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罗盘指向远方

生命的罗盘指向远方

一、生命的罗盘指向远方(论文文献综述)

陈东东[1](2021)在《一排浪(外二篇)》文中研究说明01.需一行诗,一个词,甚至只需一个声音,重新落实悬浮的世界。02.声音孕于辨听……开出了耳朵之花。03.期待一个声音,时光里我的基本姿态。04.声音魅惑力:我迅速认出但听不懂它……05.听觉想象力,在我这儿穿插着汉语的声音之梦而非音乐。06.无所谓海面,但海确实有一个内部。

刘爽[2](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杨晓霞[3](2021)在《徐则臣《北上》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上》是当代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新作,作品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广泛好评,先后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CCTV“2018中国好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运河连接着自我与世界,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层次的意义。徐则臣选取运河为主要题材进行书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史进行的一次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的探索。本论文以徐则臣小说《北上》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叙事学、文学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呈现、空间叙事策略、思想隐喻等层面对文本的深层意蕴、美学范式、价值意义进行深入挖掘与探讨。本论文首先对选题的价值与意义、研究现状、空间叙事理论及其发展等方面进行梳理,试图以该文本的空间叙事研究凸显徐则臣小说创作的当下价值,并力求在研究视角与观点方面有所创新。其次,分别从文本所呈现的宏观空间、微观空间两种基本形态入手进行解读,认为《北上》中,徐则臣对充满诗意与苦难的乡村空间的书写实际上是对渐行渐远之乡土中国的回望。而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描写,是将其看作欲望与梦想的集中表现,它的身上既裹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又历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国,喻意着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小说中的运河空间主要是对大运河的书写,它不仅可以看作是“道路”时空体,连接着当下与过往、故乡与远方,见证着平凡小人物们的宿命与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艰难转型;它还是一个指南针,指示出世界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运河也代表了一种思考中国的方式。再次,将《北上》的空间叙事结构概括为“互文性”结构与“橘瓣式”结构,并指出构建大运河的历史不仅仅要以“自我”的角度,域外视角下的“他者”眼光对运河历史碎片的整体化打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最后,认为《北上》通过对大运河的书写,将中国近百年来的沉浮兴衰复活,在对风俗、人情的描绘中,窥探隐秘的民族秘史。小说借大运河的故事表达了当今社会全球化的主题,徐则臣不断地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想象”,试图借助大运河建立起一种超越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高心怡[4](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指出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周苓[5](2021)在《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70后”作家徐则臣是当下文坛不可忽视的创作力量之一。他以“原乡”作为小说创作的重要视角与内容,创造了“花街”和“运河”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家园,这成为徐则臣建构文学根据地、彰显文学独特性的重要手段。“原乡”及独特的书写表征着作家的回忆之思与精神之托,流露出作家的寻根意识与“原乡”追求。论文将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围绕徐则臣的小说作品,从“原乡”书写的视角出发,采用文本细读、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徐则臣小说“原乡”书写的具体图景。论文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语,共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梳理“原乡”小说与徐则臣小说的相关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的研究方法与价值。第一章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同时期“原乡”概念的演变切入,辨析“原乡”、“故乡”和“家乡”的差异。通过爬梳作品,探究徐则臣围绕花街、运河关键词搭建的“原乡”,提炼“原乡”书写的指向与特质:多样的人物塑造与独特叙事。第二章选择知识分子、农民/船民、打工者等人物形象,提炼“到世界去”、“家在这条船上”以及“生活在别处”作为精神世界的关键词,研究不同人群的精神困境及突围,对精神原乡的找寻。通过对三类形象的类别及不同的书写方式阐述与研究,揭示出中国特定人群的精神生存图景。第三章以叙事视角和叙事意象作为关键词,阐述徐则臣围绕“原乡”主题的独特叙事与呈现方式。叙事视角侧重儿童视角和域外视角研究,透视世道人心、找寻精神原乡;叙事意象则重点关注自然生态类意象和社会人文类意象,从意象中分析原乡精神与精神返乡的思想。第四章旨在研究徐则臣小说“原乡”书写的价值,即“原乡”书写的独特性与文学史价值。“原乡”书写的独特性价值表现于对70后一代的精神历程、精神困境的考量,及精神出路的探寻;而文学史价值则体现于“原乡”书写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向世界拓展,使笔下的“原乡”成为富有魅力、且带有标识性的符号。其“原乡”书写在文学史创作中具有创新性、且丰富了精神故乡小说的书写类型。论文结语部分,简要阐发徐则臣小说的“原乡”书写之于徐则臣小说研究的价值,并指出本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位涛[6](2020)在《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文中指出探索自然已经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自然的不断揭密使得人们足以相信(自然)科学技术能够给予人类幸福生活以最大的保证。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是人类理性(智)的“膨胀”和对自然的“控制”欲望,当自我理性成为我们生活和探索的唯一基础之时,其结果就是人的生活缺乏对更高(自然)原型的关照。也即人类的教化——通过“摹仿”原型来化育自身的活动所企及的高度的降低,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的德性的平庸。或者说,正是由于整体性的“自然”从人类生活中的隐退,使得理性对“自然的物”的探索成为主流,人类追求卓越的教化之路被掩盖在物质欲求的满足之中。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自然、德性与教化之间的关系,而其前提就是回到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初始性境遇之中。通过回溯我们发现,古希腊教化世界的演变正是人类理性不断觉醒,对更高意义上的、整体性的自然的观看,逐渐被人类理智和技艺的“控制”所取代的过程,而人类所创造的技艺世界却并没给个体的心灵秩序以及生活带来持续和稳定的意义,人的卓越被“误导”和消解,以至于平庸。面对这些问题,柏拉图做出了他的教化性的回应,而这种回应无疑对于当今我们的思考具有某种价值。在柏拉图的教化哲学体系中,整体性的“自然”充当了个体德性养成的根基,且自然的整体目的(善)使得个体人性的卓越体现于整体的生活之中,个体超越性的“整全成人”得以可能。他以宇宙论作为人的德性养成的背景和依据,以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深刻认识来作为教化的起点,并通过对城邦的自然的理解来认识人的教化的现实空间。在他的理解中,所谓的整体自然即是人——城邦——宇宙的一种整体性秩序,而人的德性就体现在对这种秩序的认识和理解所带来的个体灵魂秩序的和谐——“自然作为德性之源”。同时,凝聚和联结这种秩序的纽带就在于超越性的自然目的——善的理念成为个体在对自然的追问中寻求德性的价值引领。也即,柏拉图以目的论使得人的德性的养成既关注了自身的自然(有限性),同时也关照到那些神圣性的宇宙自然目的,使人的教化成为一条贯通整体性自然的道路。在具体的教化路径中,他首先从对人的自然的教化开始。通过对人的身体的诗歌和体育的训练,使得个体的灵魂具备初步的秩序性,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体的身体性的德性;接着,通过理智性科目的引导,使得个体不断超越其有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理性逐渐养成,对宇宙自然秩序的认识逐步清晰,理智德性不断增长,也使得个体灵魂的秩序与宇宙的自然秩序建立起了有意义的联结,灵魂不断上升;最后,通过哲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得个体灵魂超越身体性的束缚,而上升到善的理念关照之中,个体沉思性的德性得以养成;同时,个体的教化还有一个下降到现实城邦之中的过程,也即不断实现城邦秩序的和谐。这条教化之路最终的目的即是以个体的“灵魂之旅”把人的自然,城邦自然与宇宙自然贯通起来,从而实现个体德性的完善以及整体自然目的完成,使人成为一个基于而又超越“可朽”的身体自然,同时灵魂高贵、不朽的存在。由此,柏拉图通过对“自然”的追问建立起了一种整体性的德性之教的体系。在这种教化哲学中,个体的成长本身即是人的自然性(人性)的“生长”,一种灵魂中美善的引导和引发——灵魂秩序的不断和谐体现了人在整体宇宙运行之中的德性,是一种“人性”的教化。同时,人的自然通过与整体自然的关联与秩序的协调而超越了其有限性,从而实现了立足于自身自然,在整体自然目的关照中的人的卓越之路。在对终极目的——“善”的追问中,人的自然根基与神圣性同时显现在德性养成之中,无疑这是柏拉图所给予我们现时代教化的最大启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解决现时代的教化问题需要不断反思他的道路。

元波[7](2020)在《王家新诗歌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王家新是为当代诗坛带来尺度的诗人。从90年代初时代命运的内在承担,到晚近丰富世界的个人“旁注”,王家新的诗歌越来越展现出一种诗学“人类学”的特征,即从诗学的众多向度,探讨人之完成的可能性。他观看动物、微物、无物,为事物立心,为词语立命,也是为了开掘出人之存在的源泉。研究从王家新个人诗学的风格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看取王家新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回顾诗人的诗歌创作历程和精神成长史,尝试破译其诗歌的密码,概括出王家新诗歌精神的主题意蕴及精神内核,探寻其诗歌创作精神的抵达之路和诗学启示。王家新始终以自我为尺度,以个人的主体承接天地人神,他的这个自我向广大的世界开放,保持与时代的对话关系;他的诗心与中外众多璀璨的心灵产生共振,在自己的胸腔里锤炼一颗自由而人性的心灵,直面历史的重负和死亡的威胁,从而在时间的质押中带回一点点生命。王家新一直倡导有难度的写作,以难度为砥砺,淬炼诗艺与诗心,遵从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技艺考验真诚”的教诲。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开掘经验的幽暗部分:怀着一颗慈悲的心,提取事物的金粉,发现动物的灵光;写下能够沉入人心的语言,有力地标刻出诗歌进入灵魂的深度;凭借一双痛苦的眼睛,看进生命的幽暗之处,看取恶的深邃历史。王家新诗歌内核里包含了一种对人之完成的思考,他对存在深刻地辨认,不断地省思个人生命的限度,通过内在的承担和对命运的辨认,拓宽生命的疆域。他的诗歌发掘过去的记忆,直面当下的困境,朝向未来的可能,有一种提升人的力量,给人带来生活的勇气、生存的勇气和存在的勇气,最终以“文学是人学”为旨归。

姜小琪[8](2020)在《论徐则臣小说“到世界去”的主题思想与叙事手法》文中提出近年来,徐则臣以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沉稳的创作风格,逐渐引起关注,成为“70后”作家的典型代表。徐则臣从2011年开始到近年的最新小说创作中,在丰富叙事内涵中始终存在并发展着一个“到世界去”的主题表达。这个主题既概括自徐则臣小说文本呈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也来自徐则臣自己的相关表述。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叙事学考察等方法,探究徐则臣小说创作中一直延续的“到世界去”主题,分析徐则臣这一创作主题的思想内涵、文本面貌与叙事手法。第一章主要梳理徐则臣小说创作中“到世界去”这一主题思想的整体面貌,探讨其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共性。从地理空间、精神空间和文化领域,分析“到世界去”包含的丰富内涵:第一层意义,“到世界去”是地理的变化迁移,“世界”是物理、现实意义上的世界,意味着人们在真切感知、具体可指的地理空间完成移动变迁。第二层意义,“到世界去”是精神的上升成长,“世界”是心灵、精神意义上的世界,意味着人们在想象性的、隐蔽性的精神空间实现觉醒前行。第三层意义,“到世界去”是文化的开阔延伸,“世界”是文明、历史意义上的世界,意味着人们在寓言性、集体性的社会空间实现上升超越。由于人物精神的成长变化总是伴随着行动改变,第一层和第二层意义往往相伴而生,地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同时实行“到世界去”的追求,这些丰富内涵在徐则臣小说的具体文本形态中又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远离故乡奔赴城市,认为故乡以外的就是新“世界”,第二阶段从城市重返故乡,认为故乡就在世界中,第三阶段探索求变,保持在路上的漂泊寻找状态。小说中的人物为达到“到世界去”的目标,需要借助两个实现媒介:火车与运河,火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实现地理意义上的现实连接。运河作为重要的交通航道,还关联起历史文化。实现到外面世界的过程中,与空间移动相随而生的,是个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第二章探讨徐则臣“到世界去”主题在历史维度的新展开。首先讨论徐则臣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阐述,《耶路撒冷》聚焦于“70后”这一代人在历史进程中生活处境与精神领域的共同改变;《北上》聚焦于各个人物用自己的方式连接了运河与世界。接着主要从两个方面解读“到世界去”主题内涵的扩大展开,一是横向地理空间的延伸,例如马克·波罗、义和团、八国联军等人物或群体他们的行为与思想展现,大运河申遗也是运河走向世界;二是向历史深处纵深,个体与新世界的关系得到更深层次的解读审视,家族也完成了传承发展、更替新生。第三章主要探讨徐则臣小说为实现“到世界去”主题的表现手法,包括多重比较的视野,典型意象的运用,叙事结构的设计等,通过分析这些文学书写的技巧运用,探讨“到世界去”主题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小说以一种比较的视野进行文学书写,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大历史与小人物等多重比较视野,使得“到世界去”的进程展现更丰富厚重。徐则臣还将意象的构建作为文学修辞常用手法和文本中“世界”的隐喻,包括地标与地理环境、故乡建筑意象群、日常生活化意象和作为道具的文物意象等等,从而拓展作品的表现空间。《耶路撒冷》《北上》等长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的叙事结构。最后本文尝试分析徐则臣小说创作的局限性,比如“到世界去”的方向巧合过多、模式重复、人物单薄以及叙事过程中些微细节错误,可能是徐则臣现有文学作品中关于“到世界去”的主题写作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李怡茹[9](2020)在《零距离地置身急剧变化的世界 ——徐则臣长篇小说论》文中指出作为晚出的70年代作家,徐则臣(1978—)近年来相继荣获鲁迅文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十届),其小说创作实力为业界所瞩目。2004年,他凭借短篇小说《花街》和中篇小说《啊,北京》登上文坛,并在中短篇小说的滋育下潜心构筑长篇小说的叙事阵地。迄今,徐则臣创作的长篇小说计有七部:从第一部长篇《午夜之门》(2007)到《夜火车》(2009)再到《水边书》(2010),徐则臣不断对精神原乡“花街”予以个体感受式开掘;《耶路撒冷》(2013)又令一群“70”后首次走出故乡;《王城如海》(2016)与《天上人间》(2009)则以城与人的复杂关系登场;而《北上》(2018)素材与想象的关注点超出了精神原乡和个人成长记忆搭建的叙事经验视域,沟通历史与现实、南方与北方,在回眸历史的过程中使运河成为主角。综之,叙事视野的融汇综合使其小说面相绝不是乡土风俗、成长叙事的穿插,其长篇小说的建构之路更是一代人的心灵出路。与同时期作家相较,他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持续深入的探究,他对中国经验的想象开掘,他对个体的成长经历与乡土风俗的深情凝眸以及控制叙事的严谨,都使之不致囿于想象“刻奇化”、叙事“类型化”的窠臼。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呈现徐则臣为当下长篇小说所作出的叙事探索和视野融合。

黄秋硕[10](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指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二、生命的罗盘指向远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的罗盘指向远方(论文提纲范文)

(1)一排浪(外二篇)(论文提纲范文)

十二碎笔
你将去西藏

(2)“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3)徐则臣《北上》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作品叙事特征、艺术风格和意象建构的研究
        (二)对小说创作主题的研究
        (三)知识分子精神救赎与信仰问题的研究
        (四)《北上》文本研究概况
    三、空间叙事理论及其发展
        (一)国外空间叙事理论研究学术背景
        (二)国内空间叙事理论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徐则臣小说《北上》的空间呈现
    一、宏观空间
        (一)乡村:流动的乡土空间
        (二)城市:欲望与梦想
        (三)运河:道路时空体
    二、微观空间
        (一)“小博物馆”:历史的证据与寻根溯源
        (二)酒馆、茶馆、地方菜馆:传统饮食文化之彰显
        (三)教堂:思想的渗透
    小结
第二章 《北上》的空间叙事策略
    一、《北上》的空间叙事结构
        (一)互文性结构
        (二)橘瓣式结构
    二、《北上》的空间叙事视角
        (一)“他者”的眼光
        (二)“自我”的角度
    小结
第三章 《北上》空间叙事的思想隐喻
    一、历史的重新认识
        (一)空间对历史的重塑
        (二)窥探隐秘的民族秘史
    二、现实焦虑的反思
        (一)信仰的失落与拯救
        (二)“到世界去”——空间与内心的双重变迁
    三、未来的理想寄托
        (一)华夏文明的文脉涅盘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想象”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4)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书写概念阐释
    第一节 “原乡”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及“原乡”书写
第二章 徐则臣小说中人物的“原乡”追寻
    第一节 知识分子——“到世界去”
    第二节 船民、农民——“家在这条船上”
    第三节 打工者、商人——“生活在别处”
第三章 徐则臣小说的“原乡”叙事
    第一节 叙事视角
    第二节 叙事意象
第四章 徐则臣小说“原乡”书写的价值探寻
    第一节 “原乡”书写的独特性
    第二节 “原乡”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6)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一)无根基的教化与人的失序:自然与技术之争
        (二)无灵魂的教化与人的平庸:德性与知识的分离
        (三)教化本身的遗忘:“自然”不再关涉人的德性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自然与德性:从神话时代到柏拉图时代的教化图景
    第一节 自然、德性与教化:个体如何追寻美好生活的理想
        一、何为教化:从“认识你自己”谈起
        二、自然何为:以“神—人”关系演变为中心的考察
        三、德性培养:以自然的探究实现对善好秩序的领悟
    第二节 “神话时代”的教化:神圣的自然与人德性生活的开启
        一、荷马史诗中的教化世界:神主导的自然与高贵的德性
        二、赫西俄德笔下的教化:宇宙秩序的建立与人的世俗德性生活
        三、悲剧诗人的教化:理性的抗争以追求“不朽”与自然命运的冲突
    第三节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教化:理性主导认识本源与德性生活的转向
        一、米利都自然哲人的“自然”:“元素”与节制的德性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数”与沉思的德性
        三、赫拉克利特的“自然”:“逻各斯”与智慧的德性
    第四节 柏拉图的教化困境:自然隐匿与德性生活的失序
        一、政治生活的隐患:城邦的危机带来灵魂的“无序”
        二、教化内在根基转变:“理智”对“自然”的僭越与人的无家感
        三、智术师的影响:对自然的扭曲带来灵魂德性的混乱
第二章 柏拉图的“重建”:以目的论重释自然与德性之教
    第一节 柏拉图的自然:灵魂中个体—城邦—宇宙的秩序性
        一、宇宙论: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背景与依据
        二、人的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起点
        三、城邦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现实“生成”境遇
        四、目的论下的整体“自然”:个体在世的秩序性与灵魂不朽的高贵
    第二节 灵魂德性的养成:个体教化空间的拓展
        一、个体教化性成人的中心:对于德性的不断追问
        二、德性之教的实质:灵魂秩序的不断协调
        三、个体教化性成人的实现:“知识”走向美德
    第三节 “自然作为德性之源”:目的论关照下的教化使命
        一、目的论下的秩序把握与德性获致:寻求教化的自然正当性
        二、以德性超越个体自然的有限性:寻求教化中的灵魂上升
        三、以灵魂和谐指引城邦正义:寻求德性之教的现实方向性
第三章 柏拉图的教化之路:超越个体自然过程中的德性完善
    第一节 打开个体自然之维:身体德性的教化与在世的“家园”感
        一、“洞穴”与身体的被缚:“无知”作为个体生存之自然境遇
        二、身体的训练与“诗教”:灵魂的协调作为早期德性之教的基础
        三、人的自然神话与“高贵的谎言”:个体“位置”作为德性之教的开端
    第二节 超越个体有限性:理智德性的教化与灵魂对自然秩序的追寻
        一、灵魂的转向与对身体自然的超越:寻求从意见到知识的上升
        二、理智化的学习与灵魂的上升:个体灵魂与宇宙自然秩序的联结
        三、理性的增长与灵魂秩序的和谐:从知识掌握到德性显现
    第三节 观看宇宙的自然之善:沉思德性的教化与个体灵魂的不朽
        一、摹仿自然“原型”与哲学学习:以灵魂的沉思达致德性的完满
        二、返回洞穴与哲人德性的使命:以“立法”来改善城邦政治的自然秩序
        三、“人”与“神”关系的平衡:以“向死而生”的姿态追寻个体的不朽
第四章 柏拉图教化的指向:以宇宙自然目的引导个体德性成人
    第一节 实现“自然之善”的内在目的:德性之教的终极价值
        一、德性之教在于以“自然”引导灵魂朝向“善”的目的
        二、“自然之善”的目的在于指引个体获得“真正”的德性
    第二节 理性的范围与合理运用:以宇宙自然秩序指引个体灵魂重建
        一、宇宙自然秩序的把握需要以“理性”主导灵魂
        二、个体灵魂的和谐需要保持“理性”之于整体的“有限性”
    第三节 城邦生活作为卓越的“场所”:以灵魂德性走向现实政治
        一、个体灵魂德性的提升需要投入到现实的城邦改善之中
        二、城邦秩序的和谐需要建基于对“自然”的关照之中
    第四节 人应该如何生活:以德性成人回归生活的幸福
        一、引导灵魂的上升是为了观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二、幸福的生活源于灵魂教化中由“自然”而生发的美好德性
结语:重申关照“自然”中的德性成人之教化使命
    一、目的论的消亡与自然观的演变进程中德性之教的必要性
        (一)技术时代下理解教化中自然维度的必要性
        (二)德性培养作为教化之中心任务的时代必要性
        (三)自然与德性的关联需要在教化的领域中重新理解
    二、以柏拉图教化哲学来“疗救”现时代教化困境的可能性
        (一)教化的永恒使命:“自然作为德性之源”与个体整全成人
        (二)柏拉图时代与现代教化的共通性:对“成人”的关注与期待
        (三)以柏拉图视角来认识教化过程中自然与德性关系的重要性
    三、柏拉图教化哲学的意义与启示: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何以卓越
        (一)目的论指引下的个体成人:以对自然的追问寻求德性提升
        (二)提升生命境界的教化抉择:把个体卓越置于“整体”关联之中
        (三)技术时代下个体自我德性的拯救:找寻永恒的“星与罗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王家新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是一场诗性对话
    (二)王家新诗歌既有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以自我为尺度:王家新的个人诗学
    (一)我与世界的相遇
    (二)心灵的对位法
    (三)时间永恒的人质
二、写作的难度:王家新诗歌的主题意蕴
    (一)经验的幽暗
    (二)语言的“吃水线”
    (三)“痛苦的视力”
三、存在的限度:王家新诗歌的精神内核
    (一)生命记忆的居所
    (二)个人内在的承担
    (三)存在的辨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论徐则臣小说“到世界去”的主题思想与叙事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则臣小说“到世界去”主题表达的整体面貌
    第一节 “到世界去”主题的基本内涵与文本面貌
    第二节 “到世界去”的外部行动与实现媒介
    第三节 “到世界去”的精神状态与主体动机
第二章 “到世界去”主题在历史维度的新展开
    第一节 “到世界去”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阐释
    第二节 《北上》横向延伸的世界召唤
    第三节 《北上》纵向比对的历史关怀
第三章 实现“到世界去”的叙事手法
    第一节 多重视野的比较
    第二节 典型意象的巧用
    第三节 双线叙事结构的设计
    第四节 叙事手法中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9)零距离地置身急剧变化的世界 ——徐则臣长篇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花街/北京叙事的三个维度
    1.1 “铿锵三人行”及其变奏
    1.2 情爱纠葛
    1.3 代际徜徉
2 “在沉实和飞扬之间”
    2.1 “拼贴”与故事的“整一性”
    2.2 意象的流转
    2.3 《王城如海》的“情节链”
3 “带有个人体温的历史”
    3.1 撕裂的怆痛
    3.2 被审视的“景观”
4 北上:“通往宁和与安妥之路”
    4.1 他者的凝眸
    4.2 破碎与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四、生命的罗盘指向远方(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排浪(外二篇)[J]. 陈东东. 民族文汇, 2021(04)
  • [2]“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徐则臣《北上》空间叙事研究[D]. 杨晓霞.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4]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书写[D]. 周苓.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D]. 位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王家新诗歌创作论[D]. 元波.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论徐则臣小说“到世界去”的主题思想与叙事手法[D]. 姜小琪. 南京大学, 2020(02)
  • [9]零距离地置身急剧变化的世界 ——徐则臣长篇小说论[D]. 李怡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生命的罗盘指向远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