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文提出"搏埴饰纹"是史前中国陶器饰纹的萌芽这一观点。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现代中国区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表面,存在着从无文素陶的搏埴之迹到有纹陶器的搏埴之纹这样一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而且这一转变在当时的南方和北方又存在有所差别的机制和不完全相同的形成原理。上述观点正是建立在这一观察、研究和界定结论的基础之上。"文章"对"搏埴饰纹"这一概念和内涵,及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期的陶器上从萌芽到发展的过程所涉及的历史分期、区域分布、文化类别、主要形态等方面做了梳理,同时还对搏埴饰纹的工艺属性、制作方法和形式逻辑等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讨论。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子仁
关键词: 搏埴饰纹,现代中国区域,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萌芽,盛行
来源: 中国艺术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考古
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分类号: K876.3
页码: 38-49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3196K
下载量: 33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班牙摩尔式陶器[J]. 世界文化 2020(02)
 - [2].陶器[J]. 锻造与冲压 2020(10)
 - [3].陶器[J]. 思维与智慧 2020(07)
 - [4].陶器、聚会与政治:美国西南部的集体宴飨[J]. 南方文物 2020(02)
 - [5].当今考古学的陶器研究[J]. 江汉考古 2019(01)
 - [6].当今考古学的陶器研究[J]. 南方文物 2019(01)
 - [7].科学分析陶器与其社会关联[J]. 大众文艺 2017(23)
 - [8].陶器的起源[J]. 南方文物 2017(03)
 - [9].西藏地区原始时期陶器的风格特征及其成因[J]. 艺海 2018(11)
 - [10].甘南藏区古代美术遗迹浅探——以甘南地区出土土著文化陶器和汉魏陶器为例[J]. 甘肃高师学报 2016(10)
 - [11].汇聚陶器精萃 传承灿烂文明——“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J]. 文物天地 2017(01)
 - [12].小河沿文化动物形陶器综合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3].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及相关问题[J]. 考古 2017(06)
 - [14].朝鲜半岛的史前陶器文化[J]. 东疆学刊 2016(01)
 - [15].人类文化进程中的陶器起源:关于陶器起源的另一种假说[J]. 南方文物 2016(01)
 - [16].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建构——来自古希腊陶器的例证[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7].半坡陶器视觉意象整合性研究的探讨[J]. 大众文艺 2014(22)
 - [18].准格尔旗巴润哈岱出土陶器的文物修复[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9].《火与泥的熔炼——陶器艺术馆设计》[J]. 美苑 2015(S1)
 - [20].火与土的艺术——陶器[J]. 儿童故事画报 2019(47)
 - [21].椿农堂藏汉书陶器选粹[J]. 青少年书法 2019(06)
 - [22].陶器,手握家乡的土[J]. 海峡旅游 2020(04)
 - [23].陶器:一只深腹罐[J]. 绿风 2019(04)
 - [24].老爷的茶碗[J]. 小学生天地 2017(Z6)
 - [25].中国陶器[J]. 华人时刊(校长) 2016(Z2)
 - [26].江苏校园文博馆系列之——中国陶器[J]. 华人时刊(校长) 2016(Z2)
 - [27].“徐汉陶器”的文化情境分析[J]. 雪莲 2015(08)
 - [28].广西早期陶器的初步研究[J]. 史前研究 2010(00)
 - [29].中国南方早期陶器的年代以及新石器时代标志的问题[J]. 考古学研究 2012(00)
 - [30].考古发现与“文化探源”之二:陶器[J]. 大众考古 2013(02)
 
标签:搏埴饰纹论文; 现代中国区域论文; 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论文; 萌芽论文; 盛行论文;
