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对等” 研究

“翻译对等” 研究

谭强[1]2016年在《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文中指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环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解决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问题,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我国创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适应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中的脱节、断层或重复等现实问题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建设、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等方面仍然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它们是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和水平,关系着中职学校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平台搭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满足人民大众对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系统,而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内部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子系统。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子系统,必须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作为逻辑起点,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系统的全域视觉出发,才能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系统要求和整体目标。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历史政策与实践探索的诉求;影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因数是多方面的系统的问题;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应该从职业教育系统出发,在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的特征、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和现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积极作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探讨和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开发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者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出发,以终身教育思想、目标课程模式、系统理论为理论支撑,遵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软系统方法论为主要研究工具,综合应用文献计量法、调查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用了“提出问题---相关文献研究---明确目标---理论分析---实证调查---案例研究---归因分析---思路变革---对策研究---总结反思”的研究路线。主要研究内容:一是研究基础,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历史文献梳理以及相关理论的探讨;二是理论分析,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的特征与结构进行分析;叁是问题表征,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对问题表征进行分析;四是个案调查研究,以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例进行个案调查研究;五是问题归因,对四川省德阳市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六是理念变革,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理念变革的梳理;七是对策研究,从现代课程理论出发,根据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与概念模型进行对比的结果,提出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原则、技术线路、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等对策研究;并重点强调了政府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及政策设计。主要的研究工作包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历史文献综述、概念模型建构、理论研究、现状调查、问题表征、归因分析、理念变革探讨、对策研究以及研究反思。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本质应该是中高职课程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机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应然状态应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必然状态,即应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的状态。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显示,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很大差距。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缺乏有效的适应性、层次性和连续性,两者独立发展,各自为政。这些问题或者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的提升,制约了整个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之路。只有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衔接、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系统衔接,才能有效搭建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与能力不断提升的成长通道,才能进一步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我们必须要真正转变观念,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强化基本定位,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坚持贴近市场、贴近社会、贴近需求,才能建立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历史政策与实践探索的诉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说,中高职课程衔接正是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历史诉求,它贯穿了我国从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再到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体系全过程,体现了从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到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实践必然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是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宏伟目标的具体要求,它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诉求。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中高职衔接在课程与教学上的脱节、断层和疏离是制约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地区都积极开展以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特别是在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和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课程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实践探索成果进一步夯实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技能人才的需求。研究热点逐渐集中,研究队伍扩大,研究方法丰富多样,为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第叁、影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表征及问题归因。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市职业院校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中高职课程衔接起点、衔接基础、衔接核心、衔接主体、衔接保障和升学路径等方面存在着层次断层、内容重复或者脱节等诸多问题。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具体表征体现在:一是课程目标:目标取向稳定性差,目标确定学科化趋向;二是课程内容:内容取向层次性差,课程管理自由化趋向;叁是课程实施:实施取向开放性差,课程教学课堂化趋向;四是课程评价:评价取向形成性差,评价模式单调化趋向。在软系统方法论指导下,通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政策制度保障支持力度、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机制内外动力等维度进行归因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归因主要在于:一是理念变革滞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二是顶层设计滞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叁是教育制度滞后,职业教育保障支持力度薄弱;四是办学定位不准,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内外动力不足。第四、解决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对策思路。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出发点,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应该遵循和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坚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其次,根据目标课程模式理论,本研究认为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课程开发模式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基本路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是首先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改革,打破学科课程,建立工作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对学科本位或者知识本位的简单否定,而是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应该明确工作实践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主线,而不是知识的延伸和应用,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再次,应该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通过制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目标、建立多方联动的课程内容设置机制、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实施方案和建立多元参与的核心能力课程评价机制,构建层次显着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体系。四是保障措施方面,应该建立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的合作机制。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国家招生考试制度与课程标准、配置合理的高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建立统一的专业目录编制机制、建立多元的课程开发参与机制。

刘云[2]2016年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学生一直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获取知识,那么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应把‘数学探究’等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提高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该标准指导下编写而成的各套高中数学教科书,与传统数学教科书相比,在内容、体例、结构、组织等方面有较大变革。尤其是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在教科书正文及附录中设计了众多的数学探究内容,为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这种在教科书中设计探究内容以顺应知识转型社会背景的教科书编写新方式,给习惯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使用教科书来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同样居于主导的地位。面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误解,所带来的用“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接受导学案上的数学知识”来替代“学生依据教科书设计进行知识探究”的错误做法,研究教师主体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论文围绕“高中数学教师是否会使用教科书中的这些探究内容?会如何使用这些探究内容?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应该如何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等问题,以教师为主要对象,兼涉学生,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方面可揭示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推进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提供来自实践和实证的考量。本研究将教科书视为课程的载体,亦为教学的工具,兼具课程文本和教学活动文本的双重身份,其本质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内容属性侧重的是教科书的编制取向、内容选取、内容编排与组织等方面的特征,关注的是教科书内容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属性则指向教科书在教学设计、学习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属性,是教科书所体现或潜在地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性。借鉴教科书分析及使用研究的已有成果,本研究认为探究内容作为教科书中的一类特定内容,其亦具有特定的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本研究从探究内容的教学属性出发,借鉴教学设计“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目标”的叁维度架构,建构了探究内容的分析框架,并将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操作化界定为:教师选取探究内容、执行探究内容教学策略、实现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活动。本研究视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为微观领域内的课程实施,故而以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课程框架为理论基础,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采取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及教师使用活动中对这些特点的践行,并探查了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具体而言,研究首先对课程文件、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已有研究成果以及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进行综合研究,以构建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的框架。其次采用该框架分析了人教版(必修和选修2系列)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在内容呈现和探究对象、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等侧面的编写特点。再次基于内容分析的结论,使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教师使用探究内容时对这些特点的践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在数据叁角检证的基础上归纳出样本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建议。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结论:其一,探究内容文本分析框架由3个维度(探究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目标)8个类目组成,包括:呈现探究内容的栏目、探究的对象、探究的主体、探究的组织、探究的技能、探究的水平、探究目标的类型和呈现。其中多数类目分为若干子类,如探究的对象分为陈述性知识探究、程序性知识探究、知识创造性应用探究和知识模仿性应用探究,而探究的水平则分为问题起始型、论据起始型、结论起始型和论证起始型。其二,文本分析发现,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具有如下特点:在内容方面,教科书中设计了众多的探究内容,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章节正文中的思考、观察和探究小栏目,以及章节附录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和实习作业大栏目;它们以引入数学新知识为主要意旨,72.4%的探究内容以数学知识的探究为对象(其中以陈述性知识居多,占58.7%,程序性知识仅占13.7%),余下27.6%以数学知识的应用为探究对象(其中创造性应用占11.8%,而模仿性应用则占15.8%)。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用书中对探究内容的指导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62.2%的目标设计陈述及39.0%的探究内容教学建议陈述主体包括学生);强调应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探究内容仅占18.1%,强调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来探究的仅占2.0%,明确标注多人探究的仅占4.2%,其余则未指出学生探究的组织方式;探究技能以基础技能为主(占总技能频次的84.1%),综合技能为辅(占总技能频次的15.9%),接近半数(48.0%)的探究内容训练的探究技能超过2种,在基础技能中推理、观察、比较最受重视,分别在50.1%、20.3%、18.1%的探究内容中需要使用,最不受关注的是控制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和形成假设的探究技能,分别在0.6%,0.6%和1.5%的探究内容中受到使用;探究开放水平以结论起始型最多占81.5%,证据起始型次之占10.2%,论证起始型第叁占6.0%,问题起始型最少占2.0%。在教学目标方面,73.1%的探究内容教学指导中陈述了教学目标,其中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比例最大,占到57.8%,陈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例次之,比例为26.1%,陈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相对最少,占到了13.3%;探究内容目标在陈述时以内部过程为主,占52.7%;其次是既不陈述内部过程也不陈述外显行为的,占10.0%,仅陈述外显行为的排第叁,占6.4%,余下的则为既陈述内部过程也陈述外显行为的,占4.0%。其叁,样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如下特点:探究内容的选择与改编方面,正文中的探究内容选用比例较高,观察课例中89.6%的探究任务得到了选用,问卷调查中64.8%的样本教师反映选用了教科书中多数探究内容,相对而言附录中的探究内容选用较少;教师较少对探究内容进行改编,观察课例中58.0%的探究任务未经过教师的任何改编,且教师的改编往往弱化了课堂上的学生探究(占58.6%),教师访谈中有5人改编弱化学生探究,有2人改编加强了学生探究。探究内容的教学策略执行方面,学生主体性地位获得了一定体现,问卷调查中仅5.8%的教师喜欢选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其余94.2%的教师倾向于给予学生一定探究机会,课堂观察中比例相当;教师倾向于师问生答的师生互动方式,问卷调查中84.7%的教师喜欢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课堂观察中这个比例为81.5%;学生更多运用基础探究技能来进行探究,问卷调查中教师选择让学生提问创造的比例最小,课堂观察中则综合技能使用频次仅占到9.8%;探究开放水平维度的考察则发现,学生的探究空间较小,课堂观察中探究任务的平均开放水平为2.23。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凸显方面,接受访谈的9位教师,叙述了自己在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时所关注的教学目标,有7位(77.8%)谈及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有4位(44.4%)谈及过程与方法领域的教学目标,另有5位(55.6%)谈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其四,样本教师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受到来自教师自身、学生、教科书、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五个方面的影响:教师自身方面,65.6%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编写意图是提供师生开展探究教学的素材,但仅52.4%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探究任务应由学生来完成;72.4%的教师认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且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内容属性与教学属性的认同均值超过对配套资源的认同均值;处于5个探究内容关注阶段(信息、个人化、管理、结果、合作)的教师比例分别为39.8%、77.3%、58.0%、73.3%、86.5%,表明教师主要关注探究内容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探究内容使用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和与其他教师就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合作等叁个方面;另外教师的个体能力水平和经验亦会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学生方面,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学生的参与性、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兴趣分别有71.1%、64.2%、61.1%的教师认同会对其探究内容使用带来影响,另有81.3%的教师反映班级人数太大,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实施。教科书方面,探究内容对考试的重要性、探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的需求、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探究内容的难度、探究内容的启发性与必要性、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探究内容的可操作性等均会对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带来影响。学校环境方面教学时间紧、硬件条件缺乏、教学以知识为取向而非能力为本位及政策制度层面的文化如是否提供给探究内容使用有利政策和教研制度支持等,亦是制约探究内容使用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方面,对探究内容使用的影响则来自于科举制度的考试文化传统、实用主义的功利文化环境和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传承。其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教师内在提升、教科书编制、学校环境改善以及社会整体文化等四个侧面提出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教师提升策略方面,对探究内容的选取与改编,教师应依据探究主线来取舍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流畅性”来增加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明确性”来改编探究内容、依据“教学的现实性”来创生探究内容;对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教师应树立合理的教科书使用观、从数学本质和数学探究的特征以及数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出发来引导探究、正确认识数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双重性、并分清教师和学生在探究中的角色地位;对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合理呈现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教科书的编制方面,应通过广泛调研来确定并明确指出探究内容编制的目的,并正视不同教科书位置中探究内容编制目的的差异;探究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价值性、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层次性、文化性等原则;探究内容的呈现则应遵循集中性、完整性、问题性、阶梯性、阅读性、指导性等原则。学校层面应转变仅围绕高考的教学取向并在教研活动中关注探究内容使用。社会文化层面则应做到全面认识高中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家长和社会大众切勿给予学校教育过多外部干涉、高考命题应转向关注问题解决能力。论文分为8章,绪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分析、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现状透视、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影响因素、促进教师使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首次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编写特点和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主题新;2)研究着眼于教科书的教学属性,将高中数学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视为探究内容教学设计意图的实施活动,从探究内容的选取、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和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叁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探查,研究的视角新;3)研究采用TIMSS课程框架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证实了其对探究内容使用这一微观课程实施领域的解释力,亦发现了课程、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因素对教科书使用及教学实践活动影响的交互性,揭示了教科书使用是一复杂的教育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结论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研究仅涉及TIMSS课程框架中叁个层面课程中的两个——预期课程与实施课程,且仅关注教师主体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未能够揭示探究内容使用的效果;2)研究采取多种工具收集数据,原始资料非常庞杂,?

李丽[3]2016年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国外学者预测手机成瘾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非物质成瘾类型之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人们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成瘾也成为当今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智能手机成瘾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脱离现实环境导致人际关系冷漠、表现孤独、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削弱学习动机、耗费学习时间,迷失自我奋斗目标;过度消费会助长攀比心理。它也容易引发躯体不适,如失眠、眼疲劳、拇指病、颈椎病等,危险使用甚至可引发交通事故或犯罪行为。从行为与心理健康视角研究智能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心身影响,积极探寻其有效的干预对策是非物质成瘾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并通过修订中文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调查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现状,探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特征及成瘾相关因素,实施短期综合干预、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以及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方案,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进行积极干预。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智能手机成瘾干预对策,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改善自我控制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919名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使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随后整群随机抽取1082名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进行修订,随机抽取739名大学生确定智能手机成瘾的临界值并进行成瘾现状调查研究。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研究中,筛选86人完成冲动性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因素研究中,整群随机抽取634名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成瘾与手机使用、强化敏感性的关系进行调查;整群随机抽取3623名大学生调查1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孤独感、自尊的关系,2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性、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关系,以及3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心理健康的关系;从3623名大学生中整群随机抽取770人分析智能手机成瘾在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从3623名大学生中整群随机抽取1053人分析智能手机成瘾在孤独感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干预对策研究中,采用短期综合干预(实验组84人和对照组85人)、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人)和焦点解决短期个案治疗(1人)的方法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进行干预及效果评价。结果:1.大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为100%,每天使用时长为6.06±3.71小时。智能手机应用在大学生中排名前五位是:即时通信占95.6%、网络音乐占65.1%、网络新闻占52.7%、博客/个人空间占52.5%、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占47.9%。不同性别大学生智能手机应用存在差异。74.2%的学生上课玩手机,11.0%的学生收到信息不看,34.4%的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影响学业,82.7%的学生认为手机在交往中重要,77.2%的学生上床睡觉前使用手机,53.0%的学生认为长时间使用手机影响健康。2.中文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共12个条目,包含日常生活干扰、积极期待、戒断症状、网络关系、过度使用和耐受性6个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均为0.83,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得分越高表明成瘾程度越严重。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在大学生中的筛查以40分为最佳临界值,智能手机成瘾筛查率为38.6%。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干扰、积极期待维度及成瘾总分显着高于本科生;男生网络关系维度显着高于女生。3.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者的注意冲动、无计划冲动和冲动总分以及行为抑制得分高于非成瘾者(P<0.05);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Go/Nogo任务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折扣任务中成瘾者与非成瘾者仅在延迟1天200M和延迟90天200M的情况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流量200M和2000M水平曲线下面积AUC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反应行为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冲动选择行为的延迟折扣率均未见相关,而与冲动特质中的注意冲动、无计划冲动、Barratt冲动总分以及BIS抑制显着正相关。4.上课时玩智能手机影响学业、智能手机在生活交往中重要、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影响健康、睡前玩智能手机、BIS抑制、BAS奖赏、BAS愉悦追求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有显着预测力,回归系数R=0.517,F=32.687,P<0.001。自尊和孤独感在冲动性人格特质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拟合指数为:χ2/df=3.649,CFI、TLI分别为0.998、0.987,SRMR=0.010,RMSEA=0.027,模型拟合理想。多群组分析女生和城镇学生冲动性-孤独感-自尊-智能手机成瘾的路径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在冲动性与智能手机成瘾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冲动性-负性情绪-智能手机成瘾模型中,拟合指数为:χ2/df=2.804,CFI、TLI分别为0.994、0.982,SRMR=0.011,RMSEA=0.022,模型拟合理想;冲动性-正性情绪-智能手机成瘾模型中,拟合指数为:χ2/df=4.527,CFI、TLI分别为0.972、0.916,SRMR=0.011,RMSEA=0.031,模型拟合理想。智能手机成瘾在冲动性与心理健康间起中介作用,年龄在冲动性与心理健康间起调节作用,拟合指数为:χ2/df=1.420,CFI、TLI分别为0.999、0.997,SRMR=0.006,RMSEA=0.011,模型拟合理想。5.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在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拟合指数为:χ2/df=4.127,CFI、TLI分别为0.950、0.927,SRMR=0.011,RMSEA=0.064,模型拟合理想。智能手机成瘾在孤独感和睡眠质量间也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拟合指数中,χ2/df=3.371,CFI、GFI分别为0.952、0.933,RMSEA=0.063,模型拟合理想。多群组分析女生孤独感-智能手机成瘾-睡眠质量的路径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短期综合干预后实验组每天智能手机使用时长(小时)显着缩短,智能手机成瘾各因子及总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后,实验组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者的智能手机成瘾、冲动性和焦虑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而心智觉知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焦点解决短期个案治疗后,来访者自述、心理测评量表、咨询师、同学以及辅导员老师等评价干预效果良好。结论:1.大学生智能手机应用频繁多样,上课和上床睡觉前频繁玩手机,承认上课玩手机影响学业,认可手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也担心长时间使用手机影响健康。2.修订后的中文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为0.83。确定智能手机成瘾的临界值对预测成瘾非常重要,高职生智能手机成瘾程度较本科生严重。3.冲动特质与智能手机成瘾显着正相关,而冲动反应和冲动选择行为与智能手机成瘾均未见显着相关,这与行为实验不依赖自我觉知密切相关。4.减少智能手机使用、改善自我控制可有效降低智能手机成瘾;调控自我,提升自尊,加强人际沟通,降低孤独感,调节负性情绪也可有效降低智能手机成瘾;学会自我控制可以降低智能手机成瘾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5.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预防智能手机成瘾和调控负性情绪是改善其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调控负性情绪,减少孤独感,降低智能手机成瘾,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6.短期综合干预、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和焦点解决短期个案治疗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均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洪惠坤[4]2016年在《“叁生”功能协调下的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重庆市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用地急剧膨胀,乡村空间面临转型重构发展。由于重庆区域和城乡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区域发展条件和潜力等差异较大,导致乡村空间内部用地结构、乡村功能性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受土地资源稀缺性的约束以及区域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乡村空间系统土地利用效率也表现出时空异质性。如果单一的按重庆市现有的五大功能区功能要求来确定各区域乡村空间的发展,不能充分地体现地域特色,不利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为指导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对于引导乡村空间健康发展及促进乡村有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拓宽丰富我国区域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理论,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功能培育与乡村建设提供范例。当前,乡村多功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与城市功能研究相比仍然较为薄弱,多功能乡村的科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是乡村多功能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指导研究。二是已有研究大多以定性描述乡村功能现状空间分异和乡村功能地域类型的概念划分为主,区划也停留在主导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较多地停留在区域乡村空间的形态结构表象研究,缺乏系统、深入探究乡村空间多功能性差异的源头与成因,对乡村功能的空间分异研究较多,却忽略了时间阶段的演变研究,较少对区域乡村空间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行测度,没有对相同地域功能在不同区域的表现进行总结分析,难以揭示乡村空间功能差距的来源。叁是国内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针对西部乡村地区的研究较少。就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方面来看,目前国外学者普遍重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分析,乡村土地利用效率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均较薄弱,不同于城市系统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乡村系统及其诸多子系统的问题,尚未被学者们关注并加以系统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投入和期望产出的相对效率研究上,对我国乡村区域空间土地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效率研究较少,许多研究只考虑经济产出,而忽视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研究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已有研究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较多,却忽略了时间阶段的演变,难以揭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差距的来源,难以提出正确的政策建议,进而影响了结论的实践意义。此外,以往研究过于注重对土地系统中自然环境要素的研究而忽视了微观主体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剖析重庆市土地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入手,以“重庆市乡村空间“叁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演变和“叁生”空间优化的微观主体需求意愿”叁方面内容展开研究,探讨“叁生”功能协调下的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方向,并提出乡村“叁生”空间优化策略。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1)在分析诊断重庆市土地空间规划格局现状及重庆市土地空间内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利用复杂性科学理论方法系统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改进topsis方法的研究重庆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2)构建乡村空间“叁生”功能的理论框架,采用熵权法对重庆市乡村空间功能值进行测度,并运用gis技术和dagum基尼系数估计方法,对重庆市不同地区乡村空间功能值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3)在分析乡村生态空间子系统土地利用状况的同时,采用r软件,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和kernel密度函数来测度和分解研究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子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4)通过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获取农户调研数据,运用tobit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微观个体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微观个体参与乡村“叁生”空间优化的需求意愿;5)在划分乡村空间“叁生”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研究区山区乡村空间的脆弱性和生态敏感性,构建乡村空间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索山区乡村空间多功能的格局分异,结合乡村空间子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探讨重庆市“叁生”空间功能定位、优化发展方向以及乡村“叁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结论如下:(1)叁生”功能协调下的“功能-效率-微观主体”乡村空间优化研究范式能更好的引导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本文从地理学、经济等跨科研究视角,借鉴国土空间“叁生”功能理论和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尝试从重庆市乡村空间“叁生”功能演变、“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和“叁生”空间优化的微观主体需求意愿叁方面,构建了“叁生”功能协调下的“功能-效率-微观主体”乡村空间优化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对于有针对性地实施空间管制,引导乡村空间健康发展及促进乡村有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为其他区域作参考范例。(2)重庆市乡村空间总功能和“叁生”功能的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乡村空间功能值的空间分布呈现总功能较均衡,子功能非均衡性较明显的特征,乡村空间功能有待优化调整。受区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乡村空间子功能的地区间差距较大,尤其是渝东北和渝东南区域与都市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的差异较明显,乡村空间功能有待优化调整。重庆市不同地区乡村空间功能值地区差异及演化规律特征,为乡村空间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3)重庆市乡村“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乡村生产空间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比乡村生活空间更为显着,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亟待提高。重庆市土地空间内部主要矛盾是建设用地空间与生态保护空间和农业发展空间之间的矛盾,重庆市乡村生态空间子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都市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和生态用地的配置不合理降低了该部分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服务功能虽然较强,但是水土流失问题仍然较为严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乡村空间生态子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结果也显示了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呈现病态和不健康状态,属于高风险-高压力区域。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发展问题具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如何优化乡村空间,重塑乡村多元价值,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显得尤为紧迫。(4)重庆市乡村空间可优化为以居住家园功能、农业生产功能、水源涵养生态保育功能和土壤保持生态保护功能为主导的8种乡村空间功能类型,能较好地体现地域特色,有利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重庆市乡村空间功能变化具有显着的地域差异性和复杂性,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空间应综合“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采取差别化优化发展模式,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应充分体现微观主体需求意愿,促进人地协调发展。重庆市不同功能区的乡村空间功能定位为以居住家园功能为主导,辅以经济发展功能优化的都市功能区乡村空间;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导,辅以经济发展功能和居住家园功能优化的城市发展新区乡村空间;以水源涵养生态保育功能为主导,辅以经济发展功能优化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乡村空间;以土壤保持生态保护功能为主,辅以农业生产功能优化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乡村空间。研究进一步将重庆市乡村空间划分为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型,农业生产-人居生活型,人居生活-社会保障型,人居生活-经济发展型,水源涵养生态保育型,生态保育-经济发展型,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型,土壤保持生态保护型8种功能类型,能较好地体现地域特色,为科学健康的开发利用山地乡村空间土地资源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发展应以实现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重塑乡村价值为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乡村空间的优化建设:一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修复与提升生态功能,重构优化乡村生态空间格局,建设山清水秀的乡村生态空间。二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乡村空间土地利用效率,优化重构集约高效的乡村生产空间。叁是通过合理规划村庄建设,提升乡村基础服务设施,提升乡村生活质量与品质,创建“以人为本”、宜居适度的乡村幸福美好生活家园。本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主要有:(1)研究思路的创新:本文通过探讨重庆市乡村空间“叁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叁生”空间子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叁生”空间优化的微观主体需求意愿,构建“叁生”功能协调下的“功能-效率-微观主体”乡村空间优化的研究范式,为乡村空间优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以西部山区重庆乡村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叁生”功能协调下的“功能-效率-微观主体”乡村空间优化的研究范式下,将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为以居住家园功能、农业生产功能、水源涵养生态保育功能和土壤保持生态保护为主导的8种乡村空间功能类型,能较好地体现重庆的地域特色,可为开发利用山地乡村空间土地资源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依据,对定量化开展乡村功能,推进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研究方法的创新:运用数理模型与地理学空间思想结合起来,揭示了重庆市乡村“叁生”空间功能和乡村“叁生”空间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动态演进特征以及地区差异程度,这是已有研究鲜有涉及的,研究具有一定拓展性和新意。(1)运用dagum基尼系数深入研究刻画重庆市不同地区乡村空间功能值地区差异及演化特征,而以往研究较少对区域乡村空间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行测度,难以揭示乡村空间功能差距的来源。(2)研究将乡村生产过程产生的面源污染因子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ml)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研究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子系统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避免了以往相关研究因忽视非期望产出条件,导致高估了土地利用效率,使得研究结论与实际不相符,难以提出正确的政策建议,进而影响了结论的实践意义。(3)使用kernel密度函数来测度和分解重庆市乡村空间土地利用效率的动态演变,有助于掌握研究区域乡村空间土地利用效率的分层与极化现象;弥补了已有研究样本时期跨度较短的局限,能较好地揭示重庆市乡村空间土地利用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能够为重庆市乡村空间发展方向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为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此外,本研究未对乡村多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乡村空间功能非均衡形成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研究,这是今后将继续研究的内容。本文因数据可获性原因,以区(县)为研究单元,研究的空间指向存在一定不足,结果仅能反映宏观层面的状况,在数据可获取情况下,以乡镇为研究单位,从微观层面甄别乡村空间功能强弱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如何通过乡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优化重构乡村“叁生”空间,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为政府有关乡村空间发展规划调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杨翾[5]2016年在《感知风险和信任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一个自2013年以来持续热得发烫的关键词,因多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激起了众多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和金融业的强强联合带来的颠覆性的思维和创新型的方式开拓了跨界新领域,尤其是新兴的互联网理财金融模式的发展促进了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以及客户关系脱媒,有效满足了普通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这类金融创新型理财产品以势不可挡的姿态闯进大众日常生活,重新改变了国人的传统理财概念和方式,契合用户群体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投资理财目标,冲击着现行金融监管制度体制机制,并引发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当前,无论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熠熠生辉还是发生的种种理财平台提现困难、倒闭、负责人跑路等状况引起的市场恐慌都不符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带来的新趋势与新需求。实际来说,近年来陆续呈现的各类风险事故危害已经严重损害了互联网理财产品树立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消费信心。一定程度上,金融消费者接触到更加灵活复杂和不透明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会产生更大的不确定风险危害性以及减弱了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信任度,甚至进入信任匮乏的恶性循环,这些现实因素都已成为制约市场长期稳定成长的最大桎梏。未来,随着制度环境的完善,互联网理财能否真正找准根植草根、服务大众的功能定位,切实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金融改革的主线,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消费者财富管理作出更大贡献,有赖于我们理清互联网理财的发展脉络,清晰消费者在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感知使用活动中会受到哪些关键因素的影响以及补充考察感知风险和信任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共同对金融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研究,从而使政策层、业界、学界和消费者趋于理性看待互联网理财实践创新的可持续演进。有鉴于此,本研究从概念分析、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设定入手,围绕针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特性的消费行为模型展开实证研究,并提出管理对策。本文在结构上共分9章。第1章为导论;第2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3章为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的现况描述;第4章为构建消费者感知特性、感知风险、信任因素与消费行为之间影响关系的概念模型;第5章为感知风险和信任关系研究;第6章为构建消费者评价互联网理财产品信任度的模糊综合模型;第7章为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第8章为规范发展基于互联网开发的理财投资类产品的管理对策;第9章为结论和展望。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文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第一,系统梳理了与互联网理财有关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知识,为后期跟进消费行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体制特征,界定了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理财、消费行为、感知风险及信任的概念。其次,在研究消费行为理论、感知风险理论、信任理论基础上,修正传统消费行为模型,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框架。第二,考察和分析了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政府政策、社会环境因素制约以及用户满意度制约的第叁方互联网支付发展成长上限子基模,研究发现创新互联网支付与增值服务协同发挥优势,在当下相对模糊而宽松的监管与制度环境下,互联网理财产品实现大众金融消费期望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是金融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但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本质仍然具有金融属性,风险感知加剧和信任危机将深刻影响金融消费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使用态度,进而成为影响消费行为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第叁,考虑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独有特征,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参照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研究相关核心要素的逻辑机理,提出了消费者感知特性、感知风险主要维度、信任以及行为意图等重要概念以及新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然后以此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学者设计的成熟量表,开发出适合本次研究概念模型各变量的调查问卷。第四,根据研究需要理清了感知风险和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综合应用文献研读法、专家咨询法和采用德尔菲法搭建了消费者评价互联网理财产品信任度的一套指标体系。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将影响因素进行分层,研究表明,感知风险通过个人信任倾向间接影响着信任程度,也就是说,在本文的研究情景下感知风险是影响信任的前因因素。第五,消费者评价互联网理财产品总体信任水平的模糊度量。结合前述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确定了的信任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分布,建立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者信任的评估对象因素集,选择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且针对信任的主观性和模糊性特征,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度量消费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总体信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理财产品遭遇信任度偏低的严重问题,凸显信任危机的逐步加深。第六,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路径分析。首先,描述统计出大规模调查的样本数据的各种特征,并对提出的各个潜变量进行数量化分析和检验。然后,对前置因素、中介因素、调节因素影响消费者行为意愿的检验结果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释,研究发现消费者信任是影响其行为选择的首要关键因素;不同维度的感知风险对信任存在强弱影响,其中功能性风险较情感性风险显着负向影响信任;不同感知特性也会影响信任;性别和企业声誉、规模也会明显调节感知特性与消费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第七,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分别从宏观政府层面、中观企业层面、微观消费者层面提出了集多方合力共同规范互联网理财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大样本数据探究消费者感知使用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刻解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认知表现,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系统阐述了互联网理财在经济金融市场化改革过渡期中的发展程度和存在问题,并且丰富和完善了感知风险和信任间的关系验证,同时对传统消费行为模型做出了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延伸,也为互联网理财创新发展告别短期监管套利,专注提升风险防范和技术技能提供战略思路,为监管部门施策规范发展互联网理财提供参考。

许飘[6]2016年在《白腐真菌对重金属的吸附富集特性及其重金属耐受性和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的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其中重金属排放与污染问题尤其严重。重金属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质,不能被生物降解,可在各环境介质间循环运动,形成对环境的永久性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生物吸附技术,尤其是以微生物作为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剂以缓解重金属毒性或从废水中回收有用的重金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重金属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细胞长期暴露于各种浓度的重金属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对菌体细胞的生长生理生化等诸方面产生影响,某些微生物仍能在重金属胁迫环境中存活或生长,表现出对金属的抗性,有些微生物还通过生物转化作用或生理代谢活动使金属由高毒状态变为低毒状态。因此,研究重金属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细胞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不仅对探索微生物细胞抵御重金属离子损伤效应的微观机理、调控应用过程中微生物的生物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为提高处理效率以及微生物对各种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处理能力、经济有效地将微生物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废水或底泥等水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借鉴。白腐真菌由于其降解高效性、适用性强的特点,在重金属及有机物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选用白腐真菌的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为研究对象,选择对黄孢原毛平革菌毒性较大的重金属Cd为胁迫介质,探讨Cd处理过程中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物量、形态、代谢活性及生化过程等方面的影响,并考察黄孢原毛平革菌为响应重金属毒性而产生的一系列抗性行为机制,全面系统地研究Cd胁迫过程中的细胞损伤效应以及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和抗性系统的组成与响应机制。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包括以下4个部分内容:第1部分为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重金属的吸附富集特性及其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成熟菌体对Pb和Cd的吸附情况,发现白腐真菌能有效吸附和富集重金属,但是吸附效率有限。利用磁性纳米和海藻酸钙共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实验发现,固定化技术增加了菌丝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强化了吸附剂的处理效率。黄孢原毛平革菌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的可应用性研究是后续交互作用研究的重要基础。第2部分为Cd胁迫过程中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理毒性效应及氧化损伤效应研究。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中,由于白腐真菌长期暴露于重金属离子中,受到刺激的白腐真菌会产生应激反应,但应激反应的持续或过度进行均会对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处理效率。因此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白腐真菌毒性效应的分析与评价是本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实验建立了不同浓度Cd存在下(0、20、50、100 mg/L)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长体系,测定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物量和细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mnp)活性,重点研究cd胁迫过程中菌体内h2o2水平和脂膜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重金属富集含量与氧化损伤之间的剂量-效应曲线。结果表明cd在菌体内的富集是导致其毒性的直接原因,cd富集可影响菌体的生长代谢过程,并诱导生物体内产生活性氧,破坏活性氧生成与清除机制的动态平衡,造成氧化损伤。实验结果阐明了重金属胁迫条件下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细胞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可以为全面评价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的毒性提供理论依据,对进一步更好的确定重金属毒性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第3部分着重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和抗性机制。(1)研究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草酸在cd胁迫中的作用过程,探讨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外络合机制在重金属胁迫过程中的响应机制。发现cd胁迫条件会诱导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外草酸的合成与分泌,同时分析发现草酸浓度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生长抑制率呈负相关。外源草酸添加可以促进菌体对cd的吸附,同时实验证实胞外草酸的络合作用是黄孢原毛平革菌对cd耐受和解毒的原因之一,草酸可与金属形成不溶性的草酸盐沉淀,降低重金属的活度和移动性,达到体外解毒的目的。(2)系统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在重金属胁迫过程中的响应机制,重点考察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内抗氧化酶的细胞应激保护作用以及抗氧化分子的调控作用机理。发现在cd处理过程中,cd富集导致的活性氧水平上升可以显着诱导菌体内抗氧化酶和小分子抗氧化物质的合成与分泌,cd胁迫下叁种抗氧化酶(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增加以清除细胞内富集的活性氧;同时活性氧分子可作为伤害信号诱导细胞内小分子抗氧化物质的合成,小分子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多酚类phenolic、抗坏血酸asc)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氧化分子不断消耗以清除细胞内过量的活性氧,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3)研究谷胱甘肽gsh作为重金属络合物在重金属解毒过程中的作用机制。pb富集条件下,谷胱甘肽浓度变化很小(0.72-0.84μmol),但是cd胁迫使得谷胱甘肽的浓度变化在0.37μmol范围内。通过分析hno3提取过程中释放的gsh与菌体富集的pb和cd的浓度相关性发现,gsh释放量与cd的富集呈正比,而与pb富集无明显的相关性。此外,pb/gsh的摩尔比在0.10至0.18范围内,cd/gsh的摩尔比在1.53-3.32范围内,说明黄孢原毛平革菌体系中gsh对cd有更强的螯合能力,可将有毒金属离子封闭或转变成为低毒的形式,在cd胁迫条件下,gsh迅速消耗,gsh可作为螯合剂参与到cd的解毒机制中。因此,研究谷胱甘肽的代谢及其在缓解重金属毒性方面的作用可以为提高微生物应用于重金属处理提供重要信息。第4部分是在前3部分的研究基础上着重开展黄孢原毛平革菌堆肥化处理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底泥的应用研究。堆肥技术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实验发现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可以加速堆肥过程中cd的形态转化和壬基酚的降解,堆肥30天后可实现壬基酚的完全降解,Cd由可交换态向残渣态转化过程明显,说明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可强化堆肥处理技术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处理处置。本论文系统研究了重金属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交互作用,不仅对探索黄孢原毛平革菌抵御重金属离子损伤效应的微观机理、调控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物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为提高其处理效率以及微生物对环境中重金属的处理能力、经济有效地将黄孢原毛平革菌或其他耐重金属功能微生物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和底泥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借鉴。

宋伟[7]2016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叁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及其本质的认识深化,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提升。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接连下发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全社会和各行各业全面展开宣传、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其中着重提到了“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高校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科技精英聚集最为密集的区域,历来是各种文化和思潮聚集、碰撞的主要场所;高校师生是各种政治力量和势力争夺的主要对象。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离不开高校这一重要阵地,也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这一重要平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在高校乃至全社会的落地生根,事关高校校园文化能否健康和谐发展,事关高校师生能否普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校园文化虽然属于文化范畴的不同层次和形态,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文化范畴内的重要元素,通过文化的纽带,二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核心价值观实现自身的现实需要,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正确方向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各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弘扬和践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深入分析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融入”的全面性、深入性不够,重要求、轻落实的“知行割裂”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机制,把建设的要求首先搞清楚,在思想上、理论上明确建设的方向和依据,是做好这一课题的逻辑前提。如何在路径和保障上,设计出一套理念科学、体系完整、具体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是做好这一课题的重点与难点。高校校园文化具体包含着高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必然是沿着这五个主要方面来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精神文化,就要融入到学风教风校风的优化中、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中、思想宣传活动的强化中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制度文化,就要融入到制度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中、依法治校的全面推进中、民主治校的大力实施中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行为文化,就要融入到各种学术活动、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物质文化,就要融入到校内外物质环境的建设中、校园文化景观的打造中和学校文化设施的完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网络文化,就要融入到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中、网络文化内容的丰富中和网络引导管理监控机制的完善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离不开保障体系的完善。在制度保障方面,建立健全相关领导决策管理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和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和职责。在组织保障方面,建立有效的“宏观”组织保障,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立有力的“中观”组织保障,明确学校有关部门、学院这一层次在“融入”工作中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建立有用的“微观”组织保障,抓好党支部和班级、团支部、社团、宿舍这些基层单元的工作落实。在队伍保障方面,打造一支有力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锤炼一支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支可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一支敬业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塑造一支专业的后勤服务队伍,让这些骨干队伍成为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在物质保障方面,做到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丰富的图书设备、必要的场地场所和全面的网络覆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可靠的资源支撑。在考核保障方面,通过清晰明确考核的原则、科学制定考核的内容、规范操作考核的实施、有效利用考核的结果,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考核体系,以保证学校把相关工作扎实有效的落到实处。

张夏恒[8]2016年在《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跨境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并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备受各国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关注与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来了跨境物流等关联要素的发展与变化,尤其对跨境物流的影响最深。围绕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断涌现,但是仍偏少,且缺乏相对系统的研究以及成熟的理论支持。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加剧,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尤其研究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问题,已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实际发展状况,围绕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两个核心要素进行系统探析,梳理出七种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类型,以及六种从事跨境物流业务的企业类型。从对比分析的角度,剖析了跨境电商、国内电商与国际贸易,以及跨境物流、国内物流与国际货运;较为全面地、系统地探究跨境电商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跨境物流模式进行梳理,在国际邮政包裹、国际快递等传统跨境物流模式基础上,又提出海外仓、边境仓、国际物流专线、集货物流等新型跨境物流模式,同时对这些跨境物流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供应链、协同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理论支撑,构建出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并提出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结构图。从物种的视角出发,借助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同偏低,这与跨境电子商务尚处于发展的初期相匹配;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作为两个重要物种,对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同影响很大,需要加以重点剖析。在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同的重要物种。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相伴共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基础上,提出了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研究假设,重点研究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问题。通过多次试验测试,针对跨境电商物流协同评价量表进行验证与调整,确定出最终的跨境电商物流协同评价量表,包括跨境电商与其他物种协同量表、跨境物流与其他物种协同量表、跨境物流链协同量表与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量表,并构建出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结构方程模型。使用问卷调研法,获取了跨境电商物流协同调研数据,通过测试分析发现数据与模型适配度较高,得出可以用于实际的统计分析。借助于SPSS21.0与AMOS21.0统计分析软件,依据调研获得的统计数据,结合所构建的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结构方程模型,对拟定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发现:跨境电商与其他物种协同对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跨境物流与其他物种协同对跨境物流链协同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跨境物流与其他物种协同对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跨境物流链协同对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而跨境电商与其他物种协同对跨境物流链协同没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这一研究发现有利于探究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的影响要素,以及跨境物流链协同的影响要素,对如何促进跨境物流链协同与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从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供应链与协同理论的角度,对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缺失问题进行了详尽式的剖析与挖掘,尽可能还原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缺失的表征,提出协同缺失主要体现在: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本体缺乏协同、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间缺乏协同、跨境物流横向层面缺乏协同、跨境物流纵向层面缺乏协同、跨境逆向物流缺乏协同、跨境电商及跨境物流与环境缺乏协同。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实现路径,可以促进与推动跨境电商物流协同。

王国亮[9]2016年在《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效果为主要研究目的,基于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教学模式及其构成要素为基本依据,首先探讨了翻转课堂基本理论,继而分析了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教学实验论证引入后的效果,最后提出了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价值、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条件包括:完备的网络教学设施、专门的师生培训、专项资金和技术保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学生高度的学习自主性以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等。2.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技术动作,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但对学生体质水平的影响效果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没有明显区别,这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安排间隔时间过长、学生锻炼意识和生活习惯较差以及公共体育课程没有受到学生高度重视等有关。3.将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解决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统一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有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等,提高了体育课堂实效。4.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主要存在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网络学习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翻转课堂实施于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障碍。5.将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并做好团队建设、完善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加强翻转课堂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注重体育教学的安全防范、正确认识翻转课堂的价值以免异化翻转课堂等。6.翻转课堂也存在其自身的不足,是否实施翻转课堂要依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等来确定,翻转课堂如何和传统体育课堂相结合也是今后应该继续探讨的问题。

郭雷风[10]2016年在《面向农业领域的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数据驱动创新。当今社会,数据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数字主体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如何激发数据在各行各业中的活力,切实挖掘出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是需要广大科研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本论文围绕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大数据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一方面,我国农业面临农业资源短缺、农业污染加重,大市场与小生产对接困难,国内生产与国际市场不匹配等问题,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创新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大数据发展必须与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否则大数据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业是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既是产生大量原始数据集合的源头,也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价值发现的重要领域。通过本论文实现以下目标:1)结合农业领域特征,对农业大数据进行界定,分析农业大数据处理流程,设计农业大数据总体框架、标准体系,对农业大数据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技术路线进行思考;2)基于流程理论,研究大数据采集技术、管理技术、处理技术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探讨;3)提出关于农业大数据发展的相关见解,为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技术农业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梳理了大数据基本理论。大数据起源于现代科学研究,数据密集型科研又推动了科研创新,全球致力于科研信息化建设,推动数据科学发展;综述了大数据定义、特征等,分析了当前大数据重点研究的热点领域;2)深入研究了农业大数据的相关内容。对信息技术农业应用模式进行了介绍;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农业大数据系统架构、标准体系;从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农业大数据的概念、内涵、特征及路径选择和激素路线;从数据流程理论,对农业大数据流程进行了阶段划分;根据农业产业链理论,对农业大数据进行阶段划分;3)系统研究了农业大数据采集的相关内容。对大数据的主要来源进行分类研究;对农业数据采集阶段进行划分;根据农业数据采集技术将农业大数据的获取划分为农业遥感数据、农业生产环境数据、生命信息数据、农产品市场数据以及农业网络数据等;利用Scrapy爬虫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农业网站数据自动抓取的软件脚本,实现了项目信息、会议信息等自动采集;4)系统研究了大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介绍了NewSQL和NoSQL两大类数据库技术,梳理了当前主要的数据存储模型,利用Neo4j图数据库实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数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奖数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国际合作关系数据的可视化管理;介绍了批处理系统、流数据处理系统,利用Spark平台进行农技推广数据的切词处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农业大数据的若干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提出农业大数据流程、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发展路径等,为农业大数据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2)对大数据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 谭强. 西南大学. 2016

[2].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D]. 刘云. 西南大学. 2016

[3].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D]. 李丽. 吉林大学. 2016

[4]. “叁生”功能协调下的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研究[D]. 洪惠坤. 西南大学. 2016

[5]. 感知风险和信任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杨翾. 南昌大学. 2016

[6]. 白腐真菌对重金属的吸附富集特性及其重金属耐受性和抗性机制研究[D]. 许飘. 湖南大学. 2016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 宋伟. 郑州大学. 2016

[8]. 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D]. 张夏恒. 长安大学. 2016

[9]. 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D]. 王国亮. 北京体育大学. 2016

[10]. 面向农业领域的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D]. 郭雷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标签:;  ;  ;  ;  ;  ;  ;  

“翻译对等” 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