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HBeAg、HBeAb和HBcAb列为献血者常规检测项目的探讨

把HBeAg、HBeAb和HBcAb列为献血者常规检测项目的探讨

王华徐敏(大丰市人民医院输血科224100)

【摘要】目的了解HBeAg、HBeAb和HBcAb阳性时是否具有感染性,减少因输血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采用ELISA(酶联吸附免疫法)。结果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率为5%,100份成品血的标本的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率为3%。结论将HBeAg、HBeAb和HBcAb作为献血者常规检测项目,筛除HBsAg阳性以外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

【关键词】HBe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b(乙型肝炎e抗体)HBcAb(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病毒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064-02

从1998年我省颁布献血法以来,通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无偿献血工作者的努力,使得无偿献血在我们这个地区己经占临床用血的100%,为患者的冶疗提供了必要的血液。我们地区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同时,还按照各种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等质量体系的要求来保证血液的质量,用于临床的每一袋血液都符合国家规定的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健康人群中占到10%左右,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一部分人因表面抗原转阴,就参加无偿献血,给乙肝病毒提供了传染的机会。通过100份表面抗原阴性健康体检人群的标本和100份成品血的标本的HBeAg、HBeAb和HBcAb检测来探讨是否将这三项作为无偿献血者常规检测项目。

1方法过程

1.1试剂上海科华生物试剂微孔反应板酶结合物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洗涤液(用前以蒸馏水作25倍稀释)显色剂A显色剂B终止液封片说明书

1.2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1.3仪器设备酶标仪、洗板机

1.4检测步骤

1.4.1每孔加入待测标本50微升,设阴、阳性对照各2孔,每孔加入阴性对照(或阳性对照)各1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

1.4.2每孔加入酶结合物1滴(空白对照孔除外),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30分钟。

1.4.3洗板机洗板:选择洗涤5次程序洗板后在吸水纸拍干。

1.4.4每孔加显色剂A液、B液各1滴,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15分钟。

1.4.5每孔加终止液1滴,混匀。

1.4.6用酶标仪读数,取波长450nm,先用空白孔校零,然后读取各孔OD值。

1.5结果判断

样品OD值≥2.1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阴性对照平均值

阴性对照OD值低于0.05计算作0.05计算,高于0.05按实际值计算。

2结果

3讨论

HBc-Ab成为既往感染的唯一标志物和急性HBV感染的窗口期。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均为阳性,可持续存在数年。此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能中和乙肝病毒[1]。HBc-Ab阳性也表示曾经历经短暂的亚临床HBV感染,抗HBs末同时产生或已先行消失[2]。据报道研究单一HBc-Ab阳性,血清HBV-DNA检查有50%的阳性,表示低水平复制[3]。HBVDNA是反映HBV感染复制及判断冶疗效果最直接指标。

研究表明在我国绝大多数HBe-Ab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和少数HBe-Ab阳性的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仍可以用PCR法检出HBV-DNA,其原因是前C区末端产生翻译终止密码子的点突变,从而使HBeAg不能合成。同时由于野生型HBV感染者每年HBeAg自发性转为HBe-Ab者10%~20%,从以上也说明HBe-Ab的转换不完全是病毒复制的终止,病毒仍有少部分复制。

HBc-Ab和HBe-Ab双抗阳性在乙型肝炎患者二对半检测组合模式中的比例为5.81%[4]左右,其HBV-DNA阳性率为13.9%~27.2%,这这两种抗体阳性其传染性与小三阳相比较其复制及传染性明显降低,但是少数仍呈病毒携带,仍有传染性[3]。而且曾有报道这种两种抗体阳性的携带者最后变成了典型的乙型肝炎[3]。笔者做的200份标本中有1.5%HBc-Ab阳性,1%HBe-Ab阳性,二者同时阳性有1%,因为我用的标本基本上都是健康人群,所以比报道的少些是正常的。

HBeAg是一种可溶性抗原,是病毒活跃复制的标志,一般和表面抗原同时存在,但是此抗原有时也会单独出现阳性,提示是非典型性急性感染,或提示非甲非乙型肝炎[2],笔者在此次的标本检测中就有0.5%。

HBV在体内存在,复制表达的HBsAg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或HBV复制表达HBsAg是一种变异体,不被常规检测试验检测出,无法查出HBSAg[5],也有人认为,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中检测不到HBsAg,这是一种隐匿感染所致[6]。但这些情况病毒仍在复制具有传染性,血清中会出现HBeAg和HBcAb阳性,[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理知识的不断了解,参加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据调查显示在世界各地乙肝都有发生,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全世界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就有3亿人,75%分布在远东,其中1亿人在中国。乙肝是第九大死亡原因,在中国它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目前乙肝高危人群是经常输血的人。[10]

病人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这些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这些规定的费用。[8]有一部分表面抗原转阴乙肝携带者在上述利益的趋动下,隐瞒既往乙肝病史,参加无偿献血,还有一部分人不知自己是表面抗原阴性的乙肝携带者,在爱心的趋动下也会到血站参加无偿献血,这部分人是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者血液标准的。[9]由于我们检测成品血时只做HbsAg,使得其它几种阳性的乙肝携带者无法被检测淘汰,造成血源污染。这种血液一但用于临床,那些病人因体质弱,免疫机制差而不能有效清除病毒而可能出现慢性携带状态,使病情经久不愈。

4结论

为了切断乙肝的传染途径,不要为患者再增加一种疾病,给家人和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建义在进行血液成品血检验时,做HBeAg、HBeAb和HbcAb,来防止表面抗原阳性以外的乙肝携带者的血液用于临床,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

参考文献

[1]倪语星,尚红主编.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48.

[2]殷华容,胡作为.HBV感染非典型的血清表现与临床意义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2):63.

[3]谢忠兵、禹纯璞.HBeAg、HBeAb阳性具有传染性.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3(6)256—259.

[4]张萍,刘庆丽,尹飞.619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检测结果分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2):121.

[5]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主编.临床输血学。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417—419.

[6]苏勤.乙肝病毒隐匿型感染.肝病,2002,7(3):197.

[7]李甲芬,李炳法,綦跃花,王加芬等.HBsAg阴性HBV感染1例.临床检验杂志,2008,5(3):238.

[8]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四条件.

[9]朱绍汶,王庆敏,蒋昵真,肖健宇,史广耀.江苏省无偿献血者隐匿性或窗口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江苏预防医学2010年06期:56.

[10]马宁强,冯英明,张伟,朱少君,张贺龙等.隐匿型乙肝病毒在隐源性肝病中的感染率研究现代肿瘤医学2006年04期:89.

标签:;  ;  ;  

把HBeAg、HBeAb和HBcAb列为献血者常规检测项目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