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公路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中巴公路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论文摘要

中巴公路地处帕米尔高原,所经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复杂、气候环境恶劣,自公路通车以来,多次受泥石流损毁阻断。中巴公路作为连接中巴两国的交通干线,也是建设中巴经济走廊、通往南亚次大陆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通道,开展中巴公路及沿线泥石流研究具有重要经济与战略意义。论文以中巴公路及沿线泥石流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历史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基础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技术,进行中巴公路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进行影像解译,收集地区地质环境背景资料,识别研究区域泥石流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特征,绘制中巴公路及泥石流灾害相关专题图件,建立泥石流灾害数据库,为后续泥石流风险分析提供数据支撑。2、根据中巴公路全线泥石流孕灾环境与激发条件,选择坡度、高差、土地利用类型、岩土类型、断裂带密度、PGA、年均降水量和河流密度8个主控因素构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实现中巴公路全线泥石流危险性分区与评价。结果显示,中巴公路51.39%的路段处于高度及以上危险区,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乡段、喀喇昆仑山脉高山峡谷区和Chilas杂岩陡谷段泥石流危险性最高。3、以历史卫星影像为基础,采用Flow-R模型计算中巴公路盖孜村至布伦口段泥石流的运动路径,精度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模拟准确性为83.85%。根据泥石流属性特征与危害方式,提取泥石流规模、松散物质补给程度、沟谷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不稳定沟长比例和堵江程度等信息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提出基于泥石流运动过程的危险性评价方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一次新探索。其中位于公路同侧的泥石流沟N5(艾尔库然沟)、N14和N20危险性最大,对公路威胁最为严重,就中巴公路盖布段而言,处于极高度危险性、高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低度危险性和潜在危险性的路段长分别为4.33km、0.62km、1.41km、1.68km和11.22km。4、根据研究区公路工程特征和泥石流致灾方式,从暴露性、公路属性和成灾恢复力三个方面,选择与泥石流相对空间位置、工程地质背景、公路工程类型、路面距河床高差、距城镇距离和海拔6个指标作为公路易损性评价指标,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和归一化处理,利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实现中巴公路泥石流易损性分区。5、综合基于GIS、信息量模型的公路泥石流危险性分析方法和考虑公路工程暴露性、公路属性、成灾恢复力的公路易损性模型,实现中巴公路全线泥石流风险分区。奥依塔克镇-布伦口段、红其拉甫口岸-Pasu段和Jaglot至Sasin段是中巴公路泥石流风险性最高的3个路段,制作相关专题图件,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线性工程选线、线路优化及泥石流风险管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危险性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易损性研究现状
  •     1.2.3 泥石流风险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结构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构造
  •   2.4 气候降水
  •   2.5 泥石流空间分布
  • 第3章 中巴公路泥石流危险性分析
  •   3.1 区域尺度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3.1.1 分析方法
  •     3.1.2 KKH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3.2 重灾段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3.2.1 分析方法
  •     3.2.2 盖布段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巴公路泥石流易损性分析
  •   4.1 公路易损性评价方法
  •     4.1.1 公路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2 公路易损性评价模型
  •   4.2 KKH泥石流易损性评价
  •     4.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2 易损性分区与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巴公路泥石流风险性分析
  •   5.1 分析方法
  •     5.1.1 风险度计算
  •     5.1.2 风险性评价流程
  •     5.1.3 数据归一化处理
  •   5.2 KKH泥石流风险性评价
  •     5.2.1 公路泥石流风险度计算
  •     5.2.2 风险性分区与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蒋宁

    导师: 徐京华

    关键词: 中巴公路,泥石流,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

    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分类号: P642.23

    DOI: 10.27414/d.cnki.gxnju.2019.001772

    总页数: 74

    文件大小: 4692K

    下载量: 135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地貌特征的青藏高原边缘泥石流沟分类[J]. 地理学报 2020(07)
    • [2].黄河上游某水电站坝前泥石流沟特征研究[J]. 西北水电 2020(04)
    • [3].油气管道穿越泥石流沟道的防治措施[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9)
    • [4].火后泥石流成灾特点及研究现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6)
    • [5].震区泥石流物源泥石流转化率初步研究[J]. 水力发电 2018(12)
    • [6].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01)
    • [7].青海省察德高速公路泥石流病害防治措施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 2019(03)
    • [8].某水电站某泥石流沟综合治理概述[J]. 甘肃地质 2018(01)
    • [9].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泥石流灾害成因与动力学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7)
    • [10].浅析金斗泥石流的特征及其对某高速公路的影响[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8(08)
    • [11].金沙江下游某泥石流沟对拟迁建集镇的危险性评价[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4)
    • [12].蒋家沟泥石流沟道年际冲淤变化特征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09)
    • [13].北京市密云县前火石岭泥石流沟形成条件及特征分析[J]. 城市地质 2015(04)
    • [14].泥石流通常在何处肆虐?[J]. 地球 2017(01)
    • [15].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泥石流灾害特征——以青林沟泥石流为例[J]. 城市地理 2017(14)
    • [16].沿河路基冲蚀槽内泥石流吸力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12)
    • [17].浅谈甘肃舟曲泥石流的成因[J]. 城市地理 2017(14)
    • [18].安县地区泥石流与地质因素的关系[J]. 城市地理 2017(18)
    • [19].北京泥石流沟道现状调查及特征分析[J]. 中国水利 2013(21)
    • [20].震后泥石流沟松散物质量与最大冲出总量的关系[J]. 自然灾害学报 2013(06)
    • [21].高密度电法对泥石流沟内物源厚度解译效果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02)
    • [22].凤县关门沟泥石流基本特征及治理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02)
    • [23].强震区泥石流沟道堆积坝堵溃特征与机理研究——以四川省石棉县熊家沟溃决型泥石流为例[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06)
    • [24].半方差函数模型在滑坡、泥石流沟分布识别中的应用——以四川洪溪河流域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02)
    • [25].基于历史观测数据的泥石流突变起动模式研究——以陇南山区白龙江流域为例[J]. 灾害学 2019(02)
    • [26].溃坝泥石流起动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J]. 水利学报 2019(06)
    • [27].北京市泥石流特点及专业监测体系建设初探[J]. 城市地质 2019(02)
    • [28].川藏公路波密段九绒沟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J]. 灾害学 2019(03)
    • [29].凉山州冕宁县修理营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案建议[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16)
    • [30].岷江杂谷脑河跨过沟泥石流致灾机理及发展趋势[J]. 人民长江 2019(10)

    标签:;  ;  ;  ;  ;  

    中巴公路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