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收益论文_任玉龙,牛德利,郑财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增值收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地,收益分配,收益,因素,模型,济南市,结构。

土地增值收益论文文献综述

任玉龙,牛德利,郑财贵[1](2020)在《基于基准地价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核算——以重庆市大足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准地价代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本,核算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为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供参考。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重庆市大足区农村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准地价更趋近于成本价,而非市场价;农村集体与个人在入市制度与征地制度中的收益可实现大体平衡;在调整基准地价和调节金标准的情况下,以基准地价代替土地成本用以核算调节金的做法可行。以基准地价代替土地成本,可解决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本核算难题,确保入市改革顺利推进,并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奠定基础。同时,应尽快建立标定地价,基准地价才能逐步回归成本价定位。(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20年01期)

邵燕斐,郑学迁[2](2019)在《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以J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大量集体土地被征收并产生巨大的增值收益,但由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农民未能共享土地增值收益,从而产生大量的社会矛盾。以J市为例,研究发现城乡土地二元制度不合理、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财政以及相关主体法治意识不强是造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9年30期)

孙盼盼,程道平,张春亮[3](2019)在《基于增值收益分配视角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研究——以济南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探讨怎样更合理、准确地衡量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并以此为目的,结合划拨土地使用权使用现状,分析评估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的全新方法思路,以济南市为例制定出划拨用地基准地价,以期为以后划拨用地转出让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27期)

刘子俊[4](2019)在《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房地产经济的增长,土地增值也是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流转也不断地加快,土地流转给土地带来了较大的增值。土地增值带来了巨大收益,对于土地增值的来源和土地增值的分配,存在较大的争议。文章分析不同角度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并讨论当前土地收益分配下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为当下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27期)

齐丽[5](2019)在《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是政策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资料收集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辽宁省11个市19个项目区土地增值收益及其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大部分项目区还是存在土地增值收益的,但是对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较混乱,基于"谁所有,谁获得"、"谁投资,谁享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可总结出大体的分配比例,拟为建新区居民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20%~30%,拆旧区居民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20%~30%,政府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40%~60%。(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余慕溪[6](2019)在《关闭矿井土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关闭矿井数量大幅增加,矿区转型的前提是土地有效退出。因此,研究土地退出机制及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于矿区可持续发展也有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矿区土地增值收益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体系与方法,运用土地经济学、环境公共政策等理论,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剖析,采用模型推导、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了公平的矿区土增值收益分配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剖析了矿区土地相关制度变迁过程,明确我国现在处于土地制度转型优化阶段,制度变迁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分析表明,在矿区土地退出过程中,政企双方针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分歧阻碍了矿区土地政策改革,成为矿区土地退出的制度约束。(2)为充分认识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影响因素,运用软件文本挖掘与矿区土地退出相关的学术论文、政策文件等文本资料;同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叁重编码,结合文本挖掘中词频数据,形成了以“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核心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3)为验证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影响因素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性,选取部分典型矿区、相关科研机构及地方政府进行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投资因素对供求因素产生显着影响;投资因素、供求因素和政策因素对矿区土地增值产生显着影响;政策因素、负担因素、矿区土地增值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产生显着影响。(4)矿区土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如何确定是影响政府与企业的有效合作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普遍用于收益分配的Shapley值法博弈模型,并采用AHP法确定土地增值历史贡献、负担承担及政策风险等影响因素权重,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构建了基于影响因素的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5)为验证模型是否具有实践指导作用,本研究以王台铺煤矿作为检验对象。利用前文中建立的收益分配模型,对该项目主要干系人之间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进行了分析估算,并进一步分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验证结果表明,矿区土地退出收益分配模型合理、适用,对其他关闭矿井和谐退出提供了借鉴。(6)针对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影响因素,基于矿区土地退出保障原则的前提下,建议政府通过完善矿区土地长效管理制度、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制定激励政策并积极探索土地退出后的开发利用方向,为其他矿井关闭后的土地退出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6-04)

孙云龙[7](2019)在《太原市城中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地租理论、土地产权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搜集、查阅了大量有关城中村以及土地增值方面的文献资料,同时梳理了有关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文件,选取太原市较为典型的黄陵村改造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黄陵村改的具体情况及改造方案,结合太原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征地改造阶段、土地出让阶段、房地产开发阶段分别进行了土地增值收益测算,依据主体的不同,分析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在政府、村民、开发商叁者之间的分配情况,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太原市城中村中村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基本趋同于市民,其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屋租金和集体分红,城中村改造能否得到村民支持的关键在于,补偿安置方案能否满足村民原本就较高的房租收入的利益要求;太原市黄陵村改造过程中村民、政府、开发商所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分别为2529.17元/㎡、1898元/㎡、3408.42元/㎡。在当前的改造模式下,开发商获得了土地增值的大部分收益,相比较后政府的收益占全部收益的比例反而是最低的,在土地出让环节并没有获得较高的增值利益分配,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缺乏行之有效的收回土地增值的手段;村民所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占全部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例较大,随着这几年太原市房价、地价的不断飙升,城中村改造存在着补偿安置标准过高的问题,依靠改造大多数村民都获得了较多的经济补偿和居住条件的提高,这对于村民来说反而成为了一次巨额利益重新分配的机会。(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建军,李雅楠[8](2019)在《农地非农化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制度—经济—社会"3个维度识别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11种影响因素,进而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揭示出:土地征收及出让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直接原因;政府"管理者"和"经济人"双重职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念、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分税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等是影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中间层因素;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房地产行业发展阶段、互联网信息平台发展是现有政策体制下影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深层次原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使分析更加清晰、直观,对影响因素内在关联和层次结构的逻辑分析,可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制的改善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9年15期)

孟存鸽[9](2019)在《农地转非中土地增值收益产生环节及归属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转非中因土地用途改变而产生的巨大土地增值收益,学界对此收益归属有"涨价归公"、"涨价归农"以及"公私兼顾"叁种理论之争。通过对土地增值收益产生环节及现实归属分析,认为应坚持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下的"公私兼顾"理论,重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余慕溪,王林秀,袁亮,常江,罗萍嘉[10](2019)在《资源型城市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供给侧改革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影响巨大,一方面土地闲置率攀升,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保持快速增加,矿区土地再开发势在必行,如何使矿区土地高效退出成为资源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平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是影响煤炭企业退出意愿的关键。本文以分布全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中的典型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因素及其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直接因素包括对土地增值做出的贡献、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政策环境导向;间接因素包括投资因素、供求因素和政策因素。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做好矿区土地资源退出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土地增值收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大量集体土地被征收并产生巨大的增值收益,但由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农民未能共享土地增值收益,从而产生大量的社会矛盾。以J市为例,研究发现城乡土地二元制度不合理、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财政以及相关主体法治意识不强是造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增值收益论文参考文献

[1].任玉龙,牛德利,郑财贵.基于基准地价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核算——以重庆市大足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

[2].邵燕斐,郑学迁.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以J市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9

[3].孙盼盼,程道平,张春亮.基于增值收益分配视角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

[4].刘子俊.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

[5].齐丽.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6].余慕溪.关闭矿井土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7].孙云龙.太原市城中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8].张建军,李雅楠.农地非农化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J].中国房地产.2019

[9].孟存鸽.农地转非中土地增值收益产生环节及归属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

[10].余慕溪,王林秀,袁亮,常江,罗萍嘉.资源型城市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考虑政府价格垄断之后的土地增值收土地征用中土地增值收益解析站点服务半径与土地增值收益关系...完全竞争环境下土地增值收益解...农地征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城市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资料...

标签:;  ;  ;  ;  ;  ;  ;  

土地增值收益论文_任玉龙,牛德利,郑财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