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_李俊久,丘俭裕,何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直接投资,距离,园区,境外,模型,制度,政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久,丘俭裕,何彬[1](2020)在《文化距离、制度距离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投资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其中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的影响愈发突出。根据2003-2017年中国对全球94个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制度距离与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以下影响:制度距离总体上促进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文化距离抑制了对外直接投资,并且文化距离的抑制作用显着大于制度距离的促进作用,因而文化距离比制度距离更重要;同时,二者的促进与抑制效应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总体保持一致,但因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而不同;在细分维度上,腐败控制距离、表达权与问责权距离以及男女性气质距离、不确定性规避距离、长短期导向距离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程度,显着大于其他细分维度。鉴于此,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要尤其关注特定维度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的投资效应,不断优化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布局。(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20年01期)

赵婷,汪琦[2](2019)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制造型企业双元创新的效应分析——基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元创新是探索性与开发性两类创新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相对稳定的组合和共存状态。实证分析2009—2015年中国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双元创新的效应以及这种效应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递进体现出的特点。结果显示: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显着促进双元创新,且对探索性创新的正面效应大于开发性创新;同成熟期企业相比,成长期企业创新方向和市场拓展体现出更大的不稳定性,使得成长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双元创新的作用明显小于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在于转移边际产能和寻求低廉劳动成本,对企业双元创新几乎不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朱洁西[3](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沿线国家,阐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机遇。总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投资规模扩大,区位分布广泛,行业多元化、升级化,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逐步增加。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困境和风险:沿线国家利益诉求和认知观念存在差异,投资空间分布不平衡,区域投资环境不稳定,大国战略制衡导致竞争博弈加剧等。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协天紫光,薛飞,葛鹏飞[4](2019)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规模的迅猛增长,"中国污染转移论"也被大肆渲染。为了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一带一路"地区绿色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DDF-GML指数系统测算了沿线56个国家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显着促进了沿线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将随着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逐渐减弱;同时,其他国家的整体投资则显着抑制了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经济规模和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经济规模较大或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通过引进中国OFDI,将更有利于本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反之,则作用效果并不明显。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投资大国的形象,而且正面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投资动机的质疑,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来源于《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龚新蜀,韩俊杰[5](2019)在《对外直接投资改善母国环境了吗?——基于中国市场一体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空间滞后(SAR)模型,在国内市场一体化视角下实证考察了OFDI对母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污染在空间上存在"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现象。(2)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恶化了母国本地环境,对邻近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3)国内市场一体化引致的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流动成本的变化会作用于企业OFDI的动机,恶化了母公司所在地生态环境,对邻近地区环境的改善效果也有待商榷。(4)进一步分市场研究发现,各市场一体化与OFDI对母国环境的交互项均加强了污染物排放,但影响机制存在逻辑异质性,前者的高一体化程度加剧了OFDI对母国环境的恶化效应,后者的低一体化程度抑制了OFDI对母国环境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2期)

邓富华,贺歌,姜玉梅[6](2019)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双边、多边政策协调的分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2008—2017年中国对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基于双边、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会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会强化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减弱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为代表的多边投资协调机制会部分抵消双边投资政策协调机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而双边投资协定会弱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高鹏飞,辛灵,孙文莉[7](2019)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体制的逻辑演进与创新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制与制度的竞争已经演化成为当前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走出去"战略提出的近20年以来,中国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体制建设上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及制度在审批与监督管理、投资主体管理、投资重点行业管理演化发展的叁条逻辑主线,重点对法律体系建设、金融支持与财税支持等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并就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准与审批体制、监督防控体制、投资主体管理体制、投资行业管理体制、投资法律体系、金融支持体系及财税支持体系七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策略。(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9年06期)

支宇鹏,陈乔[8](2019)在《境外产业园区、制度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2003~2017年中国对140个国家的OFDI数据,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境外产业园区与中国OFDI的关联及东道国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境外产业园区降低中国OFDI对东道国制度质量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投资促进效应。中国OFDI总体存在制度风险偏好特征,但东道国制度质量的改善会显着增强境外产业园区的投资促进效应。腐败控制水平、政府效率、监管质量、表达与问责和法制规则的改善可以提升境外产业园区的投资吸引力。后金融危机时代,境外产业园区吸引企业投资的能力逐步增强,东道国制度质量对境外产业园区的投资促进效应的影响更加显着,而且"一带一路"境外产业园区的投资效应明显高于总样本和非沿线国家,东道国制度质量依旧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际经贸探索》期刊2019年11期)

李金叶,沈晓敏[9](2019)在《境外园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境外园区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其对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3-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建设的82个园区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境外园区建设能显着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分类型来看,加工制造型园区与资源利用型园区促进中国投资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为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促进作用最弱;分区域来看,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参与建设的园区能显着扩大中国投资,但欧洲与非洲的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暂时存在负向影响,中亚与西亚地区园区建设的投资促进效应尚不明显。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境外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国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参与国际合作模式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12期)

王亚星,黄纤[10](2019)在《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因素对其影响逐渐被重视。经匹配后本文选取了2003—2017年间37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的东道国,通过引入Hofstede文化六维度理论和指标计算中国与东道国的综合文化距离指数,和各个文化维度上的差异,建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引力模型,研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综合文化距离指数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显着负相关;其中不确定性规避、集体/个人主义和阳/阴性社会文化差距显着负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APEC成员国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文化距离带来的负向影响能被APEC协议中和;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认知,尤其是适应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逆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仍需坚持国家与地区间多边经贸关系,减少文化距离带来的负向影响。(本文来源于《未来与发展》期刊2019年11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元创新是探索性与开发性两类创新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相对稳定的组合和共存状态。实证分析2009—2015年中国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双元创新的效应以及这种效应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递进体现出的特点。结果显示: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显着促进双元创新,且对探索性创新的正面效应大于开发性创新;同成熟期企业相比,成长期企业创新方向和市场拓展体现出更大的不稳定性,使得成长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双元创新的作用明显小于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在于转移边际产能和寻求低廉劳动成本,对企业双元创新几乎不产生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俊久,丘俭裕,何彬.文化距离、制度距离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实证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2].赵婷,汪琦.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制造型企业双元创新的效应分析——基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9

[3].朱洁西.“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协天紫光,薛飞,葛鹏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9

[5].龚新蜀,韩俊杰.对外直接投资改善母国环境了吗?——基于中国市场一体化视角[J].生态经济.2019

[6].邓富华,贺歌,姜玉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双边、多边政策协调的分析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7].高鹏飞,辛灵,孙文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体制的逻辑演进与创新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2019

[8].支宇鹏,陈乔.境外产业园区、制度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J].国际经贸探索.2019

[9].李金叶,沈晓敏.境外园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

[10].王亚星,黄纤.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J].未来与发展.2019

论文知识图

至2010年中国直接对外投资存量情...至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双边投资协定和其他国际投...‐1微笑曲线‐21978~201资2年中国国内生资料来源:...‐319885~201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外资金...

标签:;  ;  ;  ;  ;  ;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_李俊久,丘俭裕,何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