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金融电子商务内部控制审查

如何开展金融电子商务内部控制审查

一、如何开展金融电子化业务内控评审(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斐[1](2020)在《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是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简称,QFII的发展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平稳推进的开放过程,是“引进来”的重要制度设计。2019年1月,证监会拟扩大QFII的投资范围,2019年9月,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开放,这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挑战。在新形势下,QFII托管银行的硬件服务和软件保障能力急需寻求进一步的突破,监管能力的提升和对业务发展趋势的研判也急需进一步加强。QFII托管银行要充分适应QFII制度的革新和发展,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建设,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流程,强化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保障措施,对风险管理和内控整体状况进行定期分析评估,对风险管理及内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研究解决。B银行是我国第一批具有QFII托管运营资格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QFII托管方面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地位,其QFII托管风险管理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B银行资产托管部门在发展过程中愈发意识到风险管理体系的价值,也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相应的风险防控体系,但是制度建设依然不够健全,人员以及资金投入也相对不足,许多业务风险到达了临界值。本文立足于当前新形势下QFII的政策变化,从QFII制度的背景、发展历程等基本内容入手,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分析QFII托管业务新的监管要求,根据B银行QFII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风险管理现状,结合案列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等理论,深入剖析QFII托管业务面临的风险,探索新形势下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也以此对商业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思路和方向,为商业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应对政策变动的冲击。

黄佳欣[2](2019)在《B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也逐步趋于成熟,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各大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在企业管理和市场监督方面也迎来了不少挑战。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内部控制作为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结构规划建设。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对内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社会及政府也在企业管理方面方面也十分关注,尤其是内部控制领域。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有效工作。评价体系是否建立健全,是否符合该企业的实际生产的结构,对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的实施产生巨大影响。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B保险公司,将优质的保险服务提供给了国内外数以万计的进出口企业,为上百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保险、融资、担保等多方面支持。在业务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意义也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中发现,其内控评价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并且落实情况不佳;内控评价不成系统;外聘审计单位的专业能力上并未充分利用;内控部门的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B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完备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以B保险公司为例,从B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研究B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在现实角度上为提升B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提供参考,对同行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价值。本文共分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于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作出了简述,其后阐述了对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历史沿革,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对B保险公司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述,从内部控制评价的机构、制度、程序、内容及方法和外部审计机构的评审结果说明了 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现状。第三部分,深入剖析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现状,其中包括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优缺点以及评价体系问题及成因分析。第四部分,针对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到得出评价得分优化其内部控制体系。第五部分,对第四部分优化后的体系方案进行模拟运行,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的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根据对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研究得出结论和启示。本文具体将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对象进行研究,结合已有的内部控制评价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进行研究,针对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对应的完善对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分析了 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为B保险公司优化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基础,结合B保险公司实际情况设立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数学法确定三级指标得分,最后得出整体评分;二是,所提优化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利用所优化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得出评分后,分析评价结果,并对B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方案进行模拟运行,并提出次方案实施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完善B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同行业具有借鉴价值。

刘慧[3](2019)在《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表明,未来行业的竞争主要是软实力的竞争,其焦点又将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的竞争上。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保险行业必须高瞻远瞩,站在新的高度上认识并且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保障企业掌握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抢占未来行业发展的最佳起跑点和制高点。那么,如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规避风险成为保险公司经营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保险公司应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及时发现、评估和解决内部控制问题,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来促进保险行业又快又好发展。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一方面从理论上,可以呈现内部控制对现代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引起保险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激发管理层对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考。另一方面从执行层面上,指出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不足,为QH人寿保险公司落实内部控制建设指出方向,进一步为QH人寿保险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贡献力量。本论文以内部控制理论为支持,采用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运用理论知识,包括:“COSO报告”、“ERM2框架”理论对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中发现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所在,在对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时采取了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和自身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实践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论文还采取内部合规检查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等对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分析,直接切入要点、痛点,找出QH人寿现有的内部控制的症结所在。通过深入研究发现QH人寿保险公司存在各方面的内部控制问题,包括控制环境方面的投资治理结构不理想、企业文化存在短期行为;风险评估方面的风险识别、评估体系不健全;控制活动方面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内部监督方面的监督体系架构不完善、监督审计内容执行不到位、监督内审员工业素质有待提高;信息与沟通方面的内、外部沟通存在漏洞、电子信息基础建设有待提升。以上问题有所依据并分析的具体而详细。根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控制环境方面的优化QH人寿保险公司投资组织架构、加强企业合规文化建设;风险评估方面的全方位、无死角系统风险评估、要持续性开展风险评估、多角度及时反馈风险评估结果;控制活动方面的调整产品结构、落实责任认真整改销售、运营环节存在的合规风险、合理优化权益类投资,提高债券、基础建设投资比重;内部监督方面的优化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实现内容高深度、全覆盖,提高监督人员专业素质;信息与沟通方面的成立专门信息披露委员会、健全内部信息沟通渠道、拓宽外部信息沟通渠道。通过研究发现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不足是造成QH人寿保险公司受到行政处罚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得出内部控制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前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保障,是企业发展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孙学林[4](2018)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以QS银行为例》文中指出城商行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资产规模屡创新高。自上海银行2006年4月率先成立宁波分行伊始,各城商行尤其中小城商行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动力,将发展的目光逐步转向本地区以外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异地城市。对于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诉求,监管政策日渐松动,由初期的明确跨区域发展所需具备的条件和模式,逐步升格为中小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限制,从而加速了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设立的热潮。本文通过探讨QS银行如何在区域化发展过程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策略和路径,进而总结出城商行实现特色化、差异化经营是必由之路的观点。QS银行是由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来,历经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于2007年12月22日成立第一家跨地市省内分行—QS银行滨州分行,其余8家异地机构也随之设立,顺利加入到了异地扩张的行列。实践证明,跨区域经营已成为城商行突破自身发展瓶颈、成为战略发展的重点。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介绍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归纳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概况和主要经营模式;第四部分通过QS银行跨区域经营中的实践案例,包括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跨区域分支机构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经营特色和发展经验,分析发现了QS银行跨区域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本文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总结提炼,提出了跨区域发展的构想及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定位、发展模式、路径选择、策略规划等,以及对城商行区域化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指出了城商行进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是主流趋势,力求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有益的探索。

王志翔[5](2015)在《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下的风险控制》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是金融行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风险管理问题一直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关键,其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和未来发展前景。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风险的应对,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同时,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预示着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来临,只有加快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设,才能提高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为此,本文基于广泛的文献阅读,以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借助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和相关优化措施,并以QD城市商业银行为例,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资金集中管理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在对资金集中管理进行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财务合理的控制措施,以避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发生,并及时应对存在的风险,使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逐步提高经济效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描述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现有的资金集中管理的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体的概括;其次,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的风险现状,找出了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以及现有的控制的情况;最后,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特点,以及我国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总结了国外银行风险管理所带给我们对风险管理的启示,提出城商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的实行措施,将QD银行为案例,为今后的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措施。综上,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下的风险管理,对于现在城市商业银行有关资金管理的情况,推动全面风险管理的进程,有效稳定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铁玲[6](2014)在《招商银行沈阳分行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与国内金融市场,银行业也必将受到市场改革的冲击,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使其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国际与国内的竞争格局中并获得一席之地。沈阳地区银行众多,且随着外资银行的涌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本地金融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强。招商银行沈阳分行不但要面对传统的本地银行业竞争者,同时还要面对新兴网络竞争者所带来的冲击,因此急需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保持并扩展自身的市场份额。本文利用市场营销战略的理论,按照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确定市场营销策略,最后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管理的顺序为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制定了市场营销战略,力求使招行沈阳分行在沈阳地区金融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获得一席之地。本文首先分析了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所处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并且进而利用SWOT理论进行细致规划,做到掌握市场动态,知己知彼,做到发扬优势、避免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仔细分析沈阳金融市场中客户层次特点及其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确定了高端客户为主、其他层次客户为辅的目标市场战略。分析了招商沈阳分行所要面对的竞争者的类型对领导型、竞争型、跟随型、潜在型竞争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应对措施。招行沈阳分行应该尽量避免与市场领导者发生直接冲突,主要抢占其他竞争型与跟随型竞争者的市场份额,与潜在竞争者之间应该是学习、利用并且提防的竞争战略。本文还从产品、价格、渠道以及关系营销方面给出营销策略,并且对招行沈阳分行领先于同业竞争者的服务战略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从绩效管理、人员保障、企业文化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秦云[7](2014)在《国内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其主要的收入仍然来源于传统的信贷业务,所以信贷风险依然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与来自国外优秀企业的同台竞争,对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充分暴露了国内银行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差。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其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能力。所以,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国内外同业竞争,研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宏微观因素,剖析银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及改进措施,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防范化解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目前,从理论上看,国内学者大多从宏观角度展开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而从微观层面基于个体行为角度开展的研究却稍显不足;从实践上看,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信贷风险量化技术亟待改善,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选择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C行为典型代表,与国际知名的汇丰银行进行横向比较,微观剖析C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日常经营管理的宏微观层面给出政策建议,并将结论推广到国内整个银行系统。

龚道齐[8](2012)在《基层人民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逐步转换,增加金融稳定、反洗钱、征信管理等职能,新的职能对人民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建立权责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待于基层人民银行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刘学伟[9](2012)在《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两年来,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准备金率不断上调,银行贷款的规模扩张受到限制,单纯依靠利差收入实现收益的赢利模式已很难持续。配合总行“二次转型”战略的实施,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致力于由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向表外(中间)业务主导型盈利模式的转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降低资本消耗,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和收入占比稳步提高。但同时,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在中间业务发展理念、产品创新、经济效益、制度建设、管理架构、风险管控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或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入手,结合国内外和本地区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以及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的经营实际,在具体分析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中间业务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内外部有利与不利条件的基础上,从宏观设计与微观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短期目标和业务定位,对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如何解决制约中间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中间业务又快又好地发展,进行了宏观策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微观实施的解决办法。最后,本文针对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备一定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实施建议。

杨富勇[10](2011)在《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湖南省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情况调查报告》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对湖南省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情况的调查,从金融统计制度、统计操作层面等多方面探讨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为更好贯彻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统计制度,有效开展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二、如何开展金融电子化业务内控评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开展金融电子化业务内控评审(论文提纲范文)

(1)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QFII制度概述
        2.1.2 QFII制度的变迁
        2.1.3 QFII托管业务概述
        2.1.4 风险管理概述
    2.2 理论基础
        2.2.1 QFII托管业务常见风险概述
        2.2.2 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QFII制度的研究
        2.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2.3.3 商业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3.1 B银行QFII托管业务现状
        3.1.1 B银行基本情况
        3.1.2 B银行QFII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
    3.2 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模式
        3.2.1 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3.2.2 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3.2.3 风险管理的外部保障
    3.3 QFII托管业务的风险识别
        3.3.1 风险识别的方法
        3.3.2 风险识别的结果
第4章 QFII托管业务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4.1 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4.2 风险评估的过程及结论
        4.2.1 案例分析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3 风险成因分析
第5章 QFII托管业务的关键风险应对和保障措施
    5.1 关键风险应对
        5.1.1 政策风险
        5.1.2 跨境资金流动性风险
        5.1.3 操作风险
        5.1.4 合规风险
        5.1.5 市场风险
    5.2 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5.2.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5.2.2 建立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评价标准和动态风险监督办法
        5.2.3 完善应急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QFII托管业务可能风险调查表
    附录2: QFII托管业务风险分析调查问卷
    附录3: QFII托管业务关键风险成因访谈问卷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B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概念界定
        1.3.1 内部控制
        1.3.2 内部控制评价
        1.3.3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观点
2 B保险公司概况及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现状
    2.1 B保险公司概况
        2.1.1 公司的发展
        2.1.2 公司的组织结构
    2.2 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现状
        2.2.1 建立的内部控制评价机构
        2.2.2 形成的内部控制制度
        2.2.3 建立的内部控制评价程序
        2.2.4 确立的内部控制评价内容及方法
        2.2.5 利用外部审计机构进行评价
3 B保险公司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深入分析
    3.1 B保险公司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可取之处
        3.1.1 内部控制评价组织体系及制度健全
        3.1.2 利用外部审计机构评价客观
    3.2 B保险公司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3.2.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缺失
        3.2.2 外部机构所设指标覆盖面不全面且缺乏整体得分
    3.3 B保险公司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3.3.1 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视不够且存在认识误区
        3.3.2 中介机构缺乏量身定制
4 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优化方案
    4.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方案的设计程序、依据及原则
        4.1.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方案的设计程序
        4.1.2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优化依据
        4.1.3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的原则
    4.2 基于五要素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4.2.0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理论依据
        4.2.1 内部环境角度指标的设立
        4.2.2 风险评估角度指标的设立
        4.2.3 控制活动角度指标的设立
        4.2.4 信息与沟通角度指标的设立
        4.2.5 内部监督角度指标的设立
    4.3 确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整体得分
        4.3.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
        4.3.2 应用模糊数学法确定三级指标得分
        4.3.3 计算公司整体内部控制评价得分
5 B保险公司优化方案的模拟运行及实施保障措施
    5.1 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方案的模拟运行
        5.1.1 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
        5.1.2 确定二、三级指标的得分
        5.1.3 计算公司整体内部控制评价得分
        5.1.4 B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果分析
    5.2 B保险公司优化后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5.2.1 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
        5.2.2 及时调整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5.2.3 加强内部控制评价培训机制更新全员观念
6 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案例启示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3)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
        2.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2.1.2 内部控制的作用
        2.1.3 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
    2.2 内部控制的原则
    2.3 内部控制的要素及主要内容
        2.3.1 控制环境方面
        2.3.2 风险评估方面
        2.3.3 控制活动方面
        2.3.4 信息与沟通方面
        2.3.5 监督方面
    2.4 人寿保险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3 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3.1 QH人寿保险公司基本介绍
    3.2 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3.2.1 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环境现状
        3.2.2 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现状
        3.2.3 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现状
        3.2.4 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现状
        3.2.5 QH人寿保险公司的信息与沟通现状
4 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4.1 控制环境不完善
        4.1.1 投资治理结构不理想
        4.1.2 企业文化存在短期行为
    4.2 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不健全
    4.3 控制活动落实不力
        4.3.1 产品结构不合理
        4.3.2 销售、运营环节存在合规风险
        4.3.3 QH人寿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
    4.4 内部监督落实不到位
        4.4.1 监督体系架构不完善
        4.4.2 监督审计内容执行不到位
        4.4.3 监督内审员工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4.5 信息与沟通不顺畅
        4.5.1 内、外部沟通存在缺陷
        4.5.2 电子信息系统基础建设有待提升
5 QH人寿保险公司及保险行业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5.1 加强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5.1.1 优化QH人寿保险公司投资管理组织结构
        5.1.2 加强企业文化合规建设
    5.2 建立全方位、持续性、多角度风险评估体系
        5.2.1 全方位、无死角系统风险评估内容
        5.2.2 要持续有效地开展风险评估
        5.2.3 多角度及时反馈风险评估结果
    5.3 加强QH人寿保险公司的控制活动建设
        5.3.1 调整产品结构
        5.3.2 落实责任、认真整改销售、运营环节存在的合规风险
        5.3.3 合理优化权益类投资,提高债券、基础建设投资比重
    5.4 完善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
        5.4.1 优化内部监督体系建设
        5.4.2 内部控制监督内容高深度、全覆盖
        5.4.3 提高监督人员专业素质
    5.5 优化QH人寿保险公司信息与沟通系统
        5.5.1 成立专门信息披露委员会
        5.5.2 健全内部信息沟通渠道
        5.5.3 拓宽外部信息沟通渠道
    5.6 保险行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议分析
        5.6.1 保险行业内部控制问题
        5.6.2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议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以QS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相关文献评述
        1.2.1 国外文献评述
        1.2.2 国内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本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商业银行
        2.1.2 区域经济
        2.1.3 跨区域经营
    2.2 理论基础
        2.2.1 发展极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4 交易费用理论
第3章 国内外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
    3.1 国内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经营的概况
    3.2 国内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模式
        3.2.1 并购重组实现跨区域经营形式
        3.2.2 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经营
        3.2.3 区域联盟实现跨区域经营
        3.2.4 设立村镇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
    3.3 国内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1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优势
        3.3.2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劣势
    3.4 国外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4.1 美国社区银行
        3.4.2 德国邮政银行
        3.4.3 国外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启示
第4章 QS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实践:案例分析
    4.1 QS银行现阶段发展战略愿景与目标
    4.2 QS银行滨州分行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4.2.1 QS银行滨州分行实施措施
        4.2.2 QS银行滨州分行区域表现
    4.3 QS银行西安分行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4.3.1 QS银行西安分行精细化管理措施
        4.3.2 QS银行西安分行业务品牌塑造
    4.4 QS银行跨区域发展实施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经营同质化突出,创新体系滞后
        4.4.2 普遍存在异地经营不适综合症
        4.4.3 管理层级增加,风险管控措施相对薄弱
        4.4.4 优质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人员流动频繁
    4.5 QS银行跨区域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5.1 发展战略目标未与区域增长极相适应
        4.5.2 跨区域经营缺乏科学规划,规模不经济问题开始显现
        4.5.3 跨区域经营同质化严重,专业化特色经营不明朗
        4.5.4 利率市场化压缩传统业务收入
        4.5.5 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第5章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战略构想及政策建议
    5.1 完善公司治理
        5.1.1 健全内控机制,优化股权结构
        5.1.2 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深入实施“准法人”体制
    5.2 明确未来发展战略目标
    5.3 深入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措施
        5.3.1 明晰发展战略定位,发挥增长极引领作用
        5.3.2 实施特色化战略,拓展特色品牌知名度
        5.3.3 深化网点转型,实现网点功能综合化
        5.3.4 发挥集约化战略优势,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5.3.5 积极发展网络金融
    5.4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全面风险管理技术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下的风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资金集中管理
        2.1.1 资金集中管理的含义和目标
        2.1.2 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及作用
    2.2 风险管理
        2.2.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
        2.2.2 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2.2.3 风险管理的内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风险分析
    3.1 城市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的特点
        3.1.1 制度化集中化
        3.1.2 核算集中管理
        3.1.3 组织集中化
        3.1.4 统一预算管理
    3.2 城市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
        3.2.1 流程复杂
        3.2.2 核算不规范
        3.2.3 人员职能管理困难
    3.3 资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资金集中管理基础薄弱
        3.3.2 资金集中管理推行力度不强
        3.3.3 资金集中管理手段单一
        3.3.4 资金集中管理控制力量薄弱
    3.4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现状
        3.4.1 资本风险
        3.4.2 资产质量风险
        3.4.3 表外义务风险
        3.4.4 流动风险
    3.5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
        3.5.1 宏观环境不成熟
        3.5.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
        3.5.3 政府保护思想主义严重
        3.5.4 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完善
        3.5.5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够
        3.5.6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不全面
        3.5.7 资本结构不合理
        3.5.8 信用风险过高
    3.6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不足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全面风险控制模型
    4.1 国外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和风险管理流程特点
        4.1.1 北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和风险管理流程特点
        4.1.2 欧洲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和风险管理流程特点
    4.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与启示
        4.2.1 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
        4.2.2 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
        4.2.3 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4.3 城市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
    4.4 城市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4.5 城市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型
    4.6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模块
    4.7 城市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
        4.7.1 强化全面风险意识
        4.7.2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4.7.3 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4.7.4 寻求适合自身的风险度量方法
        4.7.5 综合运用多种风险管理手段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研究-QD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研究
    5.1 QD城市商业银行简介
    5.2 QD城市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概况
        5.2.1 资金集中管理机构设置
        5.2.2 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介绍
    5.3 QD城市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风险识别和评估
    5.4 QD城市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全面风险控制
        5.4.1 强化全面风险意识
        5.4.2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5.4.3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5.4.4 寻求适合自身的风险度量方法
        5.4.5 综合运用多种风险手段
    5.5 QD城市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风险控制措施
        5.5.1 系统的安全防范
        5.5.2 资金结算及资金调拨风险的防范
        5.5.3 资金运用风险的防范
        5.5.4 配合监管情况
    5.6 QD城市商业银行2014年年报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招商银行沈阳分行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结构
第2章 银行市场营销战略理论概述
    2.1 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及意义
        2.1.1 市场营销战略
        2.1.2 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2.2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2.2.1 商业银行概述
        2.2.2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2.2.3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类型与选择
第3章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内外环境分析
    3.1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基本状况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技术环境分析
        3.2.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3 行业内部环境分析
    3.4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内部条件分析
        3.4.1 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特点
        3.4.2 营销能力分析
        3.4.3 盈利能力分析
        3.4.4 股本与管理结构
    3.5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SWOT分析
        3.5.1 优势分析
        3.5.2 劣势分析
        3.5.3 机遇分析
        3.5.4 威胁分析
第4章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营销战略设计
    4.1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的市场战略
        4.1.1 市场细分
        4.1.2 目标市场
        4.1.3 市场定位
    4.2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的竞争战略
        4.2.1 竞争者分类
        4.2.2 主要竞争者发展趋势分析
        4.2.3 竞争战略的确定
    4.3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的4P营销策略
        4.3.1 产品策略
        4.3.2 价格策略
        4.3.3 渠道策略
        4.3.4 关系营销策略
    4.4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的服务战略
第5章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营销战略保障措施
    5.1 营销战略的绩效管理
    5.2 人员保障措施
    5.3 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
    5.4 风险控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国内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其理论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2.1.1 信贷风险的涵义
        2.1.2 信贷风险的分类
        2.1.3 信贷风险的特征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2.2.1 信贷风险管理的涵义
        2.2.2 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
    2.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2.3.1 资产管理理论
        2.3.2 负债管理理论
        2.3.3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2.3.4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
        2.3.5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章 C 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3.1 C 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3.1.1 C 行信贷资产概况
        3.1.2 C 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3.2 C 行与汇丰银行风险管理的比较分析
        3.2.1 风险的涵义及分类
        3.2.2 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3.2.3 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
        3.2.4 主要类别风险管理的比较分析
    3.3 C 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3.3.2 信贷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3.3.3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缺乏独立性
        3.3.4 信贷风险评级方法不合理
        3.3.5 信贷风险评估技术落后
        3.3.6 信贷结构不合理
    3.4 C 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3.4.1 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内部成因
        3.4.2 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外部成因
第四章 完善 C 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信贷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4.1.1 建立以分级审批为核心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
        4.1.2 建立独立运作且相互制衡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
        4.1.3 建立信贷风险的电子化控制制度
    4.2 培育良好的信贷风险文化,增强信贷风险意识
    4.3 完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
        4.3.1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机构地位
        4.3.2 提高信贷风险评估技术水平
    4.4 调整信贷结构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层人民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层行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内控制度建设滞后。
    (二) 认识上存在偏差。
    (三) 内控队伍配备不足。
    (四)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
二、几点建议
    (一)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二) 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三) 整合内部监督资源。
    (四) 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机制。

(9)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哈尔滨招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中间业务及其特点
        2.1.1 中间业务的定义
        2.1.2 中间业务的分类
        2.1.3 中间业务的特点
        2.1.4 中间业务的作用
    2.2 哈尔滨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2.2.1 哈尔滨招商银行简介
        2.2.2 哈尔滨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2.2.3 哈尔滨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招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条件分析
    3.1 外部条件分析
        3.1.1 有利条件
        3.1.2 不利条件
    3.2 内部条件分析
        3.2.1 有利条件
        3.2.2 不利条件
    3.3 综合判断
        3.3.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势在必行
        3.3.2 发展中间业务应多策并举
        3.3.3 发展中间业务要循序渐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招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及实施构建
    4.1 宏观层面设计
        4.1.1 总体思路
        4.1.2 基本原则
        4.1.3 短期目标
        4.1.4 业务定位
    4.2 微观实施策略
        4.2.1 丰富服务内容
        4.2.2 完善营销手段
        4.2.3 改善收费流程
        4.2.4 完善定价机制
        4.2.5 强化风险管控
    4.3 有关实施建议
        4.3.1 秉承先进理念
        4.3.2 设置专管部门
        4.3.3 完善奖惩机制
        4.3.4 强化成本意识
        4.3.5 设定目标规划
        4.3.6 实现信息共享
        4.3.7 注重人才培养
        4.3.8 加大科技投入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10)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湖南省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湖南省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制度执行基本情况
    4、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抓好内审队伍建设。
二、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指标系统庞大, 冗余指标过多。
    2、科目针对性不强, 业务反映欠全。
    3、报数时间冲突, 数据报送两难。
三、金融统计操作层面存在的困难
    1、管理体制不畅, 缺乏制约手段。
    2、机构点多面广, 统计难度较大。
    3、电子化程度低, 统计基础薄弱。
    4、人员变动频繁, 业务素质偏低。
四、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1、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统计管理长效机制
    2、修订和完善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制度
    3、改进数据报送模式, 提高统计效率
    4、加强培训,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四、如何开展金融电子化业务内控评审(论文参考文献)

  • [1]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张文斐. 山东大学, 2020(05)
  • [2]B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黄佳欣.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3]QH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 刘慧.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4]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以QS银行为例[D]. 孙学林. 山东财经大学, 2018(05)
  • [5]商业银行资金集中管理下的风险控制[D]. 王志翔. 江苏科技大学, 2015(02)
  • [6]招商银行沈阳分行营销战略研究[D]. 陈铁玲. 东北大学, 2014(04)
  • [7]国内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秦云. 长安大学, 2014(02)
  • [8]基层人民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J]. 龚道齐. 金融经济, 2012(16)
  • [9]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刘学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6)
  • [10]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湖南省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统计情况调查报告[J]. 杨富勇. 金融经济, 2011(14)

标签:;  ;  ;  ;  ;  

如何开展金融电子商务内部控制审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