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论文_徐正明,罗兆辉,朱圈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阻尼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器,塑性,曲线,油膜,静力,钢球,结构。

阻尼器论文文献综述

徐正明,罗兆辉,朱圈锋[1](2019)在《基于POA法的框架-核心筒结构阻尼器布置层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阻尼器安装位置的有效方法,使用MIDAS-Gen建立M1和M2两个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POA),得到结构在荷载工况下塑性铰的发展状况、分布状态以及结构的薄弱环节.在E态铰分布较多的地方,M1逐层布置阻尼器、M2采用阻尼器逐层布置和隔层布置两种布置方案之后,对M1、M2结构进行时程分析.通过对比M1、M2各自阻尼器布置前后楼层的层间剪力及层间位移的变化,结果表明:布置后比布置前的层间剪力及层间位移明显减小;对比M2阻尼器逐层布置、隔层布置的层间剪力变化率及层间位移变化率,发现隔层布置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建议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布置黏滞阻尼器进行减震加固时,采用隔层布置的方法更为有效.(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建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万方腾,何立东,范文强,王胜利[2](2019)在《整体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双盘悬臂转子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盘悬臂转子系统过临界不平衡振动过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整体式挤压油膜阻尼器(ISFD),并为ISFD设计了相应的轴承座及供油油路。搭建了双盘悬臂转子实验台,并运用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该转子系统的一阶模态参数及二阶模态参数;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计算得到了ISFD的静刚度大小,并将计算得到的一阶模态刚度与设计的弹性支承刚度大小进行了对比,验证了ISFD可以调节转子系统一阶模态参数;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弹性支承对转子系统振动的影响,及进油方式对ISFD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ISFD弹性支承可以有效抑制转子系统过临界振动,并且齿轮泵供油方式的ISFD阻尼系数大于浸油润滑的ISFD阻尼系数。(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杜妍辰,江小亮[3](2019)在《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衰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是在传统的碰撞阻尼器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与其它阻尼器的实验结果对比以及在不同的颗粒减振剂、钢球直径和填充率条件下,悬臂梁振幅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这种阻尼器结合了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优势,具有更优异的减振性能,减振效果提高了29%;同时钢球直径和填充率均会对阻尼器的时间恢复系数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直径越大减振效果有稍微的减弱,填充率在40%左右减振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12期)

余明坤,许国伟,邱成江,黄初涛,赵勇[4](2019)在《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C、α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性能参数C、α是决定其力学性能的核心因素。《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2012)规定了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而利用试验数据间接确定性能参数C、α的方法不明确,导致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测试结果存在争议。基于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和能量原理,本文提出了确定性能参数C、α的曲线拟合法和简化的能量法,通过大量开展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对比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合理性。综合分析了在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测试中应用两种方法的理论意义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给出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周兴,潘文,黄健[5](2019)在《剪力墙结构金属阻尼器刚度与连梁刚度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安装连梁阻尼器处连梁的受力进行了描述,推导了连梁阻尼器处连梁的刚度公式,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金属阻尼器刚度与连梁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金属阻尼器刚度增加,阻尼器的位移逐渐减小,当阻尼器刚度到一定值时,阻尼器未能达到其屈服位移,此时阻尼器不参与耗能。另外,对结构的楼层剪力和位移的降低幅度也减小,从而影响其减震效果。经深入分析计算得出,金属阻尼器刚度取值范围应为连梁刚度的30%~50%。(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周娴,潘文,王道航,黄兆明[6](2019)在《新型粘弹阻尼器滞回曲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橡胶中加入不同层数的芳纶网制成新型的粘弹阻尼器,对其进行了变形相关性试验,将新型粘弹阻尼器与只含有橡胶的原始粘弹阻尼器的滞回曲线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粘弹阻尼器因硬化提前,导致不同应变下的滞回曲线呈有明显上翘趋势的发散状,且新型粘弹阻尼器的刚度和滞回曲线包围面积都明显增大,能较好改善原始粘弹阻尼器尺寸大小问题。(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郭咏雪,何立东,李宽[7](2019)在《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密封减振技术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透平机械密封系统的密封流体激振问题,将一种电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引入密封系统,设计搭建密封转子减振实验台,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对不同转速和偏心率下的密封转子振动的抑制规律。实验发现,磁流变阻尼器可以抑制密封流体引起的转子振动,并且随着阻尼器工作电流的增加,抑振效果越好,降幅可达65.02%。利用Labview设计一种基于密封流体激振幅值的开关控制程序,实时监测转子的振动幅值,主动调节阻尼器工作电流,对密封系统进行开关控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最高降幅可达68.71%。(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2期)

金波,李梓溢,周旺,唐丽莹,姜早龙[8](2019)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阻尼器位置与数量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大跨网架结构上黏滞阻尼器位置和数量的优化,以替换杆件模态应变能百分比之和取得最大值为目标函数,以结构节点位移、加速度和杆件应力的峰值为优化控制指标,采用Matlab编写并验证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程序.基于优化结果,采用ANSYS对网架结构在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震动控制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减震效果良好,明显改善结构受力状况;以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佳方案,总结出大跨网架中黏滞阻尼器的布置规律,对实际工程减震设计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王玉泽,张福江,王健[9](2019)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中剪切型软钢阻尼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北京梵悦·万国府项目中剪切型软钢阻尼器施工应用研究,探讨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中增设消能减震-软钢阻尼器全过程施工工艺,包括结构检测、PKPM软件受力分析、深化设计、现场安装及检测等,为后续类似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提供借鉴经验。(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程卫红,肖从真[10](2019)在《布置剪切型金属阻尼器框架结构的反应谱分析方法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布置剪切型金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总结现有的两种抗震分析方法: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和规范基于迭代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本文提出两种简化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阻尼修正反应谱法和一阶阻尼修正反应谱法,通过累计耗能计算有效附加阻尼比,并利用单一目标位移简化所有阻尼器的等效线性刚度。通过2个框架结构算例,对比4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模型验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反应谱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精度,同时避免了大量的迭代计算,适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阻尼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双盘悬臂转子系统过临界不平衡振动过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整体式挤压油膜阻尼器(ISFD),并为ISFD设计了相应的轴承座及供油油路。搭建了双盘悬臂转子实验台,并运用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该转子系统的一阶模态参数及二阶模态参数;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计算得到了ISFD的静刚度大小,并将计算得到的一阶模态刚度与设计的弹性支承刚度大小进行了对比,验证了ISFD可以调节转子系统一阶模态参数;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弹性支承对转子系统振动的影响,及进油方式对ISFD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ISFD弹性支承可以有效抑制转子系统过临界振动,并且齿轮泵供油方式的ISFD阻尼系数大于浸油润滑的ISFD阻尼系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尼器论文参考文献

[1].徐正明,罗兆辉,朱圈锋.基于POA法的框架-核心筒结构阻尼器布置层的优化[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

[2].万方腾,何立东,范文强,王胜利.整体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双盘悬臂转子系统研究[J].机电工程.2019

[3].杜妍辰,江小亮.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衰减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4].余明坤,许国伟,邱成江,黄初涛,赵勇.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C、α测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5].周兴,潘文,黄健.剪力墙结构金属阻尼器刚度与连梁刚度关系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6].周娴,潘文,王道航,黄兆明.新型粘弹阻尼器滞回曲线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7].郭咏雪,何立东,李宽.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密封减振技术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8].金波,李梓溢,周旺,唐丽莹,姜早龙.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阻尼器位置与数量优化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王玉泽,张福江,王健.既有建筑加固改造中剪切型软钢阻尼器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9

[10].程卫红,肖从真.布置剪切型金属阻尼器框架结构的反应谱分析方法讨论[J].建筑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变形示意图杜晓庆和顾明的人工降雨拉索风雨激振...受控结构Loma地震作用下破坏模式(P...压电能量采集器机电耦合模型被动控制的工作原理

标签:;  ;  ;  ;  ;  ;  ;  

阻尼器论文_徐正明,罗兆辉,朱圈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