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度论文_寇业富,程明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发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地开发,探测器,建设用地,效益,地理,因素,人力资源。

开发度论文文献综述

寇业富,程明远[1](2019)在《保险开发度:一种新的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反映保险需求和保险开发水平,本文在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保险开发度和保险开发潜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借助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存性消费,得出人均剩余可支配收入,并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保险开发度的概念与计算公式。相对于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概念,保险开发度强调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生存性消费对保险需求的影响。保险需求与保险开发水平除了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等影响因素外,还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域内保险意识和保险政策等的影响。本文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域内、保险意识和保险政策具有共同性、一致性原则,根据各地域保险开发度的不同,提出了保险开发潜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域内不同地区的保险可开发水平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用保险开发度、保险开发潜力去衡量各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衡量是否满足当地居民的保险需求,更符合经济学的假设,即保险需求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需求,对于保险业发展政策、保险监管以及保险公司发展策略的调整等更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17)

李娅娅[2](2019)在《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就业结构对土地开发度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就业结构对土地开发度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旨在为新常态下差别化就业支持政策与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①2000—2016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呈先增加再缓慢下降的趋势,第叁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持续增长,东、中、西地区3个区域就业结构变动有所差异。②2009—2015年,全国第一二叁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均有显着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3个区域土地开发度的主导驱动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第二叁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影响较显着,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有显着作用。劳动力不同就业行业对土地开发度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赵小风,李娅娅,赵云泰,田志强[3](2018)在《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土地开发度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开发度(LDD)是衡量区域人类活动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分析土地开发度的时空差异和驱动机制能更加深刻的认识人类活动与区域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为研制区域差别化的土地管控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全国345个城市2009~2015年土地开发度的时空差异,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其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1)全国土地开发度从2009年的4. 1%持续增加到2015年的4. 47%,并在东、中、西3个区域上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2) 345个城市的土地开发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土地开发度高的城市主要在城市群集聚,并在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区域表现较快增长。(3)全国土地开发度由投资驱动和人口驱动为主转变为产业驱动和人口驱动为主,东、中、西3个区域土地开发度的主导驱动因素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1期)

杨清可,段学军,李平星,王磊[4](2017)在《江苏省土地开发度与利用效益的空间特征及协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探讨江苏省土地开发度与利用效益的空间特征、耦合格局及其协调发展程度,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1996~2015年,江苏省土地开发度指数从0.339升至0.426,呈现平稳增长→快速增长→平稳增长的态势。利用效益指数从0.459提高至0.596。(2)土地开发度与利用效益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1996~2015年苏南地区土地开发强度高,利用效益提升显着。苏北地区的宿迁、淮安与盐城等市的利用效益较低,"中部凹陷"特征明显。(3)土地开发度与利用效益耦合关系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总体耦合态势可划分为减弱-波动-增强3个阶段,土地开发与利用效益重心均向东南移动,但效益重心移动速度稍快。(4)苏南地区土地开发度与开发效益耦合度大于0.8,低值区集聚在淮安、盐城等地。(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许倩[5](2017)在《北京重庆广州建成区面积居全国前叁 “超级城市”北京城区开发度垫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城市大吗?这个问题似乎不用回答。北京全市土地总面积16411平方公里,而纽约全市土地总面积才1214.4平方公里。单纯从面积上看,北京相当于10个纽约。然而,从建成区面积来看,中国建成区面积最大的城市北京,相比国外大城市,却又小得多。20(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报》期刊2017-06-19)

陈逸,黄贤金,陈志刚[6](2015)在《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区域土地开发度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定义了土地开发度的概念和内涵,用来衡量和评估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的合理性,并以成本—效益函数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开发度评价模型,采用中国大陆31个省份1999—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建设用地开发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2008年中国除了河北和海南两个省份以外,其他地区土地开发度均超过了土地开发限度,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超过2%以上。土地开发压力指数表明,未来中国西部、北部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压力将超过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开发限度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期刊2015-07-25)

中国大坝协会[7](2014)在《中国水电经济可开发量、开发度及与世界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水电经济可开发量、开发度及与世界的比较水电开发度目前没有统一的计算方式,加上经济可开发量、技术可开发量随着技术、经济以及能源需求的变化会发生变化,因此各国发布的开发度常有变化。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采用各国发布的水电发电量作为统计计算的参数,考虑到水电(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报》期刊2014-07-21)

赵晓慧[8](2014)在《长叁角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开发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各国经济发展所必经的过程,是各国经济空间作用和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的结果。目前我国京津唐、长叁角、珠叁角叁大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问题更加凸显。虽然叁大区域总体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较好,但是内部差异仍然较大,如何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的协同开发将影响到整个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水平,并最终会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关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大多为定性研究,且多集中于企业微观层面,关于人力资源开发度的定量研究多侧重于成本收益方面,人力资源开发协同度的定量研究则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以及区域内人力资源协同开发度的测量,通过研究达到以下目的:1、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将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分为正规教育、医疗卫生、在职培训和人口流动叁个维度,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维度内指标进行筛选。2、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协同模型分别对各市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度和协同度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3、基于定量分析的结果,对各市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建立了测量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开发度的指标体系,分析了长叁角内部人力资源协同开发水平,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升长叁角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协同水平的措施和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虽然长叁角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较高,但是长叁角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差异较大,其中,浙江省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最高,上海其次,安徽省和江苏省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较低,从各省内部看,各地市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差异也较大。各市协同度差异分布明显,大多地市人力资源叁个子系统间发展较为均衡,但部分地市子系统间协同度差异较大,这势必会导致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叁省一市角度看,浙江省和上海市综合协同度较高,安徽省和江苏省综合协同度较低,但是各省内部的协同度差异也较大。由于提升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开发度是个长期并复杂的过程,为了提升区域内人力资源协同开发水平,应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做好人口流动的相关制度保障,此外,各地区政府应该加强相互的交流与协作,共同促进长叁角区域人力资源的协同开发。(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4-04-01)

陈逸,黄贤金,吴绍华[9](2013)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开发度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日益成为现在乃至将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提出了表征区域建设用地合理规模的"土地开发度",论述其概念和内涵,并从土地承载力、建设用地扩张、土地开发调控、土地优化配置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要加强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的最大容量的综合评估的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3年07期)

王宪隆,初铭畅,费庆玲[10](2013)在《主成分分析法在人力资源开发度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人力资源规模、质量、结构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6个地区发展不够协调,进而为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开发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就业结构对土地开发度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旨在为新常态下差别化就业支持政策与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①2000—2016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呈先增加再缓慢下降的趋势,第叁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持续增长,东、中、西地区3个区域就业结构变动有所差异。②2009—2015年,全国第一二叁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均有显着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3个区域土地开发度的主导驱动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第二叁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影响较显着,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有显着作用。劳动力不同就业行业对土地开发度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发度论文参考文献

[1].寇业富,程明远.保险开发度:一种新的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C].2019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2019

[2].李娅娅.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就业结构对土地开发度影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3].赵小风,李娅娅,赵云泰,田志强.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土地开发度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

[4].杨清可,段学军,李平星,王磊.江苏省土地开发度与利用效益的空间特征及协调分析[J].地理科学.2017

[5].许倩.北京重庆广州建成区面积居全国前叁“超级城市”北京城区开发度垫底[N].中国房地产报.2017

[6].陈逸,黄贤金,陈志刚.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区域土地开发度评价研究[C].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2015

[7].中国大坝协会.中国水电经济可开发量、开发度及与世界的比较[N].中国能源报.2014

[8].赵晓慧.长叁角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开发度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

[9].陈逸,黄贤金,吴绍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开发度研究综述[J].现代城市研究.2013

[10].王宪隆,初铭畅,费庆玲.主成分分析法在人力资源开发度评价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论文知识图

吉兰泰林场枯亡的沙枣防护林有限元结果显示界面级桥面驾驶员处舒适度评价由以上...变更传播风险散点图员工敬业度前因和结果变量模型油藏特征模型剩余油分布特征

标签:;  ;  ;  ;  ;  ;  ;  

开发度论文_寇业富,程明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