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灵敏赭曲霉毒素A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新型高灵敏赭曲霉毒素A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论文摘要

建立了一种测定赭曲霉毒素A的新型高灵敏化学发光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以酶标赭曲霉毒素A二抗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脲氧化3-(4-羟苯基)丙酸,生成具有荧光的3-(4-羟苯基)丙酸二聚体。并利用乙腈介质中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和过氧化脲在增强剂咪唑的作用下反应产生强化学发光,以发光强度确定待检物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IC50为0. 55 ng/m L,在0. 05~6. 08 ng/m 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 01 ng/m L。样品加标回收实验显示葡萄干和葡萄汁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 55%~91. 36%和73. 32%~87. 64%,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精密度良好。该新型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时发光强度更大、发光时间更长,可用于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高灵敏度痕量检测。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icCLEIA检测OTA
  •     1.3.2 icCLEIA工作参数研究
  •     1.3.3 icCLEIA的标准工作曲线
  •     1.3.4 最低检出限
  •     1.3.5 准确度
  •     1.3.6 精密度
  •     1.3.7 特异性
  •     1.3.8 icCLEIA与GB 5009.96—2016方法对比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检测过程及发光机理
  •   2.2 免疫反应阶段对发光强度和增敏效果的影响研究
  •     2.2.1 OTA-BSA包被浓度
  •     2.2.2 抗OTA单抗稀释倍数
  •     2.2.3 IgG-HRP稀释度
  •   2.3 HRP酶反应阶段对发光强度和增敏效果的影响研究
  •     2.3.1 过氧化脲与PHPPA的浓度
  •     2.3.2 酶反应时间
  •   2.4 化学发光阶段对发光强度和增敏效果的影响研究
  •     2.4.1 TCPO乙腈溶液浓度
  •     2.4.2 过氧化脲乙腈溶液浓度
  •   2.5 icCLEIA的标准工作曲线
  •   2.6 准确度和精密度
  •   2.7 特异性
  •   2.8 icCLEIA与GB 5009.96—2016方法对比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景,潘姝历,马良,郭婷,张宇昊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化学发光,草酸酯,免疫分析,高灵敏度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17B024),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cstc2018jscx-msyb0804),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cstc2018jcyjA0939)

    分类号: O657.3;TS207.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18185

    页码: 223-230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751K

    下载量: 206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新型高灵敏赭曲霉毒素A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