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众科技传播受众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众科技传播受众行为研究

韩素华[1]2003年在《网络环境下大众科技传播受众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科技传播并不单纯传播科学和技术,同时,它还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受到社会系统乃至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主宰着传播者命运和决定着传播能否进行。而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为科技传播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的应用为科技传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为获得网络环境下的受众行为特点而努力。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手段的变化,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移,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受众的特点也发生变化。大众科技传播的过程在传统条件下是科技信息的采集、编码、传输和对信源、信宿的研究等环节在内的完整过程,而在网络环境下,它的过程加入了受众对信息的二次加工,存在互动传播。传播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对这些领域与层面发生着作用。同样,传承人类文明与发展的科学技术知识也在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频繁地发生于科学技术活动的各个环节,这便形成了人类传播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科技传播。大众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知识得以应用的先导环节,也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大众科技传播的活跃无论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还是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真正把握了科技传播的机制与规律,才有可能更好地驾驭科技传播,才能做出具有远见的决策,才能使行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通过规划和管理有效促进科技传播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开展大众科技传播研究、建立科技传播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政府和学术界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入研究,有关科技传播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关注与重视。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在相关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无论从国际科技传播研究的发展,还是从国内学者进行的相关研究看,一些有学科建设性的研究还很缺乏。因此,通过一些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找到科技传播的规律性,从而为进一步发展科技传播服务,正是本论文想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传播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以网络环境为支点,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受众行为研究为对象,系统研究科技传播在网络环境下的受众行为特点。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者与受传者都有其不同于纸介质环境的新的特性,研究受传者的行为特性对于科技传播者在网络环境下制定战略、政策、决策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也为我国科技传播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在对大众科技传播与受众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的特性,将大众科技传播在新的环境下所具有的特性揭示出来。本文对比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不同,普通受众与科普环境受众的不同,网下受众与网络环境中受众的不同,在实证访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并得到建设性的结论。即个<WP=4>体的情况不同,则所接受的科普信息与形式也将不同,进而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为科普传播者确定适应时代需要传播行为,提高传播效果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对目前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方法的简述。第二章讨论科技传播在现实环境中的有关问题,明确科技传播的定义、原则等。第叁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第叁章主要针对网络环境,采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科技传播在网络环境下的受众行为及特点。第四章研究科技传播效果,提出提高传播效果的建议。

李皋阳[2]2012年在《论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文中提出技术推动变革,网络助力传播。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的同时,也在快速颠覆着传统的科技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传统“沙漏式”的科技传播模式正在被各种门户的网站整合起来,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被物理链路连结起来组成数据链路,现代科技信息的传播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逐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整体互动的网络科技传播模式。在网络时代,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直到传递等方式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科技信息的传播理念、传播途径与传播模式以及社会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类正在快速走向扁平化的信息化社会,传统的科技传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的深层思考。我们知道,网络科技传播不仅有物理块状结构体系之间的纵横移动问题,还有组成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问题。随着网络环境下科技传播能量的不断积聚、演化和愈加强势,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已经成为时下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近十年来,科技传播领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外研究科技传播问题的学者人数和成果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对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研究寥寥无几,只有个别的学者在研究中稍加涉及,并散落于相关文献中。在国外,相对比较早的研究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1998级社会学韩国留学生林昭廷,他于2001年在《当代韩国》杂志上发表论文《试论韩国的科技传播机制》。该论文立足于韩国国情,考察了韩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并分析科技传播中的政府行为与在市场体制下的科技传播过程以及影响科技传播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国内,最早比较系统的研究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郑念教授,他在2005年出版的《科技传播机制研究》一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专门对科技传播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的着作,开创了研究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先河。书中以报告的形式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传播的比较研究,从市场、政府、社会环境对科技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传播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索。但是,纵观国内外对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研究,都是以传统的科技传播方式为背景来探讨,以求提高科技传播的效率,从更普遍的意义上,忽视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从而未能把科技传播机制放到网络环境中来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本文正是从网络环境出发,以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该机制的内部系统结构要素及其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和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提出了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面临的种种挑战,进而呼吁建立科技传播机制的保障体系。本文共分五章,另有引言和结语,共七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正文部分:第一章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传播系统作总体描述。详细分析了科技传播系统由科技传播主体、科技传播客体和科技传播渠道叁个基本结构要素组成,并说明了互联网的发展对科技传播系统中科技传播主体、渠道以及流程的影响,进而让我们明确研究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系统是研究科技传播机制的基础。第二章从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两个层面分析了构成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的基本类型。指出构成科技传播内部机制的几方面内容,包括信息自选择机制、系统自组织机制和系统自控制机制,并解释了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外部机制的基本类型以及其性质和程度。第叁章分析了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系统的运行机制。本章从动力传递、效果反馈、调节改善叁个机制层面分析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系统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网络环境下科技传播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之间是一个怎样的互动作用关系。第四章从信息生态失衡与信息文化落差两部分出发,阐述了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本章解释了信息生态失衡带来的网络信息污染问题以及信息安全隐患,影响着大众对信息的接受和选择,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与数字代沟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第五章主要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建构一定的保障体系来消除影响科技传播机制运行的不良因素,使科技传播活动能顺利的进行。本章设计了两个基本对策来解决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运行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完善网络技术的安全机制和建构网络信息的过滤机制两个主要策略。

陈喜乐[3]2006年在《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创新作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成为具有十足时代气息的领域。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与人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的过程,知识创新只有基于信息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创新中的信息运动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随之演进和发展,而信息传播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带来了知识创新系统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知识创新的活动方式、组织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知识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又对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模式与机制产生了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载体和渠道的变化,促使网络信息传播集信息的发布、组织、传递和服务为一体,简化了传播过程,传、受者在虚拟的网络中直接沟通,加快、加大了信息流。在网络环境下,阶梯网状模式突出了启发性信息的介入,信息选择、反馈的多样性带来信息传播的随机性和多路径,从而促使信息传播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在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主体的信息有限性、知识创新活动的需要性和科技信息系统的自组织性构成了信息传播的叁大条件,而信息选择、信息协调、信息反馈则构成了叁大机制。在网络环境下,为保证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畅通无阻,应实施:普及信息教育,增强信息意识;加强信息资源基础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体制;加强信息保障体系的软环境建设等措施。

林坚[4]2000年在《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分析科技传播系统入手,阐述科技传播的特征、实质、要素、结构、功能、效果及传播中的障碍;论述信息选择的必要性及其行为过程、心理机制,探讨信息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信息选择的途径和工具;阐述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价及其转化中的选择机制,对科技共同体内的信息交流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分析科技知识和信息向社会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和类型,着重分析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选择问题;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全球信息传播的不平衡状态,针对不同的信息环境,探讨科技传播中的文化过滤问题;最后,着眼于科技传播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提出构建一个有效的科技传播网络对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结论是:(1)科技传播是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传播过程存在多因素相互作用,是一个非线性动态过程,必须适应需求,全面传播,适度选择,以达到有效应用的目的。(2)科技传播,不仅要传播科技信息和知识,还要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技文明,对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必须予以充分注意。(3)信息选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个人、传播机构、科研教育机构、团体企业还是整个国家,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切合自身需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科技信息和知识进行恰当的选择。(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整体构建,综合创新,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科技传播,注重信息选择。一、科技传播系统分析科技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科技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20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革命和生物革命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科技传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行为的一个分支,科技传播与知识传播、信息传播是相互交叉的关系,由于强调着重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以传播科技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传播已成为科技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成为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作为一种“血液循环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所系。构建一个迅捷、高效的科技传播网络,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科技传播活动包括科技交流、科技写作、科技出版、科技新闻、科技教育、科技宣传、科技普及、科技翻译、科技信息咨询、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计算机数据库与综合服务网等等。科技知识和信息通过跨时空的扩散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从“私人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并使之增值,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予以提升,形成高度的科技文明。科技传播的灵魂是确立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形成科技文明。科技传播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而不是各种手段和渠道的总和。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相互联结,一环扣一环,具有等级层次结构。传播过程不是采取线性模式,而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多向互动、循环反馈的非线性方式。科技传播大致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1)科技共同体内的信息交流;(2)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技普及;(3)培养人才的科技教育;(4)面向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科技咨询;(5)对企业的技术传播和农业技术推广;(6)国际科技传播。科技传播的功能主要有:促进知识扩散,驱动科技进步;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科技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推进人类文明。科技传播力图收到长期的、预期的、积极的效果,要警惕假冒科学之名,实为传播非科学、反科学的信息的行为。把科

江海竞[5]2014年在《从接收者到选用者:网络媒体影响下电视受众变化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扩张的迅速令人惊叹,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介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在网络媒体对电视媒体构成巨大冲击的同时,电视媒体所具有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却又不可能被互联网所完全包容和取代。基于这种前提,电视媒体扬长避短,既发挥自身的优势,又有效的与网络等新媒体进行交流和融合己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笔者确定了“从‘接收者’到‘选用者’——网络媒体影响下电视受众变化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网络媒体影响下电视媒体和受众的变化来探索电视媒体在严峻形势下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路径。网络媒体具有通过互联网传输声音和图像,具有便捷、个性和互动的传播优势,在我国媒体市场中占据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本文研究网络媒体影响下的电视受众的收视行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性以及网络媒体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改变,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心理学、社会学和数字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地区电视受众为例,对受众进行收视分析,进而得出电视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电视媒体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其在现有受众观和发展观下节目制播和媒体发展策略情况,在考量受众收视行为与受众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前提下,本文试图对未来电视媒体如何树立正确的受众观和发展观做出前瞻性预测。

唐琪[6]2012年在《网络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热点事件是与人们生活、利益密切相关的、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是百姓需求和社会舆情发展的风向标。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自然灾害、医疗卫生、意识形态、食品安全等社会突发事件频发,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与研究也成了热点。我国有5亿多网民,社会各阶层都能够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只有了解网络热点事件的特点,了解网络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有效利用网络解决社会热点事件,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网络热点事件是指经由网络媒体发布信息、形成相应舆论进而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事件。网络热点事件与科学传播关系密切:网络热点事件为科学传播提供素材、网络热点事件为科学传播提供契机、网络热点事件的处置依赖科学传播。依据对近叁年网络热点事件的统计分析,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要素有5个方面:(1)由知识储备非常雄厚的科学家、教育家及其共同体、政府部门及领导、传媒机构及记者和舆论的制造者和网民组成的网络社会热点科学传播的主体;(2)以网络传播为主,电视、报纸、广播传播、人际传播为辅的传播媒介;(3)包含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多元化、多样化、多层化的科学传播的传播内容;(4)以网民为主,普通公众、科学界、行业间、决策层、政府部门组成的传播对象;(5)正效果和负效果、长期和近期的、有形和无形的、预期的和非预期的效果等的传播效果;有反馈决定再传播、传播链线路偏移、多种传播机制共存等新变化的传播过程。针对网络热点事件科学传播存在的跟风情况严重,网络把关不严、知识传播不足,科学素养欠缺和传播过程失控,信息反馈较慢等问题,笔者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科学团队,提升信息的权威性;(2)加强网站管理,信息把关提上日程;(3)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注意引导公众舆论;(4)结合网络传播手段,多种渠道一起传播。希望能够为我国网络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提供一些借鉴和积极的帮助作用。

张群[7]2011年在《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健康传播是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和促进人类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已成为健康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重要途径,成为人们寻找健康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健康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因特网传播的独特优势为公众提供及时、科学、全面、准确的健康信息是推动健康传播实践更好发展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健康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用户体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目前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网络环境下开展健康传播提出了一个基本框架思路。在国内健康传播研究领域,本文是从政府医疗卫生机构视角首次对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以下叁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一是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应建立以卫生部门主导的健康传播体系。即建立一个面向社会公众的、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传播主体的、公益性的、服务模式多样的全方位、多层次传播服务体系。它强调“资源整合,协同共建”,将政府医疗卫生系统内分散的力量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加以整合;加强“战略协调,合作共赢”,协调卫生系统外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同时,围绕“面向公众,理念提升”,积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健康素养、信息素养、媒介素养的提升。二是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分析框架。在总结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实践中不同属性主体在健康传播中的特点和问题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分析框架。包括传播主体系统的构建、健康传播内容的建设、健康传播体系的技术实现、健康传播服务方式的识别、健康传播效果的评估、健康传播的制度保障建设等;叁是对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紧密结合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提出建立卫生部门主导的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体系,对于加快提升我国公众健康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并推动健康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在我国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邵晴[8]2018年在《视觉艺术网络传播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网络环境下,视觉艺术的传播方式正在高歌猛进地发生变化,网络平台为从主体到效果这一传播过程注入了新的生机。为了更好地被大众接受,更多的艺术从业者、爱好者将互联网作为视觉艺术传播的工具已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分为四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的视觉艺术和网络传播的概念属性进行了界定;随后,阐明了传播主体的几种类型,以及网络环境下受众诸多改变;接着,对视觉艺术网络传播的渠道总结概括,并归纳出具体的传播模式;最后,分析了视觉艺术网络传播产生的效应,剖释了线上视觉艺术市场的拓展和社会美育工作用。第叁章关于传播渠道以及传播模式的总结,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本章对微博、微信、艺术App等各种渠道重点研究,结合现有案例具体分析了诉诸文字、依托活动、设置话题议程等方式。

曹志[9]2011年在《网络时代的科学传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传播是科学哲学领域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本文立足于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和后现代传媒理论,对网络时代科学传播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哲学分析。本文首先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述评,提出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接着,对科学传播的概念和特性进行反思和概括,认为科学传播是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之间实现共享的过程,是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理解科学、探讨科技事务的一种方式。它具有主张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理念来理解科学技术、强调和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需要并提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互融合等叁个方面的特性。再次,通过对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比较分析,指出网络科学传播具有信息传播的双向、多向互动性,“去中心化”与“自组织”性,科学知识的内爆和科学信息资源充分性以及有助于培育科学精神等优势;但也存在科学知识的权威、稳定性被消解,容易成为伪科学存在和传播的温床等局限。然后,本文采用类型分析方法,在分析科学传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网络时代科学传播的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内生型动力机制、外生型动力机制和联动型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包括科学传播的语境约束、网络科学传播的媒体约束、科学传播主体和客体约束;运行机制包括科研导向运行机制、目标受众运行机制和网络自在传播运行机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时代的科学传播结构模式和功能模式,并对网络科学传播的立体网状节点互动模式及其特征进行了说明,指出立体网状节点传播模式使得科学知识自身作为一个一元的整体,其内部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之间却快速交融、反应、繁衍从而引发内爆。最后,分析了我国公众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获取科学信息的现状,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代中国科学传播的发展对策:有效区分“核心知识”和“外围知识”;建立网络科学传播体系;改进科学传播模式;协调媒体运作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蒲钰[10]2016年在《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科技传播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阶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助力,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科技传播是社会科学和技术系统产生和存续的前提条件,使得科学技术知识能够借助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广为传播,为人们获知、学习和理解,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涌现出大量的新兴媒体,如网络、智能终端等,对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立足新媒体大量涌现和普及应用的时代背景,考察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地位、作用、路径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科普网站、学术搜索引擎、数字报纸、数字图书馆、网上教育、移动终端已成为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途径,打破了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式,对以纸质版资料、面对面授课、广播、电视等手段进行的科技传播带来挑战,而以网络、智能终端等媒介进行科技传播的方式迅速发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点,使得科技知识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远超传统媒体,为科技传播带来巨大益处,同时,也对科技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和深思。为此,本文在科技与社会互动框架内,以科技传播为切入点,探讨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论证新媒体对科技社会化与公众理解科技命题。本文将结合新兴媒体的特点与原则,分析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着重探讨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提出新媒体下科技传播的发展规划与对策建议,以促进新媒体下的科技传播,增强我国科技发展实力,促进科技的社会化,增进公众对科技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能力,更好地发挥科技的社会功能。文章分为六个章节来阐述,第一章首先阐述选题的依据、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方法。第二章介绍论文涉及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章节分析正负效应、对策建议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和必备理论基础。第叁章分析新媒体对科技传播产生的正效应。第四章通过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负效应表现,分析出产生负效应的主观及客观原因。第五章提出新媒体促进科技传播的对策。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网络环境下大众科技传播受众行为研究[D]. 韩素华. 北京印刷学院. 2003

[2]. 论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D]. 李皋阳.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3].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D]. 陈喜乐. 厦门大学. 2006

[4]. 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 林坚. 中国人民大学. 2000

[5]. 从接收者到选用者:网络媒体影响下电视受众变化研究[D]. 江海竞.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6]. 网络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研究[D]. 唐琪. 湖南大学. 2012

[7]. 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D]. 张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8]. 视觉艺术网络传播现状研究[D]. 邵晴. 黑龙江大学. 2018

[9]. 网络时代的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 曹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10]. 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D]. 蒲钰. 成都理工大学. 2016

标签:;  ;  ;  ;  ;  ;  

网络环境下大众科技传播受众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