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的研究

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的研究

国有中牟县林场河南省郑州市451450

摘要:林业栽培过程中病虫害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推广乡土树种、完善规章制度防治等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当病虫害发生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治疗,最大程度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降低损失。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经验,针对常见病虫害,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本文对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的进行究。

关键词:林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

林业资源的保护关系到整个自然环境,病虫害的防治关系到林业资源发展,对于不同而地区林业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都会有所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同时注重新的科学技术的运用。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真正的处理好林业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现状

现阶段我国林木栽培大多数采用统一大批量的方式,整体栽种面积较大,也正因为此大多采用机械化栽培方式。虽然机械化栽培效率较高,但成活率却偏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内林业栽培技术不断进步,很多地方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促进林业发展。与此同时林业栽培专家越来越多,林业技术不断发展,促进林木栽培成活率的提高。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病概率偏高,整体受灾面积较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特别是近些年病虫害种类较多,概率不断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本土病虫增多,且外来病虫增加,直接造成病虫种类数量增加。再加上部分地区存在树种单一的情况,这种简单生态结构一旦发生病虫害,容易蔓延,造成大范围的发生,很难控制局面,造成大量林业资源的损失。

2林业栽培技术分析

2.1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充足

在对树木进行栽培之前,应该先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勘探,比如地形、土壤条件等环境因素。然后再根据树木的种类区分开栽种区域,将前期的准备工作规划好。另外在栽种树木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树木习性的问题,不同的树木种类,其生长也有不同的规律,对于阳光、土壤或者水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工作,要掌握各类树木的生长习性以及周围的生长条件,不能随意栽种,对林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2.2科学挖掘树穴

土壤对于树木生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土壤的酸碱度和包含的元素分量对于影响到树木的生长状态,在种树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土壤因素,合适的土壤更有利于树木生长能够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栽种树苗的时候,树穴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挖掘时要按照树根的大小来判断预留空间,这样就不会因为树穴太大而造成树木倾倒,也不会以为太小而抑制树木生长。栽种时还要注意土壤的松弛度和水分含量,栽种完成后还要施些肥料,确保树种拥有良好的生长条件。

2.3浇水要适量

在栽种树木时,一般都会选择春天,因为春天的土壤相对比较干燥,树的根部也没有什么水分,在栽种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树根腐烂现象,这样就能提高移植树木的成活率。等移植完成后,可以对其浇适量的水,千万不能浇水过,否则易使树根腐烂;在浇水的过程中,一定要查看土壤是否已经铺平压实了,只有压实,才有可能使树根与土壤紧密地接触,进而提高其成活率。所以,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就应该在压实土壤后,适度浇水。

2.4定期施肥

树木生长状况的好坏和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土壤中适合树木生长的营养元素越多越利于树木存活,肥沃的土壤才能够保证树木更好地生长、抵御病虫害的威胁,提高树木的抵抗力。通过对树木生长土壤的分析,了解土壤中所缺少的树木所需的成长元素,合理的配置肥料定期的给树木进行施肥。

3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措施

3.1加强林业管理人员对防治病虫害的认识

近年来,多数地区的森林资源受病虫害的侵蚀已经造成严重的损伤,树木的存活率也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加强林业管理人员对防治病虫害工作的认识。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对其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培养,树立正确的防治意识。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全民重视的话题,而在林业工作中,病虫害对树木的大量破坏也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林业管理人员注重病虫害的防护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做法。

3.2采取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

对于防治林业的病虫害,可以采取以虫防虫的方法,也就是生物防治的措施,在对病虫害的生活习惯及为害的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它们的天敌找到,利用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规律,对森林进行管理,适当的使用农药,降低对环境危害,促进树木的正常生长。还应创造适宜的环境,可供病虫害生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天敌的数量,应合理的进行控制。天敌生活的习惯一定要进行透彻地研究,以免一种病虫害被消灭,另一外病虫害又被引进来。要严格检查和检疫引进的外来品种,以免入侵的地区,未有天敌,导致新的病虫害形成。另外,农药使用的范围也需要扩大。生物农药虽然成本比较高一些,但可以将各类的病虫害进行有效地防治,以此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以此促进我国生态效益的有效提升。

3.3林木养护与管理方面

有效的林木养护和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影响,及时做好林木的施肥、浇水和松土工作,提升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另外,在秋冬季节,应对林木病弱、干枯枝条加以修剪,调节植物生长状态,防止因枝叶过于繁茂造成通风不良的情况。及时将落叶、落枝进行清扫,避免落叶中滋生病原体及害虫,使害虫无法过冬,从而减少林木病虫害现象。在日常林木养护及管理中,一旦发现已经有林木出现病虫害,应立即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并对周围林木进行预防,防止病虫害蔓延,对整个区域林木生长造成影响。

3.4提升森林病害虫防治科学技术水平

首先,应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工作,对于一些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大的病虫害,需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病情预报与预测工作,从而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林业站应当对所辖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及时有效、全面准确的监测,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发展的动态;定时调查监测,进行区域性的短期预警,结合林木资源及气候条件等相关因素实施相应预防措施。其次,加大生物防治力度,采取培养天敌及引诱剂等方式来最大程度上保证自然系统的稳定,同时起到防治作用。此外应当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贯穿高科技应用,现代森林的防护与治理需同生产与生活融为一体,将防治与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尤其要加强对早期预防技术应用,不断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减少对于农药使用,提倡微生物农药使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病虫害防治能力。

结束语:

大力发展林业,不仅能够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贯彻落实环保理念。要想合理的构建病虫害的防治管理体系,就应该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等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只有不断探究和创新,才能推动林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高,促进人与自然间的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白建华,胥谦,周艳丽等.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24):190.

[2]范静.探究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7):39-39,40.

[3]王佳巍,金鑫,狄松巍等.林业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5(10):190.

[4]李海英.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与解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2):42.

标签:;  ;  ;  

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