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柄论文_韩书葵,张鹤,郭颖,周远,赵子开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曲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柄,机构,运动学,轮椅,参数,爬楼梯,摇杆。

双曲柄论文文献综述

韩书葵,张鹤,郭颖,周远,赵子开[1](2019)在《基于双曲柄机构的箱体捡拾装置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包装机中箱体类包装的拾取、抬升问题,为了方便箱体的抬升、包装及装车,基于双曲柄机构设计了一种箱体捡拾装置。针对箱体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曲柄机构的快速捡拾机械装置,该机构可以实现箱体快速提升,通过构建下层双曲柄机构和上层双曲柄机构的矢量模型,给出了其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保证箱体提升位置的准确性。采用优化后的双曲柄机构,该捡拾装置的横向误差和纵向误差分别降低了51.3%和60.8%。软件仿真试验表明,上、下层托架能够达到的最高位置均为500 mm,并且上、下层托架的速度能够保持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建立双曲柄机构的优化数学模型,并对双曲柄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优化后的双曲柄机构设计箱体捡拾装置。该捡拾装置机构简单、操作容易、精度高、速度快,可以满足市场需要。(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S2期)

李渊,杜秋月[2](2019)在《基于ANSYS柔顺关节双曲柄机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片簧形柔顺关节代替双曲柄机构中的两个非周转副,形成一种新机构——柔顺关节双曲柄机构。基于ANSYS软件建模,beam3单元进行柔性化。在主动曲柄速度输入一定的情况下,给出了从动曲柄的角位移、角速度,分析两个柔顺关节的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分布情况,对柔顺双曲柄机构的理论建模和优化设计以及实验研究等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9年18期)

李爽[3](2019)在《基于双曲柄爬升机构爬楼梯轮椅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轮椅作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下肢伤残者生活中的代步工具,可以辅助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现已取得广泛应用。然而,当前所使用的普通轮椅仅能进行平地行驶,无法满足老年人和下肢伤残者自由上下楼梯的需求,限制了使用者的活动范围。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除了增加各种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研究一种既可平地行走又可爬楼梯的多功能轮椅,从而提高传统轮椅的越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一种既可平地行驶又可完成爬楼动作的基于双曲柄爬升机构的爬楼梯轮椅。首先,在对国内外现有的爬楼梯轮椅装置的特点研究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执行爬楼动作时轮椅的安全稳定性、控制难易程度以及乘坐者的舒适度,对爬楼梯轮椅进行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爬楼梯轮椅的技术要求、机械结构及爬楼过程方案设计。其次,通过对爬升机构的数学模型分析,确定爬升机构的主要结构尺寸,并对爬升机构进行受力分析;为了使轮椅在执行爬楼动作时更稳定,设计座椅调节机构及辅助支撑机构,并运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爬楼梯轮椅的整体结构设计;应用ADAMS软件对轮椅简化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爬楼梯轮椅的爬楼过程以及运动轨迹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双曲柄爬升机构爬楼梯轮椅方案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最后,对爬楼梯轮椅在平地行驶时和爬楼状态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轮椅所需的最大扭矩,设计了驱动系统;分析爬楼轮椅在执行爬楼动作时的稳定性;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爬楼梯轮椅在爬楼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关键部件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占礼,李爽,陈延伟,季春天,鲁冠宏[4](2019)在《双曲柄式爬升机构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现有爬楼梯轮椅爬升机构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双曲柄式爬升机构。对双曲柄式爬升机构进行设计研究,建立了双曲柄式爬升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爬楼过程中运动轨迹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爬升机构结构设计合理,方案可行且运行平稳,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4期)

周启兴[5](2018)在《双曲柄机构的可视化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学方程,通过LabVIEW软件编程,设计了显示双曲柄机构输出构件运动参数和曲线的可视化界面,并实现了参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实时显示。分析了杆长参数对双曲柄机构运动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该设计界面可方便、快速得到双曲柄机构的运动特性曲线,掌握其运动规律。随着杆长参数的增加,从动曲柄角速度、角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小值都递增或递减,机架参数的改变对双曲柄机构运动数值影响最为显着。为双曲柄机构的设计和动力学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8年11期)

李玥晖[6](2018)在《基于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的方法鲜有文献报导,针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发现一种基于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的新方法:先采用几何方法将双曲柄机构与曲柄摇杆机构联系起来,然后根据已有的双曲柄机构的已知条件推导出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然后设计出曲柄摇杆机构,再将其转换为双曲柄机构,从而设计出双曲柄机构。(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刘善民,吴子岳,刘善增[7](2018)在《六连杆双曲柄滑块机构冲压机床的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冲压机床六连杆双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开展了冲压机床六连杆双曲柄滑块机构的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设计。首先,进行了六连杆双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学推导,求得了各结构参数的函数表达式。其次,基于提出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MATLAB软件,进行冲压机床六连杆双曲柄滑块机构的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运动仿真分析和运动特性研究。结论表明,进行六连杆双曲柄滑块机构的优化设计对改善冲压机床的运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8年08期)

范晨阳[8](2018)在《基于双曲柄连杆的变掌机械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商行业的兴起,产生数量巨大的物流快递货品,其内包装货品配货、运输包装、按运输路线分拣、装入周转箱等工作枯燥繁重,人力资源耗费巨大,亟待机械手代替人工。物流快递内包装货品的外形、尺寸、材质等差别很大,对机械手的抓取范围适应性和抓持的可靠性有很高要求,而现有机械手手指指根的变位或转位操作无法同时进行,很难适应内包装货品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柄滑块机构的变掌式机械手,能够通过协同控制改变手掌构型,主动适应不同抓取对象的外形要求,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首先,进行机构原理分析和机械手结构设计。整个机械手属于两个电机驱动的平面并联机构,定位手指、安装板和其他固定件组成静平台,连杆上安装两个动手指并与可调曲柄共同组成动平台。通过协同控制改变手掌姿态,同时调节指根铰链底座的位置及其角度并自锁夹紧物体。此外,还可手动调节曲柄偏心距、手指安装位置和两曲柄的不对称度,进一步扩大抓取范围。机械手可实现叁指向内抓取、叁指平行抓取、两指平行抓取等叁种抓取模式,具有抓取圆柱体、球体、椭球体、棱柱及不对称物体的能力。利用UG软件进行机械手的叁维建模,并将模型导入至ADAMS中对抓取进行动态模拟,分别进行叁种抓取模式下各手指接触力变化分析。随后,建立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利用D-H变换矩阵计算机械手手指在运动过程中的实际位置坐标,使用MATLAB软件将坐标按顺序集合得到了机械手的实际工作空间,分析了工作空间内机械手几种抓取模式下的有效抓取范围情况。分析机械手各可调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进行手指接触力方向计算,并根据得到的结果针对叁种抓取模式分别建立各自控制参数计算方程。然后,进行了变掌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的设计,编写了配套的控制程序。可使用单片机开发板进行简单命令控制,完成双电机的简单控制和机械手的抓取动作,也可使用PC应用界面完成复杂抓取控制,实现了机械手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功能。同时对抓取时手指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得出手指直线运动时控制参数的变化曲线。最后,制作机械手实物,并进行了空载控制实验、实物抓取等实验,验证了机械手运动特性,检验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机械手对多种抓取对象外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功能正常,机械手抓取效果和适应能力能够达到预想要求。(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叶德金,汪小凯,刘艳雄[9](2018)在《双曲柄七杆机构精冲机参数化建模及运动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复数矢量法推导出双曲柄七杆机构精冲机的运动学方程,利用ADAMS提供的参数化功能,将各输入设计参数设置为变量,通过参数化铰点坐标,建立具有运动约束的双曲柄七杆机构精冲机参数化模型,利用ADAMS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一个双曲柄七杆机构精冲机设计专用模块,将上述建模过程自动化,方便用户对模型进行修改。在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仿真分析精冲过程中滑块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结果表明:双曲柄七杆机构精冲机急回特性明显,在工作行程内具有位移平稳、速度和加速度小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提高精冲机的效率和精度。(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温丽琴[10](2018)在《加工高精度双曲柄轴的夹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行星减速机双曲柄轴的加工精度的要求,必须设计制造出一套加工行星减速机用高精度双曲柄轴的夹具,这样能够保证双曲柄轴加工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期刊2018-05-01)

双曲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片簧形柔顺关节代替双曲柄机构中的两个非周转副,形成一种新机构——柔顺关节双曲柄机构。基于ANSYS软件建模,beam3单元进行柔性化。在主动曲柄速度输入一定的情况下,给出了从动曲柄的角位移、角速度,分析两个柔顺关节的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分布情况,对柔顺双曲柄机构的理论建模和优化设计以及实验研究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曲柄论文参考文献

[1].韩书葵,张鹤,郭颖,周远,赵子开.基于双曲柄机构的箱体捡拾装置设计与优化[J].机械设计.2019

[2].李渊,杜秋月.基于ANSYS柔顺关节双曲柄机构仿真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

[3].李爽.基于双曲柄爬升机构爬楼梯轮椅的设计与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4].王占礼,李爽,陈延伟,季春天,鲁冠宏.双曲柄式爬升机构的设计与分析[J].机械传动.2019

[5].周启兴.双曲柄机构的可视化研究与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

[6].李玥晖.基于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

[7].刘善民,吴子岳,刘善增.六连杆双曲柄滑块机构冲压机床的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J].机械传动.2018

[8].范晨阳.基于双曲柄连杆的变掌机械手研究[D].江南大学.2018

[9].叶德金,汪小凯,刘艳雄.双曲柄七杆机构精冲机参数化建模及运动仿真研究[J].锻压技术.2018

[10].温丽琴.加工高精度双曲柄轴的夹具设计[C].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2018

论文知识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步态康复训练机器人双曲柄双摆线行星传动简图双曲柄冲压机刚柔耦合模型双曲柄七杆机构的连杆点P的工作...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线的用3个齿轮联动~...同步带联动双曲柄双环板针摆行星...

标签:;  ;  ;  ;  ;  ;  ;  

双曲柄论文_韩书葵,张鹤,郭颖,周远,赵子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