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间距论文_李运生,薛辉,邱爽,余林,张彦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隔板间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横隔,间距,畸变,组合,隔板,应力,腹板。

隔板间距论文文献综述

李运生,薛辉,邱爽,余林,张彦玲[1](2019)在《钢-混凝土曲线组合箱梁桥横隔板间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曲线组合梁需通过设置横隔板来控制畸变变形。针对使用阶段的曲线闭口组合箱梁,首先采用M/r法(M为曲梁弯矩,r为曲梁半径)将其转换为等效直梁,然后建立基于弹性地基梁法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截面的畸变效应,对横隔板数量N、跨度L和跨径比L/r进行参数分析,以畸变应力比(畸变正应力与弯曲正应力的比值)为控制指标,给出适于使用阶段曲线组合梁横隔板间距的计算式。研究发现:在各种使用荷载中,车道集中活载偏心和离心力产生的畸变效应比重最大,出现了局部效应;畸变应力比随横隔板数量和跨度的增加呈现按指数函数下降的规律,随跨径比的增大则线性增长;在计算曲线组合梁横隔板间距时,可首先设定合理的应力比限值,然后根据前期研究和给出的曲线组合梁施工和使用阶段的横隔板间距计算式,取二者较小值作为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9年03期)

王于曹,王燕令,陆刘记,程传晓,吴学红[2](2018)在《隔板间距对露点冷却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不同的通道长度、进气速度和板型条件下,隔板间距对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进气速度的增加,平直隔板达到最佳湿球效率时的间距也随之增加。当通道长度增加时,平直隔板达到最佳湿球效率时的间距不变,为8mm。相同环境条件下,波纹隔板和平直隔板冷却效率达到最佳时的间距不同,且在隔板间距小于9mm时,波纹隔板的湿球效率低于平直隔板,强化传热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8年05期)

任扬志[3](2016)在《考虑变间距隔板的起重机偏轨箱梁畸变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大型化、轻量化为目标的起重机结构设计理念已广泛运用于生产实践过程中。单纯通过减小箱梁各板元厚度,实现整机结构轻量化,势必会降低箱梁各局部区格稳定性、增加箱梁各截面纵横向变形量,不利于生产安全。如在箱梁内部按一定间距焊接横隔板,则可有效提升各板元区格的局部稳定性,同时增加箱梁整体扭转刚度和抗畸变翘曲刚度,减小偏载作用下箱梁截面纵横向变形。合理布局横隔板间距,可优化箱梁截面应力应变分布特征、提高钢材利用率,以实现箱梁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本文紧密围绕带变间距横隔板箱梁的截面畸变变形问题,构建了基于刚(柔)性隔板假设下的箱梁畸变分析模型,系统研究了隔板位置、数量及厚度等对箱梁截面畸变变形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针对带隔板箱梁,将隔板与箱梁间作用力视为隔板厚度范围内的均布畸变力矩,分别基于隔板面内无限刚度假设和箱梁与隔板间剪切变形的协调性,提出了考虑截面畸变剪切变形的带刚(柔)性隔板简支梁(悬臂梁)畸变初参数法,继而推导出箱梁各截面畸变角和畸变翘曲函数的初参数解。对比不同隔板数量和厚度下箱梁各采样点处畸变角、畸变翘曲位移和应力初参数值和有限元仿真值,结果充分验证了刚(柔)性隔板假设下的简支梁(悬臂梁)畸变初参数法的正确性。(2)基于带柔性隔板简支梁(悬臂梁)畸变初参数法,分别围绕小车位于简支梁跨中、端部及悬臂梁端部等关键位置,展开轮压点截面处畸变角、畸变翘曲应力及畸变横向弯曲底角随箱梁高跨比、隔板数及厚度比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小车位于简支梁跨中或端部时,增加隔板数量、截面高跨比及厚度比可有效抑制轮压点截面节点处畸变角、畸变翘曲应力及上下翼缘板横向弯曲变形。(3)以对称畸变载荷下轮压点处节点畸变翘曲位移及应力为目标展开叁隔板简支梁的隔板位置优化分析。此优化问题是以跨中隔板局部剪切稳定性和承载板元局部弯剪组合稳定性为约束条件的连续型单变量优化问题。研究表明:不同对称外畸变力矩Md下,分别以小车轮压点处节点畸变翘曲应力、纵向畸变位移及两者组合为优化目标的最优隔板Ⅰ位于外畸变载荷作用截面处,此时跨中隔板及承载板元的局部屈曲临界载荷均为最大。(4)针对不等距对称叁隔板简支梁,以小车轮压点处畸变翘曲函数的一(二)阶导数为等效目标,分析与上述叁隔板等效的等距叁隔板简支梁高度系数与宽度系数间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两尺寸系数间存在线性相关性。继而,系统分析了不等距对称叁隔板简支梁畸变翘曲刚度及框架刚度与原等距简支梁间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不等距对称叁隔板简支梁相对原等距叁隔板简支梁畸变翘曲刚度增大,畸变框架刚度减小。(5)分别以无(带)隔板简支箱梁为对象,通过FCS四通道液压伺服实验加载平台,直接对箱梁施加两对称集中畸变载荷,并借助百分表和应变仪对箱梁采样点处畸变位移和应力进行读取。对比畸变实验数据和初参数解,结果充分验证了以畸变翘曲函数为初始变量的四阶畸变初参数法的正确性和柔性隔板假设(变形协调性)的正确性。同时,鉴于加载实验过程中各实验环节的不确定性,测量节点处位移和应力存在一定范围的容许误差。误差主要来源于制造加工精度、安装精度和焊接后板件残余变形等。综上,本文整合了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等叁个部分,针对带横隔板箱梁截面畸变特性展开了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箱梁结构设计中截面畸变知识体系,对完善箱梁结构轻量化设计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陈大桥[4](2015)在《储药槽竖向隔板间距类型数量的求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储药柜的优化储药"的第二问,根据问题的特点,仔细分析约束条件,建立了"使总宽度冗余最小"和"储药槽间距类型数量尽可能少"的多目标规划的模型,给出了不同数量的储药槽间距类型对应的总宽度冗余的最小值和相对合理的竖向隔板间距类型数量。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对于此类问题的求解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赵伟,郑剑涵[5](2015)在《横隔板厚度和间距对钢桥面板疲劳应力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内外钢箱梁的研究成果,基于某大跨径斜拉桥,分别建立以横隔板厚度和间距参数变化的叁维钢箱梁板壳有限元模型A和B,分析了横隔板厚度和间距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典型构造细节疲劳应力幅的影响,与国内外规范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横隔板厚度和间距对U形肋现场对接焊缝处基本没有影响,但对其他各构造细节的疲劳应力幅均有一定影响;欧洲规范对横隔板厚度不小于10mm和间距取2.5~3.5m的建议较合理,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5年04期)

魏志新,梁艳梅[6](2015)在《横隔板间距对波形钢腹板桥抗扭性能的动、静力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横隔板对改变波形钢腹板桥的抗扭性能有重要的作用.以某黄河大桥主桥为例,在全桥钢腹板的平波段内设置不同数量的横隔板,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0.0建立计算模型,分析横隔板间距对波形钢腹板桥梁自振特性和跨中扭转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横隔板的设置会增加桥梁的扭转振型的自振频率,但增加的幅度不大,对桥梁各种振型出现阶次顺序的影响也不大;中横隔板可以显着提高主梁的抗扭刚度;随着横隔板个数的增加,腹板的挠度逐渐变小,横隔板数量对扭转引起的竖向位移和变形有比较显着的影响;对于该桥,在半跨内设置3个横隔板(最大间距为24 m)最经济、可靠,能有效提高其抗扭自振频率和抗扭刚度.(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钟微,叶铮[7](2014)在《横隔板间距对分离式扁平钢箱梁扭转畸变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离式扁平钢箱梁,利用板壳有限元建立细化的钢箱梁节段模型,考虑邻近区域对梁段的影响,将整体模型分析所得的端面内力及索力施加在相应位置,分离式扁平钢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分析不同间距横隔板钢箱梁的扭转畸变效应,得到了斜拉桥中此类截面的扭转畸变效应随横隔板间距的变化曲线,并对横隔板间距的设置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铁道勘测与设计》期刊2014年04期)

常思本[8](2012)在《横隔板间距对箱形组合梁畸变变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采用荷载分解方法将作用于箱梁的偏心荷载进行分解,得到箱型组合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设置不同数量的横隔板对畸变效应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箱型组合梁的横向畸变变形、竖向畸变变形、纵向翘曲变形的分布情况,得出了横隔板设置数量对畸变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2年06期)

丁文俊,吴冲,赵秋[9](2011)在《横隔板间距对钢桥面板疲劳应力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内外钢箱梁的设计经验,选取3种不同的横隔板设置形式,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钢箱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横隔板与U肋相交的桥面板、U形加劲肋的对接处、横隔板过焊孔处等4种构造细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幅,得出横隔板设置形式对桥面板疲劳应力幅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1年04期)

余茂峰,刘君波,叶建龙[10](2011)在《曲线开口钢箱的扭转变形及横隔板合理间距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座30 m跨径曲线开口钢箱梁桥,分析在设置不同数量横隔板、具有不同外荷载作用及不同曲线半径时钢箱的扭转变形,探讨影响扭转变形的因素,提出横隔板合理间距的建议,供类似结构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1年04期)

隔板间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在不同的通道长度、进气速度和板型条件下,隔板间距对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进气速度的增加,平直隔板达到最佳湿球效率时的间距也随之增加。当通道长度增加时,平直隔板达到最佳湿球效率时的间距不变,为8mm。相同环境条件下,波纹隔板和平直隔板冷却效率达到最佳时的间距不同,且在隔板间距小于9mm时,波纹隔板的湿球效率低于平直隔板,强化传热的效果并不理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隔板间距论文参考文献

[1].李运生,薛辉,邱爽,余林,张彦玲.钢-混凝土曲线组合箱梁桥横隔板间距研究[J].钢结构.2019

[2].王于曹,王燕令,陆刘记,程传晓,吴学红.隔板间距对露点冷却器性能的影响[J].低温与超导.2018

[3].任扬志.考虑变间距隔板的起重机偏轨箱梁畸变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4].陈大桥.储药槽竖向隔板间距类型数量的求解方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赵伟,郑剑涵.横隔板厚度和间距对钢桥面板疲劳应力幅的影响[J].钢结构.2015

[6].魏志新,梁艳梅.横隔板间距对波形钢腹板桥抗扭性能的动、静力影响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钟微,叶铮.横隔板间距对分离式扁平钢箱梁扭转畸变效应的影响[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4

[8].常思本.横隔板间距对箱形组合梁畸变变形的影响[J].北方交通.2012

[9].丁文俊,吴冲,赵秋.横隔板间距对钢桥面板疲劳应力幅的影响[J].公路交通技术.2011

[10].余茂峰,刘君波,叶建龙.曲线开口钢箱的扭转变形及横隔板合理间距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1

论文知识图

隔板间距L*隔间变化时空腔中的...不同横隔板间距下结构的最大主...α对横隔板间距的影响变横隔板间距模型与原模型结果...9横隔板间距为L/5的悬臂钢箱梁...隔板间距和个数设置设置隔板分...

标签:;  ;  ;  ;  ;  ;  ;  

隔板间距论文_李运生,薛辉,邱爽,余林,张彦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