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机构论文_马如奇,高翔宇,姜水清,白美,王友渔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构,空间,连杆,金融,货币,商业银行,模型。

空间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马如奇,高翔宇,姜水清,白美,王友渔[1](2019)在《小型空间对接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过程中的捕获对接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叁爪式小型对接机构。该机构由主动捕获机构与被动适配器组成,通过主动捕获机构上圆周均布的3个捕获手抓与3个线性缓冲阻尼单元,实现航天器间的大容差与弱冲击捕获对接,建立了考虑接触、摩擦与碰撞等因素的对接机构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主动捕获机构能够在最大位姿容差指标条件下实现对被动适配器的可靠捕获对接,对接机构中的阻尼缓冲单元能够有效消除对接过程中的碰撞冲击。(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9年06期)

郭建烨,刘明哲,史家顺,王运江[2](2019)在《基于约束机构的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并联机器人结构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工作空间大小和形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求得了工作空间的形状结构。然后针对并联机器人的实际应用需求,确定了有效工作空间的定义及求解方法,并以有效工作空间体积相对最大为目标,基于并联机器人的初始设计尺寸,对约束机构的连杆长度和转动副转角数值范围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有效工作空间的体积是初始有效工作空间体积的1.322倍。研究结果对于并联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6期)

高金忠,靳宗向,冯文博,曾令斌[3](2019)在《高频响空间直线驱动机构方案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弱撞击式对接机构作为控制式对接机构,兼具对接、停靠等多种功能,其特点是采用碰撞力主动柔顺控制技术实现飞行器在轨对接,在降低传统对接机构复杂度的同时,可显着提高对接机构灵活性,适应后续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对于弱撞击对接机构的直线驱动机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期研制样机频响太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弱撞击对接机构中的高频响直线驱动机构为对象,对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方案比对、设计验证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弱撞击对接机构原理样机研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12期)

罗逸姝,向家莹[4](2019)在《多机构预测货币金融政策存更多想象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时值年末,市场对于明年金融市场走势和货币政策关注度持续加大。28日,包括中国银行、瑞银财富管理在内多家机构发布报告对2020年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环境做出预判。综合来看,多机构研判目前货币政策尚存操作空间,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或将加大,货币政策也将运用多种政策(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9-11-29)

金国光,张旭阳,李博[5](2019)在《基于对偶四元数法的空间四连杆引纬机构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分析机构参数对运动学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对偶四元数法建立空间四连杆的运动学模型,根据运动学结果推导空间连杆输出摆角幅度和机构夹角θ之间的关系,并用几何法对其进行验证;根据运动学模型只含2个机构参数的特点,结合工艺要求,用Matlab绘制叁维图,研究机构参数对引纬机构整体运动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连杆输出摆角幅度是机构夹角θ的2倍;夹角θ和引纬机构的剑头行程为线性关系;改变机构夹角θ和β使整体加速度减小的同时会使交接纬纱处加速度增大,且β=80°时的加速度变化比β=100°时大了近28.57%。(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美[6](2019)在《机构人士:国债期货有巨大市场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19日,由国泰君安期货主办的国债期货机构投资者交流峰会在京举行。银行、保险、券商、公募、私募、期货等机构代表约300人参加会议。多位与会嘉宾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为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转移化解利率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本文来源于《期货日报》期刊2019-11-21)

王斌,赵香芹[7](2019)在《中小城市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机构布局优化:空间、产业及功能——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中小城市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机构布局模式简单、空间无序与领域扎堆等问题,应用案例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从空间辐射、产业匹配与功能耦合等视角,研究了中小城市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机构布局优化问题。研究发现,研发机构布局密度应与经济承载力相匹配,布局领域应与产业分布相匹配,布局功能应与创新价值链相匹配。结果表明:中小城市研发机构布局,应依据产业体量、财政能力、产业领域及价值功能,按照空间辐射半径合理布局,避免同类研发机构密度过高,充分利用有限研发资源,据此形成区域研发价值链。研究成果可为提升中小城市战略新兴产业研发资源区域规划与配置能力提供启示。(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赵海波,赵伟国,董吉洪,杨维帆,刘奉昌[8](2019)在《大型空间望远镜次镜调整机构精度分析与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大口径离轴叁反空间望远镜在轨成像质量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6-PSS并联机构的次镜调整机构,并针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与实测。首先,分析了次镜调整机构的组成和光学系统对它的精度需求。随后,以逆运动学分析为基础建立了次镜调整机构的误差模型,并对结构参数、动平台位置、动平台姿态对整机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实际空间包络及重量等约束确定结构参数,并采用Monte Carlo模型分析了该结构参数下的次镜调整机构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最后,搭建了精度测试系统,对次镜六维调整机构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显示,次镜六维调整机构的位移分辨率优于0.1μm,角度分辨率优于0.5″,双向重复定位精度达到亚微米/亚角秒量级(±0.4μm/±0.3″),其绝对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微米/角秒量级,满足大型空间望远镜在轨成像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袁佩瑶,林松,王瀚超[9](2019)在《基于几何法的空间连杆机构叁位置函数综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一种能够实现输入为转动、输出为平面运动的空间连杆机构的叁位置函数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平面投影系统和运动反转法的几何法。该方法利用二平面投影系统将空间机构综合问题转化至平面中进行求解,利用运动反转法将函数综合问题转化为"线导引"模型的求解问题。最终的求解结果验证了该法的正确性及普适性。由于输出机构不局限于平面四杆机构,因而该综合思路也可拓展应用至其他类型的平面连杆机构中,形成不同的转动-平面运动转换机构,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2019年11期)

殷爱平,王浩淼,赵明宣,崔琦峰,杨金平[10](2019)在《空间伺服机构装配过程中轴承预紧力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预紧力将产品化轴承适应性地应用于不同类型载荷伺服机构,对降低产品研发成本、提高产品继承性有着极大助益。本文根据启动摩擦力矩和预紧力的关系,识别出轴端压紧力和过盈摩擦力是轴承装配过程预紧力控制的两项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具体数学关系。将轴承过盈配合简化为组合厚壁圆筒模型,得到了过盈摩擦力计算方程。进一步地,依据虎克定律和杨氏模量定义,推导了轴承压装过程中轴端压紧力与轴承预紧力的数学关系,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伺服机构装配过程轴承预紧力控制方法。最后,依托某工程型号伺服机构,进行了预紧力控制和轴承寿命实验研究。预紧力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所述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轴承预紧力的控制,间隙配合、过盈配合理论与实验误差分别为2.6%,20.3%;轴承寿命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所述方法装配后的轴承寿命末期回转倾角误差为3.04″,摩擦力矩为25.8mN·m,满足该工程型号空间伺服机构的使用需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空间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介绍并联机器人结构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工作空间大小和形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求得了工作空间的形状结构。然后针对并联机器人的实际应用需求,确定了有效工作空间的定义及求解方法,并以有效工作空间体积相对最大为目标,基于并联机器人的初始设计尺寸,对约束机构的连杆长度和转动副转角数值范围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有效工作空间的体积是初始有效工作空间体积的1.322倍。研究结果对于并联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马如奇,高翔宇,姜水清,白美,王友渔.小型空间对接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J].载人航天.2019

[2].郭建烨,刘明哲,史家顺,王运江.基于约束机构的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及优化[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3].高金忠,靳宗向,冯文博,曾令斌.高频响空间直线驱动机构方案设计与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4].罗逸姝,向家莹.多机构预测货币金融政策存更多想象空间[N].经济参考报.2019

[5].金国光,张旭阳,李博.基于对偶四元数法的空间四连杆引纬机构运动学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

[6].杨美.机构人士:国债期货有巨大市场空间[N].期货日报.2019

[7].王斌,赵香芹.中小城市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机构布局优化:空间、产业及功能——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

[8].赵海波,赵伟国,董吉洪,杨维帆,刘奉昌.大型空间望远镜次镜调整机构精度分析与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9

[9].袁佩瑶,林松,王瀚超.基于几何法的空间连杆机构叁位置函数综合[J].机械.2019

[10].殷爱平,王浩淼,赵明宣,崔琦峰,杨金平.空间伺服机构装配过程中轴承预紧力的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锻造操作机偏转机构示意图构态变化机构工作空间3.4.2指形操作...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系统MACARM在固定姿态(==0)下钳头可达工作空间以...时平台2位置空间时平台3位置空间

标签:;  ;  ;  ;  ;  ;  ;  

空间机构论文_马如奇,高翔宇,姜水清,白美,王友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