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时期论文_王升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侵华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侵华战争,罪证,北平,写真,日本侵华,回教,笔杆。

侵华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王升远[1](2019)在《如何认识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中国叙事——对两篇书评的回应与延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为方法和认识装置、以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为对象,在方法上呈现出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日本文化人北平题材文本所内含的诸种复杂性及由此发酵而成的多歧性与不确定性是拙着《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之首要追求。这种研究思路是对长期以来既有的宏大叙事中因史料涉猎不足、细节掌握不够而导致的一元化、线性历史论述之反抗。另外,这些年学界喜用"作为方法的日本""作为方法的中国"一类思路来对抗某种普遍性、一元化论述。若对新的"一元"缺乏必要的历史把握,结果很可能只是以新的"一元性"代替了旧的"一元性"。(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张嘉逯[2](2019)在《伪蒙疆政权时期的西北回教联合会与回教委员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着眼于抗日战争时期伪蒙疆政权下的西北回教联合会与蒙疆回教委员会设立背景、过程、及其具体活动,分析日本为何重视该地回族,通过两个回教机构的组织活动探究日本当时的蒙疆回教政策。论文中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当时内蒙古西部回族的情况,和伪蒙疆政权的设立及其民族政策的转变,推行民族协和政策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阐述了日本占领内蒙古西部后,为开展宗教工作成立西北回教联合会,利用原有民间组织为日本占领当局服务,通过建设回教学校、行业公会、回民诊所等机构,并从事相关宗教、社会活动,以达到分裂中华民族、服务侵略战争的目的。1941年后,日本为西进掠夺资源起见,全面加强了对蒙疆回族政策,遂成立蒙疆回教委员会。回教机构首次成为伪政府的行政机关之一,管理该地域回族事务,通过提高回教机构领导人地位,让该地回族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体现日本对其的重视程度。期间还成立各种贸易组合,进行经济掠夺中尤为重视畜产品。并且该时期中国回教联合会与蒙疆回教委员会互动频繁,二者皆为日本遥控,充分暴露其傀儡性。1943年日本将西北回教联合会改组为西北总监部,强化其军事色彩为日本西进服务。第叁部分的结语是在整篇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总结了西北回教联合会与蒙疆回教委员会的建立与活动的影响,并就日本对蒙疆回族的笼络、利用政策进行评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7)

胡石[3](2019)在《日本侵华时期我国图书馆对文献典籍的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图书馆作为文献典籍的收藏与保护机构,对馆藏文献的抢救与保护是其特殊时期的主要社会责任,尤其是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有目的的文献资源占有计划,全国各类型图书馆均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对历史文献的抢救与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在资料研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公立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在抗日战争期间抢救文献典籍的活动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所贡献。(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于长敏[4](2019)在《“人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国维曾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我认为,做学术研究亦同此理。"入乎其内",才能理解当时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出乎其外",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复旦大学王升远教授的《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生活·读书·新知叁联书店2017年12月版,以下简称为《文化》)一书,正是这样一部由外及内再由内及外的学术着作。所谓"内"是以实证手法还原历史本真,而"外"则是站在今天的理论高度去梳理和分析。《文化》一书首先反(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杨旭东,张旗[5](2017)在《日本侵华时期对岫岩的经济掠夺》一文中研究指出岫岩满族自治县在第叁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许多日本侵占岫岩时遗留下的侵略遗迹,这些遗迹的发现,用实物证明了日本的侵华史。也证明了岫岩文史资料记载的真实性。(本文来源于《辽宁省博物馆馆刊》期刊2017年00期)

宁克强[6](2018)在《浅析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出版写真帖历史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将随军记者等专职人员拍摄的战地照片进行筛选编辑,配以简要文字说明对战况进行报道,出版了大量战时写真帖。写真帖作为战争宣传手段之一,成为日本侵略者美化侵略、为战争推波助澜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本文通过来自日本国内反军反战活动的压力、世界舆论给日本的压力两个方面对日本侵华时期出版写真帖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和考证,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黑暗野心。(本文来源于《沈阳干部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吴艳[7](2018)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笔杆部队”》一文中研究指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一方面日本当局对思想言论的控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反战的左翼作家自不待言,连奉行自由主义的作家,因其作品内容背离当局国策,也在被警告和禁发之列;另一方面由日本内阁情报部组织作家,开展了一系列配合日本军部全面侵华政策的创作活动。一时间称颂战争、鼓吹国家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报告文学充斥书刊报纸,"国策"驱使之下的"国策文学"成了侵华战争时期最主要的文学形态,拿笔杆当枪杆的"笔杆部队"应运而生,成为侵略战争的代言人和吹鼓手。(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潘洵,高佳[8](2018)在《抗战时期侵华日军“轰炸记忆”的演变与建构——以“重庆大轰炸”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差别轰炸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战争暴行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中国除吉林、新疆、西藏等地之外的几乎所有行政区域实施了无差别轰炸。重庆大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制造的非人道暴行之一,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的新纪录。在战时,日军对重庆的轰炸曾是一个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事件。而在战后,由于东京审判的误导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重庆大轰炸记忆曾几乎湮灭不闻。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日关系的紧张,重庆大轰炸的"战争记忆"才得以重新唤醒并重构。差异化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记忆背后是不同的历史认识。历史的错误或可原谅,但历史的真相不应被遗忘,更不能被掩盖,只有当重庆大轰炸这样的非人道暴行记忆上升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战争悲剧才不会重演。(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白宇[9](2018)在《浅析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出版写真帖的目的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将随军记者等专职人员拍摄的战地照片进行筛选编辑,配以简要文字说明对战况进行报道,出版大量战时写真帖。写真帖作为战争宣传手段之一,成为日本侵略者美化侵略、为战争推波助澜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研究和考证日本侵华时期出版写真帖的目的和作用,对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意图和黑暗野心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展[10](2018)在《全面侵华时期日军的对华持久战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军开始加强对持久战、总体战战略的研究,在理论与制度上进行准备。《帝国国防方针》确定,日军战争战略以速决战为优先,同时兼顾持久战,以美苏为主要假想敌,将中国排序于其后,并据此确定了对华军事部署。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希冀以有限的兵力实现速决战目标,其间虽亦制定了对华持久战规划,但出于对战争前景的乐观预期,日军对自身军事进攻与政治诱降的效果做出误判,无法下定实行战略收缩以减少消耗的决心。因此日军持久战计划多次让位于其"速决"投机,在投机失败后,又不得不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迭代,缺乏政策稳定性,其原因是日军对中国军民抗战能力与决心的低估。(本文来源于《抗日战争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侵华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着眼于抗日战争时期伪蒙疆政权下的西北回教联合会与蒙疆回教委员会设立背景、过程、及其具体活动,分析日本为何重视该地回族,通过两个回教机构的组织活动探究日本当时的蒙疆回教政策。论文中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当时内蒙古西部回族的情况,和伪蒙疆政权的设立及其民族政策的转变,推行民族协和政策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阐述了日本占领内蒙古西部后,为开展宗教工作成立西北回教联合会,利用原有民间组织为日本占领当局服务,通过建设回教学校、行业公会、回民诊所等机构,并从事相关宗教、社会活动,以达到分裂中华民族、服务侵略战争的目的。1941年后,日本为西进掠夺资源起见,全面加强了对蒙疆回族政策,遂成立蒙疆回教委员会。回教机构首次成为伪政府的行政机关之一,管理该地域回族事务,通过提高回教机构领导人地位,让该地回族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体现日本对其的重视程度。期间还成立各种贸易组合,进行经济掠夺中尤为重视畜产品。并且该时期中国回教联合会与蒙疆回教委员会互动频繁,二者皆为日本遥控,充分暴露其傀儡性。1943年日本将西北回教联合会改组为西北总监部,强化其军事色彩为日本西进服务。第叁部分的结语是在整篇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总结了西北回教联合会与蒙疆回教委员会的建立与活动的影响,并就日本对蒙疆回族的笼络、利用政策进行评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侵华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升远.如何认识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中国叙事——对两篇书评的回应与延伸[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9

[2].张嘉逯.伪蒙疆政权时期的西北回教联合会与回教委员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胡石.日本侵华时期我国图书馆对文献典籍的保护[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于长敏.“人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2019

[5].杨旭东,张旗.日本侵华时期对岫岩的经济掠夺[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7

[6].宁克强.浅析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出版写真帖历史背景[J].沈阳干部学刊.2018

[7].吴艳.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笔杆部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8].潘洵,高佳.抗战时期侵华日军“轰炸记忆”的演变与建构——以“重庆大轰炸”为中心的考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白宇.浅析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出版写真帖的目的和作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

[10].张展.全面侵华时期日军的对华持久战战略[J].抗日战争研究.2018

论文知识图

大量未爆弹对我国来说,日军侵华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附表(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附表(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附表(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附表(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附表(9)

标签:;  ;  ;  ;  ;  ;  ;  

侵华时期论文_王升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