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邱小兰

(武陟县人民医院河南武陟454950)

【摘要】目的探讨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0例,在严密观察以及监护患者的病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严密观察以及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后,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7例痊愈、1例死亡于心源性的休克、2例死亡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护理与治疗总有效率为94%。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且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将护理与治疗效率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307-02

急性心肌梗塞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多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或者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本院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且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0例,其中14例女性,36例男性,年龄为36-81岁,平均年龄为(59.7±0.4)岁。所有患者在经过心肌酶谱及动态的心电图的检查之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1.2护理方法

(1)采用鼻导管持续给氧,并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注意4-6L/min的氧流量,当患者疼痛消失或者减轻后氧流量可减小为2-3L/min,维持2-3d时间。将输液速度以及输液量严格掌握,其中24h的输液量是1500ml,输液速度为15-20滴/min。一些患者心功能较差,因此对于补液量要限制,采用输液泵来控制输液速度,保持在0.5-1.5ml/min[1]。

(2)卧床休息以及早期的心理康复方面护理。护士要针对性较强地鼓励、开导、安慰患者,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恐惧心理,在稳定患者情绪的同时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如果发病24-72h内患者的病情具有较不稳定的特点,应该绝对的卧床休息以免病情更严重,由相关的护理人员来照顾患者的生活。在3d后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可在床上自主的做肢体关节的活动,1周后患者可逐渐的下床活动,2周后患者可于室内进行10-15min的缓慢散步,4周后可在室外以接近正常的步速散步30min。

(3)给予患者饮食及大小便护理。叮嘱患者饮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定时定量,遵循的饮食原则为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充足的蛋白质、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热量。无论在恢复期亦或急性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一旦便秘将导致心脏破裂、心源性的休克等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且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在急性期之后患者可下床且于床旁对便桶排便,以减少心脏负荷与机体能量的消耗[2]。小便护理同大便护理的意义相同,患者应卧床排尿。而部分老年男性患者因有前列腺的增生疾病,有可能导致尿潴留现象发生,在排尿时较为困难且加快了心率,严重者甚至出现了心律失常现象导致病情加重。所以要加强心理护理,不仅要充分诱导及耐心劝导,如有必要则对患者予以导尿护理。

(4)做好出院指导与健康宣教工作。由于院前溶栓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就可转入CCU施行进一步的治疗,因此疾病早期是对院前溶栓患者施行健康教育较为适宜的时间,包括的内容有谢绝探视、保持大便的通畅、锻炼床上小便以及大便、少食多餐、低盐与低脂饮食、解除疼痛与紧张恐惧、吸氧、心电监护、绝对的卧床休息等方面。部分患者具有较为敏感的特性,出院后一旦没有系统护理与治疗,病情有可能出现复发。因此护理人员应将家庭恢复与危险因素有效消除所具有的必要性讲解给患者,使其在家努力恢复身体。还有部分患者担心出院后不能正常生活及工作,医护人员应将保健教育及出院指导工作做好。叮嘱患者将活动量逐步增加,在3-4个月的渐进训练之后可将部分较轻的工作酌情恢复,但短期内不可外出开会、骑自行车。通常在6个月后可恢复全天工作,但要避免过度脑力以及体力劳动。

2.结果

经过严密观察以及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后,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7例痊愈、1例死亡于心源性的休克、2例死亡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治疗与护理总有效率为94%,死亡率为6%。

3.讨论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起病急骤,且中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所以医护人员要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的病情进行观察,及时制定适宜的护理对策,将相关依据提供给医生,利于病情的正确判断及合理治疗方案的积极采取,且利于患者各类症状有效缓解,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3]。本次研究中,经过严密观察及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后,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7例痊愈,总有效率为94%。而除了上述护理对策外,还应注意如下两点:

(1)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现象。由于最先出现的一类症状为疼痛,观察时要注意若具有较轻的疼痛程度,在用药之后较快得到缓解,说明具有较小的梗塞范围及较好的预后;而一旦具有较重的疼痛程度,在持续数天后不可有效缓解亦或者缓解之后出现反复疼痛现象,则说明具有较广的梗塞范围以及较重的病情。

(2)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衰以及心源性的休克现象。首先,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休克症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如果具有较大的梗塞面积、较低的血压,且伴有神志迟钝、尿量减少、脉细而快、四肢发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则说明出现心源性的休克现象,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且及时采取处理对策。其次,密切观察患者血压以及心率变化,一旦患有快速的心率失常,那么患者的心率应在160次/分以上,将对血压造成影响。一旦心律转成窦性,那么血压将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且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将护理与治疗效果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武红英.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29(3):318-319.

[2]修淑清,隋凤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55(6):2590-2592.

[3]杨永琼,郝永先,郭静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23(2):39-41.

标签:;  ;  ;  

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