体中介因素。本文将上述作用过程称为变革领导力的多层效能机制。本文主要有叁个方面的理论贡献:第一,基于中国重大管理实践,丰富了变革领导力的情境化研究。第二,基于互联网转型情境,构建了由环境动态性、运营互联性和任务协作性构成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上述特定情境对变革领导力的影响作用和边界条件,揭示了其产生的文化适应过程。第叁,整合多学科视角,探索了变革领导力对组织和个体绩效的影响过程,探索了其作用的多层效能机制。总的来说,本文是一项嵌入到具体情境的问题驱动型研究,丰富了变革领导力的情境化研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互联网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秦开大[4]2001年在《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的云南省茶电子产业链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供应链管理概念、企业电子供应链管理模型和电子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技术为基点,提出产业链供应管理的概念和电子产业链供应管理的两种解决方案,重点分析了集中式的电子产业链信息架构并引入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提出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的电子产业链管理模型,并结合云南省茶产业的特点,给出了基于产业链管理的云南省茶产业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最后在一定的信息平台上进行分析和设计。

董继扬[5]2007年在《基于Web的木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海林,北方生态明珠城,是全国重要的林木生产加工基地,信息革命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在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对“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物流行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就物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物流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取得了显着成就,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高速发展的产业之一。也因此,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物流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但由于目前物流行业监管与交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物流市场的秩序依然比较混乱。再就是随着我国家加入WTO以后,物流市场逐步国际化,对国内的物流市场和物流相关行业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和压力。因此,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实现物流市场监管与交易管理的信息化及科学性,加强“入世”后我国物流市场监管与交易管理的信息化及科学性,加强“入世”后我国物流市场和物流相关行业的竞争力,黑龙江省科技厅建立了黑龙江省海林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这一发展物流信息产业的课题进行研究。本论文的研究也证是来源于此课题。基于Web的木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包含订单处理、备货、储存、流通加工、拣货、配货、送货、退货等八个子系统,本论文采用原型法与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开发研究。在系统整体架设上,以结构化开发方法为指导加以控制和把握,对系统的整体进行了规划。接着,通过对现行物流市场管理的模式与内容、业务操作的流程进行分析,得出其原型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的需求及功能要求,对原型系统作出了改进,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流程,并对其进行了数据流分析。然后,论文采用基于Web模式的体系结构对系统的总体结构作出设计,采用叁层B/S计算模式对系统进行了网络架构,并对系统的代码、数据库、输入输出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论文给出了这个系统网络平台搭建的技术要求,对系统软、硬件体系结构作出了说明和要求,并将系统主要功能的界面做出了展示。

韩旭[6]2017年在《“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技术扩散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基础,运用描述性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有:第一,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信息技术使用评价及改进建议。第二,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的参与主体、组织模式,构建以农业产业组织为核心的"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分析框架。运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方法,比较了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自主选择模式在支持农业信息技术扩散方面的适用性。第叁,比较分析了不同组织模式下的"互联网+"农业运行运行效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互联网+"农业运行效果评价模型,并以政府主导模式下的调研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检验。第四,构建"互联网+"农业运行机制分析框架,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驱动力、机制的构成、功能、目标等。运用二元选择模型方法、演化博弈逻辑分析方法、分析了"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两种机制下,影响生产者采纳信息技术的因素。本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尽管当前我国政府对发展"互联网+"农业高度重视,出台多项支持"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政策,但现实中却存在技术覆盖范围不足、信息支持生产的力度不够、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相关政策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等问题。第二,叁种主要的"互联网+"农业的组织模式在支持技术扩散方面存在"适用性差异"。政府主导模式适用于推广关键农业生产信息技术;企业主导模式中推广的信息技术能够显着提升产业组织的经营收入;自主选择模式适用于推广应用范围广的信息技术,"经营时间"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数量"的增加能够促使农业产业组织自主选择农业信息技术。第叁,政府主导模式的"互联网+"农业运行评价结果优于其他两种模式。"互联网+"农业运行效果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数据为例进行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当前销售、物流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效益大于生产环节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效益。第四,在"互联网+"农业运行机制研究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促进农户采纳生产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因素为农户接触到的"介绍农业信息技术的信息来源的数量";促进农户采纳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首要因素是农户"对电子商务环境中农产品售价较高的认知预期"。本文的特色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以"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为研究对象,研究视角有创新。第二、在实际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运用计量模型方法分析了当前叁种主要组织模式的特点、差异及其在支持技术扩散中的适用性;提出了"互联网+"农业运行机制分析框架",运用计量模型和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两种机制下影响生产者采纳信息技术的因素,相关结论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参考价值。第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互联网+"农业运行效果分析模型,模型可以解释"发展环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技术效率"、"经营绩效"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政府主导模式的数据为例做模型检验,分析了当前农业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方向,相关结论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杜文宏[7]2011年在《基于知识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理论与方法》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之一。本文指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中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一种管理理念作指导,提出了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引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思路,以在实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业务的同时又实现对物流知识的积累、利用和创新。在研究中,紧紧围绕“基于知识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这一主题,以系统建设思想为指导,以现代物流理论、信息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场理论等为基础;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分析、设计、运营等进行深入地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研究和应用现状,系统研究知识管理内涵、要素等理论,分析知识管理模型及其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开发方法。基于知识管理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进行系统用户需求、知识需求特征、用户知识挖掘流程分析等,提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知识场概念,分析其特征、分类,并建立了用户知识交流场以及用户知识转化场、知识场互补及博弈模型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物流信息平台开发框架、系统、过程模型。同时,针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开发过程及特点,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学习型组织及开发组织方案。由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论文分析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开发及运营风险,并构建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模型、知识共享风险控制模型、开发风险控制模型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开发风险控制机制,组成了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完整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调研了南宁及周边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南宁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了南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系统剖析了南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南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目标;设计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南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技术方案,并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南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保障措施。

付晓凤[8]2013年在《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管理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多种运输方式联合是综合运输发展的方向,集装箱多式联运(Multimodal Transport)的特点在于利用集装箱进行新式的运输组织方式,采用海、陆、空等两种以上运输手段,完成区域间的连贯货物运输。综合物流化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如果说物流被誉为企业的“第叁利润源”,安全就应该成为“第四利润源”,安全是多式联运物流系统赖以顺利发展的保障。因为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的环节多,运距长,不测因素多,极易发生各种事故,因而急需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技术及保障体系。本研究结合物流和安全管理理论,针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的因素,建立了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了安全管理机制,提出了安全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相关的安全管理理论,设计开发了基于GPS+GIS的可视化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监控系统,研究设计了预警管理信息技术、应急决策支持技术。在安全管理理论方面,突破传统仅从运输时间、运输成本、运输效益等某一方面考虑的路径选择的局限,建立基于安全、成本、时间整体最优的联运路径选择及方案选择模型,为联运方式及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突破传统的AHP方法建立了基于叁标度法进行优选决策的联运物流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简单实用,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为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管理和奠定理论基础。基于预防和事故减免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预警管理技术,包括预警监控、预警分析、预警管理技术。论文结合多式联运物流安全状况及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应的预警管理结构体系,建立了预警安全评价体系,开发设计了预警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实时监测影响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已设定的预警限值,实现报警功能。联运中的集装箱,应用GPS技术可以对联运中每一个环节进行动态定位。在联运物流中的每一个静止场地,利用射频技术、视频技术,可监控集装箱及货物的状态、位置等信息,整个运输过程中可利用GPS系统进行追踪监控,并结合GIS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全程可视化监控,一旦出现危机状况系统可自动连接应急指挥中心,尽快赶赴事故地点进行事故救援。基于GPS+GIS的全程监控系统操作方便灵活,运行可靠,可扩展性强。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将所有监控数据相匹配,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作为核心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组成包括叁个方面:一是建立应急组织机构,以便及时进行救援指挥、协调;二是信息管理,包括对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和信息管理;叁是为危机管理提供不同程度不同类型,保证物流过程安全的演练培训和准备,建立应急预案及救援评估系统,主要对影响安全因素进行事先预测做出相关措施进行防范,即应急对策库,并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运用协调论和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集装箱多式联运整个物流链安全管理系统及保障机制,以完善管理体系,有效保证物流每个环节的安全。研究能够有效保障集装箱多式联运整个物流链的安全,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的无缝链接,安全、顺畅、高效发展。

李理[9]2009年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叁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叁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叁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宋秋莲[10]2007年在《基于B/S结构的第叁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迅速蔓延,给国内电子商务业务带来了有力政策依据和广泛的发展空间,而且中国电子商务在经历短暂沉寂之后,正在开始全面的复苏乃至第二轮高潮正式启动。基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而物流管理系统则是集现代运输、仓储、配送、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信息管理于一体的网络系统,它实现了商品从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并且实现了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将所需物品以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方式、合适的价格送到指定地点。物流作为“第叁利润源”的战略地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第叁方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典型模式,具有成本低廉、服务质量高等优点。但是国内第叁方物流市场及第叁方物流提供商均不成熟,特别是在应用信息技术这一块相对薄弱,而第叁方物流管理系统的构建对物流的高效与精确运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为专业物流企业设计了一套信息化解决方案,并为中小物流企业搭建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第叁方物流管理系统。本系统由于使用了B/S结构,从而克服了传统的C/S难以维护,系统难以升级等缺点,实现了服务器集中管理以及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在技术方面,主要是用Web服务技术作为物流管理系统建设基础的技术平台,通过ASP建立系统框架模型,用MS SQL Server建立数据库,而ASP对数据库的访问通过微软开发的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来提供连接。由于本系统利用基于INTERNET的WEB平台,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将物流的人工管理完全转变为信息化的管理,以物流业务为主线,实现了对物流操作的全过程的管理及跟踪,使企业与第叁方物流中心按照所签署的协议进行商品的包括配货、包装、仓储、发货、运输等环节,同时提供完善的单据报表,采用严格的权限控制,从而保证了物流操作的严格、有序、高效。本文的研究为国内第叁方物流公司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化、网络化、供应链一体化、信息驱动的第叁方物流提供商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交换新技术开发研究[D]. 张莹.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2].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研究[D]. 高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3]. 互联网创业转型下的变革领导力及其效能机制研究[D]. 吴挺. 浙江大学. 2016

[4]. 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的云南省茶电子产业链管理系统研究[D]. 秦开大. 昆明理工大学. 2001

[5]. 基于Web的木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D]. 董继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6]. “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 韩旭.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7]. 基于知识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 杜文宏.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8]. 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管理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付晓凤. 长安大学. 2013

[9].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

[10]. 基于B/S结构的第叁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宋秋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交换新技术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