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1世纪风能的利用与发展

展望21世纪风能的利用与发展

一、展望21世纪风能的利用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荣胜[1](2021)在《基于多模式集合的广东省风能预报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上化石能源的不断损耗,潮汐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国的风电行业发展迅速,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要求相比,我国的风电总发电量和风力发电比重已经超额完成,在新开展的十四五规划中,政府要求风电装机容量再做提升。为完成整体的能源规划,风能资源的评估必不可少,然而,风的不确定性以及气候变化给评估过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风能评估之前,应估算重现期的最大风速并以此来避免极端天气对风电开发项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是采用多模式集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未来的风能变化进行预报评估。首先,获取ERA的再分析数据作为观测数据,CORDEX-EA的五个区域气候模型作为模拟数据。在历史参考时期,计算五个区域气候模型的年际变化分数(IVS)和Yule-Kendall偏度,将五个模型的效果进行排名,确定权重,通过加权获得一个新的区域气候模式集合。再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等参数验证风速数据的精度,计算发现,多模式集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精度,降低预报的不确定性。之后用ERA观测数据确定广东省历史时期的风速分布以及历史时期广东省的风能季节分布,广东省的风速空间分布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逐渐降低,到内陆山地地区又有所回升的特点,广东省的风能季节上呈现出冬半年丰富,夏半年匮乏的特点。在风能预报评估之前,使用历史参考时期的最大风速数据重现未来评估时期的最大风速出现概率,得到了“广东省绝大多数站点符合风力等级划分且满足工程项目设计基本需求,但上川岛和南澳两个离岸站点及近海站点在风能预报评估中需要注意最大风速引起的极端天气”的结论。最后,将验证后的未来数据分为2021年到2040年(世纪前期),2041年到2070年(世纪中期)以及2071年到2100年(世纪末期)三个阶段,计算广东省四个区域24个站点在未来三个阶段和历史参考时期的季节和年际的风能变化。结果表明:从季节性变化的角度,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季节变化明显,春夏两季波动性较大,冬季的增减较小;从年际变化的角度,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在世纪前中期,广东省四个地区的风能变化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世纪末期,四个地区中多个站点都呈现出小幅的下降。并且,RCP8.5下的风能变化幅度要大于RCP4.5下的变化。

陈卓[2](2021)在《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风资源评估与预报研究》文中提出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我国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风电规模化发展。气候变化下,风能资源受到风速时空变化直接影响,准确的风能潜力评估与预报对于我国风电开发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以我国“三北”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辨率(约25 km)的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该区域未来风速和风能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PRECIS可以较好的重现“三北”地区东部风速的时空模式,但对西北地区风速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RCP4.5情景下,“三北”地区在世纪中期的风功率密度将增加约0.7%,而在本世纪末将下降约3.3%。“三北”地区未来风能潜力在季节和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特征。冬季风功率密度将显着增加,而春季和夏季将普遍减小。PRECIS预报结果显示,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在本世纪中期具有较强的年际变化,而在本世纪末年际变化较小。未来东北地区的风能潜力将稳步增长,对该区域未来风电规划可以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为减小单模式模拟的不确定性,本文在PRECIS模拟的基础上,增加了协调区域气候降尺度试验-东亚区域(CORDEX-EA)共11个区域气候模式的结果,评估了不同分辨率和加权方法对我国整个区域范围的历史风速模拟的影响。结果发现,0.22°× 0.22°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要优于0.44°×0.44°的结果,通过加权得到多模式集合模拟结果要优于简单集合平均结果,加权方式极大减少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模拟误差。集合预报的结果显示,未来RCP8.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区域风速都呈下降的趋势,而在南方部分地区(如华南)则可能增加。空间上,风功率将呈现“北减南增”的趋势,其中西北部下降最多,而华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年风功率密度将呈约6%的增长趋势。本世纪中叶,中国除东北、华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风功率密度的年际变异性都有所增加,而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风功率密度的年内变异性有所下降,范围在-20%~-50%之间。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风能的年际振荡可能更加剧烈,而年周期变化更加平稳。

王永生[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适合大面积开发利用,但由于风能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风力发电输出功率具有不稳定性,电网中大比例接入风电会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这一技术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风电厂输出功率,为制定合理的调度、检修计划提供依据,对提高风电利用率及风能利用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风电输出功率的预测准确率,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研究风电短期输出功率预测,融合多源数据,使用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数据清洗,设计算法构造预测模型输入数据集,构建TLW-LSTM和LW-CLSTM两种深度学习模型,开展风电输出功率预测实验,并与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提高了预测准确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风电非平稳态时间序列数据清洗。首先对风电历史功率数据、历史气象数据及风机状态数据进行多元数据融合,提出使用孤立森林算法进行异常值检测并标记为缺失值,使用GRUI网络结构构建WGAN对抗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缺失值填补,完成了风电数据的清洗,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数据的特征,在实验中得到了比传统的均值填充、前后值填充更好的数据清洗效果,之后通过对融合数据进行降维、离散化、归一化和独热编码等一系列处理,实现了符合深度学习需求的数据预处理;(2)提出了基于时间滑动窗口的深度学习输入数据集构造算法。风电输出功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本文提出用时间滑动窗口构建风电时序数据集,在扩展原始数据集、提高数据利用率充分挖掘数据特征的同时,有效提取了风电输出功率的时间周期特性,为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实现风电输出功率的多变量非线性拟合创造了条件;(3)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TLW-LSTM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使用时间滑动窗口算法构造数据集作为深度学习输入数据集,使用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构建TLW-LSTM深度学习模型,模型使用两层全联接层作为输入和输出层、三层多节点LSTM层作为隐藏层,采用Nadam优化器、Droupout及正则化技术改进模型性能,实现了比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更优良的预测效果,d_MAE预测准确率达92.7%;(4)构建了基于CNN网络结构的LW-CLSTM深度学习预测模型。针对TLW-LSTM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运算时间长、网络收敛慢的不足,使用CNN网络结构对TLW-LSTM模型进行优化,构建了LW-CLSTM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利用了CNN出色的特征提取能力和LSTM的时间序列处理能力,在不降低预测准确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模型运算效率,在相同数据集上明显减小了计算时间达66%,为模型投入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5)完成了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与TLW-LSTM和LW-CLSTM两种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及误差对比分析。为符合风电行业应用的预测评价,研究设计了最大相对误差统计分布法和MAE平均差值法两种准确率评价指标,应用到对比实验中。构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三种传统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与本文构建的TLW-LSTM和LW-C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预测误差及预测准确率,证实了本文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在预测准确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刘朋涛[4](2021)在《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暖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电力和热的生产有关,发展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陆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内蒙古风力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装机容量占全国之首。随着草原风电场的迅速发展,风电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何种影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遥感与野外植被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风电场三十年间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以典型草原风电场为例,分析了风电场对周边草原群落、群落微环境及其减排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场时空格局变化。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以前风电场规模较小,在2008年之前风电场规模增加缓慢,之后内蒙古风电场建设迎来迅猛发展。风电场面积和斑块数快速增加,截止到2020年增至10755 km2及226个斑块。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六个盟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和通辽市),六个盟市风电场面积均超过1000 km2。其中,锡林郭勒盟地区风电场面积最大,达到2147km2,约占全区风电场总面积的20%。内蒙古风电场占用土地利用类型最多的是草地,面积为8639km2,占风电场总面积的80%,其次为农田1138 km2,约占总面积的10%,林地、建设用地和湿地均较低。草地中典型草原面积最大,其次为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面积分别为5305km2,1677km2和1014km2。2、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以风电场占用面积最大的典型草原为例,通过对36个样地内微气候因素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发现对微气候而言,随着离风电场距离的增加,近地面的风速会呈现减小的趋势,但空气温湿度没有显着变化。对土壤特征而言,随着离风电场距离的增加,土壤0-30 cm含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铵态氮含量分别呈现出增加、降低及变化不显着的趋势;土壤0-30 cm硝态氮、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土壤全磷含量在0-20cm、20-30cm分别表现出不显着和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距风电场距离的增加,在0-10 cm、10-30 cm土层中分别呈现出变化不显着及降低的趋势。3、风电场对草原群落的影响。通过对36个野外样地植物群落的调查,基于功能性状的视角发现风电场会显着降低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功能丰富度、功能多样性,并且改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风电场还会显着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会提高植株高度、叶面积、叶干重、比叶面积、叶片碳含量、叶片碳氮比、叶片干物质含量的群落权重均值,降低叶片磷含量的群落权重均值。风电场对区域生产力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风电场周边2 km半径处为最大影响范围,并会对该范围内植物生产力造成3%-4%的降低。4、风电场对碳排放影响。同样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某49.5 MW风电场为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了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和处置阶段五个阶段的碳足迹,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碳排放强度。结果发现草原区该风电场碳足迹为18701.29 t,其中建设阶段比例最大,占碳足迹的56.74%,其他依次为生产阶段、处置阶段、运输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占碳足迹的28.18%、12.08%、2.76%和0.24%。材料回收碳足迹为18726.53 t,所减少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50.03%。风电场碳效率为6.57g/kwh,不仅低于煤炭、天然气、石油、核电四种非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强度,也比水力、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三种再生能源碳排放强度低。同样是风电场,与海上风电和陆上非草原区风电相比较,草原区风电场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强度。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助力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内蒙古近三十年风电发展迅速,风电场装机容量占全国之首。鉴于内蒙古草原区丰富的风能资源,探讨风电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碳排放效率,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付开晴[5](2021)在《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环境污染和能源减少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促使人类对新型清洁能源的产出方式进行探索,风能以广泛性、清洁性为代表,表现出巨大的开发潜质。随着各国对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各项政策刺激,风力发电在现代电网中举足轻重。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具有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为风力发电产业的推广提供了设备基础。由此引发了专家学者对其控制技术研究的兴趣。风力发电追求稳定、高效,因此针对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研究其网侧变换器控制技术和最大风能跟踪控制技术对促进风电消纳、指导风电生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首先研究了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原理,给出双馈式发电机组结构框图,提出了研究目标、确定了技术路线。根据机组结构框图示意,依次对各环节进行建模分析。包含对风速分类建模、风速信息处理后指导风机选型、能量传动轴建模、双馈式发电机建模、PWM双向变流器建模以及对SVPWM控制器建模。其次对网侧变换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传统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双环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并对其双环控制器进行分别设计,搭建了整体控制系统。针对其PI环节在强时滞、大惯性风电系统中稳定电压能力的不足情况,引入先进控制理论包括滑模控制和内模控制分别对电压环、电流环控制器进行设计,维持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然后对其最大风能跟踪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在对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功率反馈法控制方案,设计一种可以实现转速自平衡的跟踪策略。在此基础上引入滑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对电机转速估计,实现无传感器控制的最大风能跟踪。最后,在Matlab仿真软件中,按照本文所研究控制技术原理,对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和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策略搭建Simulink模型,分别对其稳定性、可实施性进行验证。

刘科[6](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张芳[7](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刘滢泉[8](2020)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充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和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愈加严重。能源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种类,当前,世界能源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石燃料。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燃烧会带来酸雨、雾霾等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国际社会的能源危机、能源安全等问题浮出水面,也让许多国家更清醒地意识到能源供给持续性和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范围内屡次发生的核事故,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引发了人类对核能安全的不信任。一些国家相继宣布“弃核”,并努力实现从核电到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因此,寻找替代能源,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再生能源低碳、清洁、可持续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青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从过去个别国家、部分地区逐步扩展成为全球各国的一致行动。各国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降低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保障本国能源安全,推进能源转型;保护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初始投资成本高、成本受技术创新进步影响大、长期成本有下降空间等显着特点,因此,可再生能源产生经济效益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巨大的投资、研发成本给成立初始阶段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传统能源相竞争。考虑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这一特点,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的环境、生态、经济价值,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政策,用以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作为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之一,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说,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领域占得先机,就将在这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科技革命中获得优势地位。世界各国既是气候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是经济社会存在竞争的利益个体,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在争夺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国际市场领域也存在竞争关系。补贴作为一种常用的政府激励措施,成为各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常用手段。随着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补贴措施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应当如何使用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更是对各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的合规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在各国普遍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给予补贴的背景下,相比环境负面效应更大的化石能源补贴,为何可再生能源补贴屡遭国际争端诉讼?成为本文研究国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从GATT到WTO,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WTO在国际贸易领域建立了秩序,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维护作出了贡献,其制度的详实程度、争端解决机制的广泛实践,成为全球化时代成员方遵守的“模范国际法”。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WTO既有制度的僵化、新规则的难以达成,都让成员方对WTO“究竟走向何方”产生了怀疑。争端解决机构难以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难以开展合规论证,正是WTO既有制度僵化的印证和缩影。与多边经贸规则难以达成相对应,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如火如荼。美国、欧盟、日本主导或参与了TPP、CPTPP、USMCA、EPA谈判,并达成了一系列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具体到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前述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环境条款”“一般例外条款变通适用”等规则的设计,事实上改变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体现了先进发达国家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的战略意图。虽然目前而言,这些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定相对原则,且未有争端实践适用,但结合多边经贸规则的形成过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推而广之,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先进发达国家在推进诸边、双边层面经贸规则发展的同时,也在国内层面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体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手段,设计覆盖研发、投资、生产、销售环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并向全球输出了“上网固定电价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等制度设计,在国内法制度层面实现了领跑。而今,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补贴支持,先进发达国家更多地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其中部分类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具备了参与自由市场竞争的实力。由此不难发现先进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领域的整体设计图谱:第一,在国内法制度层面逐渐将市场因素纳入原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以实现优胜劣汰,提升成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第二,把握既有多边经贸规则,发起对其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措施争端,为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和发展时间;第三,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践,制定有利于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条款,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立法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巨大的能源消费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能源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核能安全性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我国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近年来,中国也成为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最大的投资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的当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在国际上屡遭反补贴诉讼。研究国际法律制度,归根到底的落脚点在于,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补贴、反补贴法律制度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自2004年后未有新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缺乏系统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散见于法律、政策之中,且多以政策形式出现,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法制化程度明显不足,部分制度的合规性也有待论证。制度的局限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实践中“弃风弃光”现象一方面是电力消纳的统筹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合理性的实践质疑。如何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成为本文研究国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本文将在既有多边贸易体系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寻找制度依据,并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探析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及制度问题,并将归纳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内国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趋势,以推进多边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和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本文从法学视角出发,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价值、实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分析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相关制度,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及WTO制度,归纳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所应遵循的逻辑思路;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中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制度,从诸边、双边层面为多边层面制度革新提供参考借鉴依据;讨论了可再生能源补贴专向性、不可诉补贴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补贴与GATT1994第20条的关系等几个法律问题,就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发展提出了建议;对标WTO既有规则体系及案例实践,审视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的合规性,在结合他国立法、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审视国内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体系性、科学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解决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由以下五章组成。第一章通过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补贴概念的界定,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层面为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结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发现,环境、气候、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环境问题的无国界特征,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大力发展可能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结合“幼稚产业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政府通过“有形的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合理化能源产品的最终成本,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符合自然法的公平价值和理性精神,体现了自然法的核心诉求。在综合政策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空间、可实现,国际社会的认可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作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政府干预手段和调控措施,其存在必要性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然而,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质疑、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救济措施、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争端频发,可再生能源补贴“深陷”国际法律争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性备受质疑,成为了本文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的动因所在。第二章围绕WTO框架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适用这条主线,在第一节分析了WTO框架下SCM协定、GATT1994、GATS和《农业协定》中的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的制度及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适用性,发现除了SCM协定,其他协定中的补贴制度都无法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提供充分依据;除了《农业协定》中的“绿箱”国内支持措施,其他涵盖协定中均无肯定可再生能源补贴环境价值、正外部性的补贴制度,有鉴于《农业协定》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因此当前WTO框架下没有专门适用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特殊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来看,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论证遵循一般补贴认定、论证规则。在第二节中,结合WTO争端解决实践,以“加拿大-可再生能源案”为例,详细分析了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确定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规则;并结合DSB裁决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肯定了既有合规论证规则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WTO补贴争端实践发展,发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呈现“非补贴”化处理和高频度嵌入“国内成分要求”两个显着发展特点。而今,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发展呈现“停滞”状态,结合实践发展反思制度本身,发现WTO框架下补贴认定制度和分类制度都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无法在既有补贴制度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提供豁免机会。DSB实践中形成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方法,是根据当前WTO框架下补贴制度做出的最无奈,也是最积极的选择,这种合规论证方法虽然暂时为非禁止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在事实上构建了暂时的绿色安全网,但从解决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依然不是根本之道。第三章围绕“非多边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从“诸边、双边”区域贸易协定视角和“单边”内国法视角分别切入,系统梳理了重点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诸边、双边”维度下,区域贸易协定的制度创新,事实上拓展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从实体层面将环境因素融入补贴制度、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设计改变了国有企业补贴认定方式,从程序层面凸显了对透明度原则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多个国家(地区)认识到了既有WTO框架下补贴制度无法适应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需求,并在区域贸易协定中进行了积极的制度发展尝试,这对在多边层面尝试制度革新提供了发展思路。当然,区域贸易协定中许多创新规则的设计还不够完善,相比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相对更为原则,实践中也未有争端案例适用这些创新规则,规则如何加以运用、解释还有待实践的发展。在“单边”维度下,列举国家都对可再生能源给予了形式各样的补贴,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列举国家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制化程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共同构筑了制度体系。列举国家相互之间在制度上也存在相互借鉴,同一补贴制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需要特定国家结合本国能源市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适用。而今,市场因素逐渐并充分融入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可以预计,根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逻辑,无论一国实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究竟为何,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补贴的规模、数量都呈现递减的趋势,可再生能源产业最终面向的是自由市场,并将在自由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对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制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对多边层面制度革新及中国相关制度发展都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第四章根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展困境和制度适用问题,参考非多边视角下相关制度的发展实践,以WTO法律制度为基础,从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和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两个层面出发,为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第一节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通过对不可诉补贴制度恢复、修订,为具有环保、科研价值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构建了绿色空间;通过《环境产品协定》谈判视角下为可再生能源产品争取特殊待遇;参照《农业协定》分类模式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设计特殊规则,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提供发展思路。第二节根据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特点,结合“具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无法在补贴制度范畴内得到救济”的现状,尝试在补贴制度之外,为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论证寻找制度依据;效仿EPA吸纳一般例外条款的做法,着力探析WTO框架下GATT1994第20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并在归纳GATT1994第20条实际适用效果的基础上,从适用方法变更、条款修改两种“必要的变通”模式出发,建立了可再生能源补贴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路径。虽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阻力重重,但还是应当有制度革新的愿景和勇气,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合法性论证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指引。结合逆全球化发展浪潮,多边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当结合多边、诸边、双边、内国法实践发展,以原则导向的修订为起点,明确制度改革基本方向,以期实现从原则形成到原则接纳,再到规则形成到规则接纳的发展过程,有策略、有方法的实现多边经贸规则渐进式改革的目的。综合第四章的制度设计,本文将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性论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需要多边层面规则的革新,无论是否最终在WTO平台解决,WTO既有制度和实践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在既有多边补贴制度框架内,最紧迫的就是重建不可诉补贴制度,在原则修订的基础上,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创造绿色空间;第三,对于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可通过在对GATT1994第20条进行“必要的变通”的基础上加以适用,为该类措施在制度层面再提供一次得以豁免的机会。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起步较晚,既有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的内容,且以政策为主。第五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具体类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内容,归纳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的三个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在向“政府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并举”的方向转变;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融入“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内容。中国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呈现法制化程度不高、制度内容科学性有待提升两个明显不足,存在发展完善空间。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价值,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国际贸易争端的不断涌现,本章第二节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要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在“遵守国际法义务”“借鉴他国有益实践”“坚持因地制宜思路”基本思路的指引下,针对第一节中提出的制度问题,着力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法制化水平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的科学化水平,并对涉嫌“国内成分要求”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给予了特别关注。第二,要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在“坚定多边立场”“坚持国际合作”基本思路的指引下,积极关注并参与多边、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并对多边、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过程“非商业援助制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基准”等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对“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背景下的中欧能源合作平台项目进行了发展展望。中国是WTO的重要成员方,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实际受益者和坚定拥护者,围绕WTO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改革设计中国方案,既是履行负责任大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的重要举措,也是争取21世纪国际经贸新规则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无论WTO本身最终走向何方,多边经贸组织、多边经贸规则都不可或缺,在多边经贸规则重构的当下和未来,保持关注、持续参与、主动发声,都是避免成为新多边经贸规则“被动接受者”的积极作为。在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中,提交中国方案设计,是贡献中国智慧的有益尝试,也是坚定多边经贸谈判立场的实际行动。中国也应积极关注CPTPP、USMCA、EPA谈判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走向,了解区域贸易协定在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趋势,未雨绸缪。中国更应在自己主导的RECP谈判、“一带一路”倡议中,将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制度加以融入,为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进行积极尝试。未来,人类文明必然会进入一个新能源的时代,但前往这条新能源的路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今的新能源,在科技发展后可能会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也会给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带来新的内容。即使在当下,化石能源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消费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壮大仍然有赖于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因此,一要统筹兼顾、遵循能源发展规律,重视传统能源法律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传统能源在步入新能源时代的“桥梁”作用;二要为科技进步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业化留有充分的制度发展空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立法需求,展现制度的前瞻性,多面助力国家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三要充分关注可再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生态税等层面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以期为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构建更为全面的制度体系。

余江[9](2020)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风能(速)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首先基于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3年中国近地层风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并评估了各再分析资料的重现能力;然后基于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夏季风能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并定量评估了全球温度和陆表变化对中国近地层风速的影响;最后基于CMIP5模式预估结果,给出了中国风力发电量在全球1.5℃、2.0℃、3.0℃和4.0℃温升背景下的变化情况。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我国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区域的近地层风速较大,四川盆地的近地层风速较小;春季近地层风速较大冬季较小。我国近地层风速在1979-2011年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北部区域和青藏高原地区近地层风速年际变化特征显着,其它区域相对较弱。再分析资料能较好地重现近地层风速的气候态及年际变化特征,但对年循环及趋势的重现能力较弱。再分析资料对冬季近地层风速特征的重现能力普遍较弱。MERRA在气候态和线性趋势方面表现出相对较高的重现能力。(2)基于观测资料发现我国夏季风能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再分析资料有较好的重现能力,其中MERRA和ERA-Interim表现最优。我国夏季风能年际变化主要受厄尔尼诺影响:在厄尔尼诺衰减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区域的风功率密度(WPD)将增加,而长江流域以北区域的WPD将减少。这主要由于长江以南区域有异常的偏南风,长江以北区域地表气压梯度力减小。(3)我国近地层风速呈现出长期下降趋势,小风速频率增加,中大风速频率减少。基于近地层风速与全球平均温度关系的年际变率法,探讨了中国近地层风速变化对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的依赖性,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温度每上升一度,我国近地层风速将减少1.166 m·s-1,且大风速事件对增暖的响应幅度最大。(4)基于观测资料,发现城市化和植被变化等地表变化会导致近地层风速的减弱。基于台站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采用观测资料减去再分析资料方法,定量确定了近地层风速对地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我国东部近地层风速的减弱有超过50%是由地表变化引起的,其中对夏季近地层风速的减弱影响较大。(5)全球1.5℃和2.0℃温升背景下,我国东北、华中、华南和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力发电量将增加,青藏高原和内蒙古地区的年平均风力发电量将减少,中部、南部和沿海地区(内蒙古、西藏高原)夏季(冬季)有较大的增加(减少),额外0.5℃增温对我国风力发电量影响不大。全球3.0℃和4.0℃温升背景下,我国仅南部区域风力发电量增加,其他区域都普遍减少。在4.0℃温升背景下,我国风力发电量将减少4%。我国风力发电量将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杨鑫楠[10](2020)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灰色预测矢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人们开始不断地加大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利用程度。风能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它具有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等优点。风能最为高效的利用方式就是风力发电,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制造成本较低、调速范围宽、风能利用率高和转差功率可以双向流动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了风力发电产业中的主流机型。本文对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介绍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机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对变速恒频发电和最大风能追踪的关键——网侧变换器和转子侧变换器的矢量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起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此外,本文也研究了风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了改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工作性能,本文将灰色预测控制理论和PI控制理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灰色预测PI控制器,并经过典型二阶系统仿真模型验证,证明了灰色预测PI控制器具有更小的系统超调和更短的调节时间。简化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整体模型,针对网侧变换器进行仿真,验证了网侧变换器能够维持直流环节母线电压的稳定、保持单位功率因数和保证功率的双向流动。将灰色预测PI控制器应用于网侧变换器矢量控制系统中,证明了在电网电压跌落时,改进后的控制系统具有更窄的母线电压跌落范围,具有更好的性能。基于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整体仿真模型,将灰色预测PI控制器应用于转子侧变换器矢量控制系统中,在风速阶跃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对比仿真,证明了改进后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功率解耦控制和变速恒频发电,并且与传统的系统相比,改进后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在最大风能追踪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

二、展望21世纪风能的利用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望21世纪风能的利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模式集合的广东省风能预报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风能评估研究进展
        1.2.2 集合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
        2.2.1 观测数据
        2.2.2 区域气候模型
        2.2.3 最大风速数据
        2.2.4 IPCC排放情景
    2.3 方法
        2.3.1 集合预测方法
        2.3.2 风能计算方法
        2.3.3 重现期最大风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合模型的构建及广东省历史风能分布
    3.1 集合模型的构建
    3.2 集合模型的验证
    3.3 广东省历史风资源分布
        3.3.1 平均风速分布
        3.3.2 风能季节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东省最大风速历史分布和重现期预测
    4.1 广东省最大风速历史分布
    4.2 站点最大风速时间序列
    4.3 广东省重现期最大风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东省未来风能变化
    5.1 季节性变化
        5.1.1 珠三角地区
        5.1.2 粤东地区
        5.1.3 粤西地区
        5.1.4 粤北地区
        5.1.5 广东省季节性变化分析
    5.2 年际变化
        5.2.1 珠三角地区
        5.2.2 粤东地区
        5.2.3 粤西地区
        5.2.4 粤北地区
        5.2.5 广东省年际变化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风资源评估与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基于全球气候模式的风能预报
        1.2.2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风能预报
        1.2.3 多模式集合模拟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观测资料
        2.1.1 研究区域
        2.1.2 格点观测资料
    2.2 气候情景与区域气候模型
        2.2.1 IPCC RCP气候情景
        2.2.2 PRECIS
        2.2.3 CORDEX
    2.3 研究方法
        2.3.1 轮毂高度风速计算
        2.3.2 风功率密度计算
        2.3.3 验证方法
        2.3.4 多模式集合方法
第3章 基于PRECIS的“三北”地区风能潜力预报研究
    3.1 模式历史模拟验证
        3.1.1 年周期模拟验证
        3.1.2 空间模拟验证
    3.2 风能潜力未来预报
        3.2.1 年周期变化
        3.2.2 空间变化
        3.2.3 未来年际变异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模式集合的中国未来风能潜力预报研究
    4.1 多模式集合
        4.1.1 模式验证
        4.1.2 多模式加权集合
    4.2 未来变化
        4.2.1 空间变化
        4.2.2 年周期变化
        4.2.3 年际变异性和年内变异性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与展望
        5.2.1 主要创新点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风电发展现状
        1.1.2 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3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的意义
    1.2 国内外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研究现状
        1.2.1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方法分类
        1.2.2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方法
        1.2.3 风电功率预测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风电功率预测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风电基础理论概述
        2.1.1 风能原理
        2.1.2 风力发电原理
        2.1.3 风电功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2.1.4 风速、风向和风功率的关系
    2.2 风电数据处理技术
        2.2.1 数据清洗技术
        2.2.2 数据预处理技术
    2.3 风电预测模型原理
        2.3.1 物理模型理论
        2.3.2 传统统计模型
        2.3.3 机器学习理论
        2.3.4 深度学习理论
        2.3.5 深度学习优化技术
    2.4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机器学习支持下的多源数据融合及分析清洗研究
    3.1 风电大数据特点
    3.2 风电场概况及数据来源
    3.3 风电数据质量控制
        3.3.1 测风塔数据的质量控制
        3.3.2 风电场监控数据的质量控制
    3.4 实验数据融合
    3.5 传统的数据清洗
        3.5.1 异常值检测方法
        3.5.2 缺失值填补方法
    3.6 基于孤立森林的异常值检测算法
    3.7 基于深度学习的缺失值填补
        3.7.1 GAN结构及原理
        3.7.2 WGAN网络填充缺失值
    3.8 数据清洗实验设计
        3.8.1 实验数据集
        3.8.2 实验环境配置
        3.8.3 实验方案
        3.8.4 孤立森林算法进行异常值检测
        3.8.5 WGAN网络进行缺失值填充
        3.8.6 比较方法与评价指标
        3.8.7 实验过程
        3.8.8 实验结论
    3.9 本章小结
4 基于LSTM构建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
    4.1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方法总体框架
    4.2 数据融合与清洗
    4.3 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降维
        4.3.2 数据标准化
        4.3.3 数据离散化和one-hot编码
    4.4 深度学习输入样本集构建
        4.4.1 深度学习特征选择
        4.4.2 基于时间滑动窗口的深度学习数据集构建
    4.5 深度学习模型构造
        4.5.1 风速和风功率相关性分析
        4.5.2 TLW-LSTM深度学习模型构建
        4.5.3 TLW-LSTM模型的回归准确率评价指标
    4.6 实验验证及分析
        4.6.1 实验数据集
        4.6.2 时间滑动窗口构建输入数据集
        4.6.3 实验设计
        4.6.4 预测模型的实验结果
        4.6.5 实验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CNN改良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
    5.1 风电厂输出功率预测方法总体框架
    5.2 基于CNN和 LSTM结构构建时间序列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5.2.1 CNN卷积神经网络
        5.2.2 CNN卷积网络快速提取特征
        5.2.3 CNN和 LSTM构建LW-CLSTM组合神经网络模型
        5.2.4 LW-CLSTM模型回归准确率评价指标设计
    5.3 实验验证及分析
        5.3.1 实验设计
        5.3.2 LW-CLSTM与 TLW-LSTM模型实验分析
        5.3.3 实验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风电场研究历程
        1.2.2 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
        1.2.3 风电场对植被的影响
        1.2.4 风电场的减排效应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位置
        2.1.2 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能源利用结构
第三章 内蒙古近三十年风电场演变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遥感数据处理
        3.2.3 风电场信息提取
        3.2.4 风电场占用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3.2.5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3.3 研究结果
        3.3.1 内蒙古风电场时间格局变化
        3.3.2 内蒙古风电场空间格局变化
        3.3.3 内蒙古风电场占地土地利用分析
        3.3.4 内蒙古风电场占用草地类型分析
        3.3.5 风电场景观格局分析
    3.4 讨论
        3.4.1 内蒙古风电场时空分布分析
        3.4.2 风电场遥感判识
        3.4.3 内蒙古土地利用类型有利于风电场建设
    3.5 小结
第四章 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地设置
        4.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2.4 数据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风电场对风速,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3.2 风电场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3 风电场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
    4.4 讨论
        4.4.1 风电场对下垫面水热条件的影响
        4.4.2 风电场对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4.4.3 风电场对土壤碳固持能力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风电场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植物群落调查
        5.2.2 多样性和群落权重均值的计算
        5.2.3 数据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植物群落科属组成
        5.3.2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alpha多样性的影响
        5.3.3 风电场影响梯度下beta多样性组成格局
        5.3.4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的影响
        5.3.5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权重均值的影响
        5.3.6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负面影响
        5.4.2 风电场会改变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5.4.3 风电场会改变草原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
        5.4.4 风电场会降低内蒙古草原植物的生产力
    5.5 小结
第六章 风电场对碳排放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数据收集
        6.2.3 模型参数方程的确定
    6.3 研究结果
        6.3.1 各阶段碳排放估算
        6.3.2 碳足迹结构
        6.3.3 碳排放强度计算
    6.4 讨论
        6.4.1 不同系统边界对碳足迹的影响
        6.4.2 不同能源方式的碳排放强度
        6.4.3 草原区风电场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强度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5)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风力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双馈式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章节安排
2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分析及研究目标
    2.1 双馈式发电机励磁分析及功率流动关系
        2.1.1 双馈式发电机励磁分析
        2.1.2 双馈式发电机功率关系
    2.2 双馈式发电机组结构
    2.3 课题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目标
        2.3.2 确定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3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建模
    3.1 空气动力学建模与风速分类
        3.1.1 空气动力学建模
        3.1.2 四种风速数学模型建立
        3.1.3 风速概率统计建模
    3.2 传动轴系统建模
    3.3 双馈发电机建模
        3.3.1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三相静止坐标系模型
        3.3.2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两相旋转坐标系模型
    3.4 PWM变流器建模
        3.4.1 网侧变换器建模
        3.4.2 变流器中间直流环节建模
    3.5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
        3.5.1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
        3.5.2 SVPWM算法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网侧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
    4.1 电网电压定向PI双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4.2 基于滑模理论的电压环控制器研究与设计
    4.3 基于内模控制的电流环控制器研究与设计
    4.4 基于滑模—内模控制的双闭环控制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最大风能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5.1 双馈式发电机矢量控制
        5.1.1 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
        5.1.2 电压前馈解耦
    5.2 基于最佳转矩控制的最大风能跟踪研究与设计
        5.2.1 最佳转矩控制的原理
        5.2.2 转矩参考值的确定
        5.2.3 基于最佳转矩控制的最大风能跟踪系统设计
    5.3 基于滑模—MRAS无传感器控制研究与设计
        5.3.1 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估计
        5.3.2 基于滑模—MRAS转速估计策略建模
    5.4 本章小结
6 仿真分析
    6.1 系统各环节仿真模块搭建
        6.1.1 风力机的仿真模型
        6.1.2 SVPWM脉冲输出仿真模型
        6.1.3 发电机的仿真参数设定
    6.2 网侧变换器控制仿真分析
    6.3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6.3.1 基于最佳转矩的最大风能跟踪仿真结果
        6.3.2 基于滑模—MRAS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仿真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附录

(6)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7)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1.5 产业创新理论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7.1.2 实证结果分析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2.1 理论假设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7.2.4 假设检验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发展困境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概念演进
        一、可再生能源的概念演进
        二、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概念演进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争议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二、给予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必要性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面临的法律争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适用
    第一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分析
        一、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
    第二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实践反思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发展特点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局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一、欧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二、CPTPP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三、USMC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四、EP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五、区域贸易协定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第二节 内国法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一、德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二、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三、日本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四、内国法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建议
    第一节 多边补贴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一、不可诉补贴制度革新的发展建议
        二、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的发展建议
    第二节 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对一般例外条款的适用需求
        二、GATT1994第20 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建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
    第一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反思
        一、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发展趋势
        三、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问题
    第二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二、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风能(速)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风速的观测事实
        1.2.2 风速变化的可能原因
        1.2.3 气候模式对风能的模拟及未来预估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中国近地层风速的基本特征
    2.1 数据和方法介绍
        2.1.1 数据介绍
        2.1.2 分析方法介绍
        2.1.3 子区域的划分
    2.2 结果分析
        2.2.1 近地层风速的气候态特征
        2.2.2 近地层风速的年循环特征
        2.2.3 近地层风速的线性趋势特征
        2.2.4 近地层风速的年际变化情况
    2.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夏季风能的年际变化特征
    3.1 数据和方法
        3.1.1 数据说明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WPD的气候态
        3.2.2 WPD年际变化特征
        3.2.3 ENSO对夏季WPD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中国近地层风速的变化特征及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4.1 数据及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近地层风速的气候态特征
        4.2.2 近地层风速的长期变化特征
        4.2.3 与全球增暖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陆表变化对中国东部近地层风速的影响
    5.1 数据与方法
    5.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球1.5℃-4.0℃温升背景下中国风能的变化
    6.1 数据和方法
        6.1.1 观测和模式数据
        6.1.2 有效风能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6.1.3 1.5℃,2.0℃,3.0℃和4.0℃温升时间
        6.1.4 额外0.5℃温升指数的定义
        6.1.5 子区域的划分
    6.2 结果分析
        6.2.1 我国EWP的气候态
        6.2.2 1.5℃-4.0℃温升背景下中国EWP变化
        6.2.3 EWP变化的原因
    6.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灰色预测矢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1.2.1 世界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1.2.2 国内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1.3 风力发电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1 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1.3.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1.3.3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框架
2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运行与控制原理
    2.1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系统结构
    2.2 风力机
        2.2.1 风力机的数学模型
        2.2.2 风力机的运行特性
        2.2.3 定桨距情况下的最大风能追踪原理
    2.3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4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2.4.1 基于三相静止坐标系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2.4.2 坐标变换
        2.4.3 基于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2.5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
        2.5.1 网侧变换器的矢量控制策略
        2.5.2 转子侧变换器的矢量控制策略
    2.6 本章小结
3 灰色预测PI控制器
    3.1 灰色预测方法
        3.1.1 原始数据预处理
        3.1.2 灰色生成
        3.1.3 GM(1,1)建模
        3.1.4 数据处理
    3.2 灰色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3.3 灰色预测PI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3.3.1 灰色预测PI控制器的设计
        3.3.2 灰色预测PI控制器的仿真示例
    3.4 本章小结
4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灰色预测矢量控制仿真研究
    4.1 风速模型仿真
    4.2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4.3 网侧变换器仿真
    4.4 最大风能追踪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展望21世纪风能的利用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模式集合的广东省风能预报评估[D]. 陈荣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风资源评估与预报研究[D]. 陈卓.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研究[D]. 王永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D]. 刘朋涛. 内蒙古大学, 2021
  • [5]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D]. 付开晴.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6]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7]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8]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D]. 刘滢泉.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9]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风能(速)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余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10]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灰色预测矢量控制研究[D]. 杨鑫楠.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展望21世纪风能的利用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