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乐论文_于欣,张瑞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七部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曲,音乐史,礼乐,中国,歌舞,单元,论文。

七部乐论文文献综述

于欣,张瑞蓉[1](2013)在《从隋代七部乐到唐代二部伎》一文中研究指出隋初七部乐的形成将"燕乐"推上了中国音乐的历史舞台,外来音乐文化与汉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与发展繁衍出隋代九部乐,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以及坐立伎。而隋唐繁荣的经济,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艺术水平,以及统治阶级的音乐爱好更使得燕乐一步步走向鼎盛时期。(本文来源于《娘子关》期刊2013年03期)

王小盾[2](2009)在《论中国乐部史上的隋代七部乐》一文中研究指出隋唐乐部系统包括七部、九部、二部、太常四部等新兴乐部,以及宫悬、鼓吹、挽歌、清乐等传统乐部。在其草创阶段,实现了传统乐部同新乐部的结合;在其成熟阶段,实现了新乐部的功能转化。隋代七部乐便是这两个阶段的开端。从来源角度看,它是以乐部为单元的音乐运动的结晶,说明中国音乐史可以看作不同乐部形态相嬗替的历史;从流变角度看,它反映了宫廷音乐系统围绕政治需要而进行的变化,说明必须从政治角度观察历史上的音乐现象。隋代七部乐的建设,其本质是"合南北之乐",曾经有过不同方案。分析这些方案可以知道:分部或为七,或为九,并不取决于艺术的资源条件,而是取决于政治象征意义上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09年04期)

七部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隋唐乐部系统包括七部、九部、二部、太常四部等新兴乐部,以及宫悬、鼓吹、挽歌、清乐等传统乐部。在其草创阶段,实现了传统乐部同新乐部的结合;在其成熟阶段,实现了新乐部的功能转化。隋代七部乐便是这两个阶段的开端。从来源角度看,它是以乐部为单元的音乐运动的结晶,说明中国音乐史可以看作不同乐部形态相嬗替的历史;从流变角度看,它反映了宫廷音乐系统围绕政治需要而进行的变化,说明必须从政治角度观察历史上的音乐现象。隋代七部乐的建设,其本质是"合南北之乐",曾经有过不同方案。分析这些方案可以知道:分部或为七,或为九,并不取决于艺术的资源条件,而是取决于政治象征意义上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七部乐论文参考文献

[1].于欣,张瑞蓉.从隋代七部乐到唐代二部伎[J].娘子关.2013

[2].王小盾.论中国乐部史上的隋代七部乐[J].中国音乐学.2009

论文知识图

拨头4、《上云乐》,隋朝七部乐...1 繁盛的隋唐燕乐-图22 坐部伎、立部伎石...隋唐礼仪乐舞-图18 敦煌舞姿点火先锋点火先锋采用先进的进口电子点...隋唐礼仪乐舞-图19 日本《秦王破阵乐》舞图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舞蹈-图52 新疆维吾尔族...

标签:;  ;  ;  ;  ;  ;  ;  

七部乐论文_于欣,张瑞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