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东莞市大岭山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粹,更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资源,加强对其保护、传承以及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行研究,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现状及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数字化共享平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必要性;数字化;问题

引言

当前,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4G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而数字化展示媒介恰恰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其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本文将对“互联网+”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理论方面的帮助。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现状及必要性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现状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非遗资源变成了数字形式,渐渐演变成庞大数量的非遗数字资源。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创新内容和形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具体部署;同年3月,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对非遗重要构成的传统工艺保护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路径。浙江省是我国的非遗大省,其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等方面成果显著、亮点纷呈,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典型缩影。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非遗记录工程稳步实施,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完整记录。

1.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必要性

“互联网+”环境的到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面对以下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申请成功后,便会有些人或团体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谋取利益,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良口碑受到损害和破坏。尽管有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可为了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受破坏,离不开整个社会层面的监督和保护。在此背景下,必须及时保护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互联网+”环境下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其指运用一系列数字和网络技术,采集、储存、分析、处理、展示、传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转换、再现、复原等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变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且以新的视角、方式、需求进行解读、保存及利用。

2.“互联网+”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主要存在非遗活态性难以展现、技术应用程度低、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

2.1非遗活态性难以展现

数字化虽然可以很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但是其活态性却难以展现。活态性作为非遗的本质属性既凸显了人的创造性,又将地方性意义很好地展现出来,但是数字化要将其完全展现出来就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虽然人的动作状态能够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进行搜集并编程,将民间舞蹈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演员某一时刻的舞蹈动作并不能代表民间舞蹈的活态性,其展现的仅仅是某一时刻的文化创造。民间舞蹈的稳定性与活态性之间的关系难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把握,从而人的文化创造力也就更难以展现了。

2.2技术应用程度低

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非遗数字化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仍停留在浅表层。在采集和存储传统舞蹈资料的过程中,通常以文字、视频和照片的形式记录演员的动作,但是该方法并不能全面精准地对其表演方式进行记录,且可编辑性较差。从应用范围角度着手,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中的应用表现为简单的存档与记录,很少涉及深度开发以及再度诠释的工作;基于技术层面,非遗保护应用的数字化技术比较落后,全息拍摄、动作拍摄、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并未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2.3资源共享困难

电子环境不断发展,各种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数字图书馆。现在已经建成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让社会更加了解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信息共享平台上也有一些关于维护文化遗产的内容,但由于采集、存储、分析、处理缺乏专业的现代化数字化技术的有效跟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共享得不到切实的有效保障。在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专业人员可以应用互联网站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做出动态网站将一些场景形象生动地用动态视频展示出现,这样便于理解和传承。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全面详细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宽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空间。数字化平台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有利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互联网+”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构建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它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互联网+”的概念应势而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推动经济形态的演变,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2017年以来,苏绣、油纸伞、惠山泥人、口技、以及四川巴中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出现于腾讯手游《寻仙》中,引发新一轮关注,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让数以万计的网民与精彩缤纷的非遗“面对面”。今年5月31日开始,光明网、斗鱼直播团队走入湖北、安徽、浙江等14个省份,深入非遗文化发源地,走访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推出移动直播30多场,向网友展示了包括南京云锦、龙泉青瓷、古琴艺术在内的多项世界级非遗项目,直播总覆盖观看人数近3000万。另外,以移动直播为切入口,光明日报、光明网还进行了以“致·非遗敬·匠心”为主题的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有效传播覆盖用户量达1.73亿人次。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拾翠”“妙趣剪纸”“东家”“手工客”“哇陶”“慢艺手工汇”等手工艺类移动应用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媒体对于提升垂直领域用户黏性具有重要作用,既保护了濒临失传的传统老手艺,也发掘了个性化、生活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同时通过不断融通多媒体资源在网上充分展现“非遗”之美。

3.1传播与共享

在信息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和共享也有了新的形式。一些数字资源展示与共享平台逐渐兴起,例如数字展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档案馆等。这些数字资源的展示与共享平台主要有两种形式:数据平台与体验平台。两者有机结合,各有侧重。检索平台建立网站、连接数据库,使用户可以随时查阅、检索相关非遗资源,部分线上博物馆更是提供了非遗资源的申报途径和非遗保护的交流场所。例如2006年6月创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向外展示与传播了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并提供了非遗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那些线上的平台是与用户接口层和交互式程序设计师密不可分的,不过在逻辑和数据层要想确保非遗资源的获取性则是需要通过元数据和语义网的设计来进行。在体验平台博物馆的展示领域就使用了数字化的技术,这样大大地扩展了展示的空间和时间,也将其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强了。

3.2非遗数字化共享平台的构建

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具有流变性的文化遗产和良好的存续现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理念。例如,唐卡就集中体现出了藏族的绘画方式,其使用的绘画工具、颜料、技法都是特有的,在唐卡的艺术表现上凝聚了藏族人民的信仰,成为藏族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其代代相传的艺术技艺和沟通方式,都对藏族的唐卡艺术绘画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唐卡艺术也因为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受到了影响,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文化产业的传承。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舍弃单一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观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进一步了解,树立正确的文化内涵理念,从而建立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共享平台。

4.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非遗的记录、保存和传播,可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水平,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问题的重视程度,努力提高数字化技术水平,并将其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上,从而才能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雪源.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及保护[J].大众文艺.2016(21)

[2]邱德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才智.2017(22)

标签:;  ;  ;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