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

“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

张凤超[1]2003年在《“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金融一体化等区域性金融问题虽然广受关注,但理论研究却停滞不前。现有的文献大多流于概念的辨析、事实的描述和模式的设想,而缺乏有关其理论基础、形成机制、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因而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 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有赖于研究视角的创新。而囿于传统金融理论的研究模式,仅仅把“区域”作为抽象的空间前提,忽视区域性金融运行规律的探究,是现有文献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若想彻底实现“区域”与“金融”的耦合,则必须将金融置于地理世界,借鉴经济地理学的思维方法及研究模式,以金融的地域性和运动性为逻辑起点,以金融的地域运动形式及地域组织形式为核心内容,构建金融地域运动理论体系。 本文中心内容由五部分构成,前两部分为理论研究,后叁部分以“港粤”为切入点进行实证研究。 第一部分,进行金融地域运动理论的一般概述。首先明确了提出及探索“金融地域运动”理论的原由——是对金融一体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必然要求,旨为正确解释和解决区域性金融问题寻找理论根基。其次对金融地域运动思想的形成轨迹进行阐述,认为其思想之源始于区域意识的建立,通过对金融资源理论、区域金融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金融地理理论的全面透析,坚定了遵循“金融运动与地域空间关系”的基本思维路径。再次,界定了金融地域运动的内涵。最后,确定金融效率是金融地域运动的本源驱动力,并且认为金融帕雷托效率机制根据金融资源的层次要求,选择不同形式的载体加以具体引导,因此,金融地域运动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 第二部分,尝试发现和总结归纳金融地域运动的客观规律。伴随金融地域运动的持续进程,出现金融产业、金融等别城市、金融地域系统等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地域结果。其中,金融产业是金融地域运动的物质载体,金融等别城市是金融地域运动的空间结节点,金融地域系统是金融地域运动的地域实现与组织形式。金融产业的非均衡成长规律、金融等别城市的空间运动规律、金融地域系统的金融一体化规律分别从不同角度诊释和演绎了金融地域运动规律,是总规律的具体表达。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一体化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叁部分,结合香港与广东金融产业的区情,给予“港粤”金融地域以明确的空间定位,指出“港粤”金融地域是香港次高级金融地域系统中一个重要、独立、完整的单元。继而分析“港粤”金融地域单元所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内部关联的悠久性、基本雏形的紧密性、基础设施的一体性等。强调“港粤”金融地域单元不仅属于金融一体化规律一个独立的作用空间,并且由于同时具备了“金融核心的离心扩散冲动”、“金融腹地接受辐射的欲望”以及“金融产业空间梯度”金融一体化的生成叁要素,满足了金融一体化的驱动条件,因此,“港粤”金融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 第四部分,先是根据中心城市的金融产业成长阶段与城市金融职能特征两项指标,把“港粤”的中心城市群体划分为叁种金融级别类型。进而着重指出“港粤”金融等别城市体系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单轴主导性和空间稳固性。以此为前提,梳理出“港粤”金融一体化的空间运动模式,即香港核心的有秩序金融空间扩散、广东腹地的多维度金融成长路经和时序。 第五部分,重点阐述了“港粤”金融地域单元的区情条件孕育出的“港粤”金融一体化特有的运行模式。“港粤”金融一体化是金融区域一体化实现模式的典型实例,是金融一体化在具体地域空间的真实映照,“港粤”的区情决定了“港粤”金融一体化运行模式具有“金融体制的摩擦性”、“运行要素的系统性”以及“‘合作’形式的次优性”。其中,金融合作作为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金融一体化的次优模式,在“港粤”既有条件下,采取金融合作的形式成为“港一粤”金融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苏丽娟[2]2016年在《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效应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亚五国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一带一路”战略所提议的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国家势必权衡: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有多大?中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有哪些?各条路径目前进展如何?本文试图在梳理既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本文首先对中亚五国经济地理概况进行了分析性描述,勾勒出中亚五国GDP总量与增速、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现状、以及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情况轮廓。本文先假设中国与中亚五国存在一体化协议,研究壁垒消除后统一的市场会给各国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促进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与中亚五国而言均能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中国受益更多的结论。本文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交通便利度有所提升,交通一体化水平依然较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金融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金融一体化水平非常低。

王小彬[3]2018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形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这种国际竞争在单个国家层面主要表现为发达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疲软,各经济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对这种全球化下的新形势,中国积极谋划新一轮深化国内改革和积极开展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布局,先后打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政府职能变革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组合拳。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当前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关系压力前所未有,这些战略的实施充满艰辛和挑战。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粤港澳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在坚持“争夺开放的国际市场与开发国内潜在市场并重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的思想认识下,基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等理论启示,本文对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经济效应等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深入地探讨。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前两章内容,主要对本文既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思想渊源进行总结梳理,一方面总结提炼相关借鉴意义,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为后文的分析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主要基于历史发展进程从空间视角,对粤港澳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潜力以及区域内空间城市体系进行分析;第叁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是从产业和金融两个角度分别对粤港澳区域一体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利用中心—外围模型主要以广东省内城市为主体,透视空间一体化的辐射效应和社会效应,而如何在粤港澳区域释放和激发这种辐射效应,正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本质。回首历史,中国独特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演化和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历程是密切相关的,粤港澳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内地与世界经济接触的开端和窗口,是连接国内经济和外部经济体系的通道和平台。在新时期,推动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符合中国突破经济发展桎梏,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极的粤港澳地区进一步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内部和外部要素的重新组合配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互融合的产业集聚和分工格局以及城市结构体系,在更高层次和内涵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史进行重新演绎,这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而言意义深远。对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

王滨[4]2005年在《粤港金融合作的基础条件分析》文中指出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促进粤港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两地经济互动腾飞,一直是理论界以及粤港两地政府努力的目标。针对这一历史与现实碰撞的课题,在对近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粤港经济关系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在粤港两地多年实践工作的体会,对粤港金融合作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首先以最适货币区理论、货币替代理论探讨了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内涵;其次剖析了香港与内地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以及粤港金融合作在其中的地位;接着从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地缘和人缘条件等方面对粤港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条件展开分析。随着CEPA和“9+2”区域经济整合力度的加大,粤港金融合作的范围会更广、融合度会更高。在未来实现香港和内地经济一体化的愿景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两地更深层次的金融合作还需要消除各种摩擦,并在市场体系、金融监管、法制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协调,发挥政府的作用。

张婧[5]2011年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叁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形态呈现出了由“工业型经济”加速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体趋势。其中,尤其是服务业中的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着,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与此相关联,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金融化和金融运行区域化成为显着特征。大量的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服务业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经济活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和协调与否与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变动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区域金融服务业空间合理布局和优化是实现和保证区域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则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长叁角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势头最为强劲且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之一。但是,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重要基础和核心环节的金融合作则起步较晚。目前,相对长叁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总体进程来看,区域金融合作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区域金融基础条件不一、行政区划分割和金融监管各自为政等深刻制约着区域金融合作的高效开展,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速度十分缓慢且程度低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金融抑制问题比较突出。据此,深入研究和探讨长叁角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重点探讨了长叁角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现状趋势、空间特征、总体走向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相关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第二章)为绪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通过分析归纳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从区域金融发展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并在分析评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论证和揭示了目前学界关于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二部分(第叁章)为理论研究基础。主要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归纳分析了区域金融服务业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与区位模式等。第叁部分(第四章)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采用数理模型等分析方法,首先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叁角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和区域金融演进的空间特征,然后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叁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的基本状况、具体走向与总体趋势,最后论证分析了长叁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第五、第六章)为对策建议和结论。主要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长叁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功能和定位,提出了长叁角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构想及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①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分析了区域金融空间协调发展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与区位模式等,丰富了学科基本理论。②采用中观层面的金融协调发展的研究范围视角,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叁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问题。这不同于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范围视角。

颜洁[6]2012年在《粤港澳金融合作与一体化研究》文中认为在粤港澳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金融合作也随之进一步加强和渗透。粤港澳叁地的金融一体化,是叁地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未来两岸四地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从金融机构合作与金融市场合作两个方面对粤港澳金融合作现状进行分析,再运用实证方法对粤港澳的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实证结果分析粤港澳金融一体化存在的障碍以及未来的模式构建。最后在借鉴国外一体化经验的基础上对叁地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促进金融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文章的研究结论如下:1.CEPA协议的签署,降低了广东与港澳地区之间在金融机构互设、业务往来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门槛,目前,粤港澳叁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合作领域都取得了许多新进展。2.通过实证分析,粤港澳叁地之间的金融一体化程度在CEPA实施后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其他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还是有差距,金融一体化处于初级阶段。

吴毅[7]2007年在《试析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货币一体化作为经济金融一体化之桥梁,更是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因而,对中国货币一体化进行前瞻性理论研究,对促进中国内部货币融合、提高中国在21世纪世界经济中的整体竞争力及在亚洲区域货币建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就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进行相关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研究的背景、意义,接着又分四个阶段对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港币—人民币一体化可行性的实证研究中,本文借助SVAR模型从经济冲击中分别识别出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供给与需求冲击,来分析当前我国实行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及未来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内地和香港之间的供给冲击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但需求冲击对称性不高,而且经济一体化程度将成为决定内地和香港能否组建最优货币区的关键。进一步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冲击的对称性将逐步提高,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之间建立货币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两地货币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中,本文在借鉴欧洲货币一体化经验和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的基础上,认为港币—人民币一体化过程应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循序渐进式展开。并从市场构成、地域范围及货币一体化层次等方面提出了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的顺序及相应策略。最后,基于上述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对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总之,人民币—港币一体化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要内地和香港当局遵循科学的方法和路径,在较长时间内不断推进两地经贸的融合,促进两地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趋同,便能有效促进两地货币一体化,从而促进两地经济共同长期发展。

张凤超, 刘湛[8]2006年在《“泛珠叁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借鉴地域空间与金融合作的既有理论,融合行政地域空间观与金融地域空间观,形成“泛珠叁角”金融合作机制的设计路径,并对如何构建“泛珠叁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提出构想。

黄桂良[9]2011年在《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金融差距的变动趋势与演变规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互动理论,研究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存在性和实现机制,并对粤港澳区域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国内其他区域制定金融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引入金融发展变量,构造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区域经济模型,揭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阐释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存在性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在区域经济金融体系达到稳态以前,区域内部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金融发展速度呈现正比例关系的变动态势;当区域经济金融体系处于稳态时,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等于金融发展速度。由于各经济体金融发展速度与初始金融发展水平成反比,长期而言落后地区金融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地区,区域金融发展趋于收敛。接着,基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实现机制的理论,探讨资本流动、金融创新扩散和制度创新等叁个机制促进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内在机理、作用途径以及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流动机制是指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从而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金融创新扩散机制是指金融创新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和传播,提高了落后地区的金融运行效率,从而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制度创新机制是指金融制度创新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引导金融资源流入落后地区,加快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促进区域金融发展趋于收敛。然后,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存在显着的收敛性。1979-2009年,粤港澳各城市人均贷款余额的变异系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区域金融发展存在6收敛。1979-2009年,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具有显着的p收敛性,而且港澳回归以来收敛速度更快。1979-2009年,港澳珠叁角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着俱乐部收敛。进一步,本文对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实现机制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资本流动是促进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重要实现机制。1986-2009年,香港对广东的资本净流入规模越大,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σ收敛的特征越明显。金融创新扩散是促进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1985-2009年,香港银行卡业务创新向广东的扩散使得粤港澳区域金融效率差距趋于缩小;而粤港澳区域金融效率差距的缩小促进了区域金融发展σ收敛。作为重要制度创新,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对于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收敛具有促进作用。基于1979-2009年数据的计量结果表明,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使得粤港澳人均贷款的变异系数趋于下降,促进了粤港澳金融发展σ收敛。最后,本文基于区域金融收敛实现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从促进区域内资本流动、引导金融创新扩散、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等角度,提出加快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地区间金融的协调发展。

周天芸, 刘家霁[10]2013年在《粤港澳金融融合的程度与速度——基于利率平价和购买力平价的检验》文中认为区域金融一体化和融合程度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基于资产和商品的平价关系,选取粤港澳6个月的金融票据利率、汇率、价格指数,采用利率平价法、购买力平价法检验粤港澳叁地的金融融合程度,测度粤港澳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检验粤港澳金融市场的融合速度,并对真实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进行方差分解,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粤港澳叁地的金融融合程度不断提高,融合速度正在加快。

参考文献:

[1]. “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D]. 张凤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 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效应与路径研究[D]. 苏丽娟. 兰州大学. 2016

[3]. “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 王小彬. 吉林大学. 2018

[4]. 粤港金融合作的基础条件分析[D]. 王滨. 暨南大学. 2005

[5].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叁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 张婧.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6]. 粤港澳金融合作与一体化研究[D]. 颜洁. 暨南大学. 2012

[7]. 试析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D]. 吴毅. 浙江大学. 2007

[8]. “泛珠叁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J]. 张凤超, 刘湛. 经济纵横. 2006

[9]. 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 黄桂良. 暨南大学. 2011

[10]. 粤港澳金融融合的程度与速度——基于利率平价和购买力平价的检验[J]. 周天芸, 刘家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标签:;  ;  ;  ;  ;  ;  ;  

“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