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

突出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

乔惠清北京市大成学校100141

【摘要】部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教材框架和体例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主干,配合主干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辅助内容,使学生对历史有一个饱满的认识。所以,在新教材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实行“突出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的教学策略比较理想。

【关键词】“突出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051-01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全面贯彻国家意志,加强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坚持以唯物史观介绍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部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教材框架和体例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主干,配合主干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辅助内容,使学生对历史有一个饱满的认识。所以,在新教材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实行“突出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的教学策略比较理想。“突出主干”是要完成最基本的也是核心的教学任务。“分层递进”就是在把握“突出主干”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或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下,用足教材,如部编新教材中的“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等辅助内容,对教材的主干知识与核心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与延伸,同时形式多样的辅助内容增加历史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整体提升”就是实现了前两个环节与层次的效果,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整体提升”的效果。下面我以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为例,谈谈此种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一课书包含的子题目有:“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三个子目。对这一课的教学策略为下:

一、把握整体结构,突出主干知识

教师解题时抓住本课的核心内容“抗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本课三个子目中,“八国联军侵华”是核心知识,此外,《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很重要,因此,本课的教学思路,在突出主干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即引导学生分析出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以及《辛丑条约》的影响。

二、用足辅助教材,落实核心内容

用足辅助教材,使核心知识与主干知识充分地结合起来,这个层面教师就要充分挖掘辅助教材功能,用足用好教材,把教材的内涵挖掘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历史进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教材提供的各种材料信息分析提取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揭帖内容,“只因鬼子闹中原”“全是教堂止住天”这两句可以使学生明白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分析“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明白义和团的斗争方式;分析“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杀”可以明白义和团运动的目的是扶清灭洋,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度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这样,在把握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识,分层递增,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丰满的认识。

三、深挖辅助教材,探究历史影响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以教材提供的材料为切入口,围绕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通过分析《辛丑条约》内容,探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学生以辅助材料提供的“问题思考”:“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教材《辛丑条约》的各项内容,得出《辛丑条约》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经济上: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成为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赔款以海关税、盐税等作为担保,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有“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规定,这不仅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便于列强宰割欺凌,而且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军事上: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侵略者可以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国失去了军事自主权。

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使馆界”的设立,实际上是一个个的“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在使馆区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武装控制之下。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体现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但这种转变深深打上了屈辱的烙印。

借助辅助材料,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通过探讨得出《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探究二:通过插图,探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学生以教材提供的插图《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为研究材料,同时补充《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唤起学生的回忆,配合“课后活动”复习《南京条约》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了,《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样,通过辅助图片材料真实再现历史,从感官上使学生意识到晚晴时期中国软弱无能、任人宰割的危机,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真理。

探究三:通过分析慈禧太后对待义和团和列强的态度,探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刚开始,清政府为了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纷纷进入天津、北京,并控制了京津地区。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在逃跑的途中,慈禧下令绞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缴”。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通过对比,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以慈禧为代表的清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卑躬屈膝的嘴脸。

而《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为自己没有被当作罪犯惩办而喜出望外,答应了帝国主义的全部条件,并限制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从而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至此学生就可以完全理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以上就是我根据部编教材的特点,依据教材正文部分抓住主干知识,依据教材辅助部分加深对主干知识的深化理解的做法,以此达到“突出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的目标。

这样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层层递进,既符合初二学生的接受水平,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提取信息能力,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眼。

标签:;  ;  ;  

突出主干分层递进整体提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