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媒体中隐形采访的使用合理性研究

电视新闻媒体中隐形采访的使用合理性研究

王宝亮

(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太原)

摘要:隐性采访是近年来受到新闻记者普遍青睐的新闻采访形式。由于通过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具有形式的新颖多样、内容的新鲜独特等特点而受到受众的欢迎,成为大众传媒经常采用的新闻样式。这种采访方式由于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不会引起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易深入到事件的本质层面,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隐形采访以独特的视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事件真实感,为新闻媒体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科技时代的来临也为隐形采访贮备了物质基础,技术手段的提高,也促进了新闻媒体的观念的转变。隐性采访发展速度之快,在各种媒体中普及之快速,是以往新生报道形式所没有的。但与此同时,由于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比较特殊,稍有偏颇,极易引发法律方面的纠纷和争论,因此,记者在进行的采访过程中,只有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形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本文从多个侧面对隐形采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对隐性采访的使用合理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隐性采访;新闻;伦理道德;

一、隐形采访概念及具体特征

1.隐形采访的内涵

隐形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目前没有准确的界定。蓝鸿文教授的《新闻采访学》中对隐形采访的定义是:隐形采访,又被称为暗访或者秘密采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它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有一定的侦查性,是显性采访有力的辅助工具和手段。

2.隐形采访的特点

1)主动突击

隐形采访是记者有备而来,针对具体采访,在正常的采访无法获取新闻素材的情况下,于是准备了暗访设备,事前已经对事情的状况有一定了解,可以说记者主动出击来获取第一手的新闻资料。

2)隐蔽性

由于隐形采访的特殊性,因此在采访的过程中,除了摄像设备比较隐蔽之外,记者也是隐瞒真实的身份和采访的真正的目的。可以说被采访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原生态的呈现最真实的一面。

二、新闻媒体中的隐形采访阐释

(一)隐形采访的社会价值分析

1.社会映像的真实再现

隐形采访与社会真实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隐形采访的出现,能使新闻更加均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新闻给受众展示的社会是一个真实的社会。通过隐形采访手段,新闻记者可以比较方便地采获到社会的阴暗面,可以比较方便地曝光阳光下的霉点。

2.实现舆论监督

隐形采访是舆论监督的一个手段,这一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发掘出有深度、有影响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一手段对消极腐败现象,对损害公众权益的事件进行揭露批评和监督,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二)隐形采访的受众心理动因分析

1.受众心理

隐形采访新闻被受众的关注除了其自身的独特魅力之外,受众的心理动因也不可忽视的因素。受众对隐形采访的关注主要缘于好奇心理、冒险心理、宣泄心理和窥私心理。

2.动物本能

另一方面,人类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探知周围人群的生存状态,从中寻求一种身份认同,为自身生存寻找依据;或积累生活经验,以便为今后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寻找解决依据和方式。这与人的探测本能有关。人的侦测本能根源于人的动物性本能。自然界中的动物,通过侦测来寻找食物来源,通过侦测确定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人类同样需要侦测。

3.寻求归属感

隐形采访中有相当数量的报道是关于特殊人群的生存状况的展示,观众通过收看这种报道,可以为自己寻求一种归属感,为自身生存提供一个合法性依据。

(三)隐形采访的新闻真实性分析

1.原生态记录出的新闻真实与剪辑出的真实

虚假新闻的出现,严重败坏了新闻界及其从业人员的声誉。于是,在观众对一些新闻报道失去信心的时候,隐形采访的介入着实让观众眼前一亮,观众开始在电视前期待着隐形采访带来的真实。

2.旁观性记录与参与性记录对报道真实性的影响

隐形采访,除了少数的正面体验采访外,大部分是因为直接以记者身份采访难度太大,而主要的对象也是一些社会的阴暗丑恶现象,这些丑恶现象的实施者,出于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对于一些外来客往往是有着很高的警惕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即使隐去了身份,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冲突还是显而易见的。

三、新闻媒体中的隐形采访方式运用的未来展望

(一)隐形采访的操作频率应在特定情况下采用

在隐形采访的使用上也应该遵循适度原则:

首先是指隐形采访的使用频率不宜过多;

其次是指使用范围,在选题上必须是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从对象上说必须是不配合,不支持记者采访,而记者又无他法接近新闻源;

三是指对具体事件采访的适度,记者应紧扣事件的性质、报道的主题,而对那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问题不使用为宜。

(二)隐形采访报道中的内容应该有限制级

隐形采访在选题上一定要有选择性,在涉及到犯罪题材、社会风化等题材时要慎重使用,隐形采访报道要以坚持正确的导向、以维护公众利益、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对隐形采访的报道内容也应该有个限制级,否则就会走偏方向。

(三)隐形采访与公开采访紧密结合,使报道更具可信度。

记者在进行隐形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三思而后行,切记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进行,本能以采访为借口,将其凌驾于法律之上。

结语

隐形采访的使用合法问题,世界各国的新闻界历来都是众说风云,但是有一点确是共同的,那就是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绝不可逾越法律的鸿沟去采集新闻。隐形采访发挥其舆论监督智能的同时,对于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不得不提到日程上来。作为记者更应该从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角度,全方位的深入了解隐形采访。在使用隐形采访之前,要对其在伦理道德上的适当与否,以及它在法律层面上合法与否进行权衡。

作者简介:王宝亮(1989-),男,汉族,山西太原人,大学本科,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标签:;  ;  ;  

电视新闻媒体中隐形采访的使用合理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