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性论文_高云天,冉茂宇,池佩富

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水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水,丙烯酰胺,吸水性,树脂,丙烯酸,吸水率,马铃薯。

吸水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天,冉茂宇,池佩富[1](2019)在《应用于屋面蒸发降温的多孔质材料重复吸水性能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改性酚醛材料和醋酸纤维材料的重复吸水性数据,并通过改造原有的浸润吸水装置,实测改性酚醛材料和醋酸纤维材料在单面接触水源状态下的重复浸润的吸水特性曲线.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模型,计算两种材料实际的毛细吸水系数曲线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初次进行浸润后,吸水性能降低比例均在25%左右;改性酚醛材料快速吸水阶段会维持1 min左右,而醋酸纤维材料快速吸水阶段会维持10 s左右;两种材料实际应用于被动蒸发降温技术时仍需增强重复吸水性能.(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黄文富,黄泽强,梁宁,白甲坡,李艳伟[2](2019)在《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otato starch acrylic acid graft copolymer,PSAAGC)的制备工艺及其吸水性能。以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PSAAGC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粗产物进行纯化,并研究了PSAAGC粗产物及纯化产物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以及对染料靛红的清除性能。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0℃、丙烯酸∶淀粉=4.5、引发剂和交联剂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5%和0.25%的工艺条件下,PSAAGC粗产物的吸水率达196.26g·g-1,PSAAGC纯化产物的吸水率达413.69g·g-1,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在实验范围内,PSAAGC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此外PSAAGC对染料靛红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染料靛红浓度的升高,清除效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清除率最高可达91.54%,且纯化产物的性能优于粗产物。实验结果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清除染料靛红的能力,可为马铃薯淀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邓德敏[3](2019)在《降低发泡混凝土吸水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发泡混凝土的吸水性,本文试验研究了硅烷基防水剂、甲基硅防水剂、二氧化硅防水剂和硅丙乳液对低密度发泡混凝土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基类防水剂刷涂表面和掺入制品内均可显着降低发泡混凝土的吸水率;掺入甲基硅酸盐防水剂可降低发泡混凝土块的吸水性,但掺量宜低于1%;刷涂纳米二氧化硅防水剂,虽产生典型的荷叶憎水效应,但制品吸水率降低不明显;硅丙乳液刷涂试块表面及掺入制品内,均不能降低试块的吸水性能。(本文来源于《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11期)

谭德新,周桂权,梁月荣,陈旭健,顾家伟[4](2019)在《GG/AM/AMPS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没有任何保护气的环境下,用瓜尔胶(GG)、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使用水溶液热聚合法合成GG/AM/AMPS高吸水性树脂。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对树脂的性能进行探究,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单体摩尔比为n(AM)∶n(AMPS)=1∶1,pH=8,ω(NMBA)=0.08%,ω(KPS)=0.5%,ω(GG)=3.6%时,合成GG/AM/AMPS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率达2752g/g。(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刘亚红[5](2019)在《接枝共聚法合成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接枝共聚法制备马铃薯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通过单一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马铃薯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合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吸水倍率确定合成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9年08期)

陈广银,李敬宜,丁同刚,王邵婷,王晓英[6](2019)在《几种常见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的吸水性能是影响秸秆生物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不同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能差异,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农村常见的6种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6种秸秆的吸水速率及饱和持水率,并以稻、麦和玉米秸为对象,比较这3种秸秆不同部位的吸水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用6种秸秆中,除大豆秸秆外,其他5种秸秆均在实验启动1 h后含水率快速增加,增幅达60.50%~63.65%,并在15 h后达到饱和,饱和持水率为82%~84%;大豆秸秆在实验启动1 h后含水率增幅仅为36.07%,远低于其他秸秆,并在23 h后达到饱和,饱和持水率为67.5%~67.9%。试验用3种秸秆不同部位的吸水特性均不同,稻、麦秸秆穗的吸水速率均较低,但小麦秸穗的饱和持水率与茎叶相当,水稻秸穗的饱和持水率明显低于茎叶;玉米秸秆根茎叶的吸水速率和饱和持水率均不同。可以看出,大多数秸秆的吸水特性相似,但仍有少部分秸秆的吸水特性不同于常规,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秸秆的吸水特性,有针对性的设计工艺参数。虽然秸秆的根和穗的吸水速率较慢,但考虑到收集的秸秆中根、穗的质量占比较低,故对秸秆整体的吸水性能并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秸秆生物处理中加水量及浸泡时间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林鑫晨,龚磊,刘倩,戴润英,吴时宇[7](2019)在《生物炭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尿素负载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生物炭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生物炭复合高吸水性树脂(BC-SA),并研究了其尿素负载性能。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以尿素负载量为考察对象,得到最优合成工艺条件:生物炭质量分数5%,引发剂和交联剂质量均为聚合单体质量的0. 3%,中和度65%,反应温度65℃,该条件下制备的BC-SA尿素负载量可达77. 8%。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分析对BCSA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与AA、AM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生物炭的加入使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魏云华,张燕青,潘宏[8](2019)在《保水剂吸水性能模拟研究及应用效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保水剂(SAP)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本身不溶于水,具有吸水性极强的特点。为了检测保水剂吸水和反复吸水的能力,进行了保水剂吸水性能模拟研究及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能多次短时重复大量吸收多余水分,其持水能力能有效延长模块式种植草坪的保持可观赏的时间。研究结果在多用途轻便绿化种植模块的研制中,为添加保水缓释层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5期)

申艳敏,刘文举,孙晨,颜姗姗[9](2019)在《壳聚糖/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叁元共聚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壳聚糖为原料,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对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吸水性树脂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讨论和优化壳聚糖用量、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曹峰,吴玉清,王菊琳[10](2019)在《北京明长城青砖毛细吸水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城是着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提出了长城文化带保护建设工作,且因水作为多孔材料青砖耐久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携带的侵蚀性介质会对青砖造成严重破坏,故需对长城主要承重材料-青砖的毛细吸水性进行研究。通过单面吸水法和卡斯特瓶法分别检测青砖的毛细吸水系数,发现卡斯特瓶法误差主要来源于水压影响和读数延迟;研究并建立了两种检测方法测试结果的关系方程或比例系数,可应用于不可取样长城青砖现场测试的毛细吸水系数转换为实际的毛细吸水系数的推算工作。此外,分析评估了环境温度、初始含水率、孔隙率和孔径4个主要因素对青砖毛细吸水性的影响,发现温度、孔隙率及孔径对毛细吸水性影响较大;且呈正相关关系,初始含水率则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2期)

吸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otato starch acrylic acid graft copolymer,PSAAGC)的制备工艺及其吸水性能。以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PSAAGC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粗产物进行纯化,并研究了PSAAGC粗产物及纯化产物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以及对染料靛红的清除性能。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0℃、丙烯酸∶淀粉=4.5、引发剂和交联剂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5%和0.25%的工艺条件下,PSAAGC粗产物的吸水率达196.26g·g-1,PSAAGC纯化产物的吸水率达413.69g·g-1,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在实验范围内,PSAAGC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此外PSAAGC对染料靛红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染料靛红浓度的升高,清除效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清除率最高可达91.54%,且纯化产物的性能优于粗产物。实验结果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清除染料靛红的能力,可为马铃薯淀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水性论文参考文献

[1].高云天,冉茂宇,池佩富.应用于屋面蒸发降温的多孔质材料重复吸水性能实验[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黄文富,黄泽强,梁宁,白甲坡,李艳伟.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3].邓德敏.降低发泡混凝土吸水性能的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9

[4].谭德新,周桂权,梁月荣,陈旭健,顾家伟.GG/AM/AMPS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分析[J].化工新型材料.2019

[5].刘亚红.接枝共聚法合成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的研究[J].化工时刊.2019

[6].陈广银,李敬宜,丁同刚,王邵婷,王晓英.几种常见农作物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吸水性比较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林鑫晨,龚磊,刘倩,戴润英,吴时宇.生物炭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尿素负载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8].魏云华,张燕青,潘宏.保水剂吸水性能模拟研究及应用效果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9

[9].申艳敏,刘文举,孙晨,颜姗姗.壳聚糖/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叁元共聚吸水性树脂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10].曹峰,吴玉清,王菊琳.北京明长城青砖毛细吸水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电纺纤维膜在40分钟内水接触角的统计...不同处理对根干重的影响几种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84]高岭石晶体布里渊区中高对称点的能带...海瑞克公司盾构验收时泡沫喷射测试Fi...液滴形状与接触角的关系

标签:;  ;  ;  ;  ;  ;  ;  

吸水性论文_高云天,冉茂宇,池佩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