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控制论文_曹文远,韩民晓,谢文强,李蕊

导读:本文包含了并联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变流器,环流,逆变器,风电,闭环,逆变电源,电平。

并联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远,韩民晓,谢文强,李蕊[1](2019)在《交直流配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变器是交直流电网互联和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重要接口。随着直流配电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的增加,逆变器的并联运行控制成为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供电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交直流配电网中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典型应用场景,接着考虑配电网中逆变器的空间距离跨度大、网络参数无法忽略的特点,建立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模型并推导逆变器间环流的计算公式。对已有较多研究的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尤其是对下垂控制存在的功率耦合、功率均分和电能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指出适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方法及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周成,江宏玲,戴新荣,谢芳[2](2019)在《风电变流器并联控制的环流抑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风电大功率并联变流器环流进行分析,指出了造成并联环流的主要原因是各桥臂占空比z轴分量不相等。推导了变流器并联环流的平均数学模型,给出了两种环流抑制策略,并对这两种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使用Matlab仿真两种控制方案并在搭建的小功率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环流抑制策略的可行性,指出在变流器交流侧滤波电感较小的情况下采用第二种环流抑制策略能有效抑制并联环流,从而得到较好的控制性能和良好的电流波形。(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穆桂萍[3](2019)在《UPS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UPS电压型逆变电源不仅能提高电源系统的性能,还能提升系统的稳定性。源于这一优势,逆变电源并联控制系统在某些领域取代了传统供电系统。基于此,本文将从逆变电源的并联原理入手,结合目前逆变电源并联控制系统运行时的控制策略,展望UPS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9期)

刘扬[4](2019)在《兆瓦级无互连线变流器并联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等级达到数兆瓦,采用变流器无线互连的并联方式,除了二者参数不一致,控制的同步性差异也会带来均流问题。研究一种并联PQ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变流器开关函数模型,PQ控制实现并联均流,预测控制进行补充以达到全局最优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均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吕广红,李麒华[5](2019)在《基于S7-300双部电梯并联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部六层电梯为控制对象,介绍了电梯双联控制算法的创新设计,根据程序设定的控制规则分配每部电梯应响应的信号,实现对电梯信号的并联控制,克服两部电梯控制系统分单、双层控制灵活性不足的缺点,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4期)

徐爱明[6](2019)在《基于UPS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UPS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源系统的容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基于这些优点,近年来对这一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将会在对该电源系统并联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该系统展开分析,对其并联电源的并联控制方法进行介绍,同时还会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阐述。(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13期)

马骏杰,王旭东,金宁治,白亚丽,王光[7](2019)在《基于瞬时环流控制的改进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逆变器并联系统在负载动态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较大问题,提出一种逆变器均流控制方法。单机控制策略上,在传统的带输出电压前馈和有效值电压调节器的双闭环控制基础上,增加负载电流前馈,并从2个角度分析了负载电流前馈控制对提升系统动态性能的优势;并机控制策略上,以瞬态调节控制器为基础,通过对环流的有功和无功分量进行下垂控制来调节有效值环的给定和锁相环的输出角度。最后,建立6台20 kVA逆变器所构成的并机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式可极大降低系统的不均流度,与传统的硬件均流控制相比不易受干扰。同时,这种控制方式又表现出很好的动、稳态特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邱姣姣[8](2019)在《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T型叁电平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辅助电源逆变器是动车组等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大功率、高可靠性、易扩展的冗余列车辅助电源供电系统,目前先进动车组辅助电源逆变器多采用无互联线并联技术。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源于微电网控制,其主要思想是将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引入到逆变器控制中,使得逆变器不仅具有稳态的功率下垂特性,无联络信号线,且模拟了同步发电机的转子惯性,可动态弥补功率差额,减少频率波动程度。因此,本文将VSG技术应用于辅助电源逆变器控制。同时,T型叁电平逆变器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满足辅助电源逆变器对高压大容量变换器的迫切需求,故本文以列车辅助电源供电系统为背景主要对基于VSG的T型叁电平逆变器并联控制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以单台T型叁电平逆变器独立运行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VSG的单台系统控制策略,包含VSG功率外环、电压电流内环以及T型叁电平中点电位平衡控制,进一步分析了核心参数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对系统输出频率响应的影响;其次,以基于VSG的T型叁电平逆变器并联运行为研究对象,建立VSG并联系统特征方程,根据特征根分析了核心参数对并联系统输出有功响应的影响,并限定了核心参数的取值范围;然后,针对VSG并联系统中核心参数为固定值时无法兼顾有功和频率的动态调节性能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核心参数自调节优化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含并联预同步控制的VSG并联系统综合控制方案。为了验证本文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使用PSIM仿真软件建立了两台T型叁电平逆变器并联仿真模型,并搭建了以STM32F407ZG为主控芯片的两台T型叁电平逆变器并联实验平台,实现了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既可抑制VSG并入交流母线过程中的有功振荡,亦可提高频率的支撑能力,减小阻尼系数对有功-频率下垂特性的影响,保证并联稳定后,两台逆变器功率均分。(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何瑞[9](2019)在《基于虚拟阻抗的并网变流器并联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网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并网应用方式,由于其对区域供电和新能源消纳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正在被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作为清洁能源并网接口的并网变流器,通常采用下垂控制来为孤岛运行的微电网提供电压支撑、实现并联变流器之间无通信同步和按容量比例分配负荷、电源的“即插即用”等功能。然而由于微电网的弱电网特性,变流器并网线路较大的阻感比会导致变流器输出功率不能近似解耦,从而影响其下垂控制的精度。另外变流器并网线路阻抗的不确定性还会导致变流器之间分担的无功负荷不按设备容量比例,甚至会在变流器间出现较大无功环流。本课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对传统下垂控制进行了改进。首先建立了变流器的主电路和控制部分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下垂控制以及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器的参数。基于所建立的并网变流器的系统模型,分析出了导致输出功率不能近似解耦、变流器间存在无功环流以及无功负荷不能按容量分配的原因,分别为:变流器线路阻抗阻性成分较大,总阻抗值与设备容量不匹配。针对这些原因,在变流器的控制环路中引入虚拟阻抗,并建立了包含变流器输出阻抗、线路阻抗以及虚拟阻抗的系统阻抗模型。通过合理设计虚拟阻抗完成对变流器的系统阻抗频率特性补偿,使系统阻抗能同时满足功率解耦、抑制无功环流和改善无功分配精度的要求。此外,针对虚拟阻抗会导致的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幅值跌落,又在改进下垂控制中加入电压频率和幅值的调整环节,使变流器的输出电压符合电网要求。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改进下垂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搭建基于TMS320F28335控制器的叁相电压源变流器并联实验平台,对该控制策略完成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本文给出的基于虚拟阻抗的改进下垂控制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朱一昕,汪涛,熊连松[10](2019)在《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并联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桩多采用多电源模块并联结构,但由于模块间的参数差异,环流问题严重。在此以无隔离型AC/DC电源模块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多模块均流控制策略,建立CAN协议稀疏通讯网络,通过电流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模块均流。首先,建立整流器并联模型,分析零序环流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补偿的改进控制策略;然后,分析一致性算法的作用机理,将其应用于多电源模块的均流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平台上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实现电源模块输出均流,并抑制输入侧零序环流。(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并联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风电大功率并联变流器环流进行分析,指出了造成并联环流的主要原因是各桥臂占空比z轴分量不相等。推导了变流器并联环流的平均数学模型,给出了两种环流抑制策略,并对这两种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使用Matlab仿真两种控制方案并在搭建的小功率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环流抑制策略的可行性,指出在变流器交流侧滤波电感较小的情况下采用第二种环流抑制策略能有效抑制并联环流,从而得到较好的控制性能和良好的电流波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并联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曹文远,韩民晓,谢文强,李蕊.交直流配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9

[2].周成,江宏玲,戴新荣,谢芳.风电变流器并联控制的环流抑制策略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穆桂萍.UPS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4].刘扬.兆瓦级无互连线变流器并联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9

[5].吕广红,李麒华.基于S7-300双部电梯并联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6].徐爱明.基于UPS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分析与应用[J].电子测试.2019

[7].马骏杰,王旭东,金宁治,白亚丽,王光.基于瞬时环流控制的改进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8].邱姣姣.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T型叁电平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9].何瑞.基于虚拟阻抗的并网变流器并联控制策略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10].朱一昕,汪涛,熊连松.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并联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分类Fig.1-...集中控制架构应用于飞机维修McDonnellD...常规PID控制系统原理图清华大学的混联机床上海交通大学的6-DOF并联地震模拟器...

标签:;  ;  ;  ;  ;  ;  ;  

并联控制论文_曹文远,韩民晓,谢文强,李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