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归因论文_庞蕴馨

导读:本文包含了婚姻归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婚姻,方式,质量,主义,个案,神经质,满意度。

婚姻归因论文文献综述

庞蕴馨[1](2019)在《转型期小学女教师婚姻幸福归因及启示——基于湛江S小学A教师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的提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增加的同时,夫妻间的婚姻生活自然而然地发生深刻的改变,人们对婚姻的态度越来越包容,一方面是一种观念上的解放和进步,另一方面容易让人们产生婚姻随意化的思想,忽略婚姻对家庭、生活、事业的重要性,造成近年来我国离婚率节节攀升。2012年,"幸福"一词成为人(本文来源于《师道》期刊2019年11期)

张绍兴[2](2019)在《女性工作动机 归因方式与婚姻质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天津市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归因风格、工作动机及婚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为:①区域变量对女性的婚姻质量、努力归因、内归因、生存动机、关系动机、责任动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区域的差异更可能体现出文化差异,即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区现代的、时尚的及多元文化的差异。②归因方式单独对婚姻质量的解释仅为10.4%的变异量,工作动机对婚姻满意度的单独解释了55.4%的变异量,而归因风格、工作动机的十二个因子可以解释婚姻质量的56.8%的变异量,从归因风格、工作动机与婚姻质量的回归分析看:生存动机、关系动机、责任动机及努力归因对婚姻质量具有显着的预测力。(本文来源于《校园心理》期刊2019年01期)

彭红[3](2015)在《衡阳市80后婚姻调查及其社会文化归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衡阳市80后夫妻离婚率偏高,闪婚闪离多,存在晚婚趋势和剩男剩女问题。我国独特的计划生育政策、宏大的社会转型带来思想文化的开放多元,以及婚姻立法的调整带来婚姻制度的深刻变化和婚姻登记程序的简化分别是形成该现象的社会、文化和法制原因。(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5年24期)

朱琳,王文娟,沐林林[4](2014)在《城市居民婚姻满意度和归因方式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居民的婚姻满意度和归因方式,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婚姻满意度问卷和自编成人归因问卷,随机抽取城市居民455人进行调查。结果:城市居民婚姻满意度显着低于1990年的中国成人常模(p<0.01),其中婚姻满意度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龄、婚龄和子女状况的差异(p<0.01);婚姻满意度和归因方式呈显着的负相关,能够负向预测婚姻满意度(p<0.01)。结论:城市居民婚姻满意度较1990年的中国成人常模低,归因方式是影响婚姻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对不良归因模式的调整来提高个体的婚姻满意度。(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袁晓娇,杨阿丽,曹洪健,方晓义[5](2012)在《中国夫妻的神经质人格、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质是众多人格特质中对夫妻婚姻关系质量消极影响最大的(参见综述,karney & Bradbury,1995)。西方研究者指出神经质人格特质主要通过互动过程,如人际消极行为、情感表达等影响夫妻婚姻关系质量(Caughlin,Huston,& Houts,2000)。但在我国以和为贵、面子思想的文化下,内部认知过程可能比外在互动行为更能有效预测婚姻关系质量。通过对理论和研究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婚姻归因方式可能在中国夫妻的神经质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从辽阳市选取已婚完整家庭1-10年的夫妻620对,研究工具选用中文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婚姻归因问卷(Marital Attribution Questionnaire)以及ENRICH婚姻质量量表,以夫妻独立作答的方式收集数据,并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对夫妻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个体的神经质人格特质既能显着负向预测其自身的婚姻质量(主体效应),也能显着负向预测其伴侣的婚姻质量(配角效应),且主体效应显着大于客体效应;夫妻双方神经质人格分别解释了丈夫和妻子婚姻质量16.4%和13.4%的变异。(2)婚姻归因在神经质人格和婚姻质量间起中介作用:主体效应方面,丈夫和妻子自身的婚姻归因均能部分中介神经质人格对其自身婚姻质量的消极影响,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5.9%和54.1%;客体效应方面,丈夫神经质人格对妻子婚姻质量的影响被妻子的婚姻归因完全中介,而妻子神经质人格对丈夫婚姻质量的影响被丈夫的婚姻归因部分中介,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4%;Bootstrap方法检验显示上述中介效应均为统计显着。(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1-30)

侯娟,蔡蓉,方晓义[6](2010)在《夫妻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的方法深入探讨夫妻的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自身及配偶感知到的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方便取样的方式在北京地区选取155对夫妻,采用Brennan等(1998)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Stander编制的婚姻归因量表(MAQ)和Spanier编制的婚姻质量问卷(DAS),要求夫妻双方分别报告其依恋风格、婚姻归因方式和感知到的婚姻质量。通过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夫妻对婚姻质量的总体知觉较为一致,但丈夫的婚姻满意度显着高于妻子;(2)夫妻双方在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两个分量表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婚姻归因上,妻子比丈夫表现出了更多的消极归因;(3)妻子的消极依恋显着地负向预测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而丈夫的消极依恋对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没有显着影响;(4)在控制了丈夫、妻子的依恋风格、归因方式对其自身婚姻质量的主体效应之后,丈夫的依恋风格不能显着预测妻子感受到的婚姻质量,但其归因方式可以显着地预测妻子感受到的婚姻质量;然而妻子的归因方式并不能显着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0年01期)

杨阿丽,方晓义[7](2010)在《夫妻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及其与婚姻冲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夫妻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及其与婚姻冲突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阳市已婚完整家庭1~10年的夫妻620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夫妻报告的前叁项冲突领域是家务琐事、不良习惯和交流解决问题方面;妻子和丈夫报告的生活事件解释了婚姻冲突15.4%和11.9%的变异,归因解释了28.7%和24.7%的变异;归因在夫妻报告的生活事件和婚姻冲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0年01期)

蔡蓉,方晓义[8](2009)在《完美主义、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婚姻质量对个体、家庭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155对完整婚姻的夫妻为被试,采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Hewitt&Flett,1991a)、婚姻归因量表(MAQ,Stander,2001)、婚姻质量量表(DAS,Spanier,1976)进行测查,探讨夫妻的完美主义、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1)丈夫的自我取向完美主义和伴侣期许完美主义显(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李芳萍[9](2008)在《婚姻归因方式、应付方式对婚姻承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婚姻承诺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婚姻关系在感情上、心理上、行为上的认同和投入,并愿意承担婚姻所涉及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且自觉地在感情上、心理上、行为上约束自己,忠于配偶,忠于双方共同建立的婚姻关系。它包括叁个维度,即对配偶的承诺、对婚姻的承诺和对限制的感觉。婚姻承诺是幸福婚姻的关键所在,大部分幸福婚姻的背后支柱就是婚姻承诺。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婚姻承诺的各个因素,同时进一步深入探讨婚姻归因方式、应付方式对婚姻承诺的影响,为婚姻问题的辅导咨询和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婚姻承诺的人口学特征进行了差异检验,并进一步对婚姻归因方式、应付方式对婚姻承诺的影响作了全面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婚姻承诺的叁个维度在分别在性别、年龄、婚龄、初婚年龄、家庭月收入方面存在显着差异。(2)对婚姻的不同归因影响婚姻承诺的各维度:外控型归因对配偶的承诺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说明外控型归因有助于增强个体对配偶的承诺;外控型归因对婚姻的承诺也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说明外控型归因的个体对婚姻的承诺高。(3)婚姻的外控型归因对解决问题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说明对婚姻倾向于外归因的个体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4)解决问题对配偶承诺和婚姻承诺都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说明解决问题这种成熟的应付方式有助于增强个体对配偶及对婚姻的承诺。(5)成熟型应付方式——解决问题是外控型婚姻归因方式与对配偶的承诺、外控型婚姻归因方式与对婚姻的承诺之间的中介变量,即倾向于外归因的个体,因为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这种应付方式,其对配偶的承诺、对婚姻的承诺均较强。(6)内控型婚姻归因方式通过影响不成熟型应付方式——自责来影响对限制的感觉,即倾向于内归因的个体,因为更多地采用自责这种应付方式,其婚姻限制感较强。(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1)

舒霞[10](2002)在《上海城市弱势妇女群体中单身母亲的婚姻归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目前上海市的城市弱势妇女中,单身母亲的生活现状和她们对于婚姻成败的归因倾向。其目的旨在:(1)较清晰地描述目前上海市弱势妇女中单身母亲的生活现状,为保护弱势妇女、改善她们的生活环境、帮助她们获取更好的资源、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2)分析不同的归因倾向,比较单身母亲与完整家庭中妇女在婚姻归因上的差异,为今后对单身母亲进行婚姻咨询、心理援助提供依据。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1)单身母亲生活负担沉重、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压力大、对生活质量评价低、主观幸福感差,是弱势群体中的弱者;(2)单身母亲群体中,有过离异经历的妇女更倾向于认为自身的努力无助于改善婚姻关系,如果婚姻出现危机,破裂将是难以避免的,并将失败的责任更多地推卸给外部因素;(3)丧偶组妇女在分析婚姻成败的原因时,表现出将婚姻生活理想化的倾向,并且在婚姻出现危机时,比其他妇女更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为自己,而产生更多的自责情绪;(4)性格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单身时间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人对婚姻成败原因的判断,同时,对婚姻成败的归因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都有一定的相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婚姻归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天津市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归因风格、工作动机及婚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为:①区域变量对女性的婚姻质量、努力归因、内归因、生存动机、关系动机、责任动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区域的差异更可能体现出文化差异,即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区现代的、时尚的及多元文化的差异。②归因方式单独对婚姻质量的解释仅为10.4%的变异量,工作动机对婚姻满意度的单独解释了55.4%的变异量,而归因风格、工作动机的十二个因子可以解释婚姻质量的56.8%的变异量,从归因风格、工作动机与婚姻质量的回归分析看:生存动机、关系动机、责任动机及努力归因对婚姻质量具有显着的预测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婚姻归因论文参考文献

[1].庞蕴馨.转型期小学女教师婚姻幸福归因及启示——基于湛江S小学A教师的个案研究[J].师道.2019

[2].张绍兴.女性工作动机归因方式与婚姻质量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9

[3].彭红.衡阳市80后婚姻调查及其社会文化归因[J].现代商贸工业.2015

[4].朱琳,王文娟,沐林林.城市居民婚姻满意度和归因方式相关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4

[5].袁晓娇,杨阿丽,曹洪健,方晓义.中国夫妻的神经质人格、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6].侯娟,蔡蓉,方晓义.夫妻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10

[7].杨阿丽,方晓义.夫妻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及其与婚姻冲突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

[8].蔡蓉,方晓义.完美主义、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的关系[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9].李芳萍.婚姻归因方式、应付方式对婚姻承诺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

[10].舒霞.上海城市弱势妇女群体中单身母亲的婚姻归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夫妻之间婚姻质量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图一3回归标准化残差的直方图图5一4回归标...分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性别比夫妻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婚姻质...聚众斗殴类案件犯罪嫌疑人性别状况示意...聚众斗殴类案件犯罪嫌疑人年龄状况示意...

标签:;  ;  ;  ;  ;  ;  ;  

婚姻归因论文_庞蕴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