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控制挖孔扩底桩桩端承载力试验研究

变形控制挖孔扩底桩桩端承载力试验研究

霍志芳[1]2002年在《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文中认为人工挖孔扩底桩虽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承载力计算在公路桥梁上却尚无规范可循。本文通过大量试桩资料和有限元计算分析,给出了以强度理论和相对变形为控制标准的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其中特别论述了扩底桩地基变形模量的确定方法,并从Mindlin解出发利用数学方法得出了影响地基土变形模量大小的因素—泊松比μ,初步确定了比较完善的变形模量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归纳了以相对沉降为依据确定单位面积端承力q_b的计算方法,并考虑扩底桩的“拱效应”特点引入了有效桩长的概念,最后结合公路规范推出了比较实用的人工挖孔扩底桩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论文运用了MARC程序对地基土的应力和位移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得到了地基土的应力和位移场的变化曲线和在加载过程中桩侧土摩阻力和桩端反力各自所承担的比例;本文还在总结各国挖孔扩底桩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就扩底桩的构造进行了详细的归纳。

胡庆红[2]2007年在《大直径扩底桩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型市政设施、大跨桥梁及超高层建筑等建(构)筑物的建设,近年来大直径扩底桩因具有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在国内工程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实测数据分析、解析研究及数值计算等方法,对深厚软土地基中大直径扩底桩单桩的承载变形机理及承载性状开展了研究工作。在深厚软土地基中大直径深长灌注桩及扩底桩静载荷及桩身应力应变实测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软土中的大直径深长灌注桩及扩底桩的竖向承载性状和荷载传递机理。重点分析了大直径深长灌注扩底桩与等直径灌注桩承载特性及荷载传递的不同,并得到了扩底桩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发挥规律。研究表明,深厚软土地基中大直径扩底桩的侧阻先于端阻发挥,大直径扩底桩在荷载水平较高时会产生桩侧摩阻力软化;扩底桩的桩端扩大部分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大,不仅影响到桩端阻力的发挥,还影响到桩侧阻力的发挥;大直径扩底桩在低水平荷载作用下表现为摩擦桩性状,在高水平荷载作用下表现为端承摩擦桩性状。基于荷载传递法和广义双曲线函数,提出同时应用耦合Mindlin解考虑桩侧摩阻力引起的桩端沉降和Rusch模型考虑高荷载水平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的方法,建立了大直径扩底桩单桩的解析分析模型。通过与工程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大直径扩底桩单桩解析分析模型的合理性。采用该模型,对比分析了大直径扩底桩和等直径桩单桩承载性状的差异。随后,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大直径扩底桩的桩身几何参数等因素对其单桩承载变形性状的影响,得到了大直径扩底桩端阻比的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法,考虑了桩土间的滑移、脱离以及土的非线性等因素,建立了大直径扩底桩单桩承载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功能强大的有关软件包作为计算工具,研究了大直径扩底桩的桩顶沉降、桩周土体变形、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桩底土应力随荷载变化的规律;对有关影响单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有限元方法能够有效模拟桩的承载性状及承载变形机理。桩的承载能力随着桩径、扩底桩径和桩长的增加而增加,一定桩长下桩径、扩底桩径与承载能力问存在一最佳值;桩底土土压力的变化与桩顶荷载大小密切相关,桩周土体的模量对桩的承载能力影响相对较小,而桩端土模量对桩的承载能力影响相对较大,随着桩端土及桩周土模量比的增大,桩端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桩土间摩擦系数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桩的承载能力。最后,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大直径扩底桩在主要承受竖向何载的同时还可能经常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建立了用于研究大直径扩底桩水平承载性状的叁维数值分析模型。该模型一并考虑了桩土体系中混凝土开裂引起的非线性、钢筋与混凝土的耦合作用、桩周土体的弹塑性和桩土界面的非线性接触等问题。通过一个算例,着重分析了桩身塑性变形、弯矩、剪力、钢筋应力、桩体水平位移、桩土相对脱离量等因素随桩顶荷载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规律,同时采用该分析模型探讨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大直径扩底桩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

王勇[3]2004年在《变形控制挖孔扩底桩桩端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模拟试验和计算机有限元分析,对人工挖孔扩底桩桩端竖向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试验成果和理论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以Mindlin解为基础的用变形控制桩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其中参数—变形模量、沉降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实际工程进行了计算验证,证明采用变形控制桩端竖向承载力明显优于现行公路规范的用强度控制承载力的方法。

王俊林[4]2011年在《大直径扩底单桩水平载荷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直径扩底桩具有施工设备简单、成桩质量可靠、承载力大、无噪音干扰和经济效益显着等优点,已成为多层及高层建筑、桥梁工程、大型设备和重型厂房等工程中重要的基础形式。本文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的承载力、荷载传递机理及变形机理开展了研究工作。(1)从加荷级别、变形观测、测试元件的埋设、受力点设置、数据测读时间、加卸载方法等方面对水平静载试验方案进行了研究,为大直径扩底桩水平载荷现场试验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使现场载荷试验得以顺利完成。对4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大直径扩底灌注桩进行了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了其临界荷载、极限荷载和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及相应位移量;同时进行桩身内力测试,在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平荷载荷载传递机理及桩身剪应力和弯矩沿深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大直径孔桩的H-Y0,曲线和H-ΔY/ΔH曲线,可分为叁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与桩顶位移是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可近似用双曲线来拟合;桩身弯矩最大截面处,钢筋应力随荷载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当水平荷载达极限值时应力突变,桩身断裂,这说明其极限水平荷载由桩身强度控制;桩身弯矩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深度为3-4D时最大,然后变小,桩变截面处仍有弯矩产生,尤其是较短的S22桩,这说明扩底对桩身弯矩分布有较大的影响。(2)利用有限差分程序,采用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桩身位移沿桩身埋深的分布规律和表层土弹性模量及扩底尺寸对桩身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土层的弹性模量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比较显着。为了保证大直径扩底桩有良好的水平承载性能,表土层弹性模量宜在10MPa以上;为充分发挥大直径扩底桩的水平承载性能,桩长宜为7D左右,不宜大于10D。(3)提出了基于地基反力和桩身强度的大直径扩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桩身尺寸(桩直径、扩底直径、桩长和扩底段高度)、桩周土和桩端土性质对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大直径扩底短桩属刚性桩;基于不同的临界状态,推导的基于力平衡、力矩平衡和桩身强度的叁种大直径扩底短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概念清楚、意义明确的特点,可以方便地求出大直径扩底桩的水平承载力;通过与规范法和工程实测值进行对比,基于桩身强度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实测结果较吻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大直径扩底桩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李坤轩[5]2013年在《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与数值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建设和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大、重型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拔地而起,这就决定了对基础的承载性能更高的要求和更强的挑战。大直径扩底桩在这种环境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并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大直径扩底桩具有承载力大、沉降变形小、稳定性高、无噪音污染等优点,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它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计算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承载力的确定和变形计算等方面还未取得统一固定的取值方法。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和专家们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了很多种确定扩底桩桩端承载力的方法,其中,现场静载荷试验所得结果最为准确,但是该方法工作量大,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试验比较困难,结果不容易得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鹤壁市体育馆叁根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做了竖向静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对比分析,笔者提出了该地区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容许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并根据现场条件,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选择合适的边界条件、接触条件和收敛准则等,建立起扩底桩桩土体系模型,通过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基于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桩土沉降规律、桩身竖向应力分布规律和桩底受力分布规律,并模拟分析了不同扩底直径、扩底高度和桩长对大直径扩底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扩底桩扩底直径D变大时,竖向承载力会随之增大,直至D/d大于2后,承载力的提高幅度有所减缓;当扩底桩扩底高度h变大时,竖向承载力随之变大,只是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平缓,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h/D的最适宜取值范围是0.5~0.7;当扩底桩桩长H增大时,竖向承载力明显增大,当桩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大部分荷载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承担,扩底作用基本失去应有的效果,导致竖向承载力的提高幅度变得十分缓慢。

丁胜仁[6]2001年在《大直径挖孔扩底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大直径挖孔扩底桩虽已得到应用,但其受力机理的研究和计算方法的确定尚处于探索阶段,承载力及变形尚未取得统一的取值方法。本文通过有埋设测试元件的挖孔扩底桩现场静载试验,结合相关理论和数值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大直径挖孔扩底桩在加载过程中,荷载~沉降曲线的类型及桩身轴力的分布特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土层摩阻力的分布及其与桩土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受力机理分析和破环特性的研究;同时,通过探索扩底桩的桩端面积效应,给出了用相对沉降确定桩端承载力的公式;论文最后提出了承载力估算的经验公式,并对范德温(Van Der Veen)法推求极限承载力的实用性进行了探讨。论文不仅对所研究的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对该地区甚至其它地区大直径挖孔扩底桩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孟祎[7]2008年在《对用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人工挖孔桩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竖向荷载与沉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找出人工挖孔桩桩端承载力与桩侧阻力的关系,对目前普遍采用的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完善,为确定其竖向承载力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本文以人工挖孔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大量该桩型静载荷试桩资料以及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人工挖孔桩端承力、桩侧阻力在不同荷载下各自所占的比例范围;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叁维模型分析出桩侧阻力与桩底沉降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人工挖孔桩在不同半径、不同桩长、不同土体下,桩侧阻力与桩底沉降之间的变化规律;将现场试验数据与软件模拟数据相结合,拟合出同条件下静载荷试验沉降量与深井载荷试验沉降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结合理论分析,推导出桩侧阻力分配函数表达式;将深层载荷试验确定的“荷载—沉降”曲线转变为整桩的“荷载—沉降”曲线,进而得到整桩的竖向承载力。最后将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与导出公式相结合,完善了用深井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方法。

王志宽[8]2010年在《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缘于桩的种类繁多及成桩工艺的多样化,在选用桩基方案时用哪种桩及施工工艺很重要。由于具有施工设备简单、单桩承载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的应用愈来愈多。但是由于其承载机理的复杂性,人们对该桩型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判定方法还都不一致,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实测结果与理论值也有较大差异。因此结合实际工程及现场试验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先对桩基的发展概况做了简述,回顾了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状况,并对其技术特点及适用场合进行了概括总结;继而系统的对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的承载力计算及承载作用机理做了介绍与阐述;对各种常用的桩型及其特点和适用场合进行介绍,重点对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的施工原理、施工过程、作业中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各施工工序、所注意的安全事项及相应处理措施做了详尽介绍。最后结合具体的工程,以鹤壁市体育馆为例,主要讨论了桩基方案的选择,论证了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在工程中的应用的合理性,肯定了其技术优势,积累了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的施工经验。并结合实际工程、现场试验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的竖向受力变形特性、承载性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探讨,进一步了解该桩型的工作机理,为同场地或类似场地桩型的选择、施工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张志扬[9]2007年在《粘土中扩底桩承载性状及承载力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对扩底桩的理论研究工作还未跟上应用水平,承载能力只有通过现场荷载试验才能确定。但是扩底桩承载力高,采用的堆重平台反力装置很难测出完整的Q-s曲线,不仅花费时间长、耗资巨大、抽验率低、代表性差,而且不安全。由于扩底桩理论的不成熟,不能从根本上解释扩底桩承载力高、沉降小的作用机理,给扩底桩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大直径扩底桩的承载性状进行探讨,提出更为合理的确定扩底桩承载力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应用于岩土工程问题中的各种数值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选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了扩底桩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并对比分析了扩底桩与直筒桩承载性状的差别。针对于扩底桩承载力确定十分困难的问题,本文以收集到的39根扩底桩为资料,建立了BP神经网络扩底桩承载力预测模型。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同级荷载作用下,扩底桩桩底应力水平大大低于一般直筒桩。在相同条件下,扩底桩的桩底沉降也大大低于直筒桩,且随着荷载增加而沉降增大的速度也远远低于直筒桩。(2)扩底桩桩侧摩阻力应力水平明显低于一般直筒桩,这表明前者主要通过桩底把荷载传给地基土,而后者主要通过桩身侧面和桩端阻力同时作用传递。(3)与直筒桩一样,扩底桩桩侧摩阻力在离桩顶的很短距离即可基本发挥出来,在桩端附近由于桩端阻力对桩侧摩阻的强化作用,桩侧摩租力有突增现象,且其幅度随着桩端阻力的增大而增大。扩大头斜面处的摩阻力为零,扩大头斜面与土体呈脱离趋势。(4)根据由沉降变形来确定承载力的理论,相同条件下扩底桩的承载力为直筒桩的2倍多,而扩底桩的混凝土用量只有直筒桩的1.4倍,而采用加大桩长或者桩径的办法来使直筒桩达到扩底桩的承载力,需加大桩长到29m,或者加大桩径到2.2m,这时直筒桩的体积是扩底桩的1.4倍和3.5倍,再考虑到开挖成本的关系,直筒桩的造价远不止扩底桩的1.4倍和3.5倍,说明扩底桩有很大的经济优势。(5)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扩底桩承载力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控制在15%之内,说明此方法略优于通常的经验公式和数值方法,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扩底桩承载力是可行的。

徐薇[10]2015年在《深圳平安大厦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层建筑、市政工程、大型超大桥梁等的建设,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因其承载力高、沉降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用的桩径也在不断增大。深圳平安大厦基桩工程使用了16根桩径5.7 m(扩底桩径7.0 m)和8根桩径8.0 m(扩底桩径9.5 m)的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国内外尚无应用先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桩径最大的扩底嵌岩桩。目前各国规范针对大直径嵌岩桩仍多使用传统的中、小直径嵌岩桩的设计方法。传统的静荷载试验难以对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进行试验,由于缺少相关的现场试验数据,导致桩身受力状态不明确并造成设计上的浪费。因此,对超大直径嵌岩桩进行研究是对桩基理论的补充,同时也是工程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深圳平安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基桩工程,从理论分析、相似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四个方面对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的桩端多为强度较高的岩层。传统的人工机械开挖的方法难以进行施工,须采用爆破处理。由于爆破会对桩周的岩层产生扰动,因此,在施工前设计好爆破施工方案,采用二次微差光面爆破技术以减小爆破施工对桩周其它构筑物和管道的影响,将爆破引起的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由于在同一场地内需同时施工大量的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场地施工范围较小,采用逆传统施工顺序的方法进行钢筋笼的安装和施工,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由于桩径较大,在连续浇筑的过程中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成为施工的关键,通过加入冰屑和优化配合比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保证超大直径桩桩身的连续浇筑。针对超大直径嵌岩桩的竖向受力特征,对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的桩身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进行了理论分析。(1)在充分考虑桩身和护壁自重及桩-岩界面特征的前提下,对超大直径嵌岩桩侧摩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周岩体的种类、岩体质量和施工扰动均会对嵌岩桩的承载性能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这些因素对桩身侧摩阻力的影响。(2)提出了基于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组的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的桩端阻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收集了国内外文献研究报道的77组大直径嵌岩桩的现场试桩试验的结果,并对其进行了非线性统计分析,给出了基于岩石质量指标RQD的大直径嵌岩桩桩端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模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桩端岩体质量的等级划分,可以根据所得公式结果方便计算得到大直径嵌岩桩的桩端承载力。通过深圳平安大厦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工程的计算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可靠性。该计算方法较现行的规范法更具有合理性,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设计时的浪费。为了进一步分析大直径嵌岩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机理,进行了超大直径嵌岩桩的相似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基于相似理论,推导分析了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相似准则,通过选取不同的砂、水泥、石膏的配合比,确定了模型桩和岩层的相似材料。以深圳平安大厦5.7 m和8.0 m超大直径嵌岩桩的实际受力情况为依据,设计了模型试验。(2)对已有的城市地下工程叁维模型系统进行了改造,使其在试验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方便安装和拆除,更易于试验过程的观察。结合已有的试验加载系统,可同时对2根单根直径达160 mm的模型桩进行加载试验。(3)等直径和扩底嵌岩模型桩的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均为缓变型。在设计荷载下,桩顶荷载-沉降曲线为线性。根据相似比进行反演计算后,试验所得到的桩顶沉降值与现场监测值吻合较好,试验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在加载前期,即桩身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时,等直径嵌岩桩和扩底嵌岩桩的桩顶荷载-沉降曲线无明显差别。但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大,在同级荷载作用下,扩底嵌岩桩的桩顶沉降小于等直径嵌岩桩。上部荷载越大,这一现象也越明显。因此,对桩底进行扩底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桩顶沉降。另一方面,当桩身承载力按桩顶沉降值进行控制时,采用扩底桩可以提高桩身的整体承载力。(4)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随上部荷载的增大均逐级增大。在上部荷载较小时,桩身在模拟强风化花岗岩处的侧摩阻力即可发挥到极值。桩身侧摩阻力受桩周岩体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桩身在强度较小的岩层段侧摩阻力发挥到极限后,桩身在此范围内主要作用为传递荷载。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大,等直径嵌岩桩的侧摩阻力比扩底嵌岩桩的侧摩阻力的发挥更明显。(5)大直径嵌岩桩的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扩底桩与等直径桩相比,桩端承载所占总荷载比例更大。桩端岩层的强度对桩身承载力有很大影响。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的桩身侧摩阻力较同尺寸的等直径桩存在折减的现象。另一方面,桩身在中风化~微风化花岗岩段的侧摩阻力在设计中不应忽略。特别是在桩周中风化岩层较厚的情况下,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的设计应同时考虑桩身侧摩阻力对荷载的承担。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竖向受力特性,结果表明:(1)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岩体参数的方法可以较准确的得到桩周岩层的计算参数。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数值计算结果是准确的。(2)对于桩径较大,嵌岩比小于5的大直径短桩,其荷载-沉降曲线为直线型,不会出现明显拐点。桩端所嵌入的岩层强度对桩顶沉降有明显的影响。当上部荷载为设计荷载时,上部荷载由嵌岩段的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随着荷载的增大至桩身极限荷载时,桩端阻力几乎承担了所有荷载。(3)由于扩底处桩端截面积的增大,导致扩底的斜直线段内出现负摩阻力,在设计中需引起注意。为了检测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的桩身质量,以弥补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无法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其承载力的缺点,采用了四种检测方法对桩身质量和承载力进行分析:(1)深圳平安超大直径嵌岩桩的检测采用低应变检测、超声检测、自平衡检测和钻孔抽芯检测四种方法对不同桩径、桩长的嵌岩桩进行综合评估。(2)对于桩径不超过2.5 m的大直径嵌岩桩,低应变检测可以较为准确的检测出桩身具有缺陷的位置,但是该方法对桩径的大小存在限制,同时嵌岩桩的长径比需大于5,以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通过埋设多个测声管,可以对直径超过5.7 m的超大嵌岩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超声检测,该方法不受桩径和长径比的影响;自平衡试验可以方便的测得桩身的正、负侧摩阻力,不仅可以评估桩身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可以对比桩身正、负摩阻力的大小,为后续分析提供现场依据;钻芯法可以准确测得桩身和桩端岩体的强度,但同时需注意钻芯对桩身承载力的影响。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由于需要抵抗向上轴向荷载作用,本文对扩底嵌岩抗拔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后认为:(1)当桩径差别不大时,在同级荷载作用下,桩长越大,桩底向上的位移越小,抗拔桩承载力越大。就深圳平安桩基工程场地而言,桩径增大对抗拔桩的承载性能影响有限。(2)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加,等直径段桩身侧摩阻力和扩底处桩身侧摩阻力均增大,且扩大头处提供的荷载占总上拔荷载的比例从35%增长至50%。(3)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扩底桩径和桩身等直径段桩径比的增大对嵌岩桩的抗拔承载力影响较大,而扩底处周围岩体弹性模量和扩底高度对桩身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 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D]. 霍志芳. 长安大学. 2002

[2]. 大直径扩底桩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 胡庆红. 浙江大学. 2007

[3]. 变形控制挖孔扩底桩桩端承载力试验研究[D]. 王勇. 长安大学. 2004

[4]. 大直径扩底单桩水平载荷试验研究[D]. 王俊林. 郑州大学. 2011

[5]. 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与数值分析[D]. 李坤轩. 郑州大学. 2013

[6]. 大直径挖孔扩底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D]. 丁胜仁. 长安大学. 2001

[7]. 对用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探讨[D]. 孟祎.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8]. 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 王志宽. 郑州大学. 2010

[9]. 粘土中扩底桩承载性状及承载力预测研究[D]. 张志扬. 中南大学. 2007

[10]. 深圳平安大厦超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研究[D]. 徐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标签:;  ;  ;  ;  ;  ;  ;  ;  

变形控制挖孔扩底桩桩端承载力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