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磷脂探针的合成、表征和光化学性质研究

光敏磷脂探针的合成、表征和光化学性质研究

彭庆[1]2004年在《光敏磷脂探针的合成、表征和光化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膜(biomembranes)是由具有双层结构的类脂分子和镶嵌在其中的膜蛋白所共同构成的。类脂分子以磷脂中的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s,GPLs)为主要成分。它在与细胞膜有关的各种生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还承担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信号传递、病毒感染、营养作用以及治疗作用等。膜蛋白是细胞膜的另一种主要组成成分。它与脂双层膜一同参与并调控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如信号传递、能量转化、离子运输以及分子过膜运动等。此外,膜蛋白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靶标分子。因此研究膜蛋白的拓扑结构以及膜蛋白和膜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protein-lipid interactions),对于我们了解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又至关重要。 由于膜蛋白的X射线晶体衍射数据和高分辨核磁(high-resolution NMR)数据难以得到,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用其它相关方法来研究膜蛋白的拓扑结构以及膜蛋白和膜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利用光敏磷脂探针对膜蛋白进行光亲合标记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膜蛋白的方法。 芳基迭氮化合物因其易于制备、黑暗中稳定、光照下产生高活性反应中间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光亲合标记研究中。与普通的芳基迭氮基团相比,全氟取代的芳基迭氮基团具有更高的光标记效率;而香豆素(coumarine)的迭氮衍生物则同时具有荧光标记能力和光亲合标记能力,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目前,尽管已经有一些磷脂光敏探针用于膜蛋白研究的报道,但是还没有使用以上两种芳基迭氮基团作为光敏基团的报道,在磷脂的极性头基上引入光敏基团的报道也极少见。 本论文工作中,我们成功地分别在天然磷脂的结构中引入了全氟取代的芳基迭氮基团和迭氮取代的香豆素(coumarine)基团作为光敏基团,合成了8个光敏基团位于磷脂极性头基的光敏磷脂探针和一个光敏基团位于磷脂非极性尾端的光敏磷脂探针。并通过~1H NMR、~(13)C NMR、IR、UV和MS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对于所得到的9个光敏磷脂探针,我们都进行了光化学性质的检测。这9个光敏磷脂探针无一例外的表现出非常良好的光化学活性。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

黄飞[2]2004年在《Miltefosine的类似物及光敏探针的合成和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iltefosine(HePC,十六烷基磷酸胆碱)是烷基溶血磷脂类似物的一种,是人工合成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皮肤癌、乳癌等,并被制成口服药剂。近年来,miltefosine治疗利什曼病的良好疗效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视。在印度它已经被注册用于口服治疗内脏利什曼病,治愈率达97%。 Miltefosine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成功,但是,它的胃肠毒性和溶血副作用却限制了它的运用。因此,发展出更新、更安全的药物显得相当重要。基于这一点,我们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miltefosine的类似物,以希望得到新一代的抗癌药物。 长链醇作为烷基磷酸胆碱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miltefosine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合成长链羧酸类似物的基础上,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含醚键的长链醇。进而,我们合成了12—丙氧基十二烷基磷酸胆碱和12—乙氧基十二烷基磷酸胆碱,在结构上模拟了十六烷基磷酸胆碱。由于醚键的引入,增强了miltefosine长链端的亲水性,使得它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而降低miltefosine发挥药效所需的最小浓度,有可能减小其毒副作用。 Miltefosine类似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相关性的研究显示,磷脂结构并不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大胆地舍弃了磷酸基团,代之以结构更稳定的碳酸基团,合成出一系列烷基碳酸酯胆碱。我们认为这些烷基碳酸酯胆碱类似物不会被一些生物体内的磷脂代谢酶水解,且更容易在细胞膜上富集。 尽管Miltefosine临床治疗肿瘤和利什曼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已经提出的抗癌机理包括:调节细胞膜的透过性和细胞膜磷脂的组分;调节磷脂的代谢;改变生殖信号的传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等。因此,得到其确切的作用靶标是澄清其机理的出发点。 光亲合标记是研究药物和靶标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目前已被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广泛用于研究生物体系的空间邻近组分,它为分子空间邻近结构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我们设计和合成了miltefosine的光标记类似物,希望通过光亲合

张俊峰[3]2004年在《含有吡啶、联吡啶侧基的有机磷腈多齿配体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光谱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带有芳香环侧基的磷腈化合物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它们在生物化学领域表现出好的应用前景,也可以作为二阶非线形光功能材料使用,同时,还可以用做液晶或光敏材料。在所有这些应用中,磷腈化合物的性能主要决定于与其相连接的侧基的性质。由于吡啶,联吡啶金属配合物在太阳能转换、发光传感、电致发光和光化学分子器件中的潜在应用前景,对其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研究仍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金属配合物中的组成部分,吡啶、联吡啶配体对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其结构的灵活性、易于组装等特点,吡啶配体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也同样引人注目。本论文主要从带有吡啶、联吡啶侧基的磷腈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和应用研究出发,进行了以下研究: 1.设计合成了四种新型的带有吡啶和联吡啶侧基的环磷腈化合物L1-L4,通过IR,~1HNMR,~(31)PNMR,TOF MS,元素分析确定了新配体的结构,通过UV-Vis谱、荧光光谱进行了确认。结果表明,新化合物的结构与我们所设想的一致。 2.对于这四种新化合物的光谱性质研究发现其自身就有很强的固态荧光发射,并且量子产率较高。在室温下,化合物L3和L4的固体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514nm和528nm,远高于其激发波长340nm。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环磷腈化合物在文献中有报道。 3.[N_3P_3Cl_6]化合物在200nm-800nm是光透明的,并没有吸收,环磷腈化合物L1-L4的吸收峰形和峰位主要是由于与环磷腈骨架连接的侧基的吸收引起的。新化合物的光谱性质决定于与其相连的侧基性质。 4.新化合物的吸收和荧光光谱随着PH值、加入不同的金属离子,尤其是锌离子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因于环磷腈骨架与质子化的(配合物的)联吡啶之间基态和激发态的分子间电子转移,主要是由于形成了质子化的联吡啶或联吡啶配合物。实验还发现,Zn~(2+)的加入使化合物的发射光谱红移,发射强度下降并在长波段出现新的发射带,因此可通过双波长检测来实现对Zn~(2+)的高效识别,克服单波长检测体系易受环境等外因干扰的缺陷。其它金属离子如Fe~(2+)、Cu~(2+)、Cu~+、Ni~(2+)、Cdz~(2+)和pb~(2+)只能猝灭化合物的荧光,但无新发射带形成,而Ca~(2+)、Mg~(2+)和Hg~(2+)则对配体的吸收和发光没有影响。化合物对Zn~(2+)强的结合能力和特殊的选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择性使其有望成为Znz+的荧光探针。

张瑞锐[4]2013年在《多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组装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多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组装以及生物医药应用是化学、材料和生物医学等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各种性质的结构单元在纳米尺度下的有效组装是实现分析、诊疗一体化,可控或可视药物输送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以荧光染料掺杂二氧化硅、上转换纳米材料、金纳米颗粒以及共轭聚合物、光敏剂、药物分子等为结构单元,设计组装一系列多种荧光多功能纳米材料和可控药物释放系统,具体如下:1、构建了一种多孔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硅内核的方法,所获得的纳米颗粒尺寸可控,分散性好;此外,还利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携带光敏剂掺杂在多孔二氧化硅壳层,组装后的纳米光敏剂能够提高单线态氧产率,为纳米组装提供新途径。2、设计了一种具有成像和治疗功能的荧光核壳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内核为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掺杂的二氧化硅,壳层为血卟啉共价键连接的多孔二氧化硅。多孔二氧化硅层起到微反应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效率。FITC包覆在二氧化硅内核中,有效地防止了光漂白,细胞成像研究进一步证明其荧光标记功能。3、构建了一种基于阳离子水溶性聚芴和二氧化硅的静电自组装体系,以实现二氧化硅中掺杂光敏剂的荧光增强。水溶性阳离子聚芴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以带负电的二氧化硅作为媒介,能够和掺杂在二氧化硅壳层的卟啉类光敏剂发生有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使光敏剂的荧光效率提高3~4倍。4、以多孔荧光核壳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载体,通过缩醛键连接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构建具有荧光标记功能的pH刺激响应药物释放载体。荧光核壳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内核为联吡啶钌(RuBpy)掺杂二氧化硅,多孔外壳中装载药物模型分子以验证pH刺激-响应的药物释放过程。细胞的荧光成像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多功能药物载体的荧光标记功能和药物载体的作用。5、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环糊精修饰纳米金与多孔二氧化硅的组装体,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与修饰在多孔硅上的喹啉/金刚烷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并起到阀门的作用,其中,喹啉/金刚烷与多孔硅通过光活性邻硝基苄酯连接在多孔硅上。这种组装体可以实现叁种药物的装载,以及两种药物的可控释放,该药物载体的释放情况通过细胞成像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6、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形貌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并探讨了配体以及合成方法对NaYF_4:Yb,Er的绿光/红光比的影响,利用合成方法中有机配体与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构建了上转换纳米颗粒和金的复合纳米结构,该纳米结构在药物载体方面有应用潜力。

程建军[5]2017年在《多功能磁性Fe_3O_4复合荧光光敏剂的制备及其PDT抗癌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种微创性小、无痛治疗、可重复的理疗方式,近年来已成为肿瘤疾病治疗首选方式。焦脱镁叶绿酸(Pyropheophorbide-a,PPa或者Pa),作为天然叶绿素-a的降解产物,在光动力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本论文中,以PPa为原料,一方面通过在PPa的C-13~1位上修饰邻叁氟甲基苯腙,扩展分子π-π共轭体系,获得波长为681nm的长波长新型光敏剂分子13~1邻叁氟甲基苯腙焦脱镁叶绿酸(PHPa),长波长更适用于深处肿瘤的治疗,它不仅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4.55×10~4 L mol~(-1)cm~(-1)),同时在DMF中较高的单线态氧产率(Ф_△=40.5%)。另一方面,为克服光敏剂本身在生理环境下的自聚缺陷,以表面氨基功能化的磁性Fe_3O_4@SiO_2@APTES为内核,通过戊二酰基桥连光敏剂PPa至磁性粒子表面获得多功能的磁性荧光光敏剂Fe_3O_4@SiO_2@APTES@Glutaryl-PPa(MFNPs),所制备的MFNPs在水和醇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优良的超顺磁性、以及光致激发特性。再者,在磁性PPa的基础上,基于Fe_3O_4@SiO_2优良的水分散性和磁靶向性、天然聚合物壳聚糖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易降解能力、光敏剂PPa的光动力活性和荧光特性制备了新型磁性多功能的壳聚糖介导的磁性光敏剂复合物Fe_3O_4@SiO_2@CS@PPA(MFCSPPA),进一步来提高光敏剂PPa的可实用性。我们不仅研究了PHPa、MFNPs、MFCSPPA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同时以宫颈癌He La细胞为细胞株,探讨了叁种光敏剂的体外PDT光活性。首先,以DPAI为细胞核染料,以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吞噬状况,叁种光敏剂均能成功进入细胞,并在细胞核周围呈现明亮的细胞质荧光;其次,以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荧光双染观察PDT处理后细胞核形态学上变化,实验表明叁者都能诱导细胞坏死和凋亡型细胞死亡;再者,分别以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淬灭剂、迭氮化钠(SA)和甘露醇(DM)来证实光反应机理的产生,结果表明叁者均能引发Type Ⅰ和Type Ⅱ光反应的发生,且两种光反应类型均能同时发生,相应的作用强度取决于光敏剂的类型。

佚名[6]2004年在《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文中研究指明10-I-001 四种电化学分析仪器的研制汪尔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目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ekwang@ciac.jl.cn 本报告介绍我们实验室以原有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适应市场需要,研发的生化需氧量(BOD)快速监测仪、溶氧(DO)在线检测仪、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CE/ECL)、USB插头式超微型电化学研究系统(uECS)等四种电化学分析仪器。BOD、DO仪采用纳米、自组装等技术制作电化学探头,可实现对水体中的BOD、DO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所得结果与使用传统的方法相一致,而所需时问报短,可以实时、在线监测;CE/ECL仪系结合了毛细管电泳的高分离能力和电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的特点开发出的整体仪器:uECS突破了原有电化学分析仪器的概念,结合了先进的USB2.0技术,整个系统体积小巧(如U盘),通过计算机的USB接口提供电源并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具有一般研究型电化学仪的各项功能,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叶成[7]2006年在《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文中指出一、引言(一)化学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在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科学的发展时指出,"这将是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那么究竟"化学还有什么用呢?"。诚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述,"正是因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

肇启东[8]2008年在《利用Kelvin探针技术研究功能材料的光电行为》文中研究表明光生电荷行为的研究是与太阳能转换、发光材料、光催化、纳米/分子光电子器件、光敏传感器等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是表面和界面科学的前沿课题.利用Kelvin探针技术研究功能材料的光电行为,在国际上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利用Kelvin探针技术进行了无机功能材料:n型半导体材料ZnO的纳米棒阵列薄膜、p型半导体材料NiO,有机功能材料卟啉,以及卟啉/ZnO纳米棒阵列、NiO/ZnO复合材料等体系中光生电荷行为的研究,比较了Kelvin探针与锁相放大器系统在光伏测量上的特点.并从实验上探索了使用Kelvin探针进行纳米结构功能材料表面功函的测量.

刘剑波[9]2011年在《量子点的制备、成像及其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量子点(QDs)由于其独特的尺寸依赖的光物理性质,作为一种优异的荧光纳米材料,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青睐。随着量子点制备工艺、表面修饰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功能应用研究的不断拓展,基于量子点的纳米表征技术在化学生物分析等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瞄准这一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对当前迅速发展的量子点进行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量子点纳米颗粒作为出发点,以荧光技术作为主要分析手段,结合材料制备技术、光学成像技术、纳米分析技术等,将量子点的制备、分析检测应用以及高灵敏光学成像作为研究主线,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发展了以油胺-硒化氢复合物为前体的脂溶性量子点制备方法。首先利用硒的还原作用和硫酸的酸化反应,并结合油胺对于硒化氢的吸收富集作用,制备了油胺-硒化氢复合物。然后,以这种复合物作为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步骤,制备了脂溶性CdSe量子点。所制备的量子点为立方晶型,荧光光谱跨越较宽,从480 nm到610 nm连续可调;荧光半峰宽较窄,均在25 nm至40 nm之间;最高量子产率达到23%,光稳定性较强。在此基础之上,还进行了量子点的壳层包被,制备了CdSe/ZnS量子点。本部分工作发展了一种无须使用叁烷基膦,相对价廉和环保的脂溶性量子点制备方法,为进一步的表面修饰、功能组装以及分析检测应用奠定了基础。二、基于氟硼酸根离子对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化学刻蚀作用,发展了一种简单、温和的量子点尺寸调控方法。在NaBF4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水溶性CdTe量子点尺寸逐渐减小,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波长发生连续蓝移。量子点被刻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氟硼酸根离子对Cd(II)的解离以及表面氧化作用。这种量子点的刻蚀在中性水溶液中进行,条件温和,便于控制,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量子点。该方法为量子点的尺寸、光谱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其它含镉化合物的刻蚀研究以及纳米器件的加工制作等领域。叁、结合物理包埋和共价交联的方法,发展了一种量子点琼脂糖凝胶微球(AHM)的包被技术。首先,巯基乙胺修饰的量子点利用表面氨基与琼脂糖羟基的氢键相互作用,基于物理作用扩散进入琼脂糖微球中,得到量子点琼脂糖微球复合物(QDAHM),平均每个微球包被的量子点数目高达6.0×107。然后引入聚乙烯亚胺(PEI)和乙二醛,与量子点表面氨基反应形成共价网络结构,得到PEI包被的QDAHM(QDAHM/PEI)。采用该方法得到的QDAHM/PEI不仅具有较高的颗粒包被量和共价稳定性,并且pH稳定性得到提高,成功构建了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复合物。该量子点复合物有望应用于多目标筛选以及阵列检测等领域。四、基于氟离子对量子点的分散效应,发展了一种降低量子点团聚和非特异性吸附作用的简单方法。氟离子加入巯基乙胺表面修饰的CdTe量子点溶液中,显着提高了量子点的胶体稳定性,降低了颗粒之间的团聚,这主要因为氟离子与氨基形成氢键,屏蔽了颗粒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并且发现,低浓度氟离子的存在,可以降低量子点对于玻片和细胞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并显着提高量子点的表面交联效率。该工作提供了一种简单便利的提高量子点稳定性的离子介导法,为量子点的分析检测和细胞成像提供了保障。五、基于量子点的可逆团聚机制,发展了一种氟离子的纳米荧光开关探针。巯基乙胺-CdTe量子点基于颗粒之间的NHN氢键作用发生团聚,荧光自淬灭;氟离子加入,形成更强的NHF氢键,诱导量子点的分散,荧光得到恢复。基于荧光的恢复作用构建了量子点的荧光开关探针,应用于水相体系氟离子的检测,检测下限可达到5.0μM,且特异性好、响应速度快。本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简单便利的水相溶液中氟离子的检测方法,也为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构建模式。六、基于自行搭建的单颗粒荧光成像平台,开展了不同功能化磷脂修饰的量子点性能差异的研究。首先采用磷脂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DSPE)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分别修饰脂溶性CdSe/ZnS量子点,将其转换为水溶性。然后采用单颗粒成像技术,比如荧光涨落光谱、单颗粒荧光强度分析、单颗粒示踪分析等,对于两种磷脂化的量子点进行了实时、动态的光物理性质的研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SPE-QDs分散性较差,单颗粒荧光较强,扩散系数较小,体现为多个量子点包被形式;PEG2000-DSPE-QDs则单分散性较好,扩散系数较大,体现为单个量子点包被形式。二者性能差异主要因为是磷脂分子末端聚乙二醇分子修饰的差异造成的。本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实时、动态的单颗粒成像研究方法,并且发展了不同结构性能的磷脂化量子点。七、基于量子点单颗粒荧光成像和荧光共定位方法,实现了蛋白质的高灵敏检测。以凝血酶为模型,基于其两个核酸适体的识别作用构建了叁明治检测体系,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在单分子水平上基于荧光共定位方法实现了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检测下限为0.8 pM。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量子点“一元激发、多元发射”的发光特性,避免了样品分离纯化等过程,为蛋白质的高灵敏分析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卢静[10]2014年在《基于喹啉、邻菲罗啉类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在基因调控、蛋白质-DNA相互作用、DNA结构探针,以及癌症治疗方面,化学核酸酶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设计和研究化学核酸酶已成为21世纪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论文围绕这一主题,选用喹啉类和邻菲罗啉类配体为主要构筑元件,选用β-二酮为辅助配体,设计并得到了2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过渡和稀土金属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采用多种光谱手段、黏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探讨了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此外,通过配合物抗肿瘤细胞活性的初筛,采用MTT法、DAPI荧光染色、细胞周期阻滞实验、AnnexinV/PI双染实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和caspase-3酶活性检测实验等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对配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金属基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取代的8-氨基喹啉为配体合成了7个未见报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解析了其晶体结构。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插入作用模式,探讨了配合物引起BSA荧光淬灭的静态机理;研究了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切割机理实验表明,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可能是反应过程中的活性氧物种。通过MTT实验发现,配合物对部分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水溶性铜配合物4和5对MCF-7、HeLa和A549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顺铂。进一步通过细胞周期实验研究发现铜配合物阻滞HeLa细胞增殖于S期。2、以邻菲罗啉类的Nip、Aip为主配体,辅以β-二酮配体,得到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解析了配体Aip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探究了配合物与DNA以中等强度的插入方式发生作用,以静态淬灭方式引起BSA荧光淬灭。研究了部分配合物在光照条件下的化学核酸酶活性,切割机理实验表明,引起DNA断裂的可能的活性氧物种是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通过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实验发现,大部分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锌配合物(11)对于MCF-7细胞的IC50=7.935±0.409μM,铜配合物(20)对于7404细胞的IC50=3.305±0.538μM,数值与顺铂相当。此外,通过DAPI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和caspase-3酶活性检测实验进一步研究了锌配合物(11)和铜配合物(20)抗肿瘤活性机理和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者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阻滞肿瘤细胞增殖于G1期,后者阻滞肿瘤细胞增值于G2/M期,且二者细胞凋亡与线粒体-caspase-3通路存在一定联系。3、以Nip为主配体,二苯甲酰甲烷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7个稀土金属配合物,并解析了其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通过插入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以静态淬灭方式引起BSA荧光淬灭。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研究了光照条件下稀土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切割机理实验研究表明,引起DNA断裂的活性氧物种可能是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通过MTT实验发现,稀土配合物对部分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26抗肿瘤活性机理和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26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阻滞7404肿瘤细胞增殖于G2/M期,且细胞凋亡与线粒体-caspase-3通路存在一定联系。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取代的喹啉类和邻菲罗啉类配体为主要构筑元件的部分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稀土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计算了一些量化参数。为设计合成化学核酸酶模型配合物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光敏磷脂探针的合成、表征和光化学性质研究[D]. 彭庆. 武汉大学. 2004

[2]. Miltefosine的类似物及光敏探针的合成和表征[D]. 黄飞. 武汉大学. 2004

[3]. 含有吡啶、联吡啶侧基的有机磷腈多齿配体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光谱性质研究[D]. 张俊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04

[4]. 多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组装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D]. 张瑞锐.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 多功能磁性Fe_3O_4复合荧光光敏剂的制备及其PDT抗癌活性的研究[D]. 程建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6]. 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C]. 佚名.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4

[7]. 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C].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6). 2006

[8]. 利用Kelvin探针技术研究功能材料的光电行为[D]. 肇启东. 吉林大学. 2008

[9]. 量子点的制备、成像及其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刘剑波. 湖南大学. 2011

[10]. 基于喹啉、邻菲罗啉类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 卢静. 南开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  ;  

光敏磷脂探针的合成、表征和光化学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