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护理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护理

蒙琪琳1陈善玲2

(1广西灵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科535400)

(2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艾滋病关爱门诊535400)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灵山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艾滋病关爱门诊1083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建立随访制度等。结果患者能够重视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和随诊,能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1083例患者病毒复制被控制,成功实现免疫功能重建。结论优质的护理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05-02

艾滋病(AIDS)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临床应用,有效地延缓了AIDS患者的疾病进程,降低了AIDS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个体和整体的治疗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度的依从性与良好的抗病毒效果有直接关系,护理干预在艾滋病的防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2012年灵山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艾滋病关爱门诊收治1083例艾滋病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了长期的系统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7年~2012年灵山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艾滋病关爱门诊1083例艾滋病患者,均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艾滋病。ART入组前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

2护理

2.1入组治疗前的护理

2.1.1治疗前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授,让患者获得相对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艾滋病(AIDS)的基础性知识、预防机会性传染的方法、抗病毒治疗的方案内容等,对于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也给予讲解。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采取一对一面谈形式,说明3C原则(自愿、保密、知情同意)[1],帮助患者做好服药前的心理准备,对每个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患者至少进行3次严格的治疗前培训和心理咨询,详细讲解治疗的重要意义[2]。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指导,告知患者目前自身的身体状况,所服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和依从性差的严重后果。要告诉患者抗病毒治疗是终生治疗,需要长期按要求服药,并且服药依从性达到95%,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让患者充分了解依从性的重要性从而配合治疗。

2.1.2心理咨询的护理与患者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尊严,加深护患感情。和患者进行交流谈心,采用正确的沟通方式和谈话技巧,积极对患者进行个人心理辅导。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忧郁、焦虑情绪:一方面对疾病的恐惧,害怕把疾病传染给家人,另一方面害怕病情被公开,希望在不被人知道的情况下在家服药治疗[3]。这些都不利于服药依从性。此时应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告知患者长时间过激的情绪对身体有害,应正确接受感染的现实,虽已感染,但从感染到发病还有很长的时间。生存时间长短是可由自己情绪、态度等来改变的,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可延长生存时间[4]。鼓励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仍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2.1.3治疗机会性感染在开始抗病毒治疗前,要先控制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保证患者的一般状况稳定。如合并结核病患者在ART前要先进行2周的抗结核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在ART前要先进行治疗处理。

2.2服药过程的护理

2.2.1不良反应的护理毒副反应是导致病人不能坚持治疗的主要原因。患者自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时,嘱患者进食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吃多餐,忌生冷、油腻、奶制品及刺激性食物。疲乏时注意休息以保持体力,有皮疹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告知患者治疗的副作用在治疗的最初一段时间是明显的,通常2~6周后便可缓解,不应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停服,如果漏服要尽快补服。漏服、停药和擅自换药都会导致治疗的失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调整治疗方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对药物逐渐耐受,毒副反应的发生比例会逐渐下降。

2.2.2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勇敢告知家人自己的病情,取得家人情感上的支持,告诉患者哪些防护措施可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家人,打消患者及家属顾虑。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抗病毒治疗应终生和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调动其家庭成员的积极性,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家庭成员的关注和支持,可提醒和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同时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减轻心理压力,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配合治疗。社会上应加强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关怀与支持,将有助于减轻艾滋病患者的焦虑,宣传并认真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使患者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其孩子的帮助和照顾,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患者候诊时间与其他艾滋病患者进行思想沟通,行为改变交流,让他们现身说教,将自己的服药过程、以及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治疗成功的经验。国内外已有经验表明,感染者和患者参与可以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率。

2.2.3定时随访治疗后0.5、1、2、3、6、9、12个月末进行临床随访并监测其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变化,根据临床随访和监测结果判断抗病毒治疗效果。针对每例患者制定随访计划,使随访工作定期化和正规化。管理并保密患者的随访档案,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和记录患者的病情、病历、家庭情况、联系方式、日常起居等信息,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提醒患者及时复诊,避免失访。督促患者长期坚持服药,了解定期复查及随诊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养成定时定量服药的良好习惯。在病人中公开医务人员的联系方式,复诊时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患者中途停药最易发生在前3个月,嘱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机会性感染时,及时和医务人员联系。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选择患者觉得比较容易长期坚持下去的尽可能简化的治疗方案。当患者遇到生活方面、服药方面、家庭方面的问题,嘱其及时与主管护理人员交流咨询。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诉说心中郁闷及存在的思想问题,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乐于接受治疗。强调依从性差不仅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还易发生耐药,发生耐药的后果很严重。同时强调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针具交换、美沙酮治疗、安全性行为等。详细告知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患者共同分析,列举服药依从性好、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情况。适时的鼓励和督促,可以减轻患者长期服药带来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意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3.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之后,1083例艾滋病患者能够重视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和随诊,能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病毒复制被控制,成功实现免疫功能重建。

4.结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一种终身有效的治疗方法,它通过阻断病毒复制使得免疫系统重建并恢复对病原体的免疫力。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败的关键。让患者了解有关抗病毒治疗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告知服用各种抗病毒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会逐步适应,以坚定病人服药决心。采取细心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个人心理辅导,鼓励患者诉说心中郁闷及存在的思想问题,加以分析,帮助患者扔掉包袱,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和未来,坚定治疗信心。提供长期关怀服务,社会心理支持和消除歧视有助于减轻艾滋病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增强患者寻求和维持治疗的信心,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单独的、群体的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的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支持和关怀,提供生产自救服务,以及为患者及儿童提供生活求助等的社会支持。规范的治疗能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部分恢复已经破坏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并发机会性感染减少,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江红,梅俏蕾,杨惠娟.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113-114.

[2]刘柳玲,曾文涓.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心理干预对策[J].蛇志,2010,22(2):175-176.

[3]覃玲.HIV/AIDS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03-204.

[4]李琼华.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6):805.

标签:;  ;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