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刍议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彭川东

身份证号码:44150219830806211X

摘要:在现代化经济发展条件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提高,对我国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因此,人民群众也提高了对建筑物质量的关注。为了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就需要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把质量作为第一标准。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来说,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的质量关乎着整个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质量。建筑施工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提高工民建筑的质量。现本文就混凝土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该技术的施工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几点看法,从而实现通过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管理,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未来行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经济建设的发展取得了可观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势头逐年看好,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就目前来说,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就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企业来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好坏。因此,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被应用在各种建筑工程施工中。因此,加强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质量要求,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一、混凝土的概念

混凝土简称为“砼”,其实就是由胶凝材料或骨料胶着成为整体的复合材料。平常我们说的混凝土,是用水泥作为凝胶材料,然后用沙石等作为骨料,通过一定的配比,加入水或者添加剂,通过搅拌机的搅拌后,定型,通过养护以后就形成了水泥型的混凝土,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混凝土类型。因为其成本低,效果好,外形也比较美观,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没有按规定的比例对混凝土的配料进行分配和混合。混凝土在成型之前需要进行搅拌,这就需要对水泥、沙石、水或者添加剂进行一个比例的混合。按规定来说,应该是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比,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通常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来进行配比,这就导致与标准的配比之间存在误差。其次,很多施工人员为了保证在搅拌时,为了施工的方便以及能够通畅的进行泵送,就在搅拌时掺入过多的水分。虽然会使混凝土的坍塌程度比较好,但是在养护的过程中,会导致混凝土在进行水分蒸发时,内部的空洞比较多。这种情况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严重的会出现裂缝。

2、钢筋工程施工没有按照规范来操作。在进行钢筋的布置时,没有注意梁柱周围的情况,使得梁柱之间的受力不平衡,在关键位置布置的钢筋数量过多,导致在粗骨科不能完全的深入到内部结构里,从而出现了建筑上的间隙和空洞。此外,对于钢筋的固定方式不正确,也会导致钢筋骨架的变形,如果绑扎的不牢固,还会出现脱绑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裂缝的出现,使得结构的承载力下降。

3、振捣过程中缺乏规范性。振捣的时间长短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振捣的时间过长,会引起骨料的下沉,在水分蒸发时,会造成底部出现裂缝的情况,所以,要对振捣的过程进行规范,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引起混凝土出现空洞。

三、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进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之前,我们要把控好混凝土的施工比例,看看是不是符合标准,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这个个岗位是专人负责的,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成熟的经验,还要求其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混凝土的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同时,还要设置监督的岗位,对配比过程进行监控,保证工作人员在调配时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操作。在进行配料时,要合理的控制投料和搅拌的时间,这样能够降低因为配比施工人员造成安全质量问题的概率。

2、混凝土的运输及拌合。就目前来看,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混凝土都是通过搅拌运输机进行运输和拌合的。因此我们在运用混凝土技术进行施工时,要加强对搅拌运输机的重视,减少因为外界干扰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运输前,要把所有可能影响运输的因素考虑在内,严格的计算运输和搅拌的时间消耗,合理的规划好运输机的运送路线。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有效的减少外界的干扰,但是对于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是无效的。比如:在运输途中出现意外的情况,堵车、事故等问题。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混凝土在运输途中,因为运输时间的延长,导致质量下降。

3、混凝土浇筑。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但是在浇筑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浇筑的质量,需要注意浇筑的厚度以及层次感,要加强对建筑质量的控制,保证模块之间不存在较大的空隙。在浇筑时,要确认需要浇筑的模块,发现有空洞或者缝隙的地方,要及时的进行填补,保证浇筑的质量。其次就是浇筑的时候,要有连续性。

4、混凝土的养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我们就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这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条件,因为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时间也很重要,为了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的太多,出现开裂的现象,我们要在浇筑后的12个小时内进行养护。如果因为天气的影响,温度太高的话,我们就要提前开始。一旦有开裂的迹象,我们可以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洒水的方式来进行改善。常用的养护方式就是在其表面遮上覆盖物,等凝固一段时间以后在进行拆除。以上这几种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浇筑的质量,都是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有效方法。通过以上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年限。

四、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施工前对原材料的控制。我们要在原材料采购的时候,由相关的质检人员进行检验,合格后再引入施工现场。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都会在材料上做文章,而相关的工作人员也不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对于不合格的材料没有严格的监控,使得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别应用在建筑上,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2、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在混凝土施工时,因为工期紧,任务重等原因,容易造成现场管理的混乱。所以在施工前要做好规划,包括材料放置的位置、施工的进度、作业的方案等。只有做好施工前充足的准备,才能保证施工过程能够顺利的开展。

3、熟悉混凝土施工的规范以及材料的使用方法。针对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方案中的要点,进行着重的探索,明确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熟练的掌握施工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对钢筋布置与绑扎进行专项的培训,确保施工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的速度。

4、施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在混凝土技术施工过程中,水泥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混凝土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露天环境中,所以水泥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进而影响水泥的正常使用。

结束语:结合上述研究和讨论,我们得知,混凝土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上的用处非常大。因此在建筑施工工程贯彻安全、质量第一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完善监管水平和机制,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乌日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251.

[2]李思佳.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刍议[J].江西建材,2015(10):44+48.

[3]王蔚.混凝土使用在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176.

标签:;  ;  ;  

刍议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