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谈

砌筑工程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谈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公路建设是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建设,公路建设的好坏对国家的安定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公路的安全性建设是施工队伍必须要意识到的问题,公路工程的安全不仅仅局限于对施工材料和施工现场的控制,在施工技术上也要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

关键词:质量控制;技术交底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测量放样,恢复路基中线,精确测定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两端的衔接是否顺适。一般在直线段10m设一桩,曲线段5m设一桩,并可根据地形需要适当加桩。测定的重要控制桩应有护桩,并至少由2-3组组成,以便相互核对,确保精度。护桩保留到工程结束,因此要设在施工干扰地区之外,埋置应稳固。

2、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横断面桩,测量中桩和挡土墙各点的地面标高,并设置施工水准点。

3、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前进行现场核对。根据核对的工程量、工地特点、工期要求及施工条件,结合计划投入的设备,做出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包括施工方法、工程数量、开工及完工日期、需要劳力、机械设备、材料数量以及其它临时工程和场地布置等,以便全面落实。

4、在受地面积水和地下水影响的土质不良地段,应切实做好场地排水设施。外购及自采材料在采集前,先应通过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进场。

二、砌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1、砌体不均匀沉陷

砌体的不均匀沉陷问题主要体现在砌体坍塌、断裂、倾斜、滑移等方面,而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基坑开挖后未进行严格的验槽,也没有进行夯实、找平、清底等;底部石块过小,或者未座浆便直接干摆砌筑;或者石块小面朝下,迫使个别尖棱压入土中;此外,在基础砌完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工作,也会使基底土受到雨水的浸泡,并由此造成墙基的下沉现象。

2、砌筑平整度较差

砌筑平整度相对较差的问题主要包括混凝土的预制块表面平整度较差,且棱角有一定的损坏;砂浆不饱满,且存在干缝、空缝、孔洞等现场。引起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砌筑工程并未对混凝土的预制块作质量抽检便应用到工程中,或者是抽检不合格;施工中没有进行测量放样,且基面高程的控制不够严格,未分段拉线,单凭肉眼进行判断等。一旦砌筑平整度较差,就需要进行返工。返工带来的影响除了拖延工期,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砂浆拌合质量差

砂浆拌合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砂浆的拌合不均匀,且含有杂质,例如灰团、砂团等;砂浆的和易性相对较差。引起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砌筑工程施工前并未进行砂浆的配合比试验,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未依据砂子的含水量变化,对拌合的用水量作及时的调整,抑或砂浆拌合的原材料存在称量不准的问题。此外,如果机械拌合的时间与相关的规范要求不符,或者人工拌合的次数较少,也会引发砂浆拌合质量较差的问题。

三、材料要求

1、石料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是结构密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

2、砌筑石料

(1)、片石:一般指用爆破法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厚度不小于15cm,其宽度及长度不小于厚度的1.5倍。用做镶面的片石应表面平整,尺寸较大,并稍加修整,其石料强度应大于等于MU40,并严禁大面立砌。

(2)、块石:其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也大致平整,厚度不小于20cm,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倍,长度为约厚度的1.5-2.0倍。块石用做镶面时,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其石料强度应大于等于MU40。

3、砌筑砂浆

(1)、砂浆标号以7.07×7.07×7.07cm的试件在温度20°C±3°C标椎养护条件下28d的抗压强度为准,单位为Mpa。其标号、类别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宜采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当用于浆砌片石时,砂的最大料径不宜超过5mm,砌筑块石或粗料石时不宜大于2.5mm。在适当增加水泥用量的条件下也可采用细砂。

(2)、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适宜的稠度(以标准外向锤体沉入度来表示)为5-7c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为改善砂浆和易性可掺入塑化剂或粉煤灰等,其掺量可视品种经试验而定。

(3)、砂浆的配合比须通过试验确定,当更换砂浆的组成材料时,其配比应重新试验确定。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当的稠度,一般宜在3-4h用毕。如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应重新拌和,已开始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四、浆砌砌筑

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泥垢清扫干净用水保持湿润。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所以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浆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补实,不得有空隙和立缝贯通现象。砌筑工作中断时,可将砌好的石层孔隙用砂浆填满,再砌时表面要仔细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在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分2cm深的缝槽,以便砂浆勾缝,其标号应比砌体砂浆提高一级,隐蔽面的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一)、基础

1、基础的各部尺寸、形状、埋置深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应按实情请示调整设计。

2、在松软地层或坡积层地段开挖时,基坑不宜全段贯通,而应采用跳槽办法开挖以防上部失稳。当基底土质为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将其整平夯实。基础开挖大多采用明挖,但遇有特殊水文、地质情况时应立即以工程联系单形式上报驻监办。

3、若发现岩层有孔隙裂缝,应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浇注饱满;若基底岩层有外露软弱夹层,宜在墙趾前对此层作封面保护。墙趾地面纵坡较大时,为减少圬工,挡土墙的基底可做成不大于5%的纵坡。如为岩层时,可在纵向做成台阶,台阶尺寸随地形变动而定,一般宽度不小于50cm,高宽比不宜大于1:2。

4、基坑开挖大小:需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渗水土的基坑要根据基坑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集水坑、网管)和基础模板等大小而定,一般根据基坑底地质、深度、水位等具体情况而定。

(二)、浆砌

1、砂浆拌和一律采用砂浆拌和机进行机械拌和,拌和场地要求场地硬化,并配备量具,标识标牌齐全,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砂浆。

2、片石宜分层砌筑,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齐平,竖缝应错开,不能贯通。

3、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石块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均要有砂浆隔开,不得直接接触,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碎石块,但不得在砌块下面用小石子支垫。

4、浆砌要求采用挤浆、座浆法施工,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密实并备有各种小石块,作挤浆填缝之用,挤浆时可用小锤将小石块轻轻敲入缝隙中。

5、砌片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并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7m2墙面至少设置一块。

6、砌体墙面石选形状较规则的口面使用,并要求制作坡度架,墙面挂线施工,保证墙面的平整度,墙面要求勾缝,勾缝一律采用凹缝,缝宽1cm。

7、砌体沉降缝要求铅垂贯通,缝宽一致,不得有相互咬合或挤紧现象,并及时用沥青麻絮进行灌缝处理。

8、泄水孔设置要求有排水倒坡并贯通,口面设置按设计尺寸和间距设成方形。

结束语

公路施工中,砌体的施工工艺中质量控制为公路施工质量控制重点,砌体工程技术交底是砌体的施工工艺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本文探究了公路工程施工中砌筑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1]李骏.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管理观察,2009.08.

[2]马兰花.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和安全控制[J].科技信息,2010.04.

标签:;  ;  ;  

砌筑工程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