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加工数学模型论文-赵桂芝,吴晓强,单晓敏,张春友

齿轮加工数学模型论文-赵桂芝,吴晓强,单晓敏,张春友

导读:本文包含了齿轮加工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齿锥齿轮,摆线旋分加工,切削点轨迹

齿轮加工数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赵桂芝,吴晓强,单晓敏,张春友[1](2015)在《直齿锥齿轮摆线旋分加工数学模型及参数优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直齿锥齿轮加工方法间歇分度、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直齿锥齿轮摆线旋分加工方法,采用空间曲线逼近直线的数学方法解释直齿锥齿轮旋分加工原理。在此基础之上,给出摆线旋分加工数学模型,即切削点轨迹的数学模型,并分析影响参数,确定各参数范围及影响规律,进而获得符合加工要求的切削点轨迹。(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5年24期)

劳奇成,郝维娜[2](2015)在《变性法加工弧齿锥齿轮的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弧齿锥齿轮加工方法的分析建立齿轮加工坐标系,根据曲面啮合原理及旋转投影原理,建立弧齿锥齿轮的齿面数学模型。利用数学软件MATLAB计算出齿面点的叁维坐标,通过坐标在Pro/E中建立叁维曲面模型,为弧齿锥齿轮的设计与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姜衍仓,田芳勇,胡赤兵[3](2011)在《斜齿非圆齿轮滚齿加工最简数学模型与联动控制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斜齿非圆齿轮的制造难题,探讨斜齿非圆齿轮数控滚齿加工的最简数学模型与机床应该具有的联动结构。介绍了斜齿非圆齿轮齿廓的形成原理,综合运用螺旋齿啮合原理和工具斜齿条法,推导出斜齿非圆齿轮滚齿加工的最简数学模型,它是一个四坐标联动的结构。利用研发出的专用电子齿轮电路模板和脉冲合成电路模板,设计出斜齿非圆齿轮滚齿加工所需要的CNC系统联动控制结构,实现斜齿非圆齿轮的滚齿加工,解决斜齿非圆齿轮制造的难题。(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1年06期)

李婷,潘存云[4](2009)在《磨削加工球齿轮数学模型建立与齿面接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盘形砂轮范成法磨削加工球齿轮,由盘形砂轮数学模型得到球齿轮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到一对球齿轮的啮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通过解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出两齿面瞬时接触点的位置.对球齿轮齿面的接触点轨迹进行了分析研究:球齿轮上每个齿的齿形都不相同,因此两球齿轮在空间啮合的接触轨迹是很复杂和多样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球齿轮机构的传动理论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期刊2009年10期)

李大伟[5](2009)在《基于齿面统一数学模型的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于传递相交或交错轴间运动的螺旋锥齿轮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基础元件,它被广泛的运用于汽车、拖拉机、飞机、机床及矿山机械等领域,具有重迭系数大、噪音小、承载能力高等诸多优点,但其设计、加工相对于其它齿轮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Free-Form型数控加工机床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为更加高效、方便的加工出精度更高的螺旋锥齿轮提供了可能。但是目前国内外螺旋锥齿轮的设计、加工仍然是以传统的机械摇台式机床为模型,以矢量运算、微分几何等数学方法为工具,研究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实现齿轮的切齿;然而,螺旋锥齿轮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很多种,各种加工方法所得齿面模型不统一,数控加工研究的重点也只是把各种传统的加工方法等效转换至数控机床,没有能开发出专门应用于数控加工的更为先进、简单的齿轮设计、加工理论,也无法完全开发出现代化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因此开展应用于数控加工的螺旋锥齿轮设计、制造理论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齿面统一数字化模型是实现螺旋锥齿轮设计、制造、分析、检测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条件。由于NURBS曲面在表达产品几何模型上的优势,它已被ISO确定为工业产品定义标准STEP中惟一的产品形状描述的数学模型。鉴于此,本文致力于应用NURBS曲面建立各种加工方法所得齿面的统一数字化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研究各种加工方法所得齿面的几何特性及相关的数字化齿面NC加工理论。利用不同加工方法所得齿面不尽相同,而传统的齿面解析模型无法有效、直观的给出各齿面之间的区别,在利用NURBS的方法获得各种齿面的统一表达式之后,可以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方便地得出各齿面的几何特征;由于齿面曲率在齿轮设计与修正中的重要性,本文重点对齿面曲率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对不同齿面的曲率进行分析,得出一种直观的分辨各种齿面的方法;然后通过把齿面的不良接触区类型与齿面的曲率相关联,通过与同一大轮相配的不同加工方法所得小轮的齿面率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齿面不良接触区与齿面曲率间的关系;最后研究了同一齿轮不同机床加工参数的变化对齿面曲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齿面曲率定量修正的方法。并以现代化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机床为模型研究了相关的NURBS齿面的加工方法,通过对齿面的离散化求出齿面上精确点的坐标,然后求出各坐标加工所需的机床运动参数,最后由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出机床各主轴的运动函数式。(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9-05-01)

陈东亮[6](2007)在《齿轮倒角加工集成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齿轮倒角加工是生产汽车变速档同步器齿轮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由于齿轮倒角的表面几何形状的复杂性以及倒角机床由于结构复杂导致的调整困难,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建立倒角加工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来指导完成对倒角机床的调整工作。考虑到齿轮倒角形式的复杂性和倒角机床的型号差异,建立齿轮倒角加工集成系统数学模型是倒角机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针对如何建立齿轮倒角加工集成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总结研究了前人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将齿轮倒角加工集成系统的结构参照模块化原理分构为叁部分:标准化信息模型;虚拟倒角数学模型;设备状态实现模型。2、提出了集成系统内信息标准化的实现方法,定义了关键图纸的概念,同时建立了不同类型齿轮倒角机床的结构数学模型。3、研究了通用虚拟倒角数学模型的实现方法,建立了虚拟倒角数学模型的标准流程;完善了齿轮倒角加工集成系统的基础函数库;初步建立了虚拟倒角数学模型的算法库;列举了了针对虚拟倒角模型的不同评价方法;提出并证明了“公差圆”评价方法;给出了了虚拟倒角数学模型同经验数据库结合的关键问题——检索方式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倒角机床,分别建立了其结构-状态方程,使虚拟倒角数学模型在机床上的快速实现变成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3-01)

何贵平,胡赤兵,沙成梅,冯瑞成,贺媛[7](2006)在《内啮合非圆齿轮加工的数学模型及图形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范成法加工内啮合非圆齿轮时刀具和齿轮节曲线间的位置关系,建立了插齿加工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加工非圆齿轮时其节曲线为凸的条件。根据所建模型和节曲线为凸的条件,将加工内啮合非圆齿轮的范成过程用计算机进行了动态图形仿真。根据图形仿真结果,可以分析和判断所加工非圆齿轮的齿形特征,为设计和制造节曲线封闭型内啮合非圆齿轮提供了直观的判断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06年04期)

何贵平,胡赤兵,安宗文,张瑾,李朝晖[8](2004)在《非封闭型节曲线非圆齿轮加工数学模型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用范成法加工对数螺旋线齿轮时刀具和对数螺旋线齿轮节线间的位置关系 ,提出了加工的数学模型 ,并根据该模型将加工对数螺旋线齿轮的范成过程 ,用计算机C语言进行了动态图形仿真。根据仿真图形结果 ,可以分析和判断所加工齿轮的齿形特征 ,从而为设计和制造非封闭节曲线非圆齿轮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04年06期)

何贵平,胡赤兵,沙成梅,梁志民,张赣修[9](2004)在《椭圆齿轮插齿加工的数学模型及图形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用范成法加工椭圆外啮合齿轮及内啮合齿轮时刀具与椭圆齿轮节曲线间的位置关系,提出了加工内,外啮合椭圆齿轮时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加工外啮合椭圆齿轮,内啮合椭圆齿轮的范咸过程用计算机C语言进行了仿真,该模型为非圆齿轮的加工和啮合特性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04年06期)

王裕清[10](1997)在《弧齿锥齿轮加工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弧齿锥齿轮传劝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中.本文探讨了弧齿锥齿轮加工中的数学模型问题,包括母面方程及运动规律;加工中轮齿接触处的计算参数及其算法,并列举了计算实例.(本文来源于《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4期)

齿轮加工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弧齿锥齿轮加工方法的分析建立齿轮加工坐标系,根据曲面啮合原理及旋转投影原理,建立弧齿锥齿轮的齿面数学模型。利用数学软件MATLAB计算出齿面点的叁维坐标,通过坐标在Pro/E中建立叁维曲面模型,为弧齿锥齿轮的设计与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齿轮加工数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赵桂芝,吴晓强,单晓敏,张春友.直齿锥齿轮摆线旋分加工数学模型及参数优化(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5

[2].劳奇成,郝维娜.变性法加工弧齿锥齿轮的数学模型[J].工具技术.2015

[3].姜衍仓,田芳勇,胡赤兵.斜齿非圆齿轮滚齿加工最简数学模型与联动控制结构[J].机械传动.2011

[4].李婷,潘存云.磨削加工球齿轮数学模型建立与齿面接触特性分析[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

[5].李大伟.基于齿面统一数学模型的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研究[D].郑州大学.2009

[6].陈东亮.齿轮倒角加工集成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7].何贵平,胡赤兵,沙成梅,冯瑞成,贺媛.内啮合非圆齿轮加工的数学模型及图形仿真[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

[8].何贵平,胡赤兵,安宗文,张瑾,李朝晖.非封闭型节曲线非圆齿轮加工数学模型与仿真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

[9].何贵平,胡赤兵,沙成梅,梁志民,张赣修.椭圆齿轮插齿加工的数学模型及图形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

[10].王裕清.弧齿锥齿轮加工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标签:;  ;  ;  

齿轮加工数学模型论文-赵桂芝,吴晓强,单晓敏,张春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